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盘枭凰

秋棠书影

首页 >> 涅盘枭凰 >> 涅盘枭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后九公主运筹帷幄执掌天下六零:爸妈死后给我留下巨额遗产原神:吹回起点的风娇凤鸣四合院:万兴邦的逆袭时代盗墓:黑爷的对象非人类七零找个队长老公,生活甜蜜蜜豪门宠婚:酷总裁的新欢校花狂少重生嫡女一睁眼:虐死渣夫夺江山
涅盘枭凰 秋棠书影 - 涅盘枭凰全文阅读 - 涅盘枭凰txt下载 - 涅盘枭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25章 科技的赋能 - 数字农业实验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涅盘中学的奠基仪式在群山环抱中隆重举行,那枚象征着教育希望的种子被郑重地埋入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黎曼卿站在奠基现场,目光却穿透眼前的热闹景象,投向更远的未来。她深知,教育的根基固然需要像夯实地基一般坚实稳固,然而,对于乡村的持续发展而言,支撑其不断前行的产业引擎,同样迫切地需要注入全新的动能。她的思绪,如同轻盈的云朵,常常不由自主地飘回那片纯净而美丽的墨脱土地。在那里,顾泽楷发现的那一株看似平凡,实则蕴藏着巨大潜力的“石根蕨”,宛如一颗隐藏在深山中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同时,她的思绪也飘回了云岭村以及无数与之相似的乡村,这些乡村在传统农业生产的道路上,正面临着一道道难以逾越的瓶颈与挑战,犹如航行在波涛汹涌大海中的船只,急需找到新的方向。

“泽楷,”

一天傍晚,绚烂的晚霞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归耘居”的院子上空徐徐展开。黎曼卿静静地站在院子里,凝望着天边那如诗如画的晚霞,眼神中透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缓缓说道,

“我们在墨脱亲眼目睹了特色作物所蕴含的巨大潜力,那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农业新领域;在云岭,我们也成功验证了合作社模式的可行性,这是乡村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但是,你有没有深入思考过,怎样才能让这样的成功,变得更加具有可复制性,就像工厂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一样;变得更加富有成效,能够为乡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变得更加能够抵御各种风险,就像坚固的堡垒一样,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呢?尤其是在当下,劳动力日益老龄化,年轻一代对土地的情感愈发疏离,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现实。”

顾泽楷听到黎曼卿的话,轻轻放下手中正在阅读的书籍,脸上浮现出会意的笑容。他心里十分明白,黎曼卿心中又有了新的宏伟蓝图。

“你想让科技,成为撬动传统农业变革的那根强有力的杠杆,推动传统农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他说道。

“没错。”

黎曼卿听到顾泽楷的理解,转过身来,眼神中闪烁着熠熠光辉,充满激情地说道,

“我所说的科技,并非是那种高高在上、仿佛悬浮在云端,与实际农业生产脱节的科技,而是能够真正弯下腰来,深入到土地之中,像一位贴心的老农一样,听懂土地的语言,理解农民内心深处的需求,与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紧密相连的科技。我们得建一个实验室,一个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将成为科技与农业融合的创新之地。”

这个想法,与顾泽楷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作为一名资深的农学专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科技在农业领域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就像一座尚未完全开发的宝藏,有着无限的可能;同时,他也深知在科技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应用鸿沟,就像一条横亘在科技与农业之间的河流,阻碍着科技的广泛应用。两人经过简短的交流,迅速达成了共识:共同创建“涅盘 - 数字农业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将成为他们实现农业科技梦想的起点。

实验室的选址,经过了他们深思熟虑的考量。他们没有选择繁华热闹的省城,那里虽然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但与实际的农业生产场景相距甚远;也没有放在高校林立的研究所园区,那里更多的是学术研究,缺乏与一线生产的紧密联系。而是坚定地将实验室选址在了云岭村——这片他们最为熟悉、也最能直接接触到农业生产中真实问题的地方。他们充分利用涅盘实业的一部分旧厂房,对其进行精心的改造。改造的理念是“从土地中来,到土地中去”,意味着实验室的研究将紧密围绕实际农业生产问题展开,研究成果也将直接服务于这片土地上的农民。

然而,实验室的创建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各种挑战和困难。引进的第一批设备——几架用于农田测绘和精准植保的无人机,刚刚出现在云岭村,就引起了村民们的围观和窃窃私语。村民们对这些陌生的设备充满了好奇和怀疑。

“这铁家伙,能在天上飞,还能给庄稼打药?靠谱吗?别把咱的苗给烧坏了!”

曾经在黎曼卿初到云岭时,带头质疑过她的张老汉,如今依然是村里意见的风向标。他拄着锄头,站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技术人员调试无人机,脸上写满了怀疑和担忧。

当物联网传感器被小心翼翼地埋进田间地头,用于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温度、养分含量时,更多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弄这些个电线杆子插地里,就能知道庄稼缺啥?俺们种了一辈子地,看看叶子,抓把土闻闻,啥不知道?”

一位老农皱着眉头,满脸不屑地说道。

“就是,花这冤枉钱,还不如多买几袋好肥料实在!”

另一位村民也跟着附和道。

黎曼卿和顾泽楷听着这些议论,并没有生气或气馁,相反,他们更加坚定了要做出实际成果,用事实说话的决心。他们深知,对于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辛勤耕耘在土地上的农民来说,最有力的语言不是华丽的承诺,而是实实在在的成果。

顾泽楷带领着实验室的年轻团队——其中不乏从“星火计划”中成长起来、对农业科技充满热情的返乡青年,他们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全身心地投入到技术攻关中。他们针对无人机植保,反复进行药液配比、飞行高度和速度的测试。每一次测试都是一次探索,每一次调整都是为了找到最佳的参数,确保雾化效果达到最优,既能够节省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能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他们还不断优化物联网系统,通过改进传感器技术和数据传输算法,让数据采集更加精准,传输更加稳定,为后续的农业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然而,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的调试,而在于如何将这些冰冷的数据和复杂的操作,转化为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工具。顾泽楷经过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个关键构想:开发一款手机 App,这款 App 绝不能是英文界面、堆砌着专业术语,让人望而却步的“阳春白雪”,而必须是接地气、通俗易懂的“下里巴人”。

“我们要开发一款‘AI 老农’。”

黎曼卿精准地概括了这个项目的灵魂和核心,

“它得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把式,一位在田间地头劳作了一辈子的智慧长者,能用最朴实的语言,甚至是用咱们当地的方言,亲切地告诉农民兄弟,什么时候该浇水,就像提醒家人按时吃饭一样自然;什么时候该施肥,如何根据庄稼的生长阶段合理施肥;生了什么病该打什么药,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准确。”

这个想法极具开创性,同时也极具难度。技术团队面临着诸多挑战,方言识别就是一个难题,不同地区的方言差异巨大,要让 App 准确识别各种方言并非易事;农业知识图谱构建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农业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处理的信息;用户界面极度简化也需要精心设计,要让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能够轻松上手。实验室的灯光常常彻夜不息,照亮了技术人员忙碌的身影。黎曼卿虽然不是技术专家,但她始终是项目的“产品经理”和“用户代言人”,她始终站在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断提出来自农民视角的细致问题:

“图标够不够大?颜色够不够醒目?这样农民在田间劳作时,一眼就能看清楚;语音提示够不够慢、够不够清楚?确保农民能够听懂每一个字;万一网络不好怎么办?要保证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使用一些基本功能。”

经过数月的艰苦研发和无数次下田测试,第一版“AI 老农”App 终于诞生了。App 的图标是一个戴着草帽、笑容可掬的卡通老农形象,仿佛在向每一位使用者传递着亲切和温暖。点开 App,主界面极其简洁,只有几个大按钮:“我的田地”、“今天干啥”、“庄稼病了”、“问问老农”。这几个按钮涵盖了农民日常农业生产中最关心的问题。最核心的是,它支持普通话和当地方言两种语音模式,用户可以直接用方言对话提问,就像和身边的老农聊天一样自然。

推广初期,依然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尽管实验室工作人员免费给村民安装 App,还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使用,但很多人还是将信将疑,觉得不如自己几十年的种植经验可靠。他们认为,自己在这片土地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对土地和庄稼的了解,岂是这些新奇的玩意儿能比的。

转机发生在一个初夏的午后。张老汉家那片长势最好的水稻田,突然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部分水稻的叶片发黄、卷曲,就像生病的人一样无精打采。张老汉按照自己多年的老经验,以为是庄稼缺肥了,于是赶紧追施了一遍化肥。他满心期待着化肥能够让水稻恢复生机,然而,没想到几天后,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剧了。黄叶的范围不断扩大,植株也显得更加萎靡不振,仿佛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张老汉急得团团转,烟袋锅子抽了一锅又一锅,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邪了门了,这是招了啥灾星了……”

他的脸上写满了焦虑和无助。

他的小孙子,一个在县城读中学、放暑假回来的少年,看到爷爷愁眉不展的样子,心里十分着急。他想起在学校里听老师提过村里新弄的“AI 老农”,便偷偷拿起爷爷的手机,下载了 App。他对着手机,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

“水稻,叶子黄,卷卷的。”

由于紧张,他的发音并不是很准确,但 App 的语音识别功能略有迟疑后,还是很快理解了意思。屏幕上出现了几种可能的病虫害图片和详细的描述。少年根据爷爷描述的细节,仔细观察图片,初步判断可能是“稻瘟病”。他小心翼翼地点击了“稻瘟病”的图标,App 立刻用清晰的方言语音给出了诊断建议和防治方案。方案中不仅推荐了低毒高效的农药名称,还详细说明了稀释比例、喷洒时机和注意事项,甚至还贴心地提示,最近三天天气多云,适合在下午四点后喷洒,效果最好。

少年兴奋地把手机拿到爷爷面前,播放了那段方言提示。张老汉起初还不信,皱着眉头骂孙子瞎捣鼓。但听着 App 里那口音熟悉、条理清晰的讲解,再对照着自家田里的情况,他越听越觉得在理。他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按照 App 的指导,重新配药,在黄昏时分进行了喷洒。

奇迹发生了。三天后,当张老汉再次来到稻田边,他惊喜地发现,稻田里病情的蔓延势头被有效遏制,原本萎靡的植株重新挺立了起来,焕发出勃勃生机,就像一个重获新生的战士。张老汉站在田埂上,看着这片差点绝收的宝贝稻田,又看看孙子手里那部小小的手机,眼眶竟然有些湿润了。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科技的敬畏和对新事物的认可。

这件事,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云岭村。村民们震惊了!原来那个曾经被他们认为是“铁家伙”和“电线杆子”弄出来的东西,真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张老汉更是彻底转变了态度。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数字农业实验室刚开门,就看到张老汉领着他的小孙子,早早地等在了门口。老汉手里紧紧攥着那部旧智能手机,脸上带着些微的窘迫,却又充满期盼。他看到顾泽楷,连忙上前,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

“顾教授……俺……俺想问问,能不能让您这儿的小老师,再教教俺……还有俺这孙子,咋用这个‘手机里的老把式’?”

他顿了顿,补充道,

“俺老了,手笨,怕记不住。让孙子也学学,他年轻,脑子活络,以后……这地里的新章程,就得靠他们了。”

这一幕,被实验室里的许多人都看到了。那一刻,所有的辛苦、所有的质疑、所有的挑灯夜战,仿佛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顾泽楷连忙将祖孙二人请进实验室,让技术人员耐心地、一遍遍地教他们如何操作 App,如何识别图标,如何用语音提问。

黎曼卿得知后,特意赶来。她没有打扰教学,只是静静地站在窗外,看着张老汉戴着老花镜,笨拙却又无比认真地用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看着他的小孙子在一旁兴奋地指导,看着顾泽楷和年轻的技术员们脸上洋溢着的成就感和喜悦。

她的嘴角,缓缓扬起一抹发自内心的、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这一步,走对了。科技赋能,不是冷冰冰的技术推广,而是一场温暖的陪伴与引领。当最保守的老农,开始主动拉着孙子去拥抱新技术时,希望的种子,才算是真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扎下了根。

数字农业实验室,这个诞生于云岭村旧厂房里的创新火花,终于用它实实在在的成效,点燃了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化的星星之火。而这火焰,必将随着“AI 老农”的脚步,燎向更广阔的天地,为更多的乡村带来发展的希望和机遇。

喜欢涅盘枭凰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涅盘枭凰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战锤40K:第二军团的秘密天才小农女:学霸军少宠上瘾玄幻,仙帝也是我弟子我从凡间来报告顾少,你老婆生了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此生只想宠你去相亲,黄河捞尸人身份曝光了顶流死对头竟然在恋爱摄政王府萌宝:绑定系统后我火了蛊色天香向风柳如云小说免费阅读全文萌宝快递:拐个妈咪送爹地狂妄医妃驾到,摄政王心头宠我从末世归来军王猎妻之魔眼小神医重生九零辣妻追夫校花曝光我在殡仪馆抓鬼现场重生:无限堕落火爆禁区
经典收藏我有一个神道界半个纸人也能干翻全场逆袭:我是怎样征服豪门老公的重生之双面厨娘遇冷面秦王嫡姐逼我做侧房,重生二嫁上龙床墨总,再不追妻就晚了我竟是异界的大反派?光之国盘点之你那眼泪算什么综漫:我的网恋对象是加藤惠末世何惧,看我浪翻全球玩家已登入截胡千仞雪,从斗罗开始搞基建我召唤师,家里一群怪兽娘什么鬼两青梅厌我,我走你们哭啥?妃来居上诡秘怪谈瓜太多,小知青吃着瓜撩最野军官玄学大佬穿成真千金后被团宠啦!一家三口带厨房穿越六零年代梵极魔尊
最近更新盗墓之蛇毒惊魂魔修兵王共闯恐游,双向救赎开局做杂役,清冷师姐逼我结道侣废材老六的狂飙修仙路心剑破道:独尊九天穴宇飞升玄幻:我挥手湮灭天道超能作!云家小六是团宠一章快穿:有仇报仇,有冤报冤我在武侠世界里科学修仙稳如老狗的修仙之路火影:幽瞳照现,从战国开始执棋梦婆录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猛鬼旅行团将军府嫡女,战王的挚爱专宠盗墓:穿越盗笔当神仙开局一枚玉玦,凡人悄悄修仙金莲重生在开窗时,今世做良人呦,大佬的独家宠溺!
涅盘枭凰 秋棠书影 - 涅盘枭凰txt下载 - 涅盘枭凰最新章节 - 涅盘枭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