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未完全散去,执政厅的石桌上已摆着一只深褐色的木箱。劳拉德尔戴着棉质手套,小心翼翼地掀开箱盖,一股混杂着旧纸张与樟脑的气息扑面而来——箱内整齐码放着十几本线装诗集,深蓝色封面上印着烫金的“考拉帝国古代诗集”字样,只是金箔早已斑驳,露出底下暗沉的布料。
“这是基地图书馆最后的珍藏。”劳拉德尔取出一本诗集,指尖拂过泛黄的书页,“第三纪元的抒情诗集,记载着帝国最早期的文明记忆。可惜…现在没人能看懂了。”
卡伦率先接过诗集,翻开第一页,纸上的文字弯弯曲曲,像缠绕的藤蔓,又带着金属的冷硬质感。他盯着“星河绕城邦,文明永相传”这句,眉头紧锁:“这些字…认识几个,但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数据面板也查不到解读。”
埃拉凑上前,手中的面板快速扫描文字,屏幕上却只显示“未收录该文本,推测为非实用类废弃文献”。她叹了口气:“总部早就把这些‘没用的抒情文字’从数据库里删除了,我们学的都是‘指令语言’,只会说‘启动设备’‘汇报数据’,哪懂这些诗句。”
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苏朗伽身上。他接过诗集,指尖轻轻按在纸页上,仿佛在触摸遥远的文明温度。亚特兰缇斯虽无文字,却靠口耳相传的歌谣、谚语保留着语言智慧——词根里藏着自然规律,语境中裹着生活经验,这与考拉帝国古代文字的逻辑,竟有着奇妙的共通之处。
“你们看‘星河’这两个字。”苏朗伽指着诗句,“‘星’的词根像星星的形状,‘河’的词根像水流的纹路,合起来就是夜空中的星河。‘城邦’的‘城’,词根像围起来的土墙,‘邦’像聚集的人群,指的是人们聚居的地方。”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所以‘星河绕城邦’,说的是夜晚的星河环绕着人们居住的城邦,是描绘家园的景象。”
再看“文明永相传”,苏朗伽继续解读:“‘文’的词根像刻画的符号,‘明’像火焰照亮黑暗,合起来是‘文明’——用符号记录、用智慧照亮生活的力量。‘永’像无限延伸的道路,‘相传’像手手传递的动作,连起来就是‘文明永远传递下去’。”
当苏朗伽用亚特兰缇斯语言完整译出“星河绕城邦,文明永相传”时,殿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晨光透过石窗照进来,落在诗句上,仿佛让沉睡的文字重新有了温度。卡伦看着纸页,突然想起基地上空的星空——他从未想过,冰冷的星星竟能与“家园”“文明”这样温暖的词联系在一起。
“原来…我们的祖先,也会用这样美的语言描述家园。”埃拉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指尖轻轻划过诗句,“我一直以为,帝国的语言只有‘指令’和‘数据’,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温柔。”
阿丽斯走到苏朗伽身边,看着诗集里的插图——有人们围坐篝火唱歌的画面,有孩童在田间追逐的场景,与亚特兰缇斯的部落生活竟如此相似。“这些诗句里藏着的,不只是文字,还有祖先的生活与智慧。”她转头看向劳拉德尔,眼中满是期待,“不如我们成立一个翻译小组,一起解读这些诗集?既能找回你们的古代文明,也能让两个文明的语言互相理解。”
劳拉德尔眼中闪过惊喜,立刻点头:“好!我让基地的学者都过来,再请亚特兰缇斯的部落长老帮忙——他们熟悉语言背后的生活智慧,肯定能帮上大忙。”他将诗集轻轻放在石桌上,像捧着一件稀世珍宝,“这些诗集,就存放在执政厅图书馆,供所有人查阅学习。以后,这里不仅是议事的地方,也是两个文明交流的‘语言宝库’。”
当天下午,翻译小组就正式成立了。执政厅图书馆的石架上,专门腾出一层摆放古代诗集,旁边放着亚特兰缇斯的兽皮歌谣卷,两种文明的文字在晨光中静静对望。苏朗伽坐在石桌前,身旁围着考拉帝国的学者与亚特兰缇斯的长老,手中的炭笔在兽皮卷上写写画画——将诗集里的文字拆解成词根,再结合部落的谚语、歌谣推测含义。
“‘风过麦浪翻,粮满仓廪实’这句。”部落长老指着诗句,“我们部落也有类似的歌谣‘风吹麦穗摇,家家有粮烧’,说的都是丰收的场景。‘仓廪’应该就是我们装粮食的陶缸、木仓。”
学者们立刻记录下来,在“仓廪”旁标注“储存粮食的容器”,又补充道:“根据基地出土的第三纪元文物,那时的‘仓廪’是石砌的,比现在的金属粮仓更透气,能更好地保存粮食。”
解读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文化差异闹出笑话。比如诗里的“煮酒论英雄”,考拉帝国的学者以为“酒”是“能源液”,亚特兰缇斯的长老却从“煮”“论”的动作,联想到部落“围炉谈狩猎”的场景,最终结合诗中插图——人们围坐陶罐旁,杯中冒着热气,才明白“酒”是一种用谷物酿造的饮品,“煮酒论英雄”是指人们围坐饮酒,谈论勇敢的人。
每当解开一句诗的含义,图书馆里都会响起一阵欢呼。卡伦原本对“无用的诗句”毫无兴趣,却在旁听时,被“执剑卫家国,归田守安康”这句打动——这让他想起自己参军的初衷,不是为了“效率”与“征服”,而是为了守护家园,可后来,却在帝国的指令中渐渐忘了初心。
“原来我们的祖先,也向往‘归田守安康’的生活。”卡伦轻声说,语气带着一丝感慨,“不是只有‘战斗’和‘扩张’,还有‘守着家园,安稳生活’的愿望。”
苏朗伽拍了拍他的肩:“这些诗句,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提醒——无论科技多发达,文明的核心永远是‘人’,是‘家园’,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现在做的,不只是翻译文字,更是找回这份初心。”
夕阳西下时,翻译小组已经解读出二十多句诗,兽皮卷上写满了注解,既有词根分析,也有生活场景的联想。劳拉德尔将兽皮卷小心翼翼地收好,放在诗集旁:“明天我们继续,争取把这些诗集都解读出来,编成一本‘双语诗集’,让两个文明的人都能读懂祖先的智慧。”
离开图书馆时,夜色已浓。苏朗伽和阿丽斯走在石板路上,抬头望向星空——星河正悬在新亚特兰的上空,像诗句里写的那样,静静环绕着这座正在重建的家园。“你说,祖先看到我们现在的样子,会不会很欣慰?”阿丽斯轻声问道。
苏朗伽点点头,目光落在图书馆的方向,那里还亮着微弱的灯光——学者们还在整理今天的解读成果,长老们在讨论明天的计划。“会的。”他的声音带着坚定,“他们留下这些诗句,就是希望文明能传承下去,能有更多人理解‘家园’与‘和平’的意义。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实现他们的愿望。”
夜风穿过街道,带来远处篝火的暖意,也带来孩子们哼唱的歌谣——那是阿丽斯根据解读出的诗句,改编的亚特兰缇斯小调,歌词里唱着“星河绕家园,文明永相传”。苏朗伽知道,这些古老的诗句,不会再沉睡在木箱里,它们会像种子一样,落在两个文明的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守护和平与家园的大树。而翻译小组的灯火,也会像星星一样,照亮两个文明融合的道路,让语言不再是隔阂,而是连接彼此的桥梁。
喜欢亚特兰提斯遗落的荒原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亚特兰提斯遗落的荒原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