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十一年的春天,是在龙江船厂那前所未有的喧嚣与期待中到来的。港口内,最大的那座封闭式干船坞周围,戒备森严,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靠近。唯有工部尚书马钧、海军总督周瑜、以及奉旨前来观摩的诸葛亮等少数重臣,才有资格立于坞旁高台,见证一个可能改变海权格局的历史性时刻。
船坞之内,静静卧着一艘造型奇特的巨舰。它比现有的任何“探索级”帆船都要庞大,长度超过五十丈,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两侧船舷明显加厚,各有一个巨大的、包裹着铜皮的明轮半浸在水中。舰体中部,矗立着三根粗大的烟囱,此刻正有工人在进行最后的检查。这便是格物院与海军联合攻关数年,耗费无数心血与资财打造的实验性蒸汽明轮船——“潜蛟号”。
“陛下,”马钧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一丝紧张,向亲临现场的张圣介绍,“‘潜蛟号’主体采用铁骨木皮,关键部位以熟铁加固。核心乃两台改进自‘泰山二号’的船用蒸汽机,单机功率预计可达三百马力,通过复杂齿轮联动两侧明轮。若……若此次试航成功,逆风、逆流皆可航行,航速与稳定性将远超纯风力帆船!”
张圣凝视着那艘凝聚了这个时代最高工业成就的巨舰,心中亦是波澜起伏。蒸汽船!这意味着海军将真正摆脱对风力的过度依赖,获得前所未有的战术灵活性与战略投送能力。
“开始注水,出坞!”周瑜深吸一口气,下达了命令。
闸门缓缓开启,海水涌入干船坞。“潜蛟号”巨大的船体在浮力作用下微微晃动,最终平稳地浮起。拖船小心翼翼地将其牵引出坞,进入开阔的港区。
“点火!升压!”马钧对着手中的传声筒(简易扩音器)嘶声喊道,目光死死盯着船上发出的旗语信号。
煤炭在锅炉中熊熊燃烧,蒸汽在管道内积聚、奔涌。沉重的活塞开始往复运动,通过粗大的连杆,驱动着那巨大的明轮轴。起初,明轮只是缓慢地、间歇性地转动,发出嘎吱嘎吱的、令人牙酸的摩擦声。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马钧额头冷汗涔涔,不断通过旗语与船上负责动力的格物院匠人沟通调整。
时间仿佛凝固。一刻钟过去,明轮的转动依旧艰涩,速度甚至比不上人力划桨。
“难道是传动机构卡滞?还是锅炉压力不足?”诸葛亮羽扇轻摇,眉头微蹙,低声分析。
周瑜紧握拳头,指甲几乎嵌进肉里。他知道,若此次失败,对海军士气、对陛下信心的打击将何等巨大。
就在气氛几乎凝固到极点时,船上突然传来一阵更加响亮的、规律性的金属撞击声!
“哐哧!哐哧!哐哧——!”
那对巨大的明轮猛地加快了转速,搅动着海水,形成两道翻滚的白色浪花!“潜蛟号”庞大的船身,明显地、坚定地开始向前移动了!起初缓慢,随后速度稳步提升,虽然依旧伴随噪音与震动,但它确实在没有帆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力量,在港区内破浪前行!
“成了!成了!”高台之上,马钧老泪纵横,几乎要瘫软在地。周瑜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诸葛亮眼中也闪烁着欣慰与惊叹的光芒。
张圣负手而立,望着那喷吐着浓烟与白汽、发出轰鸣、自主航行的钢铁巨兽,心中豪情万丈。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华朝的海军,真正开始迈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传旨!所有参与‘潜蛟号’设计建造者,重赏!马钧,周瑜,记大功!即刻开始后续测试,优化性能,积累数据!朕要尽快看到更成熟、更强大的蒸汽战舰,组成舰队,驰骋四海!”
\\*-\\*-\\*-
就在“潜蛟号”于东海之滨发出工业革命在海洋上的第一声怒吼之时,遥远的西陆,被司马懿精心引导的战争机器,终于轰然启动,将冰冷的铁与火,倾泻到了南俄草原。
第聂伯河下游,可萨汗国的边境重镇萨克尔(Sarkel)外围,罗斯-瓦良格联军如同黑色的潮水,漫过了枯黄的草原。伊戈尔大公骑着高头大马,身披精良的锁子甲(带有司马懿指导改良的痕迹),望着前方那座土木结构的堡垒,眼中闪烁着贪婪与征服的光芒。司马昭作为监军与谋士,紧随其侧。
“进攻!”伊戈尔挥舞着战斧,发出了咆哮。
没有以往部落战争时散乱的呐喊与各自为战,罗斯军队在基层军官(部分由司马懿早期训练的亲兵担任)的呵斥下,保持着相对严整的阵型。装备了改良盾牌和长矛的步兵方阵稳步推进,后方则是由瓦良格佣兵组成的突击队,他们发出野性的战吼,如同锋利的箭矢。
可萨守军试图用弓箭阻挡,但罗斯军队的盾阵有效地抵御了大部分伤害。当双方接阵时,纪律性与协同性的差距立刻显现。罗斯步兵依靠阵型相互掩护,而瓦良格战士则凭借个人勇武,在阵线的关键点上疯狂凿击。
更让可萨人胆寒的是,罗斯军队中竟然出现了数架简陋的、由司马懿指导工匠仿造华朝轰天雷原理制造的“爆燃陶罐”。虽然威力远不及正版轰天雷,投掷距离也近,但它们在守军密集处炸开时,那巨响、火光和飞溅的碎片,依然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和心理威慑。
“魔鬼!他们是魔鬼的军队!”守军中响起了绝望的呼喊。
萨克尔堡垒的防御,在罗斯军队这种兼具纪律、勇猛与“邪术”的攻击下,迅速土崩瓦解。不过半日,城堡便被攻破,守军或死或降,象征着可萨汗国权威的旗帜被扔进火中焚烧。
伊戈尔大公踏入还在冒烟的城堡大厅,看着缴获的财物和跪伏在地的俘虏,志得意满。他拍了拍司马昭的肩膀,用生硬的汉语夹杂着罗斯语赞道:“智慧长老的方略,果然厉害!此战,痛快!”
司马昭谦卑地躬身,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光:“大公英明神武,将士用命,此乃天佑罗斯。然,萨克尔仅是第一站。可萨人富庶,其王庭还有更多财富与荣耀,等待着大公去取。”
“说得好!”伊戈尔大笑,“传令下去,犒赏全军!休整三日,然后,兵发可萨王庭!”
\\*-\\*-\\*-
萨克尔陷落的消息,如同草原上的 wildfire,迅速蔓延。通过游牧部落和往来商队,这消息也被快马加鞭地传回了华朝的安西都护府。
高昌城内,蒋琬接到急报,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知道司马懿会动手,却没想到如此迅速、如此凌厉!
“萨克尔乃可萨东北屏障,此城一失,罗斯兵锋可直指可萨腹地,威胁其王庭乃至黑海商路!”蒋琬对麾下将领与幕僚沉声道,“司马懿练兵、用器,果然有其独到之处。可萨人若不能及时组织有效抵抗,恐有倾覆之危!”
他不敢怠慢,立刻再次以八百里加急,将最新战报与自己的紧急判断送往许昌。同时,他下令安西四镇驻军提高至一级战备,并派出更多的斥候,深入草原,密切监视罗斯军队的动向,以及突厥各部的反应。
\\*-\\*-\\*-
许昌,皇宫。
张圣几乎同时收到了“潜蛟号”试航成功的捷报与萨克尔陷落的警报。
御书房内,气氛微妙。一边是科技突破带来的喜悦,一边是西方局势恶化的忧虑。
“陛下,‘潜蛟号’成功,实乃天佑华朝!假以时日,我海军将无敌于天下!”周瑜兴奋地汇报着试航的细节。
张圣含笑点头,勉励了几句。但当他拿起蒋琬的加急军报时,笑容渐渐敛去。
“司马懿……动作好快。”他放下军报,目光看向诸葛亮与徐元,“萨克尔一战,可见其已将罗斯军队初步锻造成型,更运用了仿制火器。可萨人恐怕难以久持。”
诸葛亮沉吟道:“陛下,罗斯新胜,士气正盛,且其内部因胜利而暂时团结。此时我若直接干预,恐非良机。蒋大都护加强戒备,监视动向,乃是稳妥之举。眼下,当加速‘潜蛟号’后续舰只的建造,同时,我们之前派出的‘文化使者’与那些书籍,该发挥些作用了。”
徐元会意:“陛下,诸葛大人所言极是。我们可令四方馆,设法在波斯、乃至拜占庭宫廷,散布消息,重点渲染罗斯军队中使用‘东方邪术’(爆燃陶罐)、其首领‘智慧长老’乃东方逃犯、且野心勃勃意在整合草原乃至觊觎更西方财富领土之事。需将罗斯描绘成一个打破现有平衡、由危险东方人操控的‘蛮族与邪术’结合体,以此引起波斯、拜占庭更大的警惕与敌意,或许能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支持可萨,或直接对罗斯采取行动。”
张圣眼中寒光一闪:“准!就按此策行事。告诉四方馆,不惜重金,务必将消息精准送达,并巧妙放大其影响。另外,通知蒋琬,可以‘恰好’让一些关于罗斯军队编制、战术特点的更‘详细’的情报,‘流到’可萨残余抵抗力量的手中。我们要给司马懿制造足够的麻烦,让他这匹来自东方的‘狼’,在西方树敌越多越好!”
他再次走到那幅寰宇全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罗斯的位置上。
“司马懿,你能在陆上称雄一时,朕便在海疆与人心上,与你再争高下!这盘棋,还远未到终局!”
东西方的竞争,因“潜蛟号”的初啼与萨克尔的烽烟,进入了更加复杂、更加多维的新阶段。铁与火的碰撞,与文化与谋略的博弈,交织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
(第二百二十七章 完)
喜欢三国渔皇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三国渔皇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