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府的炊烟似乎都带着几分凝滞的哀伤。贾敏的卧房外,丫鬟仆役们皆敛声屏气,连脚步都放得极轻,唯有偶尔传来的压抑啜泣声,划破庭院的寂静。
林黛玉冲进卧房时,贾敏已气若游丝,躺在锦榻上,脸色苍白如纸,却依旧艰难地伸出手,想要抓住什么。林如海坐在床边,紧紧握着贾敏的手,眼眶通红,声音哽咽,往日里儒雅沉稳的模样荡然无存。林墨则依偎在床边,小小的身子不停颤抖,泪水早已浸湿了衣襟。
“娘!”林黛玉快步上前,握住贾敏冰冷的手,泪水瞬间夺眶而出。她知道,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可当离别真正降临,心中的痛楚依旧难以言说。
贾敏缓缓睁开眼睛,看到林黛玉,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光芒,嘴唇动了动,艰难地说道:“晴儿……墨儿……娘……对不起你们……”她想说些什么,却终究体力不支,话音未落,头便微微一侧,手无力地垂落,眼中的光芒彻底熄灭。
“夫人!”
“娘!”
“母亲!”
悲痛的呼喊声在卧房内响起。林如海紧紧抱着贾敏冰冷的身体,老泪纵横;林墨扑在床边,哭得撕心裂肺;林黛玉强忍着心中的剧痛,泪水模糊了视线,却依旧强迫自己保持着一丝清醒——她知道,此刻不是沉溺于悲痛的时候,贾敏过世后,贾府定会趁机发难,她必须立刻撑起这个家,守护好父亲与弟弟。
“父亲,您节哀。”林黛玉擦干眼泪,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异常坚定,“母亲走了,我们不能让她走得不安心。眼下最重要的,是为母亲办理后事,同时做好防备,防止贾府趁机作乱。”
林如海闻言,渐渐从悲痛中回过神来。他看着女儿坚毅的眼神,心中满是欣慰与愧疚——欣慰的是,女儿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愧疚的是,自己竟让女儿在如此年幼的年纪,便要承受如此多的压力。他点了点头,说道:“晴儿,你说得对。后事之事,便交给你与管家打理,父亲会处理好公务上的事情,同时做好防备。”
“是,父亲。”林黛玉应道。
随后,林黛玉便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贾敏的后事。她让灵依负责统筹府内的各项事务,安排下人们准备丧礼所需的物品;让雷云、雷雨加强府内的安保,防止外人随意出入;让侍琴、侍棋等人陪伴在林墨身边,安抚他的情绪;自己则亲自挑选丧礼的仪仗与祭品,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礼仪。
苏嬷嬷看着林黛玉忙碌的身影,眼中满是心疼与赞赏。她主动上前,说道:“小姐,你年纪尚小,连日操劳,身体会吃不消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吩咐老奴。”
“多谢嬷嬷。”林黛玉感激地说道,“嬷嬷经验丰富,丧礼上的礼仪之事,还请嬷嬷多多指点。”
“小姐放心,老奴定会尽力相助。”苏嬷嬷说道。
就在林府上下忙着为贾敏办理后事之时,贾府的人再次来了。此次前来的,是贾母身边的另一位陪房,以及贾琏的妻子王熙凤。他们一进林府,便摆出一副悲痛欲绝的模样,对着贾敏的灵位哭天抢地,实则眼神却在暗中观察着林府的动静,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林黛玉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哀痛的神色,按照礼仪接待了他们。王熙凤拉着林黛玉的手,哭着说道:“我的好妹妹,你怎么就这么命苦啊!年纪轻轻便没了娘,以后可怎么办啊?不如跟姐姐回京城,去老太太身边,老太太定会好好照顾你与你弟弟的。”
林黛玉抽回手,语气平淡:“多谢嫂子关心。母亲刚走,我与弟弟理应留在林家,为母亲守孝,陪伴在父亲身边,不便远行。”
王熙凤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满,却依旧笑着说道:“妹妹说的是哪里话?守孝之事,在哪里都一样。你去了京城,一样可以为母亲守孝,而且还有老太太与我们照顾你,你父亲也能安心处理公务,岂不是更好?”
“嫂子此言差矣。”林黛玉语气坚定,“林家是母亲的家,我与弟弟在林家为母亲守孝,才是对母亲最大的尊重。而且,父亲如今悲痛欲绝,身边更需要有人陪伴,我与弟弟绝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父亲。还请嫂子回去转告外祖母,待孝期结束后,我与弟弟定会前往京城,探望外祖母。”
王熙凤见林黛玉态度坚决,知道再劝说下去也无济于事。她眼珠一转,话锋一转,说道:“既然妹妹执意如此,那姐姐也不勉强。只是你母亲的后事,花费定然不少,府里也带来了一些钱财与物品,希望能为你母亲尽一份心意。另外,你母亲的陪嫁,还有一些与贾府相关的产业,不如就交给我们带回京城打理,也好为你与你弟弟日后的生活做些打算。”
果然,还是惦记着母亲的陪嫁与产业。林黛玉心中冷笑,说道:“多谢嫂子与府里的心意,钱财与物品我们心领了,但请嫂子带回京城吧。母亲的后事,林家还承担得起,无需麻烦贾府。至于母亲的陪嫁与产业,母亲在世时,早已将与贾府相关的产业发卖或送回贾府,如今剩下的产业,皆是林家的私有财产,由我父亲与我打理即可,无需劳烦贾府费心。”
王熙凤没想到,林黛玉竟然如此油盐不进,心中的怒火渐渐升起,语气中也带着几分威胁:“妹妹,你这话可就不对了。你母亲是贾府的女儿,她的陪嫁与产业,本就与贾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也是为了你与你弟弟好,若是将这些产业交给我们打理,定会为你们谋取更多的利益。若是你执意不肯,日后若是遇到什么麻烦,可不要后悔。”
“嫂子多虑了。”林黛玉毫不畏惧地迎上王熙凤的目光,“林家虽是书香门第,却也并非任人欺凌之辈。我母亲的陪嫁与产业,我们有能力打理好。若是日后真的遇到什么麻烦,我们也会自己解决,不会麻烦贾府。倒是嫂子,还是多关心一下贾府的事情吧,听说贾府最近资金周转不开,还欠下了不少外债,若是再不想办法解决,恐怕会有大麻烦。”
王熙凤被林黛玉说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她没想到,一个年仅七岁的小姑娘,竟然如此厉害,不仅伶牙俐齿,还对贾府的情况了如指掌,句句都戳中她的痛处。
林如海此时也走了过来,语气中带着一丝威严:“王夫人,多谢贾府的心意。内子的后事,我们林家会自行处理,无需贾府费心。至于内子的陪嫁与产业,也请贾府不必再过问。若是贾府再想趁机算计林家的财产,休怪我不念亲情,公事公办。”
王熙凤见林如海也出面阻拦,心中也渐渐没了底气。她知道,林如海如今在扬州的势力越来越大,绝非贾府能够轻易得罪的。她只能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说道:“既然大人与妹妹都这么说,那我也不再强求。只是还请大人与妹妹节哀,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派人回贾府说一声。”
“多谢关心,不必了。”林如海语气平淡地说道。
王熙凤见状,也不再多言,带着人悻悻地离开了林府。林黛玉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松了一口气。这一次,她再次挫败了贾府的算计,守住了母亲的陪嫁与林家的财产。
随后,林黛玉便与林如海一起,为贾敏举办了一场隆重而简朴的丧礼。扬州的百姓们得知贾敏过世的消息后,都十分悲痛,纷纷前来吊唁,为贾敏送行。许多受过林黛玉恩惠的百姓,还自发地为贾敏守灵,表达对她的感激与哀悼之情。
丧礼结束后,林黛玉与林墨便开始为贾敏守孝。按照礼仪,他们需要守孝三年,期间不得穿红衣,不得参加任何喜庆的活动,每日需前往灵堂祭拜母亲。
守孝的日子虽然枯燥而悲伤,林黛玉却从未有过丝毫懈怠。每日清晨,她都会带着林墨前往灵堂祭拜母亲,为母亲上香、磕头;白日里,她会一边处理府内的事务,一边打理公益学堂、义诊点与女红坊,继续为百姓做实事,积累功德;夜晚,她会陪着林墨读书写字,教导他做人的道理,培养他的能力。
林墨在林黛玉的陪伴与教导下,也渐渐从悲痛中走了出来。他变得更加懂事、更加坚强,每日都会主动帮助林黛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陪伴在父亲与姐姐身边,成为了林黛玉最坚实的依靠。
在守孝的日子里,林黛玉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知道,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积累足够多的功德,才能守护好父亲与弟弟,守护好林家的未来,彻底摆脱贾府的纠缠,实现回归仙位的心愿。
她也清楚地知道,贾府绝不会轻易放弃。在孝期内,他们或许会暂时收敛锋芒,但孝期结束后,他们定会再次找上门来,发动更猛烈的攻势。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应对贾府的一切算计,守护好自己与家人的幸福。
喜欢综影视冰沁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综影视冰沁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