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定远号”高耸的舰桥上,海风猎猎,吹散了朱高煦心中最后一丝不甘与妄念。巨舰、钢甲、利炮,这些实体的力量固然令人敬畏,但真正击穿他心防的,是朱高晟为这支军队所注入的、那种名为“信仰”的无形之魂。
他回想起自己在北平的征战,麾下将士固然勇猛,但更多是依靠赏赐、严刑以及他个人的勇武威望来维系。一旦遭遇挫败,或利益分配不均,军心便容易浮动。而四弟这里,从人民卫到准备出征海军将士,他们的眼神中除了对上官的敬畏,更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他们知道自己为何而战,并且相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崇高和正确的。
这种力量,看不见摸不着,却比任何金珠赏赐都更牢固,更能激发人的潜能,尤其是在逆境之中。
朱高晟似乎看出了二哥心中的波澜,并未再多言,只是陪同他缓缓走下舰船。离港的路上,他们经过了一处海军学堂。正值课间,可以听到里面传来年轻学子们朗朗的诵读声,并非四书五经,而是一些他不太明白的句子:
“……海权者,民族生存与发展之命脉也!控扼海道,则商路畅通,财富汇聚;丧失海权,则门户洞开,受制于人……”
“……吾辈海军,当以护卫海疆、扬威异域为己任!舰船所至,即国威所及!”
“……忠君爱国,非为一家一姓,乃为亿兆生民,为华夏文明之绵延昌盛!”
这些声音,清脆而充满朝气,带着一种未经世事却无比坚定的信念。朱高煦驻足聆听,心中复杂难言。四弟这是在从根本上,培养新一代的军官,将他的理念,如同种子般播撒下去。
“这些学子……将来便是舰长、将军之选?”朱高煦问道。
朱高晟点头:“不错。不仅要教他们航海、操炮、指挥,更要让他们明白肩上责任之重。唯有知其为何而战,方能临危不惧,矢志不渝。”
离开军港,返回城区的路上,朱高煦异常沉默。他需要时间来消化今日所闻所见,来重新定位自己。
当夜,朱高晟在王府设宴,为汉王接风洗尘。宴席之上,只有他们兄弟二人,于谦作陪。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渐渐融洽。
朱高煦端起酒杯,郑重地敬向朱高晟:“四弟,这一杯,为兄敬你!非敬你改革新政之举,非敬你赫赫功绩,而是敬你……胸有丘壑,目有山河!敬你为我大明,开创了这番前所未有之局面!为兄……服了!”
说罢,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姿态放得极低。
朱高晟连忙举杯:“二哥言重了!小弟所做一切,不过是为我朱家江山,为我大明子民尽一份心力。若无二哥前方浴血,和将士们一同出海试验新式战舰扫平近海倭寇,小弟在后方亦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我兄弟,正当同心协力,共扶大明!”
于谦也在一旁举杯附和。
朱高煦放下酒杯,沉吟片刻,终于问出了那个盘旋在他心头已久的问题:“四弟,你……对那个位置,是如何看的?”他问得直接,目光紧紧盯着朱高晟。
朱高晟闻言,并未回避,神色坦然,他放下筷子,正色道:“二哥既然问起,小弟便直言不讳。那个位置,至高无上,也责任重大。它意味着的不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而是担不起的天下兴亡,其实在母亲没有过世之前,坦然的说,弟弟从未想过那个位置,只是母亲过世以后,弟弟第一次走出了你们的庇护,走出了帝国的中心,弟弟这一路上见到太多的无辜百姓遭受的苦难了,太子大哥一直执行政策,受益的永远不是底层的百姓,而是所谓的文官集团。二哥你也知道的吧!?而且他们圈了不知道多少,恐怕是他们自己都数不清的地,却还不满足,这样子我大明自太祖爷以来所做的为了让天下人吃饱饭所做的努力不是都白费了嘛(朱元璋可以说是在中国近代史,或者说全世界的封建王朝中对农民百姓是最好的一个皇帝了,他所执行的政策规定田赋“三十税一”,远低于元末,多次下诏减免受灾地区赋税(如洪武初年减免江南、中原税粮) 建立“黄册”(户口册)和“鱼鳞图册”(土地册),防止豪强转嫁税负)”
他目光清澈,看向朱高煦:“小弟所为,银行、武备、海事,并非为了讨好父皇,也非为了争夺那个位置。而是我认为,大明要强大,要避免重蹈前朝覆辙,要在这大争之世屹立不倒,就必须走这些路!谁坐在那个位置上,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否带领大明走下去,走得更好,更远。”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诚恳:“二哥,我们兄弟,流着同样的血。无论将来如何,小弟只希望,我们都能以大明江山社稷为重,以朱氏宗族为念。外御其侮,内修其政。若能如此,个人之得失,又何足道哉?”
这番话,说得坦荡无私,既有格局,又顾全了兄弟情分。朱高煦听着,心中最后一点芥蒂也烟消云散。他想起自己怀中那道密旨,想起倭寇对近海的血腥,想起太子的对文官集团的依赖和无条件的相信还有太孙的愚蠢,再对比四弟的胸襟和能力,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感涌上心头。
他猛地一拍桌子(并非发怒,而是下定决心):“好!说得好!四弟,你有此心胸,有此能为,比起太子那个假仁假义的混蛋,那个位置,合该由你来坐!为兄是个粗人,只懂带兵打仗,以后,为你开疆拓土,镇守四方便是!这大明天下,交到你手里,为兄……放心!”
这一刻,汉王朱高煦,终于心悦诚服,彻底放弃了争夺储位的念头,决定全力辅佐他这个光芒万丈的四弟。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他开疆拓土的抱负,也只有这样,大明才能走向四弟所描绘的那个强盛未来。
朱高晟看着二哥眼中真诚的光芒,知道他是真心归附,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他举起酒杯:“二哥雄武,正是大明所需!来,为我们兄弟同心,为大明万世基业,满饮此杯!”
“干!”
酒杯碰撞的声音清脆响亮,预示着大明王朝权力核心的一次重要整合,也标志着朱高晟通往最高权力的道路,扫清了来自兄弟内部最强大的一个障碍。而远在京师的朱棣,在不久后收到朱高煦表示彻底臣服、愿辅佐晟王的密奏时,脸上露出了欣慰而复杂的笑容,他不理解这个满是野心的儿子为什么突然认输了,是真的认输了吗?还是战时迷惑他这个父皇的!
朱高晟心里面也明白这个二哥是真的认输了,也好,还是暂时被新式的政策和新的武器吓到,还是被父皇威胁也好,但是有这种态度已经是完美的开始了!这风华的大明不应该像历史书那么遗憾!!
喜欢朱棣的麒麟逆子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朱棣的麒麟逆子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