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星潼的指尖刚碰到便携袋,就被袋里的动静逗笑了 —— 不是麦粒碰撞的硬邦邦声响,是像有一窝刚长出绒毛的小雀儿在里面扑腾,隔着粗布都能摸到那股软乎乎的劲儿,一下轻蹭袋壁,一下又轻轻撞,连节奏都带着点雀跃,像在数 “一、二、三”,生怕慢了什么。
她把袋子举到眼前,透过布缝往里面看:几粒饱满的麦粒正贴着袋壁跳,不是乱撞,是顺着银簪映出的淡金光纹挪,芒尖沾着点空间站的冷凝水,像缀了颗小露珠,一沾光就亮晶晶的。有粒特别圆的麦粒,跳得最欢,刚撞完左边的袋壁,又转身蹭右边的,活像个好奇的小孩,在袋子里摸来摸去,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你听,还挺有章法。” 张叙舟凑过来,把耳朵轻轻贴在袋口,没一会儿就笑出声,“不是瞎跳,是跟着什么调子在动 —— 像咱小时候在三江平原听的麦浪声,一下轻,一下重,刚好踩在拍子上。” 他说着,指尖碰了碰袋里最欢的那粒麦,麦粒竟像有知觉似的,往他指尖的方向又跳了跳,芒尖轻轻刮过布面,痒得苏星潼忍不住攥紧了袋子。
苏星潼捏出一粒麦粒凑到舷窗下,阳光刚好透过舷窗落在麦粒上,能清楚看见麦粒表面的细芒 —— 那些比头发丝还细的芒,正慢慢蜷起来,又轻轻展开,带着麦粒往火星的方向挪了挪,幅度小得像怕被人发现。她忽然想起去年在地球实验室的日子,当时看麦种发芽,它们也会这样动,只是没这么急,那时的麦种像贪睡的小孩,动一下就歇会儿,可现在这袋,倒像揣了颗小太阳,连跳动都带着股热乎劲儿。
“是沾了地脉的气。” 张叙舟摸了摸掌心的地脉印记,印记还带着点银簪的暖烫,“早上三叔公说,这批麦种收的时候,麦场中央的麦堆自己跳了半寸高,惊飞了守夜的麻雀 —— 当时还以为是风,现在看来,是地脉在给它们打招呼呢。” 他说着,把自己的掌心贴在便携袋上,袋里的麦粒突然跳得更欢了,像是认出了他掌心的印记,隔着布都要往他手边凑,活像久别重逢的小家伙。
护江 App 的提示音轻轻响了,苏星潼点开屏幕,画面里立刻跳出三江平原的麦场:村民们正往布包里装新麦种,红绳绕着袋口系了一圈又一圈,三叔公举着个装满麦粒的搪瓷碗,在镜头前笑得眯起眼:“叙舟啊,多带点,让火星也尝尝咱岷江的麦香!刚收的麦,还带着地里的热乎气呢!”
画面刚落,便携袋里的麦粒突然齐齐跳了一下,像是听到了三叔公的声音。有粒麦粒从袋缝里漏出来,滚到苏星潼的掌心,芒尖轻轻蹭了蹭她的指尖,痒得她忍不住笑。她把麦粒放回袋里,刚系上绳结,就感觉袋里的动静又变了 —— 这次不是小雀儿扑腾,是像麦浪轻轻晃,一下一下,温柔得很,像是在说 “知道啦,我们会带着麦香去火星的”。
张叙舟看着她手里的袋子,突然想起母亲当年做麦饼的场景:把新麦粉揉成团,总要先挑几粒最饱满的麦粒,埋在饼坯最中间,说 “这样饼里就有麦魂,吃着香”。现在这袋会跳的麦种,怕就是带着 “麦魂” 的 —— 带着三江平原的土气,带着岷江的水意,还带着全村人的盼头,连跳动都藏着回家的路。
“说不定到了火星,它们还能帮咱们找节点呢。” 苏星潼把便携袋抱在怀里,袋里的麦粒像是听懂了,又轻轻跳了几下,幅度不大,却像在应和。舷窗外的火星越来越近,红色的沙丘在阳光下泛着光,可苏星潼怀里的便携袋,却像揣着一小片三江平原的麦浪,暖乎乎的,连跳动都带着家乡的温度 —— 那是地球地脉的心跳,是最软的牵挂,也是最硬的底气。
喜欢岷江神工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岷江神工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