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新旧观念的第一次碰撞
“天策府”的宣告,如同在死寂的潭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在洞穴内持续扩散。四司的设立,权责的划分,尤其是“教导司”这种闻所未闻的机构,让许多习惯了旧有模式的士卒感到茫然甚至不适。虽然无人敢公开质疑刚刚以雷霆手段肃清了内奸8的圣公,但新旧观念之间的暗流,已然开始涌动。
第一次碰撞,发生在天策府架构初步搭建后的第一次具体事务上——物资的重新统计与分配。
按照旧例,缴获或剩余的物资,多由各头领按麾下人数大致分配,再由头领自行处置。这其中自然不乏克扣、不均和人情往来。庞万春虽然相对公允,但也难免顾及老兄弟的情面。
如今,后勤司成立,首任司长赵普,是个年近五旬、头发花白的老吏出身,为人刻板,认死理,以往在军中并不显眼,只因他识字、会算,且曾在县衙管过几天库房,才被方腊点将。
赵普领命后,立刻带着两个同样被他认为“手稳、嘴严”的助手,开始了极其细致的清点。他们不仅重新核对了所有粮食袋数,甚至将有些破损麻袋里的粮食倒出来,用统一大小的木斗重新量过;箭矢不仅要数清数目,还要逐一检查箭杆是否笔直,翎羽是否完好;连那些磨损程度不一的刀枪,也被分门别类,贴上简陋的标签。
这种近乎苛刻的“较真”,很快引来了不满。
“老赵头!你搞什么名堂!”一个膀大腰圆、脸上带疤的百夫长,名叫刘莽,是庞万春的老部下,性子火爆。他看着赵普拿着木斗,将他麾下士卒刚刚领到、正准备下锅的一小袋黍米又要倒回去重量,顿时火冒三丈,“这都量过三遍了!弟兄们还等着吃饭!你在这磨磨蹭蹭,是想饿死老子的人吗?”
赵普抬起头,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习惯性动作),面无表情,声音干涩:“刘百夫长,圣公有令,所有物资需精确统计,统一分配。你这袋黍米,前两次量斗时手法不一,恐有误差,必须重新核准。这是规矩。”
“狗屁规矩!”刘莽怒道,“以前庞将军在的时候,也没见这么麻烦!不就是一点粮食吗?多一口少一口能怎地?老子带着弟兄们出生入死的时候,你怎么不来量量老子流了多少血?”
他身后的几个士卒也纷纷附和,面露不耐。他们习惯了粗放的管理,对这种精细到“抠搜”的方式极为抵触。
赵普却丝毫不为所动,只是固执地挡在粮袋前:“以前是以前,现在是天策府当家。规矩就是规矩。没有精确数目,后勤司无法公平分配。请刘百夫长配合。”
“你!”刘莽气得额头青筋暴起,眼看就要动手抢夺。
“刘莽!”
一声低沉的喝止传来。庞万春闻讯赶了过来,他皱着眉头,看了看怒气冲冲的刘莽,又看了看寸步不让的赵普。说实话,他心里也觉得赵普有些过于较真,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圣公刚刚立下规矩……
“庞将军!”刘莽像是找到了主心骨,“您给评评理!这老赵头是不是故意刁难咱们?”
庞万春沉吟了一下,对赵普道:“赵司长,刘莽弟兄们确实饿急了,你看是不是……”
赵普却直接打断了庞万春的话,对着他抱了抱拳,语气依旧刻板:“庞将军,您现在兼任作战司主事,按天策府新规,后勤分配之事,应由后勤司全权负责,并直接向圣公汇报。您……不宜干涉。”
庞万春被这话噎了一下,脸上有些挂不住。他没想到这平时不声不响的赵普,搬出天策府的规矩来,竟然如此不留情面。周围的士卒们也安静下来,看着这新旧权力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就在这时,方腊的声音从众人身后淡淡响起:“怎么回事?”
众人回头,只见方腊在两名亲兵的搀扶下,不知何时已站在不远处,平静地看着他们。
刘莽立刻抢上前,委屈地抱拳道:“圣公!您来得正好!这赵普故意拖延,不给我们发粮,还拿什么新规矩搪塞!弟兄们都要饿坏了!”
赵普则不慌不忙,向方腊行了一礼,将事情原委,包括他怀疑刘莽前两次量斗手法有问题,坚持要重新核准的要求,一五一十、毫无添油加醋地汇报了一遍。
方腊听完,目光先看向刘莽:“刘莽,赵司长要求重新核准,可有错?”
刘莽一愣,支吾道:“……可是,圣公,这也太麻烦了,而且……”
“麻烦?”方腊打断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若今日因‘麻烦’,便允许你这一袋粮可以估算,明日是否其他物资也可以估算?长此以往,所谓的‘公平分配’,岂不是又成了一纸空文?回到了以前各自为政、苦乐不均的老路?”
刘莽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方腊又看向庞万春:“万春,你觉得,赵司长坚持按规矩办事,不对吗?”
庞万春面露惭色,抱拳道:“末将……末将知错。只是觉得……”
“觉得面子上过不去?觉得老兄弟的情分比规矩重要?”方腊轻轻一句话,点破了庞万春的心思,“万春,你要记住,你现在是天策府作战司的主事,不再是那个只需要带着老兄弟冲锋陷阵的头领了。你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整个队伍的生死存亡。无规矩,不成方圆。今日若为你破了例,明日我这天策府,还有何威信可言?”
庞万春浑身一震,低头肃然道:“末将明白了!”
最后,方腊看向赵普,点了点头:“赵司长,你做得对。天策府初立,规矩大于天。以后但凡涉及物资、人员调配,务必严格照章办事,不必顾忌任何人的情面。若有阻挠者,你可直接报我。”
“属下遵命!”赵普声音依旧干涩,但腰杆却挺直了几分。
方腊这才对刘莽及其麾下士卒道:“都听见了?以后,一切按天策府的规矩来。谁再敢无故质疑、阻挠各司行使职权,以违抗军令论处!”
他又缓和了一下语气:“我知道,新的规矩,大家一时还不习惯。会觉得麻烦,会觉得不近人情。但我们要想活下去,要想变成一支真正的强军,就必须告别过去那种松散随意的做法!今天这点麻烦,是为了明天的公平,是为了我们不再因为分配不公而内耗,是为了让每一口粮,每一支箭,都用在刀刃上!”
他目光扫过众人:“都回去等着吧,后勤司核准完毕,自然会按新规矩,将粮食公平分发到每个人手中,绝不会让任何一个弟兄饿肚子。”
刘莽等人面面相觑,最终也只能抱拳称是,默默退下。虽然心中仍有疙瘩,但圣公的态度已经明确,无人敢再挑战新立的规矩。
这场因一袋粮食引发的风波,看似小事,却是新旧观念第一次真刀真枪的碰撞。天策府的权威,在方腊的坚决支持下,得以确立。赵普的“刻板”和“不近人情”,被赋予了正当性。而像庞万春、刘莽这样的老派人物,则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确实变了,以往那套依靠个人威望和江湖义气行事的方式,正在被一种更冰冷、更精确、也更强大的规则体系所取代。
碰撞刚刚开始,磨合还需时日。但变革的车轮,已然在方腊的推动下,不可逆转地开始碾过旧的路径。
喜欢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