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一道由司礼监签发、明发天下的谕旨,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各大藩王的府邸。
旨意核心内容很简单:皇帝陛下决意北征,扫清边患,然国库不裕,为体现天家一体、共赴国难之精神,特谕令各地藩王(主要是成年就藩的亲王),量力而行,捐输钱粮以助军资。旨意后面还附了一份“参考”清单,明确列出了对各王府“建议”捐输的数额。
这份清单,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 位列榜首的,赫然正是汉王朱高煦!“建议”捐输:白银八十万两,粮三十万石! 其次是赵王朱高燧等几位就藩较早、封地较为富庶的亲王,“建议”捐输数额也在白银二十万到五十万两不等。 而一些就藩时间短、封地贫瘠的亲王,如刚刚就藩不久的朱高晟等人,则只是象征性地“建议”捐输数万两。
这差别巨大的“建议”数额,其意图昭然若揭!这就是冲着汉王和几位实力较强的藩王来的!
圣旨传到山东乐安州汉王府,朱高煦看完之后,愣了片刻,随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一把将圣旨摔在地上,狠狠践踏!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朱高炽!定是那个肥猪和那群酸儒出的馊主意!他们是想掏空本王的家底!是想逼死本王!”他双目赤红,状若疯魔,“八十万两!三十万石粮!他们怎么不去抢!”
王府属官吓得跪倒一片,瑟瑟发抖。长史壮着胆子劝道:“王爷息怒!此乃陛下圣旨,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若公然抗旨,恐授人以柄啊!”
“难道就让本王乖乖把这多年积蓄拱手送上?去资敌(太子党)来打本王的脸吗?”朱高煦咆哮,但他心底也清楚,公然抗旨的后果他承担不起。这种憋屈和愤怒几乎让他爆炸。
其他接到“巨额”捐输建议的藩王,也是人心惶惶,怨声载道。他们不敢像汉王那样暴怒,但私下里无不痛骂朝廷(太子党)手段卑劣,这是变相的削藩和敲诈!王府之间秘密信使往来骤然频繁,都在商议对策,抱怨连连。
而那些只需象征性捐输的藩王,则在暗自庆幸的同时,也感到一丝寒意。陛下今日可以如此对待汉王,他日未必不会如此对待自己。
这道圣旨,就像一根巨大的棍子,狠狠搅动了藩王这个群体原本相对平静(至少表面如此)的局面,将潜在的矛盾彻底激化、公开化。
消息很快也传到了天津卫。
朱高晟接到圣旨和那份“建议清单”时,正在听取于谦关于潜龙岛最新建设进度的汇报。他看了一眼自己那“区区”五万两白银的捐输额,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陛下这是……缺钱缺到要自家人掏腰包了?还是嫌这天下太安静了?”他放下圣旨,语气平淡。
于谦眉头微皱,沉声道:“殿下,此乃太子党之毒计。一石三鸟:既可缓解部分北征军费,又可沉重打击汉王势力,更可试探各位藩王的反应,尤其是……财力反应。”他特意加重了“财力”二字。太子党恐怕也想借此摸摸各位藩王的底,看看谁在暗中积蓄了不同寻常的力量。
朱高晟点点头:“先生所言极是。汉王此刻,怕是快要气疯了。不过,这对我们而言,未必是坏事。”
于谦眼中露出询问之色。
“汉王与太子的矛盾越深,斗得越狠,朝廷的注意力就越不会放到我们身上。”朱高晟走到窗前,“我们正好可以继续埋头发展。至于这五万两……给他就是了,还能买个‘恭顺孝悌’的名声,何乐而不为?而且其他的藩王现在对我这一位仁慈的大哥充满了意见,然后他们未必不是一股助力呀”
他显得毫不在意。五万两白银,对于如今拥有晒盐暴利和四海商行输血的天津卫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他甚至能想象到,汉王和其他几位被狠宰的亲王,此刻是多么的肉痛和愤怒。
“只是……”于谦沉吟道,“经此一事,汉王恐不会善罢甘休。朝堂风波,恐怕会愈演愈烈。我们需早做准备,以防被波及。”
“嗯。”朱高晟目光深邃,“让王瑾和孙百户加紧情报收集,尤其是汉王和太子那边的动向。潜龙岛的建设还要加快!我们的时间,可能不多了。时间紧任务重所以麻烦先生你帮忙看紧一点”
这道圣旨,让朱高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来自朝堂的危机和机遇。风暴正在酝酿,他必须让自己积蓄足够的力量,才能在未来的惊涛骇浪中存活下来,甚至……乘风破浪不然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时代,可就无情地把自己拍死在这暗涌之下了。
喜欢朱棣的麒麟逆子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朱棣的麒麟逆子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