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既表达了善意,也保留了战略主动权。
救援舰队顺利返航。“信风”号的回归和“星海共同体”的发现,在基地内引起了巨大轰动。希望之火,再次熊熊燃烧。
王浩站在“龙魂”号的舰桥上,望着远方那颗熟悉的赤红色星球——“庇护所”。这一次出征,他们不仅找回了失散的同胞,更带回了可能改变命运的新变量。
“星海共同体”是敌是友?合作能深入到什么程度?他们是否知晓收割者的存在?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王浩知道,固步自封只有死路一条。在残酷的宇宙中,生存不仅需要力量和坚韧,更需要智慧和盟友。与“星海共同体”的接触,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必将激起层层涟漪,将“火种”舰队带入一个更加广阔、也更加复杂的星际棋局。
文明的火焰,在经历了潮汐的洗礼和孤寂的流浪后,终于看到了在更广阔的星海中,与其他火光交汇的可能。
“庇护所”基地的深层指挥中心内,气氛比面对千军万马时还要凝重。王浩、苏婉博士、塔萨达尔长老(灵能投影)以及几位核心参谋,正通过高保真量子通讯阵列,与数光年外、位于预定中立星域的“星海共同体”探索舰“远航者”号进行着首次正式高层对话。
艾隆指挥官的影像清晰呈现在屏幕上。他是一位外表与人类相似但细节处显露出差异的生命体——皮肤带着淡淡的珍珠光泽,瞳孔呈温和的琥珀色,举止优雅从容。他的龙语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显然是刚刚学会不久。
“王浩总司令官,感谢贵方在危难中伸出援手。‘星海共同体’铭记这份善意。”艾隆微微颔首,表达着恰到好处的感激。
“艾隆指挥官,宇宙中相遇即是缘分。守望相助是文明应有的品德。”王浩不卑不亢地回应,语气沉稳,“不知贵方对此次‘宇宙风暴’(能量潮汐)及其影响,有何见解?”
王浩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对宇宙现象的探讨,既能获取信息,又能避免过早暴露自身底细。这是双方第一次实质性的信息交换,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艾隆显然也深谙此道,他分享了“星海共同体”对这类周期性能量潮汐的观测数据(比“守望者”的记录更近,但不如其深入),并表达了对其引发空间不稳定的担忧。他隐晦地提到,共同体内部对这类事件也存在不同看法,有的认为需要加强预警和规避,有的则视其为探索未知物理规律的机遇。
对话在友好而谨慎的氛围中进行着。双方就基础物理学、天文观测、乃至对生命和文明多样性的看法进行了初步交流,都展现出了高度的理性和开放性,但核心的军事力量、科技细节、政治结构以及所面临的潜在威胁等敏感话题,都被心照不宣地回避了。
首次会晤结束后,王浩立刻召集核心团队进行分析。
“艾隆透露的信息,有几个关键点。”苏婉博士首先发言,“第一,他们对能量潮汐的了解似乎停留在现象层面,对其深层机制和可能‘唤醒’某些存在的风险,似乎并不知情,或者有所隐瞒。第二,他们强调‘探索’与‘知识共享’,军事色彩淡薄,但这可能只是表象。第三,他们内部存在派系分歧,这或许可以利用,但也增加了不确定性。”
塔萨达尔长老的灵能投影波动着:“我能感受到艾隆的思维波动相对平和,没有明显的恶意或侵略性。但在他思维的深处,有一层……谨慎的迷雾,似乎在刻意规避某些领域。这个‘星海共同体’,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一位情报参谋补充道:“从‘远航者’号的受损情况和他们的描述分析,其科技水平至少在能源、材料和超光速航行方面不低于我们,甚至可能更高。但其舰船设计确实偏向科考,防御和武器系统外观不显。”
王浩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信息有限,疑虑重重。“星海共同体”像是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物,但在打开之前,谁也不知道里面是蜜糖还是炸药。
“继续接触,加深了解。”王浩做出决策,“但原则不变:核心机密不泄露,‘庇护所’坐标不暴露。我们可以提供一些非核心的科技数据、文化信息,换取他们关于这片星域的情报,尤其是……是否有其他强大势力活动的迹象。”
他希望能从侧面探听关于收割者的信息。如果“星海共同体”对此一无所知,说明他们要么距离核心冲突区很远,要么隐藏极深。如果有所了解,那他们的态度将至关重要。
随后的几天,双方按照约定,开始了有限度的技术资料交换。龙国方面提供了一些关于高效能源利用(基于“赤辉晶”的初级应用)、材料科学(部分“守望者”启发下的复合材料理论)以及基础环境改造方面的非敏感数据。
而“星海共同体”则回报了关于超光速航行效率优化、长程通讯抗干扰技术、以及一份覆盖范围更广的、标注了数个稳定虫洞位置的星图。这份星图的价值巨大,为“火种”舰队未来的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交流过程中,双方科学团队的交流也日益深入。龙国科学家对共同体展示的生态循环系统和生物技术惊叹不已,而共同体科学家则对龙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和军事工程方面的务实高效表现出浓厚兴趣。文明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开始显现。
然而,差异也带来了摩擦。在一次关于“集体决策与领袖权威”的哲学讨论中,共同体代表倾向于强调共识和个体意志自由,而龙国代表则更看重决策效率和集体利益至上,险些引发不愉快的争论。幸好王浩和艾隆及时介入,将话题引开,但这个小插曲也暴露了深层价值观可能存在的冲突。
一周后,艾隆指挥官通过加密频道,向王浩提出了一个更具实质性的建议。
“王浩总司令官,我们双方的交流富有成效,也展现了巨大的合作潜力。”艾隆的声音依旧平和,“‘星海共同体’理事会已初步了解了贵文明的情况,并对建立更正式的联系持开放态度。我谨代表共同体,向贵方发出邀请:可否派遣一支代表团,访问我们位于‘晨曦星域’的边境哨站?那里有更完善的设施,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甚至探讨一些具体的合作项目。”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出于对贵方安全的理解,代表团规模和行程可由贵方决定,我们可提供安全通道保障。”
这个邀请,将接触提升到了官方层面,也意味着风险与机遇同时放大。访问对方的地盘,意味着一定程度的人身安全交由对方掌控,也更容易暴露己方的实力虚实。
王浩没有立即回答,他需要时间权衡。答应,可以获得宝贵的盟友、技术和资源,加快复兴步伐;拒绝,可能错失良机,甚至引起对方猜疑。
在与核心团队进行彻夜讨论后,王浩给出了回复:“艾隆指挥官,感谢贵方的邀请。我们对此深感荣幸,并认为这是增进互信的重要一步。我方原则同意派遣代表团,但需要时间进行准备,并希望就访问的具体细节、安全保证和会谈议程进行进一步磋商。”
这个回应,既表达了意愿,也为己方争取了宝贵的准备时间和谈判空间。
就在王浩积极筹备代表团事宜时,负责监控“幽暗回廊”方向的侦察舰,传回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他们捕捉到了数次极其短暂但能量特征明确的超空间跳跃信号,其模式与潮汐前发现的收割者侦察活动高度相似!而且,信号源的位置,似乎比之前更加靠近“庇护所”星系了!
收割者,果然没有放弃!它们似乎正在利用潮汐过后的空间恢复期,重新向这个方向渗透!
这个消息让王浩意识到,时间可能不站在他们这一边。与“星海共同体”的合作,必须加快步伐,但每一步都必须更加谨慎。收割者的威胁,是悬在所有文明头上的利剑,或许也能成为促使不同文明团结起来的催化剂?
他下令加强对“幽暗回廊”的监控,同时加速代表团的组建。他决定,由苏婉博士担任代表团首席科学顾问,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担任团长,并配备一支精干的安保和技术团队。他本人则坐镇“庇护所”,统筹全局,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变故。
“星海共同体”的出现,如同一道强光,照进了“火种”舰队孤寂的旅程。这光可能带来温暖,也可能灼伤眼睛。王浩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深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深刻影响文明的未来。一场跨越星海的精神外交舞会,已经拉开序幕,而黑暗中的猎手,也再次露出了獠牙。
喜欢家族之星际指挥官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家族之星际指挥官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