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同学,你看看这个口供。”
何苏叶这边刚把那条线索记下来,就听到洪兴国叫她。
接过洪兴国递过来的记录本,她看到上面记的名字,这是对张长丽的口供。
通过之前的资料,何苏叶对张永昌一家的每个人都已经记住了。
张永昌和李卫红夫妻育有两女一子,长女张长美,次女张长丽,儿子张长斌。
现在这份口供,就是对他们的二女儿,那个下乡的张长丽的记录。
通过上面的记录可以看出,张长丽在家里应该并不受重视。
这也不奇怪,张长美是两口子第一个孩子,哪怕是闺女,也受到两人的喜爱。
而张长丽,在家里已经有了一个姐姐,父母又非常想要一个儿子的情况下出生,不受喜欢那是顺理成章的。
在张长丽的口供里,她是去年夏天去下的乡。
何苏叶算了算时间,那时候正是张永昌跟人竞争主任的关键时候,在那时候自己家里没有孩子下乡,确实有可能影响到他,不过把自己已经参加了工作的女儿送去下乡,他也是真的狠心了。
张长丽跟张长斌只差了一岁,在张长斌之前,她就已经高中毕业,进了街道办做临时工,照她所说,自从工作以后,她就很努力,可能再快就能转为正式工了。
只可惜在去年的夏天,父母突然让她去下乡当知青。
她本来是不愿意的,只不过胳膊拧不过大腿,本来她就在李卫红的手下工作,自己的亲妈让她工作不下去,她也是没办法。
不过为了安抚她,张永昌他们也保证了,不会让她去远的地方,只去老家的乡下就可以,而且她也只需要在乡下待上一年,一年之后就会想办法把她接回城,到时候会直接给她找一个正式工。
张长丽面对父母的恳求,只能同意。
不同意也没有办法,以她的能力,没有父母的帮衬,根本就没有办法找到工作,想让她下乡也是很容易的。
她自己也知道,如果她真的跟父母犟,那最后她很可能会被放到偏远地方去,而且家里也不会再给她补贴,这样的话在乡下她根本就活不下去。
权衡利弊之后,张长丽选择的顺从父母的话,去老家那个村里下乡。
在她的想法时,父母能想着让她去自己老家的乡下,也是为她着想了,哪怕是奶奶每次过来都对他们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但是她去那里下乡,总不能由着外人欺负她,比起去别的地方下乡,她倒不是那么怕了。
只不过现实却跟她想的不同,老家那些人知道她回去下乡了以后,也确实没有让她去知青院住,而是让她和堂姐妹住到了一个屋里。
这相比于以前家里隔开的小间里住着她们姐妹两个,从姐姐出嫁后只住了一个相比,让张长丽非常的不适应。
在家里她虽然不受重视,隔出的小间也只够放一张单人的双层床的,但那也算是她的私人空间。
可是住在大伯家里,和两个堂姐妹同住,两人都不是省心的人, 在拿她东西,拉着她干活的时候,从来不拿她当外人,但是在吃东西上,却处处防着她。
自从到了乡下,住进大伯家以后,她不仅带的钱票都被拿走,美其名曰她住在家里,肯定不能白吃白住。
钱票给了也就罢了,村里借给其他知青口粮时,也让她同样去借,借回来也是交给家里,一大家子一起吃。
还有上工,别的刚到的知青做不了,一天只挣五个工分,只要自己手里有钱也是不怕的。
可她却不行,被张家人看着,她要是挣不了八个工分,回去连饭都吃不上。
就这些还不算,那一大家子的活,她也要跟堂姐妹一起干,下工回去了不是要拉着她洗衣服,就是带着她去自留地继续干活。
一开始的时候她还想着帮忙做饭,但是几次被推出来之后就知道了,饭是不会让她做的,因为怕她偷吃。
张长丽觉得这已经够苦的了,几次往家里写信想让父母想办法把她弄回城,只不过家里都是让她先忍着,等有了机会就让她回城,只不过还没等她回来,父母就出了事。
喜欢穿越年代烈士遗孤笔下的现场重现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年代烈士遗孤笔下的现场重现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