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难——误解之困
那时,国内大工业生产制造力量还集中在国有企业,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仍处于较为粗放的阶段。企业都有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但是,日常管理与规章制度执行工作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就是做事既有章可循,同时又可以随着环境与内部情况变化而人为地对具体工作做出灵活调整,这正符合当时中国发展所处的由相对落后向更高阶段的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时代要求。
由于王亚龙的加入,车窗组增加了人力,使之前紧张的工作节奏有所缓解,有时,如果各项流程顺利的话,大家还能多出一点空闲时间。在这一点空闲时间,亚龙在一旁听大家聊天,或者随手翻看一下厂报《汽车人》,了解总厂与各分厂情况。
在厂报第四版“文艺百花苑”里,他读到过署名“总装配分厂技术股方媛”的一首小诗,透过华丽的诗句能够看出,作者是一个热情洋溢、对青春充满美好幻想的姑娘。在另一份厂报上,居然还看到了魏婷婷写的一首小诗。看来,身边就有文艺青年呢。
除此之外,亚龙没有其它事情可做,就开始显得有些不安分了。也许在旁人看来,这便是无事生非,招致误解之困。
他主动承担更多工作,将分装好的车窗玻璃组件用小推车运送到驾驶室分装线,将冷却水箱组件运送到总装配线上去。
好像是为了不得不避开送货与卸货的卡车而绕远,或者为了给正在搬运货堆托盘的叉车让路,王亚龙有意地经过不同的路线抵达送货目的地,以便能够凑近工位更好地观察总装配线——工人们习惯于叫它为大线,观察这条巨龙如何完成一系列连贯操作。
首先是车架上线——车架如同汽车的脊梁,将承载所有零部件,并将它们连接凝结成为刚劲有力的一辆整车。天车将车架吊装到离地半米多高缓行的链条流水线上;车架随着大线缓缓向前蠕动的同时,工人们安装底部各种零件,包括几种油管、线缆线束、各种卡子和固定零件等;吊装钢板弹簧、气压减震器悬架;吊装前桥与后桥;连接各种底层附件;之后,天车用特制吊具将车架吊起翻转,重新落定在缓行的大线上;各种主要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固定件的安装;然后是发动机与变速箱总成从分装线通过空中滑轨传送过来,被吊装固定到车架上;安装传动轴,连接各种控制附件;安装车轮,水箱注水,加油等。之后,车架从高架线上自动落到与地面齐平的低架流水线上;吊装来自分装线的驾驶室总成;安装转向系统;安装照明系统、保险杠等;连接电器与各种控制部件;经在线测试检验合格,驶出厂房,到专用场地安装货箱。
在此过程中,厂房中轰鸣之声的来源,除了各种车辆之外,风动装配工具的鸣叫成为大线运行的强有力的背景音。此起彼伏的尖啸来自各工位工人手持的像厚重的手枪一样的风动扭力扳手,用以快速拧紧螺丝螺母;不时响起的机关枪似的咆哮声,则来自像臃肿的机关枪一样的重型扭力风炮,风炮用以紧固车轮螺栓。操作风炮的年轻人被大家叫做罗大炮,是小刘的男朋友,他操作风炮时戴着又宽又厚的大耳罩,从远处看过去他像有三个脑袋,同时又像极了战场上的炮手。只是风炮的轰鸣苦了临近工位的几名工友,不好意思都去带上降噪耳罩,只得强忍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噪声侵袭。
王亚龙在目的地卸下货,码放整齐之后,有时会在工位旁来回溜达,好奇地观察工人们的操作,或与工人聊天,问些小问题,了解装配过程。
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吕段长就发现新来的这个实习生不太老实,时常脱岗跑到厂房各处,与人聊天,四处闲逛。
一次,王亚龙刚推着小车走出车窗组,守在门口的吕段长迎过来,在亚龙面前挥舞着手里的一副两处手指部位破损的半旧白色劳动布手套说:“送完货赶紧回组里,不能到处乱逛。”
“好的。”亚龙应着。
当他将车窗组件送到驾驶室分装线时,昨天产生的疑问又涌上心头。驾驶室分装线以人工为动力,每个驾驶室被放置在一个四只轮子的托架上,每完成一部分工作,工人要将小车连同驾驶室推到下一个工位。工人自己控制节奏,工作过程既随机又不规范。有时几个驾驶室拥挤在一起,而其它工位却空闲着。亚龙想,那么,是否可以设计成机动装配线,同时,提供配套的装配设备,并合理设计装配工艺,消除人为操控的随机性,实现更现代化更规范的操作呢?
头脑中构想着驾驶室总成装配线的整体结构与关键节点,他又围绕着分装线转起圈来,还和几个工位的装配工人聊了几句。
吕段长跟过来,皱着眉向亚龙招手。
亚龙跟着吕段长来到一旁。为了压过轰鸣的设备声,吕段长几乎是喊着说:“嘿,王亚龙,刚才不是跟你说过吗?让你送完货就回组里,你这样到处乱逛,属于脱岗、串岗,你不知道吗?”
王亚龙也大声说话,但为了避免对方对自己的态度产生误解,他用稍稍低于对方的音量说:“吕段长,我是想看一下装配线的情况,看哪里可以改进一下。”
“听不清楚,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无论如何,这样不行!”吕段长说:“这边来。”他示意亚龙跟他走。王亚龙不能确定他是否真的没有听清自己的话。
王亚龙跟在吕段长身后向厂房东门走去。临近段长办公室,透过大玻璃窗,看到孙厂长、技术厂长老孔和生产主管老曹在屋内讨论事情。吕段长从办公室门前拐弯来到厂房的大门洞里。这里,相对远离装配线,隔绝了部分噪音。一旁只有老汪和几个工人蹲在地上,围着一堆拆散的黑黢黢的设备在讨论研究。
老汪他们、吕段长与王亚龙不时还要躲避从门洞进进出出的送货卡车。
吕段长右手甩着手套,不停地拍打在左手手掌上,好像工头儿在甩着一根不够长的藤条。亚龙心中为自己的这种闪念而小有不快,他知道,吕段长是为自己好,也是在正常履行职责。
吕段长看着王亚龙,好像在想如何使这个冥顽不化的家伙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
王亚龙被看得有些不自在,被迫重复刚才对方可能没有听清楚的话。
吕段长有些严厉地说:“你的好奇心怎么就那么强呢?技术改造还用不到你,孔厂长和技术股的工程师们研究了那么多年都还没有结果,别说你刚来分厂就要出什么新鲜花样儿。总装分厂马上就要试制新车型了,安全稳定是首要任务,谁都不希望出什么幺蛾子,懂吗?像你这样到处乱逛,不仅是自己不遵守劳动纪律,还会扰乱其它工位工作秩序,让重要工位操作工人分心,影响安全生产,如果出了劳动事故,你担待得起吗?你还会连累我和一系列有关人员,关键是可能会耽误分厂生产任务的完成。”
亚龙想,吕段长话里说到了“研究了这么多年”,不知他话里是否带有一分嘲讽,无论如何,这也充分说明分厂技术工作正是需要突破的时候,更需我等年轻人奋发图强做出点什么实用的好东西来。但是,他后面提到的那些由于个人的不安分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这分明说的是蝴蝶效应嘛,这套连环反应不是没有可能,所以,吕段长防患于未然的做法也是无可厚非啊……同时,他看到老汪蹲在那里,沾满黑油的双手摆弄着一个破损的黑乎乎的密封圈,与设备组的几位老师傅在讨论着。
“我告诉你啊,别的组也反映情况,你不但影响人家驾驶室装配工作,还有其它组的人员到我这里告状,这样不行啊。赶快回组里去。别想那么多,那些事情跟你没关系,先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再说其它的。”
亚龙答应着,乖乖地拉着小车往回走。
他想起老汪手上沾着的油污。那天跟着老汪从人事科来分厂报到的路上,他还对老汪手指甲缝里的黑色污垢感到难受,现在看着老汪手举着从电机上拆下来的零件,指导工人更换机油,给出要替换的密封圈的型号,此刻对老汪产生由衷的敬佩。
想起美术馆的那幅大幅馆藏油画《父亲》,画中老农如沟壑纵横的苍老的脸上沁着汗珠,龟裂的大手端着一只水碗,指甲缝里黑黑的。那次,他在画像前伫立了许久,周围寂静无人,感到内心持续的震撼。天下的父亲都有几分相像。
老汪当然达不到那么样的高大形象,但这就是劳动人民,沉浸在劳动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光荣和高尚的,都值得尊敬。
亚龙曾有几次冲动,还想借故再到流水线各处去“微服私访”考察环境,但一想如果那样,无疑是与吕段长开展了游击战,成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如此挑战倒是真没有这个必要。而且,既然已经大致了解了流水线关键工艺情况,接下来更多地是消化已有信息,开始构思创新。
他不再脱岗、串岗。干完活,会花一些时间整理组内的工作区,尽量使环境井井有条。在大家聊天的时候,曾悄悄拿出纸笔,试图勾画设备改造结构图,但感觉所处环境场合反差太大,为避免引人反感,便收起纸笔,在头脑中构思。
下班后,他才又来到大线和几条分装流水线,独自在那里徘徊。抬头仰望天车,低头摸摸高架流水线的链条,晃动一下注水机的龙头,蹲下来左右观察高架流水线与低架流水线的衔接构造等等。有时,他也会到其它分厂和车间看看。
其实,整个工厂分为东西两大区域,中间被一条繁忙的大马路分开(那时,人们还习惯于管道路、公路等统称作马路,尽管已很少见到畜力车上路,只有在炎热的夏季才偶有马车载着西瓜停在路边叫卖),马路有上行下行共四条汽车道和两条自行车道。总装配分厂位于马路西侧,东侧是驾驶室分厂。驾驶室分厂的工作条件较为艰苦,冲压机旁的工人们,操作过程类似机械动作,几百吨甚至上千吨位的冲压机每次冲压大型工件都震得地面颤抖;焊接车间里,工人操作点焊机火花飞溅,有较强的电磁辐射、强光刺激和烟尘污染,这些会导致眼睛与呼吸道受损;在喷漆车间封闭的喷漆室里,工人像航天员那样从头到脚穿戴全副武装的防护系统,但还是容易导致呼吸系统问题。
东区的生产管理也处于较原始的状态,生产出来的驾驶室焊接总成码放在厂房内外,那些未涂装油漆的驾驶室,边边角角积存的雨水已经被新生的锈迹染成棕黄色;已经涂装了暗红色底漆或天蓝色面漆的驾驶室总成覆盖着新落的灰尘、顶着黄色和绿色的树叶。
亚龙心想,我们离杂志图片上那些发达国家汽车厂的生产过程差着十万八千里啊,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根本与人家无法相提并论。
考察了东区之后,亚龙觉得目前自己能做的还是集中于总装配分厂内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脚下的每一步都是万里长征必不可少的过程。于是考察的重点仍围绕着分厂内的本职工作。
一天,下班后吕段长经过关了灯的流水线,走过亚龙身边时说,“从远处黑乎乎的看不清,走近来果然是你。别瞎看了,忙一天够辛苦了,早点回家吃饭休息吧。”
“好嘞,谢谢段长关照!”亚龙嘿嘿笑着应着。如果真有调皮捣蛋的家伙如此冥顽不化,可能会与领导干起仗来。
学会以柔克刚消融误解也是必备的鳞片一张。纤尘不染的白色“消融误解鳞片”就随便贴在身上什么位置吧,因为误解总是不期而遇不知出现在何时何地,就随它在身上四处游走吧。
喜欢龙LOONG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龙LOONG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