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府邸同样在进行一场夜宴,讨论的主题也是董卓。
精明的王允已经哭出声来,一时之间面面相觑,宴会上的诸位大臣,没猜到王允意思的,不敢问,猜到了的,又暗自思量,没接这话。
王允心中焦急,我泪水都快哭干了,怎么没人劝一下,快来个人劝一下。
边哭边看着满头白发的袁隗,使了个眼色。
袁隗这个老狐狸顿时会意,心中想着只有自己接这个锅了,开口说道
“今天是你王司徒的生日,何故哭泣呢。”
王允心中暗喜,这家伙终于接过了话茬,于是感慨的说
“唉,实不相瞒,今天不是我的诞辰。”
“哦。”
底下一片哗然。
“唉,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覆盖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啊!”
王允说完,又掩着面大哭起来。
袁隗想着,这个老登果然没憋什么好屁,这是在暗示哪个勇士,冲上去把董卓干掉,不行,他也得哭。
看见两位三公都哭了,其余大臣也纷纷痛哭起来,其中有人还捏了自己一把。
“哈哈哈。”
曹操大声笑道,他论心术可比不过这一群老狐狸。
“你。”
王允率先指着曹操说道,随后向着袁隗使了个眼色
一阵吐槽声响起。
怎么说呢,既然你曹操跳出来了,那咱们就先来一波嘲讽,给你曹操加点怒气值。
之后再来一波捧杀,把你架起来,架的高高的。
让你小子接下这私活。
“孟德,为何发笑?”
袁隗发问道,这属于欲擒故纵。
王允和袁隗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而且地位崇高,颇有政治心术,两人几乎不约而同选定了曹操当这个向死的勇士。
“哈哈……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呵!岂能,呵!呵!哭死董卓?”
曹操讥讽道,这个时候的曹操,属于心怀汉室的热血青年,真心想要匡扶汉室,做大汉忠臣。
“曹孟德!你祖宗也食汉禄,今不思报国,反讥笑我等,是何道理?”
王允指着曹操,厉声喝道,心中则暗喜,还是年轻人好骗,上头。
“我非笑其他,而是笑诸位竟无一计诛杀董卓。”
曹操冷笑道,他觉得,这群三公水平真的一般,要他有这职位,天下肯定不会这样。
这有点像周星驰的《破坏之王》当中的一句台词: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
“哼!你有何计?”
王允假装不屑一顾的说道,心里却打着小九九,刺杀,一换一的打法,也行。
死道友不死贫道。
“哼!某虽不才,愿即断董卓之头,悬之东门,以谢天下。”
曹操自以为很酷的说道,他觉得他谋划的差不多了,至于刺董之后能不能活,他现在没思考过这个问题。
被袁神刺激到了,一想到那个“我剑也未尝不利”的高光袁绍,他就觉得,艹,老子当时也应该拔剑的。
“啊?”
“真的嘛!”
一众大臣提供了满满的情绪价值,无不惊叹。
王允吃了一惊的从主位上站了起来,走到曹操面前,躬身行了一礼,谦卑的说道
“孟德有何高见?”
曹操看见诸位大臣,欲言又止,现在的他,两个字:很爽。
人不能得意忘形,于是他突然想到了保密。
袁隗一脸无语看着曹操,我的爷呀,这要是有间谍,打算告密的话,就冲你刚刚说的话,脑袋要掉好几回了。
“哦,随我来。”
王允会意看着曹操,让婢女们继续招呼诸位大臣,独自带着曹操进入了后堂内院。
只见王允打开开关,一道暗门出现在眼前。
王允小心翼翼的点燃暗室的油灯,摸索得从一堆竹简中找出了一份书信,那是袁绍从渤海给他写的一封信。
“请看。”
曹操拿起信,看了有一分钟后,将信放到了桌案上,冷哼了一声
信上写着:
卓贼欺天废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绍今集兵练卒,欲扫清王室,未敢轻动。公若有心,当乘间图之。如有驱使,即当奉命。
“哼,本初这信倒是写的慷慨激昂,只是。”
“只是什么?”
“唉,只是他,远远地避祸于渤海。哼!倒叫别人从中取事,说来轻巧啊!”
曹操有些感慨说道。心中却想着,装逼时候不带上兄弟,现在兄弟还得看你信行事,真是,不讲情谊的本初。
“那依你之见。”
王允小心翼翼的说道,生怕曹操撂挑不干。
他接到信之后,也很懵逼呀,你袁绍说的轻巧,当乘间图之。
这属实是既要名,又怕死,前面撺掇何进杀阉宦,后面撺掇我谋董卓,事成了你袁绍是幕后谋划者,事不成不仅你袁绍没有损失,袁家也没有,你咋不写给你家袁隗呢。
想了半天,这个重任还是抛给一位热血小年轻吧,曹操正合适。
“我除董卓不用一兵一卒,我听说司徒大人有七宝刀一口,此刀吹发割毛,削铁如泥,锋利无比。”
曹操自信满满的说道。
“你要效法伍孚行刺董贼?不成!不成!前车之鉴呐!”
王允客套的说道,没办法,他总不能说,去吧去吧,同归于尽之后我给你颁个烈士奖,明年的时候,给你烧纸。
“行刺老贼,谈何容易?”
王允想给小年轻点提示,稳着点。
“嗯?”
曹操反问道,你不相信我的技术。
“老贼出入,皆有铁甲护卫,吕布那厮又片刻不离左右。难!难!”
王允感慨的说道,其实是在提醒曹操,别忘了还有个武将吕布,如果这位在,你想同归于尽都难。
“司徒大人所虑,不能说不对,然而也未必全对。”
曹操有些得意的看着王允说道,朝中诸位大臣都没自己清醒。
“这话怎么说?”
曹操坐了下来,缓缓说道
“董卓为人粗犷有余,而精细不足。前者,有伍孚于朝堂之上行刺未成,身遭残害。董卓只以为杀一儆百,他人便不敢再效法伍孚了。然而事则不同,前番不成,此次则未必不成。”
接着小眼珠一转,又说道
“董贼防人之心不偿稍懈,这自然不言而喻。然而其所防者是谁?自然是与他为敌者。昔日,要离行刺庆忌,那庆忌有万夫不当之勇啊!而要离呢,却是个残疾之人吧,却为何能够行刺成功呢?”
“那是因为庆忌信任要离之故。”
王允自然知道这个典故,他夜宴时候便已经猜到了曹操要用这个典故,毕竟和董卓立场不一样,却又讨好董卓,不就是要接近董卓,之后好进行操作。
“哦,对!对!对!他的亲信之人行刺于他,必令他防不胜防啊!”
王允假装恍然大悟的说道,心中不胜欣喜,这就是他今晚夜宴为什么要宴请曹操的原因,他这双眼睛要是看不出来曹操想要干掉董卓,那他这些年官场就白混了。
“近日,我屈身侍卓,董卓对我已颇为信任。举凡大小事,均与我商议,我因得以亲近董卓,出入相府也颇为方便。若得司徒宝刀,早晚入相府时,伺机刺杀老贼,必定成功。”
曹操自信的说道。
为什么要七星刀,一是要王允这样的高官做个见证,他曹操是要去刺杀董卓的,后期也方便正名;二是真需要一把削铁如泥的匕首。
董卓有一套贴身内甲,金丝软甲,就是制作精良的环锁甲,普通匕首和暗箭,用四个字来形容“射不可入”。
《后汉书-董卓传》中有记载,诛杀董卓时,李肃用戟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堕车。
要想干掉董卓,也就是鱼肠、徐夫人匕首、虞帝匕首少数几把能够做到。
“哦。”
王允没有丝毫犹豫,一把匕首而已,说实话,对于他一个文臣来说,只是一件文具罢了。
只见他走到壁橱前,从里面拿出七星宝刀,转身走到曹操面前。
“孟德能有此心,天下幸甚,社稷幸甚。请上,受王允一拜。”
说罢将七星宝刀举过头顶,向曹操行跪拜之礼,他只是忠心于汉室,并不是想真的要坑曹操,如果能杀董卓,付出再多都值得,因此这一拜确实出自王允的真心。
曹操上前接过七星宝刀,单膝跪了下来。
“皇天厚土,汉臣骁骑校尉曹操,誓杀奸贼董卓,上安朝廷社稷,下谢天下黎民,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喜欢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