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麒麟逆子

喜欢吃榴莲的胖虎

首页 >> 朱棣的麒麟逆子 >> 朱棣的麒麟逆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无敌天下抗日之全能兵王醉枕江山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重生之老子是皇帝壮王重生之战神吕布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风花醉
朱棣的麒麟逆子 喜欢吃榴莲的胖虎 - 朱棣的麒麟逆子全文阅读 - 朱棣的麒麟逆子txt下载 - 朱棣的麒麟逆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6章 秋防为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就在武英殿内那场关乎帝国未来命运的密议接近尾声,肃杀与激昂的气氛尚未完全散去之际,殿外传来一阵轻微而急促的脚步声,随即是王景弘那特有的、略带尖细的嗓音在殿门外响起:

“陛下,晟王殿下自天津卫返京,于宫门外递牌子请见,说是……有要事禀奏。”

这一声禀报,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瞬间在殿内所有人心头漾开了层层涟漪。刚刚达成默契、立下誓言的勋贵武将们,彼此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所有的激动、震撼与使命感,都被迅速压下,换上了一副符合“秋防议事”该有的、略带严肃与寻常的表情。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光芒,有欣慰,有期待,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仿佛即将交托重任前的审视。他迅速调整了一下呼吸,脸上恢复了一贯的威严与平静,沉声道:“宣他进来。”

“宣——晟王殿下觐见——”王景弘的声音层层传了出去。

片刻之后,武英殿那沉重的殿门被缓缓推开。一道挺拔、年轻的身影,逆着殿外斜照进来的夕阳余晖,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踏入殿内。

来人身着亲王常服,虽经旅途劳顿,但面容依旧清俊,眼神明亮而深邃,顾盼之间,自有一股不同于寻常宗室子弟的沉稳气度与隐隐散发出的、属于开拓者的锐气。正是从天津卫匆匆赶回的晟王朱高晟。

他快步走到御阶之下,依礼躬身下拜,声音清朗:“儿臣高晟,叩见父皇。父皇万岁。”

“平身吧。”朱棣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你不是在天津卫忙着银行和工坊之事吗?何事如此匆忙回京?”

朱高晟站起身,目光快速而自然地扫过殿内肃立的诸位勋贵武将。淇国公丘福、魏国公徐辉祖、西宁侯宋晟……几乎大明朝顶尖的军事勋贵和都督府核心将领皆在此处。他心中微微一动,面上却不露分毫,恭敬地回答道:“回父皇,儿臣此来,一是天津卫诸事已初步理顺,特回京向父皇禀报进展;二来,也是听闻近日朝廷似有‘秋防’之议,儿臣虽不直接统兵,亦心系边关,想听听诸位老将军的高见,或许对天津卫后续的军工生产有所助益。”

他这番话合情合理,既说明了来意,又巧妙地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关心军国大事、虚心请教的皇子,丝毫没有显露出对这场“秋防议事”背后可能隐藏的深层含义的探究。

朱棣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看似欣慰的笑容,他招了招手:“来的正好。朕与诸位爱卿正在商议今岁秋防事宜。你且上前来。”

朱高晟依言上前几步。

朱棣从御座上站起身,走到朱高晟身边,一手亲切地拉着他的手臂,转身面向诸位武将,开始了看似随意,实则饱含深意的介绍。

“高晟啊,你于朝中诸位老将军或许还不甚熟悉。今日正好,朕为你引见一番。”朱棣的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展示自家珍宝般的自豪感。

他首先指向站在最前方,身材魁梧、面色枣红、不怒自威的老将。

“这位,是淇国公,丘福。”朱棣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倚重之情,“丘爱卿乃是朕之旧邸功臣,自靖难之初便追随朕左右,冲锋陷阵,勇冠三军!记得当年白沟河之战,我军初战不利,是丘福亲率铁骑,反复冲阵,身被数创犹自死战不退,硬是为大军杀开了一条血路!其后夹河、藁城诸战,无不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可谓朕之樊哙也!”

朱高晟立刻肃然,对着丘福郑重一揖:“高晟久仰淇国公大名!昔日听闻国公勇烈,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国公乃我大明柱石,晚辈钦佩之至!”他脑海中迅速闪过关于丘福的历史记载,知道这是一位勇猛绝伦但也因勇猛而最终在北伐中轻敌冒进导致兵败身死的悲剧名将,心中不禁暗自唏嘘,也更坚定了未来若有机会,定要设法避免其悲剧重演的想法。

丘福面对朱高晟的敬重,按照事先朱棣的嘱咐,只是抱拳还礼,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刻意的疏离:“殿下过誉了!老臣不过一介武夫,唯知听令陛下,奋勇杀敌罢了!秋防之事,关乎边关安稳,不敢怠慢。”他将话题牢牢锁定在“秋防”上。

朱棣微微一笑,又引朱高晟看向旁边一位气质更为沉稳、眉宇间带着几分儒雅,却又难掩军旅杀伐之气的中年将领。

“这位,是魏国公,徐辉祖。”朱棣的介绍语气略显复杂,但更多的是一种最终的认可与托付,“辉祖乃中山武宁王(徐达)之后,将门虎子,深谙韬略。昔日守济南,阻朕兵锋良久,其能可知。后虽经波折,然其忠心体国,朕深知之。近年来督练京营,整饬武备,功不可没。”

朱高晟心中了然,徐辉祖的身份特殊,其能力与在勋贵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他同样恭敬行礼:“魏国公家学渊源,文韬武略,高晟素来敬仰。中山王乃我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国公能克绍箕裘,实乃国家之幸。”他这番话,既肯定了徐辉祖本人,也抬高了其父徐达,给足了面子。

徐辉祖神色平静,躬身回礼,语气不卑不亢:“殿下谬赞。先父功业,臣不敢企及。唯有恪尽职守,为陛下分忧,为大明守土而已。今岁秋防,北边似有异动,故与诸位同僚在此商议,力求万全。”他同样将“秋防”挂在嘴边,滴水不漏。

接着,朱棣又介绍了西宁侯宋晟:“宋爱卿久镇西北,于甘、凉之地屡破羌胡,威震边陲,于骑兵运用,颇有心得。”朱高晟同样执礼甚恭,称赞其安定边疆之功。

随后,朱棣又一一介绍了在场其他几位都督、指挥使,如曾参与平定安南、战功卓着的丰城侯李彬;以善守着称、曾负责营建北京城的安远侯柳升(小说设定其提前出现或由其他将领替代);以及神机营的几位核心将领,称赞他们或勇猛,或善谋,或精通火器,无一不是大明军队的中流砥柱。

朱高晟应对得体,对每一位将领的辉煌战绩和特点似乎都略有了解,言语间充满了对前辈功勋的尊重与对军事的浓厚兴趣。他注意到,这些将领虽然态度恭敬,但言谈之间,都非常有默契地将话题围绕在“秋防巡查”、“边关警戒”、“粮草储备”、“器械维护”等常规议题上,丝毫没有提及任何关于大规模调动、主动出击乃至北伐的字眼。

介绍完毕,朱棣重新落座,看似随意地问道:“高晟,你方才说天津卫之事已初步理顺,且说来听听。正好诸位将军也在,或许对你那边的新鲜玩意感兴趣。”

朱高晟收敛心神,开始汇报:“回父皇,儿臣此次回来,主要带来几个消息。其一,大明皇家银行筹备已毕,新式‘永乐宝钞’的雕版与防伪工艺已然完善,只待父皇选定吉日,便可试行发行。其信用锚定,部分便依赖于持续输入的倭国金铜以及天津卫的工坊产出。”

众将领虽然早已从朱棣口中得知银行与新宝钞之事,但亲耳听到朱高晟条理清晰地汇报,感受到其背后清晰的金融逻辑和对未来的规划,心中对其能力的评估不禁又提升了几分。但众人皆默然不语,只是静静聆听。

“其二,”朱高晟继续道,“天津卫军器局又有新进展。‘永乐二式’燧发枪生产线已初步建成,月产可达三百支,且良品率稳步提升。‘晟王式’线膛枪的工艺更为复杂,但儿臣已召集工匠攻关,预计明年开春可小批量试产。此外,新式火炮的铸造工艺也有所改进,炮身更轻,射程更远,炸膛风险大减。”

听到关于新式军械的具体进展,尤其是燧发枪已经开始量产,在场的武将们,尤其是神机营的将领,眼神中难以抑制地闪过一丝热切。这些都是能实实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利器!但他们牢记朱棣的嘱咐,没有一人出声询问细节,只是将这份渴望压在心底。

朱棣满意地点点头:“好!此事你办得甚好。军国利器,乃立身之本,不可松懈。”他话锋一转,又回到了“秋防”上,“你既有心了解边事,不妨也听听。丘爱卿,你将方才议定的,今岁秋防要加强的几个要点,再与晟王说说。”

丘福会意,上前一步,抱拳道:“遵旨。”然后面向朱高晟,一板一眼地开始“汇报”,内容无非是加强长城沿线哨探、检查边墙垛口、督促各卫所操练、储备过冬粮草等老生常谈的事项,听起来完全是一次例行的、防御性的秋季戒备。

朱高晟认真听着,不时点头,仿佛完全接受了这套说辞。他甚至还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可以利用天津卫改进的四轮马车,提高边境粮草转运效率;可以小批量提供一些新式望远镜(千里镜)给前沿哨所,提升侦查能力等等。

他的建议务实而具有建设性,让在场的武将们心中暗自点头,觉得这位晟王殿下确实心思缜密,于实务一道颇有见地,并非纸上谈兵之辈。

朱棣看着朱高晟与将领们就“秋防”细节侃侃而谈,心中那份托付的意念愈发坚定。他知道,高晟的才能,远不止于此。眼前的“秋防”迷雾,既是保护,也是考验。

这场看似寻常的“秋防议事”,就在这种微妙而各怀心思的氛围中进行着。朱高晟敏锐地感觉到了一丝异样——如此多的顶尖武将齐聚,仅仅是为了商议一次例行的秋防?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就在他踏入这座大殿之前,这里刚刚决定了一场即将震动天下的北伐,以及一场更为石破天惊的皇权禅让。

议事持续了约半个时辰,眼见天色已晚,朱棣便以“尔等还需各自部署”为由,结束了这次会面。

“秋防之事,关系重大,就按方才所议,诸位爱卿分头去办吧。务必谨慎,确保万无一失。”朱棣最后叮嘱道,目光深沉地扫过每一位将领。

“臣等遵旨!定不负陛下重托!”众将齐声应道,声音在殿内回荡。这承诺,明面上是对“秋防”,暗地里,却是对那场即将到来的北伐与未来的辅佐之责。

众武将依次向朱棣和朱高晟行礼后,井然有序地退出了武英殿。每个人离开前,都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再次打量了一下那位年轻的晟王,心中思绪万千。

待众将退去,殿内只剩下朱棣、朱高晟父子以及侍立的王景弘。

朱棣脸上的威严稍稍敛去,带着一丝疲惫,也带着一丝温和,对朱高晟道:“一路奔波,也辛苦你了。陪朕用顿便饭吧。”

“是,父皇。”朱高晟恭敬应道。

父子二人移驾至偏殿用餐。席间,朱棣并未再谈论国事,只是问了些天津卫的风土人情、工坊运作的琐事,以及朱高晟的生活起居,仿佛只是一位关心儿子的普通父亲。

朱高晟一一作答,心中那丝异样的感觉却并未消散。他总觉得,今天的父皇,以及刚才那群将领,似乎隐藏着什么。但他无论如何也猜不到,那隐藏的,是何等惊人的秘密。

而朱棣,看着坐在自己对面、英气勃勃又沉稳干练的儿子,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这是风暴来临前最后的宁静。他必须利用这最后的时间,为儿子扫清障碍,铺平道路,然后将这千斤重担,交到他的手中。

夜幕彻底笼罩了紫禁城。武英殿的灯火渐渐熄灭,而一场影响深远的巨大变革,却在这寂静的夜色中,悄然加速了它的步伐。知晓内情的勋贵们,回到各自府邸后,立刻开始了紧锣密鼓又极其隐秘的备战工作;而被蒙在鼓里的朱高晟,则在思考着如何利用这次“秋防”的机会,进一步测试和推广他的新式装备与后勤理念。帝国的未来,就在这信息不对称的迷雾中,一步步走向那个未知的未来。

喜欢朱棣的麒麟逆子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朱棣的麒麟逆子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不死医圣手婚心计,老公轻点疼萌宝快递:拐个妈咪送爹地刑侦:罪案真凶校园怪谈之惊魂异事集崩仙逆道大茶商辛夷传玄幻,仙帝也是我弟子我!清理员!美漫哥谭,阿卡姆的警长失忆后我发现自己在柯学世界无渊大地天才小农女:学霸军少宠上瘾天眼仙医吴北厄运缠身,全宗门跪求我出山抗日之烽火特战组陈玄先菌子,后小人我在民政局摇到了世界首富主角叫楚剑秋柳天瑶的小说
经典收藏妖孽的小王爷穿越红楼之军功封王王爷太坏,王妃太怪你呀就缺一味药抗日小山传奇曹操:逆子,你怎么浑身都是反骨长安烬长月烬明万世秦疆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鱼龙舞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当家主妇巧妇当家三国之帝国文明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汉末之益州崛起录我只想安静地当赘婿
最近更新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画启乾坤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红楼第一宗师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华夏旌旗:全球俯首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天道好长生汉末立志传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大明神医墨苏传朕的北宋欢乐多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
朱棣的麒麟逆子 喜欢吃榴莲的胖虎 - 朱棣的麒麟逆子txt下载 - 朱棣的麒麟逆子最新章节 - 朱棣的麒麟逆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