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风带着秋凉,吹过青砖瓦房的檐角,卷起地上几片干枯的槐树叶。张嘉豪放学回家时,远远就看见母亲佝偻着腰在灶台前忙活,背影比记忆里消瘦了些。前世母亲就是因为常年劳累、饮食不规律,落下严重胃病,五十岁不到就撒手人寰,这成了他埋在心底二十年的痛。重生回来后忙着赚钱、阻止遗憾,竟险些忽略了身边最该珍惜的人。
“妈,我回来了。” 张嘉豪放下书包,快步走进厨房。土灶台里的火苗舔着铁锅,滋滋作响的咸菜汤飘出熟悉的味道,只是母亲端锅时,下意识地按住了胃部,眉头轻轻蹙了一下。
“豪豪回来啦,快洗手吃饭,今天给你煮了鸡蛋。” 母亲转过身,脸上堆着笑,眼角的细纹却藏不住疲惫。她把一个白煮蛋塞进张嘉豪手里,自己却拿起碗,只盛了半碗咸菜汤和几口米饭。
张嘉豪捏着温热的鸡蛋,喉咙发紧。前世他总嫌母亲做的饭菜单调,嫌她絮絮叨叨,直到失去后才明白,那碗咸菜汤里藏着最朴素的爱。他放下鸡蛋,拉住母亲的手:“妈,你最近是不是胃不舒服?我看你吃饭都没胃口。”
母亲眼神闪烁了一下,摆摆手:“没事没事,可能就是最近有点累,歇两天就好了。”
“不行,必须去检查。” 张嘉豪语气坚定,不容反驳,“明天我请假,带你去县城医院看看,放心,花不了多少钱。” 他想起昨天刚到账的食品包装订单尾款,心里有了底气 —— 这一世,他绝不能让母亲再受病痛的折磨。
母亲还想推辞,却被张嘉豪认真的眼神打动。她知道这孩子重生后像变了个人,做事有分寸,说一不二,最终只能点头答应:“那... 那别耽误你学习,检查完赶紧回来上课。”
当晚,张嘉豪躲在房间里,用小灵通拨通了县城医院内科王医生的电话。这是他前世偶然得知的一位老医生,医术好、为人实在,前世母亲后期的胃病就是找他看的,只可惜当时已经太晚。电话里传来 “滴滴” 的拨号声,响了五六声才被接起。
“喂,王医生您好,我是张嘉豪,我妈最近胃不舒服,想明天带她去做个体检,您看方便吗?” 张嘉豪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稳重些。
“哦,小张啊,记得记得。” 王医生的声音带着沙哑的亲切感,“明天上午我在门诊,你们早点过来,不用排队。对了,让你妈空腹来,别吃饭喝水。”
挂了电话,张嘉豪长长舒了口气。小灵通屏幕上的电量只剩一格,他小心翼翼地把手机放进枕头下 —— 这是他用印刷厂第一笔盈利给母亲买的,母亲舍不得用,平时都锁在抽屉里,只有要紧事才拿出来。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张嘉豪就推着家里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载着母亲往县城赶。自行车的链条发出 “咯吱咯吱” 的声响,母亲坐在后座,双手紧紧抓着他的衣角,絮絮叨叨地叮嘱:“慢点骑,路不好走,别摔着。”
“知道啦妈,你坐稳就行。” 张嘉豪踩着踏板,感受着身后母亲的重量,心里满是踏实。清晨的乡间小路上,露水打湿了裤脚,远处传来公鸡的啼鸣,偶尔有早起的村民骑着自行车擦肩而过,车铃 “叮铃” 作响,这是 2000 年最真实的人间烟火气。
县城医院比镇卫生院气派多了,红砖砌成的门诊楼前,挂着 “Z 国人民解放军第 xx 医院” 的木牌,门口停着几辆破旧的面包车和自行车。张嘉豪扶着母亲走进门诊室,王医生已经在等着了,桌上摊着厚厚的病历本,钢笔插在墨水瓶里,旁边放着一个搪瓷杯,杯身上印着 “劳动模范” 四个红字。
“阿姨,坐这儿。” 王医生指了指对面的木椅,拿出听诊器,“最近是不是觉得胃里胀、没胃口?有时候还反酸水?”
母亲连连点头:“是啊是啊,王医生你真神,都不用我说就知道。”
“常见毛病,很多农村妇女都这样,常年劳累、饮食不规律。” 王医生一边听诊,一边记录,笔尖在病历本上沙沙作响,“先去做个胃镜,抽个血,看看情况。”
张嘉豪拿着缴费单,去一楼收费处交钱。收费窗口是木质的,上面开着一个小方孔,里面的工作人员接过钱,递出两张手写的收据,上面盖着医院的红章。胃镜室在二楼,房间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母亲进去的时候,紧紧抓着张嘉豪的手,眼里带着一丝紧张。
“妈,别怕,很快就好,我在外面等你。” 张嘉豪轻声安慰。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张嘉豪在走廊里来回踱步。走廊的墙壁上贴着泛黄的健康宣传画,上面画着 “饭前便后要洗手”“少吃生冷食物” 的标语,几个穿着白大褂的护士端着托盘匆匆走过,白鞋踩在水泥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半个多小时后,母亲从胃镜室走出来,脸色有些苍白。张嘉豪立刻迎上去,扶住她的胳膊:“妈,怎么样?难受吗?”
“有点恶心,没事。” 母亲摇摇头,“王医生说结果下午才能出来,让我们先去吃点东西。”
张嘉豪带着母亲走出医院,街角有一家卖豆浆油条的小摊,冒着腾腾的热气。他买了两碗无糖豆浆、四根油条,又特意让摊主煮了两个软烂的茶叶蛋。母亲舍不得吃,把油条往他碗里塞:“你正长身体,多吃点,我喝点豆浆就行。”
“妈,你也得吃,医生说你得好好补补。” 张嘉豪把油条塞回母亲手里,“以后我每天早上给你做早餐,煮小米粥、蒸鸡蛋,养胃。”
母亲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眼眶有些湿润。以前这孩子调皮捣蛋,吃饭都得追着喂,现在竟然这么懂事,知道心疼人了。她咬了一口油条,软糯的口感在嘴里化开,心里暖烘烘的。
下午拿到检查结果,王医生笑着说:“没大事,就是轻度慢性胃炎,平时注意饮食规律,少吃辛辣生冷的,慢慢就好了。我给你开点养胃的中药,按时吃,半个月再来复查。”
拿着手写的药方和一包包用牛皮纸包着的中药,母亲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走出医院时,她拉着张嘉豪的手说:“幸好听你的来检查,不然我还以为挺挺就过去了。”
“以后有不舒服就得说,别硬扛。” 张嘉豪笑着,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想起前世母亲就是因为硬扛,把小病拖成了大病,这一世,他绝不会让历史重演。
路过县城的家电卖场时,张嘉豪突然停下脚步。卖场的玻璃橱窗里,摆着一台崭新的海尔冰箱,银色的外壳闪闪发光,上面贴着 “海尔冰箱,为您保鲜生活” 的红色海报。2000 年的冰箱还是稀罕物,镇上没几家有,母亲平时买的菜都得放在阴凉处,夏天很容易坏。
“妈,咱们买台冰箱吧。” 张嘉豪指着橱窗里的冰箱说。
母亲吓了一跳,连连摆手:“别别别,那玩意儿多贵啊,要一两千块呢,咱们不用那个。”
“不贵,我有钱。” 张嘉豪拉着母亲走进卖场,导购员立刻迎了上来,热情地介绍:“阿姨,这是海尔最新款的冰箱,容量 180 升,省电又耐用,现在买还送一个电饭煲呢。”
母亲看着冰箱,眼里带着向往,却还是舍不得:“豪豪,真不用,我们平时也没什么东西要冷藏的。”
“怎么不用?你以后要吃养胃的食材,比如新鲜的蔬菜、牛奶、鸡蛋,都得放在冰箱里保鲜。” 张嘉豪转头对导购员说,“就这台,多少钱?”
“1580 元,最低价了,今天买还能给你送货上门。” 导购员麻利地报出价格。
张嘉豪从书包里掏出一沓崭新的人民币,这是印刷厂最近的盈利,他一直带在身上。母亲看着他毫不犹豫地付钱,心里又心疼又骄傲。付完钱,导购员开了一张手写的发票,承诺明天一早就送货到镇上。
走出卖场时,母亲还在念叨:“这钱花得太可惜了,能给你交好几年学费呢。”
“妈,钱没了可以再赚,你的身体最重要。” 张嘉豪笑着说,“以后咱们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不仅要有冰箱,还要有洗衣机、彩电,让你和爸都过上好日子。”
母亲看着儿子自信的眼神,不再说话,只是紧紧握住了他的手。夕阳西下,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县城的柏油马路上,温暖而坚定。
回到家后,张嘉豪果然说到做到。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起床,用新买的电饭煲煮小米粥,蒸两个鸡蛋,再炒一盘清淡的青菜。晚上放学,他也不再留在印刷厂加班,而是早早回家,帮母亲做饭、洗碗,陪她聊天。
以前家里的晚饭总是咸菜汤配米饭,现在餐桌上渐渐丰富起来:清炒时蔬、炖排骨、清蒸鱼,都是些养胃又营养的菜式。父亲下班回家,看到满桌的饭菜,总是忍不住感慨:“以前咱们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肉,现在天天跟过年似的。”
母亲的气色越来越好,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有天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母亲看着张嘉豪,突然说:“豪豪,你现在怎么这么懂事?以前你总嫌我唠叨,嫌我做的饭不好吃,现在却天天给我做饭。”
张嘉豪心里一酸,握住母亲的手:“妈,以前是我不懂事,让你操心了。以后我会好好照顾你和爸,再也不让你们受苦了。”
父亲坐在一旁,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他看着儿子的眼神满是欣慰:“这孩子,真是长大了。以前总担心你学坏,现在看来,是我们想多了。”
转眼到了腊月,春节越来越近。张嘉豪提议,今年全家去县城过年,吃一顿火锅。母亲一开始舍不得花钱,被张嘉豪和父亲劝了半天,终于点头同意。
大年初一,一家三口来到县城那家口碑最好的火锅店。店里挤满了人,热气腾腾的火锅咕嘟咕嘟冒着泡,空气中弥漫着麻辣和鲜香的味道。菜单是手写的,价格清清楚楚,一份鸳鸯锅底 38 元,羊肉卷 15 元,青菜 2 元一份。
张嘉豪点了母亲爱吃的白菜、豆腐、粉丝,还有父亲喜欢的羊肉卷和冻豆腐,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母亲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豆腐,放进清汤锅里,笑着说:“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吃火锅,真热闹。”
“以后每年过年都带你来吃。” 张嘉豪给母亲碗里夹了一块煮好的羊肉,“多吃点,补补身体。”
父亲端起茶杯,跟张嘉豪碰了一下:“豪豪,爸敬你一杯。谢谢你让我们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爸,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张嘉豪看着眼前热气腾腾的火锅,看着父母脸上满足的笑容,心里充满了幸福感。前世他孤苦伶仃,春节都是在工地或者出租屋里过,冷冷清清,哪有这样的团圆热闹?这一世,他不仅弥补了遗憾,还拥有了曾经奢望的亲情,这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火锅吃到一半,父亲去洗手间,张嘉豪无意间瞥见他放在椅子上的外套口袋里,露出一张彩色的宣传单。他好奇地抽出来一看,上面印着 “煤矿投资,一本万利” 的大字,下面还写着 “投资 5 万,一年回报 3 万” 的诱人标语,落款是 “xx 煤矿开发有限公司”。
张嘉豪的心猛地一沉。他想起前世,就是 2001 年初,镇上很多人都被这个煤矿投资骗局骗了,有人甚至倾家荡产,父亲当时也差点把家里的积蓄投进去,幸好因为母亲生病急需用钱,才没酿成大错。
原来父亲竟然偷偷关注着这个骗局,还准备拿出 5 万元积蓄投资!
张嘉豪捏着那张宣传单,指节微微发白。他看着不远处正在和邻桌打招呼的父亲,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这一世,他绝不能让父亲掉进这个陷阱,绝不能让家里的血汗钱打水漂。
火锅的热气模糊了玻璃窗户,外面是热闹的鞭炮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而张嘉豪的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揭穿这个骗局,阻止父亲的冲动行为。
喜欢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