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难——动员社会力量之难
与国内院校相比,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工作不仅涉及到教育方向、教育质量等基本要求,还涉及到不同语言沟通、多种文化融合和新型专业高质量就业等方面的特殊要求。这些教学工作的特殊性,使相关社会力量也成为必不可少的教育参与方。
新学期开始,教授建筑材料基础课程的教师茱莉亚(Julia)请艾尔伯特找一些建筑材料样本,如瓷砖、石材、木材、油漆、纺织品、地毯等。这是一项小小的挑战。艾尔伯特知道,这只是一系列的、更多挑战的开端,因为在国内此类工作完全是一个空白,他的责任是要将国外教学体系中的产教融合引入中国。
艾尔伯特从没有这些方面的产业关系,于是,去翻阅前台上的大黄页。每年出版的大黄页收纳了几乎所有在京企业的基本信息,有单位名称、主营业务、具体地址和电话号码。艾尔伯特站在前台那里翻找商家信息,将信息摘抄在笔记本上。
坐在前台里面的黛西(daisy)说:“艾尔伯特,你要找谁?需要帮忙吗?”黛西一副青春靓丽的模样,白净的圆脸,圆圆的大眼睛,小圆头鼻子,红艳艳的嘴唇,乌黑的长发披肩,煞是惹人喜欢。艾尔伯特说:“谢谢!我现在还不用帮忙,因为我也不知道找谁。”艾尔伯特讲了课堂上老师的要求。
黛西说:“你不必再抄写,直接画在黄页上就行,反正每年买的大黄页基本上就没有几个人用,到年底都还跟新的一样,如果有人在上面写写画画的,倒是发挥了它的作用呢。”艾尔伯特笑笑,刚在书页上为两家公司做了标记,又觉得这些标记甚是扎眼,就说:“我还是抄写下来吧,便于记录和做笔记。”
黛西好像也在帮着艾尔伯特想办法,她偏着头想了想,又说:“商家都唯利是图的,向人家要东西,人家会给吗?我们这里都是学生,也没有什么可以给人家作为回报。”黛西的话倒是提醒了艾尔伯特,他想,是呀,没有直接利益可以回报商家,好好找寻一下自己可以提供的资源吧。他对黛西说:“你说得对,这个我要琢磨一下。”
艾尔伯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几家建筑材料商和经销商拨了电话。求人办事,尤其是通过电话向人家要东西,艾尔伯特对前言后语的措辞颇费了一些考虑。他左手举着电话,手肘支撑在前台高高的台面上,右手随着对话的情绪变化在空中挥舞,表达他的意思:态度诚恳,需求确凿,理由充分,预期结果符合双方利益,还有企业支持教育公益事业的美好声誉……
结果超出艾尔伯特的预期,有将近一半联系过的企业积极回应了合作请求。他们的材料专家不仅来到课堂给学生讲述建筑材料专业知识,还将携带的材料样本留给了老师和学生们,用于教师做材料样本案例、教室里的材料展示、学生制作设计展示板等。商家们还表示,欢迎老师和学生前去企业参观。每当此时,艾尔伯特就要给茱莉亚和班上几名外籍学生中译英。课后,教师带领着学生们向商家鼓掌致谢。
这个期末,学生们制作的大作业——建筑材料展示板,囊括了几乎所有需要的几十种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这天,艾尔伯特刚与地毯商通完电话,回身看到校长奥利维亚站在自己身后。校长说:“艾尔伯特,听到和看到你打电话了,手舞足蹈的,挺有意思啊。你过来一下。”
艾尔伯特跟着奥利维亚来到校长室。奥利维亚问:“看到你几次跟材料供应商打电话,效果如何?”
艾尔伯特说:“得到了不少积极回应,效果还是不错的。”
“很好。是这样的,咱们三年前入学的首批学生即将毕业,他们的实习与就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学校需要有专人安排此事。你在企业里工作过很长时间,搞过技术,做过外贸,对企业应该很熟悉,如果让你更多地联系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安排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你愿意做吗?”
艾尔伯特感到身上将又多一份责任,但同时也为找寻真龙提供了更多一条的途径。
他沉吟一下,说:“我愿意。”
就业办公室就此成立,虽然开始只有艾尔伯特一人,但学校正在发展过程中,任何必要的事物都将从无到有。六个专业,每年有四个学期,每学期五十多名毕业生,其中,有一半需要安排实习与就业,另一半学生由于所学的时装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学生们将毕业设计作为专业实习。
在两三周内完成二三十人的实习与就业安排,艾尔伯特还是感到很大压力。要知道,在当时的就业市场,有许多以就业服务作为主营业务的创业公司做得风生水起,获得疯狂的资本投资,由此,毕业生就业的艰难可见一斑。问题是,在这里,学生们要求的这些就业领域都与艾尔伯特曾经工作过的领域没有任何交集,艾尔伯特面对的是一道从没有碰到过的难题,对这样的难题,以就业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通常是以几十或上百人的专兼职团队在操作,而这里,艾尔伯特需要单打独斗凭一己之力来完成使命。如果要打开局面,必须做开创性的工作。
艾尔伯特在课堂工作之余,抱着大黄页搜索可能的机会,与行业知名公司联系。他向接听电话的职员介绍学校情况和说明合作意图:学生实习将为公司带来新鲜活力,学生双语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也为学生进入公司加分。从对方接听电话人员的言辞反应与态度上来看,几乎所有公司都没有接收此类实习生的经验,对方不知如何处理此类事项,向经理汇报,再反馈。他们询问关于学生实习周期、工作要求、薪酬待遇、保险种类、期末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这些内容,艾尔伯特虽然仔细研究过实习课程说明,但其是针对学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十几所分校的指导性提纲类材料,落实到北京这一所学校,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再做细化。艾尔伯特则与这些公司商量,逐渐摸索整理出一套适应本地区的学生实习安排材料。
当时,越来越多外企进入中国,越来越多国内公司发展对外业务往来,急需双语沟通人才,即便这些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无法与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相比,但他们三年与多国外教的密切接触和交流,使他们在中外交流方面可以坦然应对,顺畅自如,具备国际公民需要具备的语言、文化、心理,特别是跨文化沟通的思维方式方法等基本素质。
艾尔伯特多管齐下开展工作:通过电话沟通,获取带学生前去面试的机会;又尝试骑着自行车在学校所处的东三环路中央商务区cbd一带巡视,见到新建的高档写字楼就要进去看一看是否有沟通的机会。尤其是对于一些拥有独栋办公楼的公司,将自行车停放在不碍事的地方,然后,就像游戏里的一道道闯关一样,按门铃,与前台沟通说明情况,求见业务经理、行政经理或人事经理,最后见到决策者总经理大boss,获得给学生面试的机会。
有一次,在学校教职工的聚餐会上,莎拉问艾尔伯特怎么找到这些合作公司的,艾尔伯特说:“就是通过拨打黄页上的电话、骑着自行车在三环路和长安街上挨个写字楼去敲门探访。”
“学校可以报销出租车费啊,你为什么不打车呢?”莎拉瞪着眼睛问。
“出租车太贵了,而且我们还处于摸索阶段,不一定每次都有收获;在还没有收获的时候就花费那么多交通费,不值得;当然,如果带着学生去面试,我会打车的。”
一旁的校长奥利维亚听了两人的对话,拍着桌子,用汉语对着另一桌的招生部人员喊话:“嘿,招生部的伙计们,听到没有?就业办公室骑着自行车出去工作,还没有收获就舍不得打车,这种做法你们要好好学着点儿。”然后,又对着艾尔伯特说:“艾尔伯特,我命令你以后外出公干的时候要打车,我知道你刚刚患了结石症,但是为了我们员工的身体健康,我也要我们兢兢业业工作的员工利用好该有的工作便利。”
艾尔伯特躲在大家身后,尽量避免被更多人看到,心想,校长是一片好心,但她这看似无心的一句话,可能会使自己得罪一批人了。其实,他外出骑着自己的自行车,还可以更多地运动运动,对消除肾结石还是很有利的。
这天,艾尔伯特同平面设计与多媒体专业系主任奥古斯汀(Augustine)带领四名成绩最佳毕业生前往某设计公司面试。奥古斯汀是个高大魁梧的白人,学生们形象地称其为大白熊,他欣然接受这个亲昵的称呼。
公司位于长安街旁的高档写字楼里。他们来到公司前台,大白熊望着横贯整面墙的公司logo背景板,诡异地笑了一下,悄悄对学生们说:“我开始还怀疑这是不是我知道的那家公司,这就是。”他又转向艾尔伯特问:“你是怎么找到这家公司的?”
“设计杂志上看到的世界排名,从第一名公司开始逐个联系。”
面试在前台旁的一组幼儿园桌椅上进行。瘦高干练的创意总监索菲亚(Sophia)与四位实习生聊了几句,便让安迪(Andy)和拜伦(byron)两位高个男生带着作品集进入办公室,艾尔伯特也跟随进来。索菲亚翻看着两名学生的作品集,Andy刚要说什么,索菲亚摆了摆手示意不必说明。她静静翻看了两分钟,然后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说:“你们两人明天早晨九点钟过来报到,开始实习。”
她转向艾尔伯特,“艾尔伯特老师,关于合作协议,可以和我们的人事经理签订,我去和她说一下。”
整个面试过程持续六分钟,大家感叹这里工作的快节奏。
大白熊祝贺安迪和拜伦能够在世界名列前茅的超级公司开始职业生涯,同时,提醒他们道:“入职实习只是职业的开端,是否顺利还要看你们后续的表现。”大白熊又笑了笑,说:“不过,根据你们俩平日里的表现,我对你们未来的成功充满信心。”
安迪和拜伦笑得合不拢嘴,说:“决不辜负老师的信任。”
大白熊又鼓励另两名学生大卫(david)和凡妮(Fanny):“你们不要有任何遗憾与担心,亲爱的艾尔伯特老师会给你们安排同样不错的机会。不过,我自己作为系主任,不会再陪着你们去面试了,这第一次面试很成功。我有理由充分相信其他学生未来面试的成功。”
两位学生充满期盼地望着艾尔伯特。
大白熊继续对两名学生说:“我们学校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毕业生掌握了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的还能横跨几个学科。你们还具有外语沟通能力和电脑技能这些国内学生欠缺的能力,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外资机构或中外合资机构工作。不要担心。”
通过此次面试,艾尔伯特看到了世界级公司快节奏的工作效率,系主任亲身感受到了就业办公室的工作效率,放心艾尔伯特对学生们的安排。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学期里,艾尔伯特指导毕业生提前准备好个人作品集、简历,演练面试技巧,将优秀毕业生分批安排在了世界排名前十的各家设计公司里。在三个月的实习期满后,有一半的实习生被公司认可并留下,他们开启了令人羡慕的高起点职业生涯。
有了好的开头,系主任们也纷纷发动起来,帮助艾尔伯特为学生的实习就业出谋划策、牵线搭桥。他们利用周五晚间放松时间,或在双休日休闲时间在外国人聚会的酒吧、俱乐部里结交同行业或跨行业的朋友,畅叙在异国他乡的有趣生活,同时,也为自己的学生寻找实习和就业机会。
工商管理专业系主任在三里屯酒吧街最知名的那家咖啡店里结识了来自台湾的杰克(Jack)先生——一位计划在大陆创业的又瘦又白净的青年人。实习生被安排在咖啡店面试,作为实习内容,学生们将开始一次真实的商业策划。八名毕业生自由组合为三个小组,大家拿到商业目标,分头去调研北京餐饮市场情况,分析竞争环境,策划未来的商品定位、品牌策划、经营策略以及开店方式等。后期,每个小组又不约而同地邀请了平面设计的在校生参加了品牌策划和logo与宣传页设计。再后来,又有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参与进来,进行了店面设计。
室内设计系主任布鲁斯与室内设计学会的会长相聚于在798艺术区举办的当代设计沙龙。布鲁斯邀请会长与知名设计师参加学校举办的小型沙龙活动,为国内外设计师创造轻松沟通的机会,知名设计师为学生答疑解惑、自由交谈。
有系主任们的支持,艾尔伯特更有底气通过大黄页上的电话与这些国内外顶级机构沟通,或者按照地址直接拜访等方式前去洽谈合作。于是,学生萝丝(Rose)被安排到位于cbd核心区正处于建设阶段的财富中心建筑项目中,作为英国总建筑师查尔斯(charles)的助手,开展五座超高层建筑群组的室内设计与施工的管理工作;将学生文森特(Vincent)安排到位于近郊的居于独栋建筑的知名设计公司ddRS,在总设计师带领下为客户设计别墅环境,并有机会跟随设计师团队赴各地名山大川写生采风。
艾尔伯特回访财富中心时,英国建筑师查尔斯表示:“我对实习生萝丝小姐非常满意。萝丝在对外沟通和坚持设计原则方面表现出了女性特有的优秀职业气质与专业才能,在业务操作能力方面也进步迅速,希望萝丝能够留下来继续配合我工作。”
萝丝对艾尔伯特说:“感谢老师帮助了我找到了做一名设计师的机会。当初,被父母送去美国学习企业管理,回国后不想接受父母安排我接手管理家族企业的安排,就是要来LRG学院学习室内设计,现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设计师梦想。”
回访ddRS公司时,创意总监说:“实习生文森特具有很好的设计师潜质,可以看出,学习环境激发了他的内在潜质,相比于其它学校的实习生,文森特是进步最快的一个。现在,已经安排文森特帮助辅导其它学校新来的实习生了。”文森特对艾尔伯特说:“没想到这家公司与众不同,文化气息浓厚,强调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设计界独树一帜,获得文化界与外籍友人的好评无数;能够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快速成长,成为一名赢得权贵客户尊敬的合格的设计师,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当初从技校毕业后要自暴自弃的颓废时期无法想象的。我要为ddRS公司带好每一届实习生,而且准备将来要创立自己的设计公司。”
艾尔伯特为产品设计系的学生争取到参加“世界地球日”创意市集的机会,鼓励学生们将废物再利用,设计制作实用物品,拿到在中华世纪坛的活动现场进行展卖。学生们现场接受网站、报社、杂志、电视台记者采访,面对镜头介绍自己的得意之作,宣传推广绿色生活理念。
平面设计与多媒体专业的新系主任托马斯(thomas)在中国电影节上结识电影投资人,与投资人共同策划举办以LRG学院作为发起人的电影节海报设计大赛。平面设计与多媒体专业高年级学生参加大赛,设计决赛在一个超大的王府院落里举办。海报在庭院四周的游廊悬挂展出,受邀嘉宾打分投票评选优秀作品。多媒体学生拍摄制作的短视频和动画作品在堂屋里的两个大屏幕上连续滚动播放。艾尔伯特邀请了曾经合作过的各家公司创意总监和设计师前来参展。学生们品尝着法国美酒和各色西餐小吃,与心中的设计界“大神”偶像交谈、合影。最终,多位获奖者也幸运地获得了下一期在世界前十大设计公司毕业实习的机会。受邀的杂志、报社、互联网、电视台记者采访现场嘉宾与学生。
海报获奖者之一,多媒体系的劳瑞(Larry)被某创意总监推荐参加当年的世界青年多媒体设计大赛。在系主任托马斯的悉心指导下,劳瑞经过一个学期的精心设计制作,完成了参赛作品《无聊的多米诺骨牌》,并最终获得了并列一等奖。作品名称虽用了“无聊”一词,但作品诙谐幽默,以独特的视觉语言描述了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人内敛含蓄、表达委婉又不失机智幽默的品性,充满民族风情。劳瑞作为中国的两名获奖者之一,受邀赴澳大利亚参加大赛获奖者交流学习活动,一时成为十几所兄弟院校的学生和老师传颂的人物。后来,劳瑞又去了美国知名大学继续深造。
时装设计系主任,来自法国的艾琳诺(Eleanore)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获邀担任评委,带领毕业生举办LRG学院专场时装秀,将学生的毕业作品搬到面向世界的舞台上,通过各大网络和电视台转播,并制作成专辑光盘,作为毕业生作品集与留念。
艾尔伯特将汇总了几个专业毕业生作品集的光盘分送给合作企业,知名企业又反过来找到学校合作。与世界小姐大赛中国赛区的合作,学生们为三十名参赛选手量身裁剪时装与民族服饰,到电视台的比赛现场为时装模特选手们指导和展示作品;着名休闲鞋类品牌前来合作,请学生们做创意概念设计,优秀的设计作品在商场专柜展出,小熊爪、小兔子、花盆、小木乃伊、小蜘蛛侠等一系列或可爱或滑稽的鞋子设计让逛街的家长和孩子爱不释手,纷纷捧起作品留影;外商投资的大型购物广场开业,邀请学生设计主题时装,进行专场演出,增添时尚文化氛围;与英国某传统品牌合作,开展环保创意概念设计,在三里屯举办专场公益展览,宣传倡导健康生活与环保理念;在这些时装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们自己设计和制作时装、面试模特、策划编排表演过程,现场组织和导演。每场活动中,专业知识与业务操作都贯穿活动始终,学生们每次都收获颇丰,进步迅速。这些活动成果也都被收进了学生们的作品集。内容如此饱满的作品集成为了毕业生应聘知名品牌企业的敲门砖。
艾尔伯特在一系列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不断扩展新的合作关系,使产教融合工作实现良性循环。与系主任一起指导学生开展市场调研,进行品牌和商业活动策划;与企业负责人商定对学校活动赞助的方式、内容,在学院内协调各系关系,落实企业赞助内容与学院对赞助商的回馈活动;参加室内设计沙龙,与设计师共同探讨更加健康的生活理念,交流设计新概念、新潮流、新风格、新材料的发展;与平面设计和多媒体专业人士对话,交流创意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与人才成长环境;与中国时装周组委会和时尚界人士交流,畅想未来中国民族风引领世界潮流的美好愿景。
年终总结会上,学院第二任院长马丁(martin)与学术总监兼教务主任多米尼克(dominic)对于就业实习办公室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艾尔伯特说:“只是由于时间过得太快,事情多得忙不过来,否则,可以给学生们获取更多的实践机会与更好的工作职位。”
马丁现场给产品设计系主任尼克(Nick)布置任务:“亲爱的尼克,建议你在新的学年给开始要找工作的高年级学生们布置一份新的毕业设计——你们知道,艾尔伯特过于忙碌,你要让学生们设计出一台克隆机器,唯一的用途就是多克隆几个艾尔伯特出来,这样,毕业生们就会有更多更好的职业机会了。”引得全场哈哈大笑。”
产教融合实现了与多个行业数百家企业的合作,为最新教学案例的采集、学生专业实践、学生实习、就业和未来长远职业发展铺平了道路。同时,校企合作案例的急剧增加和在网站、报章杂志、电视台、广播电台的频繁报道,学院名声也广为传播,获得更多社会关注,吸引更多学生前来咨询报名。
虽然政策要求教育要以非盈利目的来管理,但据称,此类外国学校几乎没有一家不是按照市场规律在运营。校领导的业绩奖励与招生人数、所收学费成正向关系,学校名声大噪,使得学校经营者收益丰厚。
为了进一步扩大收益,学院将实习就业办公室升级为对外合作部,部门不仅要做好产教融合,安排好学生实习就业,还要帮助招生部扩展招生渠道。为此,学院为对外合作部增加了两名员工,辅助艾尔伯特的工作。但是,艾尔伯特认为招生是产教融合的“副产品”,产教融合做好了,自然带动学生前来报名。于是,继续以更多精力关注学生实习和就业。
为了学校高质量发展,艾尔伯特在学校网站开辟中英文双语专栏,宣传优秀毕业生实习就业案例,发布知名企业招聘启事,展示各专业学生优秀设计作品和有趣的实践活动纪实。另外,在集团遍布世界的十几所学院中开启先例,编辑出版学院期刊《向未来FoRwARd》,刊载学院毕业典礼盛况、学生在国际时装周上的时装秀、产教融合等重大活动信息,发布各专业优秀学生作品、富于启发性的实践活动、学长们的成长故事等。期刊促进了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热情,增强了招生宣传力度,密切了产教融合,提升了学生实习就业质量。其它兄弟院校纷纷仿效,出版自己学院的刊物。
金色的“合作鳞片”被贴在腰间,与协作鳞片相对应,成为跨行业、跨国界合作的动力之源。
喜欢龙LOONG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龙LOONG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