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别墅刚吃过饭,我的大哥大响了,一看是一个陌生的座机打过来的,我接了起来,“喂?”
“哥,是我”
“筱筱?”
“嗯,我用我们报亭的电话给你打的,那天跟你说的事,小月答应了”
她不说我这段时间都快完了,“是吗?那太好了”
“你看什么时间你们见一见?”
“这段时间可能不行,我还有点事情没有忙完,过段时间好不好”
“行啊,她反正就等你的消息,准备辞职了”
“啊?这么信得过我”
“我刚开始还想着怎么和她说,没想到一说是你要招会计,人家一下子就答应了,看来我哥在人家心目中还是蛮重要的....”
“怎么你这话里头,酸溜溜的”
“哼,你可不能有了美女忘了妹妹”
“这就给我敲上警钟了?”小月在我印象里这么多年已经模糊,但是她的形象应该不算是一个大美女啊,为什么筱筱这么说呢。
“我把你电话给她?”
“你这样吧,她那边有电话吗?主要我时间不确定,等我确定了我打给她”
“她有”听到话筒筱筱朝着一旁问道,“你单位电话多少”
然后对着话筒说,“你记下哥,*******”原来这个小月就在身旁
找到吴浩清临时租的办公室,签了拆迁征地的合作协议,回到工作室,我就先安排了刘洋和许奇,郑鹏和陈卓,我又带一组,一共三组人分头去谈拆迁征地的事。
先是在村头和村子的公告处贴出征地公告,然后等人群聚集后进行征地补偿工作的讲解,就在人群聚集起来,我们刚准备讲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三十多岁的男人吼道,“凭什么拆我们房子!拆了我们去哪?!”
“这不准备讲呢吗,你着什么急”陈卓冲他说道。
“我怎么不急,拆的又不是你家房子!那是我祖祖辈辈住的,我为什么不能急”看男人冲着陈卓走了过来,为稳住事态,我从台子上走下来,拦住男人,“兄弟,放心,咱们准备的有安置房,而且补偿款也不少,足够你们到时候再买套大的新的”
“我不买,老房子我住着舒坦”男人倔强道。
“小永,你先听人家讲!”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冲男人说道。
男人被老者呵退,我让郑鹏上台给大家讲解,因为他嘴巴最会说,“乡亲们,大好事,为什么说是好事呢,因为咱们村子要拆迁了,为什呢么说拆迁是好事呢,因为一拆迁大家不光能给大家分一大笔补偿金,而且还能住上新房子,怎么样,有没有想先了解的?”
人群中有人喊道,“补偿金是多少?”
“那要看你们现在住房的具体尺寸了,我们要具体量,根据房屋大小,补偿标准不一样”
“那新房呢,新房多大的”
“这个是按人头算,一口子大概划40平”
听了郑鹏的话,人群中开始嘀嘀咕咕的议论起来。
“还有啊,如果不想要安置住房的,可以在我们新建楼盘七折的基础上购买新房”
“这儿是要建楼房?”
“对,8层呢,都是大楼房”
“我觉得还是我们这种带院子的平方住着舒服”人群中有一年长者说道。
接着一群人也开始附和,这时我们找来的托在后面大声喊道,“楼房住着舒服,冬天上个厕所也不用往外跑了”
县城以前的房子都是厕所盖在院里,冬天上个厕所,洗个手都要往院子里跑。
“一家人都在一个楼房里活动,太闷气了”有村民说道。
“一家人各自有各自的房间,还有大客厅,住在一起想热闹能热闹,想独处有独处的空间,太合适了”后面的托接着话头说道。
“你们是我们村的吗?”有人察觉总是这几人在帮我们说好话,于是回头看向他们道。
几人赶紧分散站开,有一个机灵的开口道,“刚搬过来的”
质疑的村民没有再多说什么,郑鹏赶紧说道,“想了解的我们临时在村口搭了一个简易房,可以随时过来了解,有茶水有零食给大家备着”
开始的头两天没有一个人上门,可能大家还在顾虑着什么,我让郑鹏负责留守简易房,他的嘴最会呱嗒,好应付村民,可这人是个没耐性的,第三天跟我打电话抱怨
“晋哥,不行啊,大家都不来”
“你看你又着急了吧,我不是告诉你了,前两天没人来是正常的,你再等两天”
“让陈卓来顶两天吧,我人都等瘦了”
“你呆着吧,坚持就是胜利,拆一户,哥给你包红包!”
“不是那个”
“好了,不说了”我直接挂断了电话。
不出我所料,第四天就开始有零星的人开始上门,他们还是选择天将黑,或者一大早,郑鹏摸着规律干脆直接一早一晚开门,白天时段干脆关门大吉。
郑鹏事后告诉我,这些人在我们给他们开完会,他们回去就聚在一起开了村民大会,年长一些有威望的人都不同意拆迁,因为他们基本上一辈子都在那生活,对这个老宅感情还是很深厚的,加上年纪偏大,也不愿意再去爬高楼,跟儿孙门挤在一个楼里面,有个小院子夏天能乘乘凉,冬天能赏赏雪,中秋一家人还能坐在院子里吃着月饼赏着月,他们是坚定不搬的一派,而20多岁到40多岁的青壮年派却有不同意见,他们大部分一件分为三种,一种是对新事物的好奇,毕竟县城还没有楼房,如果能够住上不管是安置的还是新购我们的楼盘,他们都愿意尝尝鲜,还有就是有的小时候冬天半夜上厕所或者是吃饭前去外面洗手,被冻出了阴影,或者就是外面黑黢黢的,吓的心里有了阴影,最后就是对钱动心的,想着能拿到一大笔钱而且还能换新房。
村里这些人基本就分成了这两派人,青壮年我们不需要去做工作,只需要针对老年人主动登门,我们变着花样每天派人拎点鸡蛋,那袋面粉,没事去聊一聊,说白了就是没事施点小恩小惠,然后去给人家洗脑,没有半个月的时间,百分之八十的住户,基本都签了拆迁协议。
对于其中有百分之二态度坚决的,我们暂时冷却处理,剩下的百分之十八左右摇摆意志不坚定的,我们尽可能去哄骗,吹大拆迁的好处,承诺给不了的补偿,再加上对他们儿女私下塞些小红包,最后实在不行的,就拿出政府拆迁的规划书进行威胁,如果不按时搬迁就什么也得不到,而且还违法,在我们白脸唱罢黑脸唱的攻势下,这百分之十八也轻松拿下。
唯独剩下态度坚决的百分之二,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喜欢1982从校园到大哥的枭雄路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1982从校园到大哥的枭雄路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