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寒乍至,东陆的原野上积雪未融,白光映彻山川。齐楚两地密谋已深,关东诸侯间的暗流悄然交汇,一张无形的网,在祭礼与权谋的夹缝中,渐渐收紧。
镐京之内,朝议方罢。殿前的青铜鼎上烟气缭绕,周公缓步而出,神色如常,却眉宇之间隐隐有冷意。姜子牙从殿外随行而至,低声道:“关东齐楚之谋,已有端倪,蔡卫之地亦起波澜。若不遏之,恐再燃兵端。”
周公缓缓止步,转身看向东方天际:“此世之变,岂止关东?天下未安,礼之威未彰,人心之乱未止。诸侯妄议天命,不过以势试我。”
“公欲如何?”姜子牙问。
周公淡然道:“礼者,非徒典章仪节,乃以天道衡人心之法。今齐楚不顺,鲁卫摇动,孤欲先行巡礼,再定乾坤。”
姜子牙拱手而立,眼神复杂:“巡礼一出,或可镇天下之心;然诸侯疑心未息,恐暗流反增。”
“疑心即弱点。”周公目光如刃,落在前方宫道尽头,“凡心有疑者,皆为人所制。孤不制人,便为人所制。”
言罢,他转向身侧侍臣,命:“即刻传令,备礼车、整文册,遣使往鲁、卫、陈、蔡,宣祭天命,赐册诸侯。孤自将往东陆,以礼为先。”
侍臣顿首而去,镐京的钟鼓随之响彻。那声声厚重的击响,在晨雾之中回荡,似乎预示着一场新的权力风暴正要席卷诸侯之间。
——
同一时刻,齐国的临淄城内,风雪封门。齐侯披甲立于殿前,楚使在旁,面色阴沉。
楚使低声道:“周公将行东陆之礼,此举非安抚,实为警示。若任其顺势笼诸侯,则我等再无借口举兵。”
齐侯冷笑一声:“周公之礼,乃天命之术。天命在彼,诸侯皆为其臣,岂不为天下所困?若要破其势,须于礼之前动之。”
“如何动?”楚使问。
齐侯目光一凝,手中玉杯一掷,碎声回荡于殿中:“礼未成,先扰其序。传令鲁卫,不得随祭。蔡陈两国,谏周公东行之礼,以‘天寒未吉’为由拖延。只要礼不立,周公威不显。”
楚使神情微变,却又低首一叹:“若周公强行行礼呢?”
“那便以‘逆天之仪’为名,合众谏之。”齐侯沉声答,“若他以兵应,天下便知其假礼行威;若退一步,则诸侯群起可乘。无论如何,周公不可能再全胜。”
楚使沉默片刻,抬头看向窗外茫茫雪光,低声道:“齐侯此策,果然狠也。”
齐侯不语,只转身看向东方的方向。那里的山河,被风雪掩映,却似燃着隐约的火光。
——
镐京城外,周公命车队出行,旌旗万丈,鼓乐齐鸣。百官肃立,礼师先诵。
“天命有常,君臣当正;礼仪为纲,乾坤自安。”
周公一袭玄衣立于车前,眸光中映着朝阳的光辉。他缓缓举手,示意队列前行。
风吹旗猎,车声隆隆,朝阳映照着他庄严的侧颜,恍若与天相接。
镐京之上,钟鼓再鸣。
周公东行,诸侯震动。
——
东陆的风愈寒,雪下三日不止。齐楚两国的书信往返密急,暗号纷飞,各国使节皆以“朝聘”为名,暗中奔走诸侯之间。
鲁国国都曲阜的宫殿中,夜灯如豆。鲁侯披衣未寐,案上铺着来自齐楚的密札,字迹深沉:
“周公行礼,欲以天命压人。诸侯若不应,彼势自衰;若从之,则被其网笼。此局非兵,乃心。谨共谋定策,以观后变。”
鲁侯手指轻叩桌面,神色犹豫。夫人从后殿缓步而来,低声道:“君何为忧?”
鲁侯叹息道:“周公虽礼行天下,然天命非人可独执。若顺之,恐失诸侯之心;若逆之,又犯王命之威。”
夫人道:“周公非好礼者,而是借礼行势。若其礼真能定天下,诸侯岂尚有立足之地?”
鲁侯目光一黯:“然若抗之,吾鲁恐先被削。”
他言未毕,忽听殿外风声掠过,一名亲卫疾步入内,俯身道:“有镐京使者至,言周公东行,将首祭鲁国先祖之礼。”
鲁侯神情一震,缓缓站起。
那一刻,他终于明白——周公此行并非单为示威,而是要以“祭先贤、正王统”的名义,夺回天下礼源之权!
——
与此同时,周公的仪仗已行至成周东界。漫天风雪中,旌旗猎猎作响,百官随行。
礼官启奏:“鲁、蔡、卫三国仍未报请迎仪之期,唯陈国遣使先至。”
周公未言,只轻轻闭上双目,片刻后缓缓开口:“不迎者,皆心有惧。惧者,皆有谋。礼之所以行者,不在迎,而在正。若他们不至,孤自可行。”
姜子牙立于车侧,冷声笑道:“齐楚之计,本欲阻礼;然殿下之行,反令其谋自现。此乃‘以不动制动’之策。”
周公睁眼,目光澄澈:“礼者,天道在人心之形。孤行此礼,不为示威,只为天下归心。”
他语声虽缓,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那种平静的威压,让左右群臣皆肃然不语。
——
数日后,周公抵鲁境。城门之外,雪积三尺,百姓列立两旁,静观大礼。
鲁侯亲自出迎,面色恭谨,却藏着一丝不安。
周公下车,拱手而笑:“鲁公久安乎?”
鲁侯忙答:“承殿下厚恩,鲁国无恙。”
周公目光微转,落在那长街两侧的百姓身上:“鲁为周礼之宗,其地承先王之训。今礼复于此,不为私,乃为天下。”
鲁侯神色一变,低头不语,只能随其步入城中。
城内祭坛已立,周公命礼官启仪。钟鼓并起,丝竹齐鸣,香烟缭绕天穹之下。
周公手执玉圭,面向东方,朗声诵道:
“天命昭昭,礼以安邦。逆之者乱,顺之者昌。非孤之功,乃天之道也。”
声传四野,风雪顿止。百姓皆跪,官员齐呼。鲁侯心中凛然,忽有惧意。
那一刻,周公已以礼震鲁,以威制诸侯。齐楚的暗谋虽未绝,却已被迫退半步。
——
夜色降临,周公驻于鲁宫之中,姜子牙入帐复命。
“齐楚使节,已暗中聚陈蔡之地。听闻欲以‘共议天礼’之名行反策。”
周公放下手中竹简,淡淡一笑:“他们以‘礼’为盾,孤便以‘道’破之。天命在人,非在诸侯。若他们敢聚,孤便以祭告天命,使天地为证!”
姜子牙长叹:“殿下此心,真天人之度也。”
周公抬眸望向窗外的星辰,眼神坚定如铁:“天下若无礼,必乱。若不以义镇之,王业必衰。孤之所行,虽逆流,然心无悔。”
——
这正是:
风雪漫天归大道,诸侯心乱欲相攻。
礼定乾坤人未悟,周公一念挽长空。
——
鲁地的雪夜寂然无声,唯有祭坛上未灭的香火在风中摇曳。周公一人立于其前,衣袂微动,眸光深处映着未平的尘世。
他知晓,礼虽已行,但暗流仍在,真正的风暴……才刚开始。
喜欢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