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以东,原野苍茫。
三监余孽虽在镐京大乱中受创,却并未彻底覆灭。
此时,他们已悄然转身,借助齐、燕、郑、宋诸侯的庇护与纵容,逐渐积蓄起新的力量。
关东诸侯表面上仍奉大周正统,朝贡不绝;暗中却派遣使节往来不息,与三监余党密议,或运送粮草军械,或暗中集兵操练。
乡里村寨之间,已渐渐流传起“周公篡权”的谣言,那些因徭役赋税而困苦的百姓,常被蛊惑,转而依附三监旧部。
齐侯更暗令锻造战车百乘,锐士千人,训练声势浩荡,却谎称“御北夷之患”。
燕地边境,骑兵疾驰,旗帜猎猎,仿佛已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预作准备。
——
镐京之内,接连传来密报。
周公旦神色沉凝,将手中竹简缓缓放下。夜色之下,他的眼眸宛若深渊,映出烛火,却不见半分惶惑。
姜子牙立于殿侧,沉声开口:“三监已非孤立,关东诸侯皆被其蛊惑。若任其扩张,必成尾大不掉之势。”
周公却微微摇头,语声低沉而坚定:“他们以为孤必陷于被动,疲于镇压。然孤之谋,并非只在镐京一隅。”
他缓步而行,指尖在沙盘上轻点,点出关东的地形与诸侯分布:“齐、燕之盟,声势虽盛,却多疑互忌,难以同心;郑、宋之间,更因旧怨,表面合流,实则暗中倾轧。孤若能以一计挑动其间嫌隙,便能使他们自乱其阵。”
姜子牙眼神一亮:“殿下欲借其矛盾,使之内斗?”
周公点头:“正是。兵戎之祸未必全赖刀剑,有时一语,足以裂山河。”
——
与此同时,周公也未放松对内的稳固。
镐京虽历战火,却在大规模的赈济与减徭之后,渐渐恢复生机。
粟米再度流入市井,流民得以安置,甚至佛门残余势力,也在周公的禁令与姜子牙的法力之下,逐渐失去声势。
周公知晓,唯有让百姓重拾对周室的信念,才能在未来的大风暴中稳住根基。
——
然而,关东的暗潮并未因此而止息。
燕地南境,一场秘密的盟誓正在山林深处展开。
火光照耀下,齐侯使节高声道:“周公旦削弱诸侯,名为辅政,实则夺权。若不早下手,天下诸侯皆将受制!”
三监旧部随即振臂呼号:“我等愿以血誓相随!”
众人举杯,血酒混杂,溅落火焰之中,腾起的火星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点燃。
——
镐京皇城深处,周公独立于高阁,远望东方,风声猎猎,夜幕沉沉。
他心中已然明白:关东暗潮虽盛,却终究难成合势。只要掌握其破绽,以谋局步步推进,便能反客为主,将这股乱流引至覆灭的深渊。
他的目光在夜色中渐渐冷冽,仿佛已经预见到下一步的博弈与杀机。
——
关东风声日紧。
齐、燕、郑、宋诸侯的暗谋在多次秘密会盟后,终于有了实质动作。
齐地传来急讯:三监旧部于边邑集结千人,打着“祭天祈安”的旗号,却暗中操练刀戟。燕侯更暗派骑兵,越境驰入宋地,意图试探周廷反应。
这消息传入镐京,朝堂震动。群臣争论不休,有的主张立刻发兵镇压,以示威慑;也有人担忧周室刚定,贸然出兵恐引关东诸侯合流,陷周室于四面楚歌。
周公端坐殿中,神色沉冷,却并未急于表态。
姜子牙上前一步,声音如钟:“殿下,诸侯试探已至刀锋之际,若再不决断,必使他们以为周室无力。臣请统军东出,斩其锐气!”
周公沉吟片刻,却缓缓摇头:“孤若此刻出兵,便是应了他们的心意。关东暗流正欲借孤之兵锋,逼天下诸侯合流。孤不能因一时之怒,坏大局之谋。”
殿上群臣惊愕,交头接耳,不知周公欲如何应对。
——
当夜,周公独召姜子牙密议。
他将一卷竹简轻轻摊开,低声言道:“孤已派密使,潜入郑宋之间。两国旧怨甚深,只需一言挑拨,便足以裂其联盟。齐、燕虽强,却互不相容,若孤再加推波,必自生嫌隙。”
姜子牙眼中闪过一抹冷光:“殿下欲借其势自乱,以坐收渔利?”
周公点头:“正是。孤之谋,不在一时胜负,而在使乱潮自碎。”
——
然而,三监旧部并未止步。
他们集结大批流亡兵,夜袭周室东境的小城,劫掠仓廪,焚毁村寨,刀火纵横,血流成渠。
百姓流离,哭声震天。
急报飞至镐京,周公终于下令:“调发三千亲军,驰援东境,务必护百姓周全。”
姜子牙亲自领军东行。
大军抵至时,三监旧部已退,却留下满目疮痍。
百姓见周军至,跪地号哭,呼喊“愿周公安我家国”。
这一幕,使姜子牙心头震动。他明白,此战已不止是兵戎对抗,而是人心之争。
——
与此同时,关东诸侯会盟之地,火光再起。
齐侯冷声道:“周公旦软弱可欺,镐京未稳,今当合力进兵!”
燕侯却皱眉:“周军虽迟缓,但姜尚在侧。若仓促用兵,未必得胜。”
宋、郑使者更因旧怨互相指责,几欲拔剑相向。
一场合谋,竟在未成之前,已露出裂痕。
三监旧部见状,心中虽恨,却也暗暗焦急——他们所依仗的,不过是诸侯间的野心与猜忌,一旦其盟散裂,所谓复兴之望,也将随之破灭。
——
镐京皇城,周公静坐于高阁,目光穿过夜幕,凝望东方。
“暗潮虽汹涌,却非合流。孤只需一线之力,便能使其自乱。”
他语声低沉,却透出无比的自信与冷峻。
大周与三监的角逐,已不再是单纯的刀剑厮杀,而是谋略与人心的较量。
胜负的关键,已然逐步倾向那位沉稳而冷峻的辅政之主。
——
这正是:
三监余孽谋未绝,关东诸侯意难齐。
周公定策谋先手,人心所向定乾坤。
——
话说三监虽在关东借势聚流,却因诸侯间旧怨深藏,难成真正合力。
周公谋局渐入主动,一场更深远的人心与权谋之战,正在悄然拉开序幕……
喜欢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