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没有太阳,那是因为我大隋摇落了。
半空没有雕号,那是因为大隋的神射手将大雕射落捡去烧烤了。
万里长城永不倒。
北伐之心不死。
北疆的风更烈了,卷着枯草与碎石,打在北伐军的铠甲上,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
李世民率领五万大军,日夜兼程,行至“野狼谷”时,前锋突然来报:“元帅!前方谷口发现突厥骑兵踪迹,约莫三万余人,正是阿史那骨咄禄的部队!”
李世民勒住马缰,目光锐利地望向野狼谷。这山谷两侧是陡峭的山崖,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正是易守难攻的地势。“阿史那骨咄禄倒是会选地方,想在这里拦截我们。”
身旁的副将程处默(程咬金之子)握紧长枪,怒道:“这突厥狗贼,上次被尉迟将军打得屁滚尿流,还敢来送死!元帅,让我带一队人马冲上去,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李世民摆手,沉声道:“不可鲁莽。突厥骑兵擅长野战,且人数与我们前锋相当,硬拼只会两败俱伤。我们的目标是驰援雁门关,不能在这里延误太久。”
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传我将令,前锋部队佯装不敌,后撤至谷外平原;命李靖将军率领两万步兵,悄悄攀上两侧山崖,埋伏起来;再让五百骑兵,携带锣鼓号角,藏在谷中隐蔽处,听我号令行事。”
“元帅妙计!”程处默恍然大悟,立刻下去传令。
很快,北伐军前锋便朝着谷口发起了试探性进攻。喊杀声震天,却只是虚晃一枪,没过多久,就假装不敌,朝着谷外平原后撤,队形散乱,一副溃逃的模样。
谷口的突厥骑兵见此情景,纷纷大笑起来。一名突厥将领对阿史那骨咄禄道:“将军,隋军不堪一击!我们快追,杀他们个落花流水!”
阿史那骨咄禄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他上次败给尉迟恭,心中早已没了往日的嚣张。“隋军素来悍勇,今日为何如此不堪?”
就在他犹豫之际,又有士兵来报:“将军,隋军后方混乱,粮草车辆都丢在了路上,看样子是真的溃逃了!”
阿史那骨咄禄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想起始毕可汗的命令,以及上次战败的耻辱,他咬牙道:“追!给我杀尽隋军,一雪前耻!”
号角声响起,三万突厥骑兵如离弦之箭,朝着谷外平原的隋军前锋冲去。他们马蹄翻飞,弯刀挥舞,气势汹汹,想要将隋军彻底击溃。
隋军前锋继续后撤,直到退至平原中央,才突然停下脚步,重新列阵。
阿史那骨咄禄率领骑兵冲至近前,正要下令进攻,突然听到两侧山崖上响起震天的锣鼓号角声!
“不好!有埋伏!”阿史那骨咄禄脸色大变,想要下令撤退,却已经来不及了。
山崖上,李靖一声令下,两万隋军步兵纷纷扔下巨石、滚木,朝着突厥骑兵砸去。巨石呼啸而下,砸在骑兵队伍中,瞬间将不少骑兵和战马砸成肉泥。滚木翻滚,撞倒了一片又一片骑兵,突厥队伍顿时陷入混乱。
“放箭!”李靖再次下令,步兵们纷纷弯弓搭箭,箭矢如雨点般射向突厥骑兵。
突厥骑兵被困在平原中央,前后受敌,左右是陡峭的山崖,无处可逃。惨叫声、战马的悲鸣声、兵刃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野狼谷。
李世民手持长剑,率领主力大军从后方冲杀过来:“将士们!为国杀敌,就在今日!杀!”
“杀!”隋军将士齐声呐喊,士气如虹,朝着混乱的突厥骑兵冲去。
程处默一马当先,长枪舞动,如蛟龙出海,每一枪都能刺穿一名突厥骑兵的胸膛。“突厥狗贼,拿命来!”
阿史那骨咄禄看着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心中又惊又怒。他挥舞弯刀,想要冲出重围,却被几名隋军将领死死缠住。
“阿史那骨咄禄,你的死期到了!”程处默大喝一声,长枪直刺阿史那骨咄禄的面门。
阿史那骨咄禄连忙挥刀格挡,却被程处默的力气震得手臂发麻。就在他分神之际,一名隋军士兵从侧面冲来,长刀一挥,砍中了他的战马后腿。
战马吃痛,轰然倒地,将阿史那骨咄禄掀翻在地。
程处默趁机上前,长枪直指阿史那骨咄禄的咽喉:“你还不投降?”
阿史那骨咄禄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被几名隋军士兵按住。他看着周围尸横遍野的突厥骑兵,心中充满了绝望,却依旧不肯低头:“我乃突厥第一猛将,宁死不降!”
“敬酒不吃吃罚酒!”程处默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就要下令将他斩杀。
“等等!”李世民及时赶到,阻止了程处默,“此人是始毕可汗的得力干将,杀了他太便宜他了。将他生擒,带回长安,交由陛下发落,也好让东突厥知道我大隋的威严!”
“是!”程处默领命,让人将阿史那骨咄禄捆得结结实实。
这场战斗持续了一个时辰,直到黄昏时分才结束。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平原上,将满地的鲜血染成了暗红色。突厥三万骑兵,死伤两万余人,被俘五千余人,只有少数人侥幸逃脱。隋军也伤亡三千余人,但总体来说,大获全胜。
李靖走到李世民身边,拱手道:“元帅,此次诱敌之计大获成功,不仅击溃了突厥的拦截部队,还生擒了阿史那骨咄禄,可谓是双喜临门!”
李世民点头,脸上却没有丝毫喜悦:“虽然打赢了,但我们也付出了伤亡。而且,雁门关的情况还很危急,我们不能耽搁,必须立刻赶路。”
他转头下令:“留下一千士兵处理战场,救治伤员,押送俘虏;其余将士,休整半个时辰后,继续向雁门关进发!务必在明日清晨赶到!”
“是!”众将士领命。
半个时辰后,北伐大军再次出发。夜色渐浓,星光点点,照亮了大军前行的道路。李世民骑在马上,看着身边疲惫却依旧士气高昂的将士们,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只是北伐的第一场胜利,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艰难。但他有信心,在李靖、尉迟恭、秦叔宝等老臣的辅佐下,在全体将士的奋勇作战下,一定能够击退东突厥,守护好大隋的北疆。
与此同时,雁门关内,尉迟恭正站在城墙上,望着南方的夜空,心中满是期盼。他不知道李世民的北伐大军何时才能赶到,也不知道雁门关还能坚守多久。
突然,一名士兵跑来,兴奋地喊道:“将军!南方有火光!是援军!是援军来了!”
尉迟恭心中一振,立刻朝着南方望去。只见远处的夜空中,出现了一串长长的火光,正朝着雁门关的方向移动。
“是李元帅的大军!”尉迟恭激动得热泪盈眶,大声喊道,“将士们!援军到了!我们有救了!”
城墙上的隋军将士们听到这个消息,也纷纷欢呼起来。连日来的疲惫和绝望,瞬间被喜悦和希望取代。他们互相拥抱,泪流满面,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尉迟恭立刻下令:“打开城门,派一队人马前去接应李元帅的大军!同时,准备好酒肉,迎接援军入城!”
“是!”将士们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充满了斗志。
雁门关外的突厥大营中,始毕可汗得知阿史那骨咄禄战败被俘的消息后,脸色铁青,气得浑身发抖。“废物!都是废物!”
他身边的谋士连忙劝道:“可汗息怒,隋军援军已到,雁门关难以攻克。不如我们暂且撤退,保存实力,日后再图大计。”
始毕可汗咬牙切齿,眼中满是不甘:“撤退?我东突厥铁骑,何时受过这样的屈辱?”
他沉默片刻,最终还是无奈地叹了口气:“罢了!传令下去,全军撤退,返回草原!”
号角声响起,突厥大军开始收拾营帐,准备撤退。他们来时气势汹汹,想要踏平雁门关,却没想到最终落得个损兵折将、无功而返的下场。
次日清晨,李世民率领北伐大军抵达雁门关下。尉迟恭亲自率领众将士出城迎接。
“末将尉迟恭,参见元帅!”尉迟恭单膝跪地,声音激动。
李世民连忙扶起他:“尉迟将军,辛苦你了。你坚守雁门关,立下了大功!”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北伐大军入城后,雁门关内一片欢腾。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迎援军的到来。将士们也终于可以好好休整,补充粮草和武器,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
李世民与尉迟恭、李靖等人来到议事厅,商议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始毕可汗虽然撤退了,但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李世民沉声道,“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趁胜追击,给东突厥一个沉重的打击,让他们不敢再轻易侵犯我大隋边境。”
李靖点头道:“元帅所言极是。东突厥此次损失惨重,军心大乱,正是我们追击的好时机。我们可以兵分两路,一路由尉迟将军率领,从正面追击;另一路由末将率领,绕到突厥大军的后方,截断他们的退路,前后夹击,定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尉迟恭也道:“好!末将愿率军正面追击,斩杀始毕可汗,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
李世民看着两人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就按你们说的办!即刻传令,兵分两路,追击东突厥大军!”
一场更大的战斗,即将在北疆的草原上展开。
隋军将士们摩拳擦掌,士气高昂,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胜利一定属于大隋!
荣耀一定属于将士!
喜欢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