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

柠汁冻豆腐

首页 >> 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 >> 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盛世帝女嫁给帝国首富,顶流少奶奶又美又飒古代悠闲生活番外校花狂少末代江山撞破渣男出轨后,禁欲萧总他要娶我虐文女主觉醒后总裁夫人她不当了魂穿流犯废柴嫡女,带崽摆烂躺赢明日方舟:构史学主演原神:吹回起点的风
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 柠汁冻豆腐 - 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全文阅读 - 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txt下载 - 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82章 冬日城郊的年货之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冬至刚过的北方小城,风里已经裹着过年的气息了。巷口那家国营小卖部,是整条街最先有年味的地方 —— 门框上挂着两盏红灯笼,是那种最传统的六角形,红绸布做的灯面,边角缝着金线,里面的灯泡还没亮,却已经把灰扑扑的墙面映得暖了。小卖部的玻璃窗上,贴着张手写的 “福” 字,墨汁还透着点湿意,是店主王大爷昨天刚写的,笔锋歪歪扭扭,却透着股实在的喜庆。

再往巷里走,国营供销社的橱窗更热闹。玻璃擦得锃亮,里面摆着一挂挂的对联、福字,还有叠得整整齐齐的年画 —— 有 “胖娃娃抱鲤鱼” 的,有 “五谷丰登” 的,最上面还挂着两串冻得硬邦邦的腊肉,油花在低温下凝着,泛着浅黄的光。橱窗角上摆着个铁皮桶,里面装着糖炒栗子,是供销社的老李师傅现炒的,粗砂裹着栗子在桶里 “哗啦” 响,甜香混着煤炉的热气飘出来,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停下脚步,深吸两口。

路修源就是被这股香味勾醒的。他难得休一天假,天刚亮就爬起来了,院子里的积雪还没化,踩上去 “咯吱咯吱” 响。他从门后拎出那块旧军毛巾 —— 是部队发的,蓝白条纹,边角磨出了毛边,上面还绣着个小小的 “路” 字,是陈清清去年给他缝的 —— 走到院子中央,擦起了那辆永久牌自行车。

这辆车是他 1984 年结婚时买的,托了部队后勤处的同志才弄到票。黑色的车架已经有点哑光,车把上缠的红布条是陈清清亲手缝的,用的是她陪嫁时的红棉布,洗了两年,颜色淡了点,却依旧平整。路修源擦得仔细,先擦车架,再擦车辐条,连车链都用旧牙刷刷了一遍,最后往链轴上滴了两滴机油 —— 是从部队修车铺拿的,润滑效果好,冬天也不容易冻住。

“清清,快好了,你把围巾戴好,外面冷。” 路修源把擦车布叠好,放进车筐里,车筐底垫着块厚胶皮,是怕装东西磨坏筐子。他走进屋时,陈清清正对着镜子系围巾,坐在那张木制梳妆台前 —— 镜子是她从老家带来的,边框是红漆的,上面贴了张小小的明星贴纸,是山口百惠,边角有点卷边。

她系的是条米白色的毛线围巾,是去年路修源托去北京学习的战友带的,线是细羊毛的,织着简单的麻花辫花纹。陈清清对着镜子,把围巾在脖子上绕了两圈,末端塞进衣领里,又伸手拽了拽,怕风灌进去。“马上就好,我把布包拿上。” 她转身从门后拎起那个粗布包,是她自己织的,浅灰色,上面绣着两朵小梅花,针脚细细密密的。

布包里装得满满当当:有十块钱现金,是路修源这个月的津贴,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最里面;有两张全国粮票和五张地方粮票,粮票边角有点皱,是她平时省下来的;还有一个空的粗布袋子,是准备装年货的,袋子口缝了根布绳,方便拎着。陈清清把布包往肩上一挎,走到门口,又回头看了看:“煤炉关好了吗?别忘拔插销。”“放心,我早上就检查过了,火封好了,晚上回来再捅开。” 路修源笑着帮她拉了拉围巾,指尖碰到她的耳朵,冰凉的,“怎么耳朵这么凉?我给你找个耳罩。”

他从衣柜里翻出那个浅灰色的耳罩,是用旧毛线织的,里面塞了薄棉,是陈清清去年冬天织的。路修源帮她戴好,又捏了捏耳罩的边缘:“这样就不冷了,待会儿骑车风大。” 陈清清点点头,眼睛弯成了月牙:“你也戴好帽子,别冻着头。” 路修源的军帽放在门口的挂钩上,他取下来戴上,帽檐压得低了点,正好挡住额头。

两人出门时,天上飘起了零星的雪花,细得像盐,落在头发上,没一会儿就化了,留下点凉丝丝的湿意。路修源先把自行车推到院门口,扶着车把,让陈清清坐在后座上。车后座垫着块厚棉垫,是陈清清用旧棉袄拆的棉花缝的,外面包着蓝布,边角磨出了点白边,坐上去软乎乎的,一点都不硌屁股。

陈清清坐稳后,伸手抱住路修源的腰,脸贴在他的军大衣上。军大衣是部队发的,深绿色,领口的灰鼠毛领已经有点旧了,却依旧暖和。大衣上除了肥皂味和阳光味,还带着点淡淡的煤烟味 —— 早上他捅煤炉时沾的。“慢点开,路上有雪,别滑着。” 陈清清在他耳边说,声音被风吹得有点飘,像羽毛轻轻扫过路修源的耳朵。

“放心,我盯着路呢。” 路修源 “嗯” 了一声,脚下轻轻一蹬,自行车慢慢动了起来。他骑得稳,尽量避开路面上的积雪,车铃铛偶尔响一下,“叮铃 —— 叮铃 ——” 的,在安静的巷子里荡开,还能听见回声。巷子里的人家大多还没开门,只有几家早起的,门 “吱呀” 一声开了,有人端着煤渣桶出来倒煤渣,看见他们,笑着打招呼:“修源,清清,去买年货啊?”“是啊,张婶,您也早起了。” 路修源放慢车速,笑着回应。

出了巷口,往城郊去的路是土路,冬天冻得硬邦邦的,偶尔有车辙印,里面积着雪。路修源骑车的姿势很稳,腰挺得直,手臂微微弯曲,掌控着方向。陈清清靠在他背上,能感觉到他后背的力量,随着蹬车的动作轻轻起伏。她把脸贴得更紧点,军大衣的暖意透过布料传过来,一点都不觉得冷。

骑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就听见前面传来热闹的叫卖声,城郊集市到了。远远望去,集市口挤满了人,像一片涌动的深色浪潮 —— 大多是军绿色、深蓝色的棉袄,偶尔有几点红色,是小孩的棉袄或者大人的围巾。路修源把车停在集市口的老槐树下,这棵树有几十年了,树干粗得要两个人合抱,树枝上积着雪,像裹了层白棉花。

他从车把上解下锁,是把铜锁,有点生锈,钥匙插进去时 “咔嗒” 响了两声。锁好车后,路修源伸手牵住陈清清的手,她的手还带着点凉意,路修源把她的手揣进自己的大衣口袋里 —— 大衣口袋是斜的,里面垫了层绒布,暖和得很。“人多,别走散了,跟着我。” 路修源低头对她说,热气呼在她的耳罩上,有点痒。陈清清点点头,紧紧攥着他的手,跟着他挤进人群里。

集市两边的摊位摆得满满当当,用木板搭的架子,上面铺着塑料布或者旧棉被,怕东西冻着。最前面是卖冻货的,摊主是个中年汉子,穿着件黑色的棉袄,腰间系着根草绳,面前摆着个大铁盆,里面装着冻梨、冻柿子、冻鱼,上面盖着层粗布,防止落雪。“冻梨冻柿子,刚从窖里拿出来的!甜得很!” 他手里拿着个铁皮喇叭,声音有点沙哑,却很响亮。

路修源拉着陈清清走到一个卖冻梨的摊位前,摊主是个中年大叔,比刚才那个汉子年纪大些,头发有点白,穿着件军绿色的棉袄,领口的扣子没扣严,露出里面的蓝布衬衣。他手里也拿着个喇叭,是塑料的,上面印着 “工农兵” 的字样,正喊着:“冻梨啊,一块钱一斤!不好吃不要钱!”

“大叔,给我称两斤冻梨。” 路修源松开陈清清的手,走到摊位前,弯腰拿起一个冻梨 —— 黑黢黢的,表面结着层薄冰,摸起来冰凉的,沉甸甸的。“姑娘,你尝尝,刚化了点冻,甜得很。” 大叔从铁盆里拿出个小一点的冻梨,递给陈清清,“不收费,你尝尝口感。”

陈清清接过冻梨,指尖立刻传来冰凉的触感,她咬了一小口,冰碴在嘴里化开,清甜的汁水顺着舌尖流下来,一点都不涩,还有点淡淡的梨香。“好吃,” 她把剩下的冻梨递给路修源,“你也尝尝,真的甜。” 路修源咬了一口,点点头:“是不错,就买两斤吧,回去化了给你当零嘴。”

大叔拿出杆秤,是那种老式的杆秤,秤杆是檀木的,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刻度,秤砣是铁的,上面印着 “1kg” 的字样。他把冻梨放进一个薄塑料袋里,挂在秤钩上,慢慢移动秤砣,直到秤杆平了。“正好两斤,不多不少。” 大叔把塑料袋递给路修源,又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塑料袋,里面装着几块干净的粗布,“这个给你,化冻的时候用布裹着,不容易脏。”

路修源接过袋子,从布包里拿出一块钱递过去,大叔接过钱,叠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又叮嘱:“化冻别用热水,用凉水慢慢化,不然里面会硬。”“知道了,谢谢大叔。” 路修源把冻梨放进布包里,拉着陈清清继续往前走。

没走几步,就闻到一股甜香,混着焦香,是烤红薯的味道。陈清清的脚步不由得慢了下来,鼻子轻轻嗅了嗅,眼睛往香味的方向瞟。路修源看出来她想吃,笑着捏了捏她的手:“想吃就去买,别跟我客气。” 他拉着她,顺着香味走到一个烤红薯摊前。

摊主是个老奶奶,头发全白了,梳成个髻,用黑色的网罩着。她戴着顶深蓝色的绒线帽,帽檐上缝了朵小小的绒花,穿着件灰色的棉袄,袖口用布条缝了圈,防止磨破。烤红薯的炉子是用汽油桶改的,外面黑黢黢的,沾着点炭灰,桶口用铁皮盖着,旁边放着个铁钩子,是用来翻红薯的,钩子尖有点弯,是用了很多年的样子。

“小伙子,姑娘,要个红薯不?红心的,甜得流油。” 老奶奶看见他们,笑着抬起头,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朵菊花。她用铁钩子掀开铁皮盖,里面的红薯堆得满满当当,表皮烤得焦黑,有的地方裂开了口,露出里面橙红的肉,还冒着热气,甜香更浓了。

“要两个,要大点的,甜一点的。” 路修源说,眼睛盯着炉子里那个最大的红薯,表皮裂得最厉害,看着就甜。老奶奶用铁钩子勾出那个大红薯,又勾了个稍微小一点的,放在秤上 —— 是个小小的盘秤,盘面是铜的,有点氧化,泛着绿。“这个大的一斤二,小的八两,一共两斤,两块五。” 老奶奶眯着眼睛看秤,“给你们算两块四,姑娘看着面善,下次再来啊。”

路修源掏出两块四毛钱递过去,老奶奶接过钱,小心翼翼地放进围裙口袋里,又用粗布把红薯包好,递给陈清清:“姑娘,小心烫,拿着布包着吃。” 陈清清接过红薯,暖乎乎的温度透过粗布传过来,正好揣在手里取暖。她忍不住咬了一口,外皮焦脆,里面的肉又甜又面,还带着点焦香,糖油顺着嘴角流下来,她赶紧用手背擦了擦,不好意思地笑了。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路修源看着她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伸手帮她擦了擦嘴角的糖油,指尖带着点暖意。陈清清点点头,把红薯递给他:“你也吃,真的很甜。” 路修源咬了一口,甜香在嘴里散开,比部队食堂的红薯好吃多了 —— 食堂的红薯总是蒸得太烂,没什么嚼劲。

两人边吃边逛,走到一个卖对联的摊位前。摊主是个戴眼镜的大爷,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穿着件藏青色的中山装,袖口挽到小臂,露出里面的白衬衫。他面前摆着张木制的桌子,上面铺着红纸,放着几支毛笔 —— 有狼毫的,有羊毫的,还有一个墨水瓶,是 “一得阁” 的,墨香混着红纸的味道,很清雅。大爷正低着头,手里拿着毛笔,在红纸上写对联,笔锋流畅,“春风暖宅” 四个字已经写好了,墨汁还没干。

“小伙子,姑娘,买副对联吧?我这字都是手写的,比印刷的好看,还吉利。” 大爷抬头看见他们,推了推眼镜,笑着说。他的眼镜是老花镜,镜框是金属的,有点旧,镜腿上缠着圈胶布,防止掉下来。

路修源拉着陈清清走到桌前,看着摊位上摆好的对联。有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的,红纸上面的字是楷书,规规矩矩;有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的,是行书,笔画潇洒;还有 “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的,字里行间透着股喜庆。“清清,你喜欢哪个?” 路修源低头问她,手指轻轻点着一张写着 “春风暖宅吉祥岁,瑞雪盈门幸福年” 的对联。

陈清清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这副对联的字是隶书,浑厚有力,“瑞雪盈门” 四个字让她想起刚才路上的雪,心里暖暖的。“这个好,有雪,符合冬天,而且‘吉祥岁’听着就顺心。” 她指着这副对联,眼睛亮晶晶的。

大爷听了,笑着说:“姑娘有眼光,这副对联我昨天刚写的,特意加了‘瑞雪’两个字,今年冬天雪多,瑞雪兆丰年嘛。” 他从桌子底下拿出个纸筒,把这副对联卷好,放进纸筒里,又从旁边的纸箱里拿出两张福字 —— 是斗方的,上面的 “福” 字是倒着写的,寓意 “福到”,边缘还描了点金粉,在阳光下闪着微光。“这两张福字送你们,一张贴大门,一张贴屋里,喜庆。”

路修源掏出三块钱递过去 —— 这副对联两块五,福字是送的,他却多给了五毛。“大爷,您写得好,多给您五毛,辛苦您了。” 大爷推辞了两下,见路修源执意要给,只好收下,又从抽屉里拿出张红纸,写了个 “路” 字,贴在纸筒上:“这样你们回家就知道是自己的了,别跟别人的弄混。”

逛到上午十一点多,两人的布包已经装得满满当当了。除了冻梨、烤红薯、对联和福字,还买了两斤糖果 —— 是本地食品厂产的,有水果糖、奶糖和酥糖,装在玻璃罐里,陈清清挑了半天,选了些橘子味和草莓味的,说过年要给来店里的孩子分;买了一斤花生,是带壳的,摊主说是刚炒好的,香得很,路修源尝了一颗,确实脆;还买了两张年画,一张是 “胖娃娃抱鲤鱼” 的,贴在卧室,一张是 “五谷丰登” 的,贴在厨房,都是陈清清喜欢的。

路修源看陈清清的脚步慢了点,额头也冒出了点细汗,知道她累了。“咱们去前面的小饭馆吃点东西,暖和暖和,歇会儿再走。” 他指了指集市旁边的一家小饭馆,门口挂着个红色的幌子,是棉布做的,上面用黑墨写着 “家常菜” 三个字,风吹过,幌子 “哗啦” 响。

陈清清点点头,靠在他身边,跟着他往饭馆走。走进店里,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混着饭菜的香味,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气。店里的桌子是木制的,刷着深棕色的漆,有的桌面还带着点划痕,椅子是长凳,铺着层薄棉垫。已经坐了几桌客人,大多是来买年货的,有的在吃面条,有的在吃饺子,声音嗡嗡的,却很热闹。

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玻璃上结着层薄冰花,像树枝的形状。服务员很快走了过来,是个十八九岁的小姑娘,穿着件蓝色的工作服,胸前别着个 “服务标兵” 的小红花,围裙是白色的,上面沾了点面粉。“两位想吃点什么?我们家的酸菜肉丝面和葱花饼特别好吃,都是现做的,热乎。” 她笑着问,声音清脆,像刚下过雪的阳光。

路修源看向陈清清,眼神里带着询问。陈清清刚才吃了烤红薯,有点渴,想吃点热汤面:“我想吃酸菜肉丝面,再要个葱花饼,咱们一起吃,葱花饼可以分着吃。”“好,那就来两碗酸菜肉丝面,一个葱花饼。” 路修源对小姑娘说,又补充道,“面多放点菜,谢谢。”

小姑娘应了声 “好嘞”,转身往厨房走。陈清清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雪,刚才还零星飘着,现在已经停了,阳光从云层里钻了出来,照在雪地上,亮晶晶的,像撒了层碎银子。“刚才看到个小朋友,非要买糖葫芦,哭着闹着不肯走,他妈妈没办法,只好给他买了一串,那小朋友拿着糖葫芦,笑得可开心了。” 陈清清想起刚才在集市上看到的场景,忍不住笑了起来,眼睛弯成了月牙。

路修源看着她的笑脸,心里暖暖的。他伸手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已经暖和了,不再像早上那样冰凉。“以后咱们有孩子了,过年也带他来赶集,给他买糖葫芦,买,让他也开心。” 他轻声说,声音里带着点期待。陈清清的脸有点红,轻轻 “嗯” 了一声,靠在他的肩膀上,心里满是憧憬。

没一会儿,小姑娘就端着面和饼过来了。两碗酸菜肉丝面冒着热气,面条是手擀的,粗粗的,上面铺着层酸菜和肉丝,酸菜是自家腌的,脆爽可口,肉丝是瘦的,切得细细的,汤是骨汤熬的,喝起来酸酸的,特别开胃。葱花饼是刚烙好的,金黄酥脆,上面撒着葱花和芝麻,咬一口,满是葱花的香味,还带着点焦香。

路修源给陈清清碗里夹了点肉丝:“多吃点肉丝,补补。” 陈清清也给路修源夹了块葱花饼:“你也吃,这个饼脆得很。” 两人边吃边聊,聊刚才在集市上的趣事:聊卖冻梨的大叔有多实在,聊烤红薯的老奶奶有多慈祥,聊写对联的大爷字有多好,聊得不亦乐乎,连窗外的阳光移了位置都没注意。

吃完东西,路修源去结账,一共四块八毛钱,他拿出五块钱,小姑娘找了两毛钱,还送了他们两杯热水:“两位慢走,下次再来啊。” 两人谢过小姑娘,拎着布包,慢慢走到自行车旁。

路修源把布包放在车筐里,用绳子轻轻绑了下,怕骑车时掉出来。然后他扶着陈清清坐上后座,自己也跨上自行车,慢慢往家的方向骑。太阳已经升到头顶了,照在雪地上,反光有点晃眼,路修源眯着眼睛,骑得更稳了。自行车的铃铛声在阳光下响着,清脆又响亮,像一串快乐的音符。

陈清清靠在路修源的背上,手里还攥着一块没吃完的葱花饼,暖乎乎的。她看着路边的风景:麦田里的雪还没化,像盖着层白毯子;农家的烟囱冒着烟,淡蓝的烟柱在阳光下慢慢散开;偶尔有几只麻雀落在雪地上,啄着什么,见自行车过来,又 “扑棱” 一声飞走了。

“今天真开心。” 陈清清轻声说,声音里满是满足。路修源回头笑了笑:“以后每年过年,我都陪你来看赶集,买你爱吃的。” 自行车慢慢往前骑,铃铛声在空旷的路上回荡,阳光洒在两人身上,暖融融的。

这就是 1986 年的冬天,有雪,有热汤,有甜香,有他。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却有着最踏实的幸福 —— 是擦得锃亮的自行车,是暖乎乎的烤红薯,是手写的对联,是身边那个人的陪伴。这样的日子,平平淡淡,却满是烟火气,让人觉得,一切都刚刚好。

喜欢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修罗武帝火影:我春野樱会算命!上仙别跑徒儿来了重生九零辣妻追夫家中无极品个个和善,女穿男不死医圣手重生抄袭做游戏,哪有原创来得爽我在民政局摇到了世界首富火爆禁区欧希乐斯的日记天才小农女:学霸军少宠上瘾我从凡间来摄政王府萌宝:绑定系统后我火了先菌子,后小人蛊色天香玄幻,仙帝也是我弟子废土中的假面骑士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超级仙王在都市失忆后我发现自己在柯学世界
经典收藏工厂通古代,我暴富养出千古一帝轻轻哄赫爷的娇软女仆逃不掉别碰,这是他的小可怜一家三口带厨房穿越六零年代玄学大佬穿成真千金后被团宠啦!花开九重魔头郡主的摆烂日常乱入红楼:医女逆袭再迎春神医娘亲,鬼才儿子乱刀砍死!重生回宫嫁首辅,夫家悔哭了帝姬她又要暴走了神秘总裁的心尖宠逆袭:我是怎样征服豪门老公的血色京都综影视景甜甜的穿越之旅我有一个神道界大叔溺宠小可怜杂言诗集我竟是异界的大反派?抗美援朝开局加入顶尖王牌军
最近更新冷面大佬的致命偏宠觉醒指南从一碗粥到一朵花小圆脸与小男左妈咪,财阀爹地又来求复合了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源界仙尊丈夫去世,我和小叔子一起生活死神:这里是尸魂界,不是迦勒底凡人知命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都市:我的爸妈是葱饼夫妇盗墓:穿越盗笔当神仙综影视:女配的千层套路综影视冰沁我在武侠世界里科学修仙综漫,便当都被我吃了开局一枚玉玦,凡人悄悄修仙苏晴的回声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
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 柠汁冻豆腐 - 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txt下载 - 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最新章节 - 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