A 大清晨的图书馆还带着微凉的书卷气,苏晚星坐在靠窗的老位置,指尖反复摩挲着笔记本边缘 —— 昨晚赵雅发来的跟踪照片还存在手机相册里,背景里那道模糊的白色身影,像根细刺扎在心头。她深吸一口气,翻开短篇集《麦田祖孙》的修改页,试图用文字驱散不安,却在看到 “玉米收割” 的段落时,忍不住想起陆知衍昨晚说的 “今天帮你核对农场素材”,心里稍稍安定。
“在发呆?” 熟悉的脚步声传来,陆知衍拎着帆布包走到桌前,放下两杯热可可 —— 左边那杯贴着便签 “三分糖,你的”,右边是他常喝的无糖款。他眼底带着淡淡的红血丝,显然昨晚也没睡好,却还是笑着揉了揉苏晚星的头发:“昨晚的事别多想,顾言泽说监控今天就能正常录像,实验室那边我也加了新锁。”
苏晚星抬头,看到他卫衣口袋里露出半截竞赛资料,边角已经被翻得有些发皱。“你是不是又熬夜看竞赛相关的东西了?” 她伸手碰了碰他的眼角,语气里满是心疼。陆知衍握住她的手,指尖的温度让她安心:“就整理了会儿农场的秋收数据,模型要适配竞赛的‘实地应用’环节,得确保每个参数都贴合实际。” 他顿了顿,从包里拿出一叠纸,“这是张叔昨天发来的玉米生长记录,你改短篇集时可以参考,比如‘收割前三天要测穗重’,这些细节能让故事更真实。”
晨光透过玻璃窗落在纸上,记录着密密麻麻的数字,旁边还有张叔手写的备注 “陆同学,这批玉米比去年壮实多了”。苏晚星看着那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字迹,心里的不安渐渐被暖意取代。她把热可可推给陆知衍:“快喝吧,凉了就不好喝了。我上午改完论文,下午去实验室帮你整理竞赛演讲稿,你之前说‘模型的人文价值’部分需要补充农民案例,我正好把李叔的反馈整理进去。”
陆知衍点头,喝了口热可可,眼神重新落回竞赛资料上 —— 屏幕上是植物生长模型的秋收适配界面,红色的参数曲线还在跳动,显然还没调整到最佳状态。“那我上午去实验室对接王经理,确认传感器的实时数据,竞赛预演需要最新的田间反馈。” 他收起资料,起身时又叮嘱,“图书馆人多,别单独离开座位,有事先给我发消息。”
苏晚星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心里既骄傲又心疼 —— 那个曾经只专注于理论的学霸,如今为了让模型真正帮到农民,会反复核对田间数据,会熬夜调整适配参数,这份对科研的敬畏与温度,让她更坚定了要支持他的决心。她低下头,在短篇集的修改页上写下:“阿衍说,科技的意义,是让每一株庄稼都能好好生长,让每一位农民都能少些辛劳。”
上午的图书馆格外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的翻书声。苏晚星专注于文学选修课论文的修改,将 “乡村文学与科技融合” 的论点,结合绿源农场的真实案例展开 —— 她写张叔如何从 “不信模型” 到 “每天查传感器数据”,写李叔因为模型减少了熬夜查墒情的次数,这些鲜活的故事让枯燥的理论变得有温度。修改间隙,她会打开手机,看看陆知衍发来的实验室实时照片:他蹲在传感器旁记录数据,眉头微蹙,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认真得让人移不开眼。
中午在食堂三楼汇合时,陆知衍的餐盘里多了份苏晚星爱吃的糖醋排骨。“王经理说西边地块的传感器数据很稳定,就是秋收后土壤肥力检测需要调整参数,竞赛时可能要重点演示这个模块。” 他帮苏晚星剔掉排骨上的骨头,语气里带着几分疲惫,却难掩对竞赛的期待,“不过遇到个小问题,模型的‘肥力预测算法’和实际检测结果有偏差,可能要熬夜调试。”
苏晚星停下筷子,拿出手机翻出之前整理的农民反馈:“李叔上周说‘秋收后撒有机肥的量比往年少了,玉米却长得更好’,会不会是肥力算法里的‘有机质转化率’设高了?” 她指着手机里的记录,“你看,这里记着农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比实验室模拟的低 5%,或许可以根据这个调整参数。”
陆知衍眼睛一亮,立刻拿出笔记本记下:“你说得对!我之前一直用实验室的标准数据,没考虑到农场土壤的实际情况。” 他兴奋地夹了块排骨塞进嘴里,“晚上我就根据这个调整算法,说不定能解决偏差问题。” 看着他瞬间明朗的神色,苏晚星忍不住笑了 —— 原来最好的陪伴,就是能在他遇到难题时,递上一份恰到好处的支持。
下午,苏晚星改完论文后,拎着提前准备好的夜宵(陆知衍爱吃的牛肉粥和茶叶蛋)往实验室走。远远就看到实验室的灯亮着,透过窗户,能看到陆知衍坐在电脑前,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的参数曲线不断变化,显然已经投入到算法调试中。顾言泽坐在旁边,手里拿着个万用表,正在检查传感器的连接线:“陆哥,你这模型要是能在竞赛上拿奖,绿源农场的推广就稳了!”
“晚星来了?” 顾言泽先看到她,笑着打招呼,“陆哥从下午到现在都没歇过,连水都没喝几口,也就你能让他停下来。” 陆知衍听到声音,才抬头看向门口,眼底的专注渐渐被温柔取代:“怎么过来了?不是说让你在宿舍休息吗?”
“给你送夜宵啊,” 苏晚星把粥放在桌上,伸手摸了摸他的手腕,冰凉的温度让她皱起眉,“怎么不穿件外套?实验室这么凉。” 她从帆布包里拿出件浅灰色外套 —— 是之前陆知衍落在她宿舍的,“快穿上,别感冒了,竞赛还需要你呢。”
陆知衍顺从地穿上外套,拿起粥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驱散了大半疲惫。“算法已经调整得差不多了,” 他拉过苏晚星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指着屏幕,“你看,根据李叔的反馈调整有机质转化率后,预测曲线和实际数据基本重合了。” 屏幕上,绿色的预测曲线与蓝色的实际数据线紧紧贴合,像两条并肩同行的轨迹。
苏晚星看着屏幕,心里满是骄傲:“太好了!这样竞赛演示时就更有说服力了。” 她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对了,我帮你整理了演讲稿的‘农民故事’部分,把张叔和李叔的案例都写进去了,你看看要不要修改。”
就在这时,顾言泽突然 “咦” 了一声,指着桌上的实验数据记录表:“陆哥,这张昨天的肥力检测数据,怎么和我备份的不一样?你看这里的数值,比备份的低了 0.2%。” 陆知衍凑过去一看,眉头瞬间皱起 —— 这张表是他昨天整理好放在桌上的,明明和备份一致,怎么会突然变了?
“会不会是你记错了?” 苏晚星也凑过来看,却发现表格边缘有一道浅浅的白色痕迹,和之前在她论文上、笔记本上看到的划痕材质相似。“这是……” 她心里咯噔一下,想起赵雅之前的小动作,“会不会是有人动过?”
陆知衍的脸色沉了下来,他快速打开电脑里的备份文件,对比后发现,桌上的表格确实被修改过,而且修改时间就在今天下午他去洗手间的十分钟里。“实验室的门是锁着的,谁能进来?” 顾言泽也意识到不对劲,“监控今天不是已经调试好了吗?调监控看看!”
三人立刻调出实验室的监控录像 —— 下午三点十分,陆知衍离开后,一道白色身影出现在实验室门口,用某种工具打开了门锁(监控角度问题,没拍清具体动作),进去后在桌前停留了不到两分钟,又快速离开。虽然没拍到正脸,但那身白色连衣裙、纤细的身形,和之前赵雅的特征完全吻合。
“真的是她!” 苏晚星握着拳头,指尖微微发抖,“她不仅跟踪,还开始篡改实验数据了!” 陆知衍把她护在身后,眼神锐利:“别担心,她只是轻微修改了数值,没影响核心数据,而且我们有监控证据,明天就交给辅导员。” 他顿了顿,看向顾言泽,“帮我把所有实验数据都加密备份,再给实验室换把新锁,不能再让她有机可乘。”
顾言泽点头答应,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你们也早点回去,太晚了不安全。有什么事随时叫我。” 实验室里只剩下陆知衍和苏晚星,空气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息。陆知衍轻轻抱住她,声音里带着几分愧疚:“都怪我,没早点做好防范,让你受惊吓了。”
“不怪你,” 苏晚星靠在他怀里,声音软软的,“我们一起面对就好。而且现在有了监控证据,总能解决的。” 她抬起头,看着他眼底的红血丝,“别再熬夜了,今天先回去休息,数据已经备份好了,明天再检查也不迟。”
陆知衍点头,收拾好东西,牵着苏晚星往宿舍走。夜色中的香樟路格外安静,只有两人的脚步声和偶尔的虫鸣。走到苏晚星宿舍楼下时,她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 是条陌生号码发来的消息,只有一句话:“竞赛的参数再准,也抵不过‘意外’,不是吗?”
没有署名,却带着熟悉的恶意,和之前赵雅发来的消息如出一辙。苏晚星握着手机的手瞬间收紧,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她抬头看向陆知衍,声音带着点颤抖:“她…… 她想对竞赛下手……”
陆知衍接过手机,看完消息后,眼神变得格外坚定。他把苏晚星的手攥得更紧:“别怕,她越是这样,我们越不能退缩。明天我们一起检查所有数据和设备,竞赛预演也全程录像,不会让她的阴谋得逞。”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辅导员明天会找她谈话,有监控证据在,她不敢再轻举妄动。”
苏晚星点点头,心里却还是忍不住担心 —— 赵雅说的 “意外” 到底是什么?是破坏竞赛设备,还是篡改更重要的实验数据?她看着陆知衍眼底的坚定,努力压下不安:“好,我们一起准备,不会让她影响你的竞赛。”
回到宿舍,苏晚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打开手机,看着陆知衍下午发来的模型参数截图,又想起赵雅的消息,心里满是矛盾。她既希望竞赛能顺利进行,让陆知衍的努力得到认可,又担心赵雅会做出更过分的事。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桌角的短篇集修改稿上。苏晚星摸了摸枕头下的情侣笔记本,在 “竞赛备战” 那页写下:“阿衍的模型越来越完善,可赵雅的威胁也越来越近。我们会一起面对,对吗?” 笔尖停顿在空白处,她轻轻画了个问号 —— 明天的竞赛预演会顺利吗?赵雅的 “意外” 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出现?这份深夜的警告,为陆知衍的竞赛备战,埋下了更令人揪心的悬念。
喜欢星光撞满怀:我的学霸男友有点甜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星光撞满怀:我的学霸男友有点甜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