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正后的日子,陈磊比从前更拼了。
白班结束后,工友们要么扎堆去城中村的小吃摊喝酒,要么躺在宿舍里刷手机,他却总揣着那个快翻烂的笔记本,蹲在仓库角落不肯走。传送带停了,扫码枪的 “滴滴” 声歇了,仓库里只剩下保洁阿姨拖地的 “沙沙” 声,他借着墙角的应急灯,在地上铺开一张从纸箱上撕下的硬纸板,用捡来的铅笔头画临江城的分区地图。
他把城东、城南、城西、城北的片区拆解得仔仔细细,连每个片区里容易混淆的小区、重名的街道都标上了备注 —— 比如 “西区玫瑰园” 和 “北区玫瑰苑”,读音相近,字形只差一笔,之前就有工友因此分错过包裹。他还把自己记录的扫码数据翻出来,用歪歪扭扭的字迹统计:哪些角度扫码成功率最高(斜 45 度),哪些材质的包裹容易扫不上(潮湿的牛皮纸),甚至算出了不同时段的包裹峰值(早 10 点、晚 7 点是下单高峰,次日上午分拣最忙)。
“磊子,你这是瞎折腾啥?” 王强叼着烟走过来,踢了踢他脚边的硬纸板,“分拣员不就是扫码扔筐吗?犯得着这么费脑子?”
陈磊抬头抹了把额角的汗,手里的铅笔头都快攥断了:“强子,你看,咱们仓库的分拣区是按东南西北四个大筐分的,但城西和城北有好几个小区离得近,快递员取件时要来回跑,而且中间还隔了条主干道,容易堵车。要是把这几个小区单独分个小筐,标上‘西北联动区’,快递员取件能省不少时间,还能减少错发。”
王强凑过来看了两眼,撇撇嘴:“管它省不省时间,反正咱们分拣员只负责分对,快递员跑得多累跟咱们没关系。你啊,就是闲的。” 说完,他摇着头走了,觉得陈磊太较真。
陈磊没泄气,继续在纸板上涂涂画画。他想起之前处理疑难件时,有个包裹因为地址写的是 “老城区巷弄 3 号”,仓库里没人知道老城区属于哪个分区,耽误了大半天。从那以后,他就养成了记地址的习惯,休息时就用手机查临江城的行政区划图,把每个街道、社区都对应到仓库的分拣筐上,甚至还记了哪些小区是新开发的,快递员容易找不到。
这天晚上,陈磊值夜班。后半夜包裹量少了,他趁着传送带空转的间隙,把自己画的分区地图铺在操作台上,又拿出之前记录的分拣数据,一笔一划地核对。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近一个月来,城西片区的错发率比其他片区高 30%,而且大部分错发的包裹都集中在城西和城北的交界处。
他反复比对地图和数据,终于看出了问题 —— 仓库现行的分拣规则是 “按行政区域划分”,但城西和城北的交界处有一片新兴的产业园区,里面既有住宅区又有写字楼,快递量激增,却被硬生生拆分成了两个片区。分拣员稍有不慎就会放错筐,而且快递员取件时要分两次来,既浪费时间,又容易造成包裹积压。
“要是把产业园区单独设为‘城西新区分拣筐’,再调整一下传送带的分流口,错发率肯定能降下来。” 陈磊眼睛一亮,赶紧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个想法,还粗略算了一笔账:错发率降低后,每个月能减少至少 50 件投诉,节省的赔付成本和快递员的时间成本,相当于多分拣 2000 多件包裹。
他正看得入神,身后突然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你在看什么?”
陈磊吓了一跳,猛地回头,只见一个穿着深色西装、气质干练的中年男人站在身后,身边跟着张哥和之前赏识他的赵姐。男人约莫四十岁,眼神锐利却不逼人,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正是临江城电商仓库的负责人 —— 赵总,也是这家电商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据说当年也是从底层打拼起来的。
张哥脸色发白,赶紧上前:“赵总,您怎么深夜过来巡查了?这是我们仓库的分拣员陈磊,年轻人不懂事,上班时间瞎画画……”
“我没瞎画。” 陈磊下意识地反驳,说完又有点慌 —— 他只是个普通分拣员,哪有资格在老总面前说话。但他看着自己画的地图和记录的数据,想起那些因为错发被客户投诉、被张哥扣钱的工友,还是鼓起勇气把笔记本递了过去,“赵总,我发现咱们仓库的分拣流程有点问题,这是我的想法,想试着优化一下。”
张哥在旁边急得直使眼色,生怕陈磊得罪赵总。赵姐却站在一旁,没说话,只是眼神里带着几分期待。
赵总接过笔记本,翻了起来。笔记本的纸页已经泛黄,有的地方还沾着油污和汗水,但上面的字迹工工整整,既有分区地图,又有数据统计,还有优化建议,甚至连传送带分流口的调整位置都画了草图。
“你说城西和城北交界处的产业园区,错发率高?” 赵总指着笔记本上的数据,抬头问陈磊。
“是的,赵总。” 陈磊定了定神,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稳,“我统计了近一个月的分拣记录,城西新区的错发率是 32%,比其他片区高很多。主要是因为它横跨了两个行政区,分拣员容易混淆,而且快递员取件要跑两趟,效率低。我建议单独设一个分拣筐,调整分流口的位置,让包裹直接进入专属区域,这样能减少错发,还能提高快递员的取件效率。”
赵总点点头,又问:“你怎么想到统计这些数据的?”
“我之前处理过很多疑难件,发现很多错发都是因为分区不清晰。” 陈磊老实回答,“我想把这些记下来,自己下次不犯错,也想看看能不能帮大家少出错。”
赵总翻到笔记本的前几页,看到了陈磊记录的扫码技巧、地址备注,还有被张哥克扣工资、拒绝处理虚假包裹的简短记录,眼神里闪过一丝赞许。他合上笔记本,递还给陈磊,语气平和却带着分量:“你很用心。仓库的核心是效率和准确率,很多人干了几年,只知道机械地扫码分拣,却没想过流程里的问题。你一个新人,能有这份观察力和责任心,很难得。”
他转头对身边的赵姐说:“赵婷,明天把仓储部的人叫来开个会,研究一下这个优化方案。如果可行,就让陈磊参与进来,负责跟进落地。”
赵姐立刻点头:“好的,赵总。”
张哥站在旁边,脸都绿了,想说什么,却被赵总的眼神制止了。
赵总又看向陈磊,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公司不埋没踏实做事、肯动脑子的人。分拣员不是你的终点,只要你保持这份用心,未来有更大的舞台等着你。”
这句话像一束光,照亮了陈磊心里的每一个角落。他攥紧了手里的笔记本,指节泛白,激动得说不出话,只能用力点头:“谢谢赵总,我一定好好干!”
赵总笑了笑,转身带着赵姐和张哥离开了仓库。走之前,赵姐回头给了陈磊一个鼓励的眼神。
仓库里又恢复了宁静,应急灯的光落在陈磊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低头看着笔记本上的字迹,还有那张画满标注的分区地图,心里翻涌着难以言喻的情绪 —— 从被克扣工资、被刻意刁难,到提前转正,再到被赵总赏识,这一路走来,所有的汗水、委屈、坚持,都在这一刻有了意义。
王强凑过来,一脸震惊又羡慕:“磊子,你真牛!居然能被赵总看上,还让你参与优化流程,这是要被提拔的节奏啊!”
陈磊笑了笑,没说话。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优化流程肯定会遇到阻力,张哥大概率会暗中使绊,而且他没什么文化,很多专业的东西都不懂,后续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但他不怕。就像父亲说的,做人要踏实,肯动脑子,总有回报。他从蛇皮袋里掏出一个新的笔记本 —— 这是他用第一个月正式工资买的,封面是朴素的蓝色。他借着应急灯的光,在第一页写下:“临江城,转正第十天,被赵总认可,参与流程优化。用心做事,总有出路。”
写完,他合上笔记本,抬头看向仓库里整齐排列的分拣筐。传送带虽然停了,但他心里的 “齿轮” 却转得更快了。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就像这仓库的分拣流程一样,正在被一点点优化,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窗外的天快亮了,第一缕晨光透过仓库的窗户照进来,落在地上的纸板地图上,照亮了那些密密麻麻的标注,也照亮了陈磊眼中的希望。
喜欢向上生长:草根的逆袭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向上生长:草根的逆袭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