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蒂尼姆上空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城市废墟间零星的反抗枪声仍如垂死者的抽搐般不时响起,但泰拉大陆北方的政治地图,已然被叙拉古与乌萨斯这两只巨爪,以最粗暴的方式彻底重绘。维多利亚帝国的覆灭,如同一场席卷大陆的超级地震,其引发的冲击波和余震,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速度,冲向每一个角落,尤其是那个在帝国铁蹄下摇摇欲坠的“反狼同盟”。
同盟的黄昏——绝望的蔓延
“反狼同盟”的根基,随着伦蒂尼姆的陷落,彻底动摇了,甚至可以说,已经名存实亡。
曾经,他们是泰拉大陆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集合了老牌帝国维多利亚、新兴科技强国哥伦比亚(及其流亡政府)、魔法强国莱塔尼亚,以及众多心怀恐惧的中小城邦。他们试图扼杀叙拉古这头刚刚崛起便展现出惊人侵略性的恶狼。然而现在,核心支柱维多利亚已然崩塌,被狼与熊残忍地分食。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政治和心理上的毁灭性打击。
在莱塔尼亚,双子女皇的宫廷中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与寒意。金碧辉煌的议事厅内,往日里从容优雅的贵族和大臣们,此刻脸上都写满了焦虑与无措。乌萨斯的大军就在曾经的盟友——如今已沦为焦土的维多利亚北部边境虎视眈眈,其兵锋距离莱塔尼亚的富饶谷地仅有一步之遥。而叙拉古的狼群在消化了维多利亚东部的战利品后,下一个目标会是谁?答案几乎不言自明。
“我们……我们能否与乌萨斯单独媾和?”一位年老贵族颤抖着提出建议,立刻引来了主战派的激烈驳斥。
“媾和?与乌萨斯?那无异于与虎谋皮!他们刚和叙拉古瓜分了维多利亚,胃口正旺,怎么可能满足于一点点蝇头小利?”
“但我们的军队,能同时抵挡住狼和熊吗?维多利亚那么强大都……”
“必须立刻向炎国、向萨尔贡、向一切可能的力量求援!这是整个泰拉文明的危机!”
“远水难救近火!叙拉古的德克萨斯和那个疯狼拉普兰德,他们会给我们时间吗?”
争吵声在宫殿中回荡,却无法驱散那日益浓重的绝望阴影。莱塔尼亚的战争机器虽然依旧强大,但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面对两个刚刚取得辉煌胜利、士气正盛的军事帝国,没有人敢断言能够幸免。一种“下一个就是我们”的末日预感,如同瘟疫般在高层和民间蔓延。
而对于哥伦比亚流亡政府而言,伦蒂尼姆的陷落几乎敲响了他们的最后丧钟。他们复国的最大希望——依托维多利亚这个强大的盟友和基地进行反攻——已经彻底破灭。如今,他们如同无根的浮萍,飘零在异国他乡(主要依附于莱塔尼亚),手中的力量日益衰减,内部的分裂和绝望情绪比莱塔尼亚更甚。一些原本支持他们的财团和势力,开始暗中与叙拉古帝国或乌萨斯接触,寻求在新的秩序下保全自身利益的可能。空气中弥漫着背叛与失败的气息。
至于其他中小城邦,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些靠近新边境的城邦,已经开始秘密派遣使者,携带重礼,前往狼吻堡或乌萨斯的圣骏堡,试图用臣服和贡赋来换取一时的平安。所谓的“反狼同盟”,在绝对的力量和残酷的现实面前,已然分崩离析,只剩下莱塔尼亚还在勉力支撑着那面即将破碎的旗帜。
狼吻堡的冷静——消化与铸剑
与外界的恐慌和绝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叙拉古帝国心脏——狼吻堡那异乎寻常的、近乎冷酷的平静。
御前会议厅内,德克萨斯女皇依旧站在那巨大的战略沙盘前。沙盘上,代表叙拉古帝国的猩红色区域已经急剧膨胀,覆盖了维多利亚东部的大片版图,并与乌萨斯的暗红色区域紧密相邻。然而,德克萨斯的脸上看不到丝毫征服者的得意与狂热,只有一如既往的、深不见底的冷静,仿佛刚刚吞下的不是一个千年帝国的大半精华,而只是一块需要仔细咀嚼的硬肉。
“狂欢结束了。”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位与会将领和官员的耳中,如同冰水浇头,瞬间压下了他们心中因巨大胜利而滋生的浮躁,“占领,不等于消化。征服,不等于统治。”
她开始下达一系列清晰而务实的指令,为帝国按下暂停键,进入一个至关重要的、短暂而紧张的“休息与准备”阶段:
1. 军事巩固与休整:
· 前线转防御: 命令拉普兰德的中路突击集群,在确保伦蒂尼姆东部控制区稳定的同时,逐步将主力后撤至蓝瑙河一线及后方预设的坚固防线进行休整补充。将清剿残敌、维持占领区“秩序”的任务,交由新组建的、由二线部队和归降的维多利亚辅助军组成的占领军。
· 轮换与补充: 启动大规模兵员轮换计划,将久战疲惫的一线主力师团撤回帝国本土休整,同时将训练完毕的新兵和重建的预备役师团调往前线,熟悉环境,担任守备任务。
· 装备维护与升级: 帝国庞大的军工体系并未因胜利而停歇,反而开足马力,利用从维多利亚掠夺的先进技术和工业设备,对现有的“影狼”、“胡狼”等装备进行升级改造,同时研发针对未来可能对手(如莱塔尼亚的法师军团、乌萨斯的超级重甲单位)的新式武器。
· 警惕“盟友”: 德克萨斯特别强调,在与乌萨斯控制区接壤的漫长“接触线”上,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增派侦察部队,构筑防御工事。“乌萨斯,是我们暂时的伙伴,也是永久的潜在对手。”她的话语让所有将领心中一凛。
2. 政治消化与整合:
· 傀儡政权与怀柔政策: 在占领区,尤其是伦蒂尼姆,扶植亲叙拉古的维多利亚投降派贵族和官员,组建名义上的“自治政府”,以减轻直接统治的阻力,并利用他们来维持基层秩序和征敛资源。同时,有限度地推行一些怀柔政策,如恢复部分基础民生设施,提供最低限度的医疗救助,以分化抵抗力量,争取底层民众的麻木接受。
· 文化同化与教育渗透: 强制推行叙拉古语教育,篡改历史教科书,宣扬帝国武勋和“新秩序”的必然性,试图从思想上瓦解维多利亚人的抵抗意志,培养新一代的“顺民”。
· 资源掠夺与输送: 建立起高效而残酷的资源输送管道,将占领区的粮食、矿产、工业原料、技术人才,源源不断地运往叙拉古本土,转化为支撑帝国下一次战争的养料。
3. 外交博弈与孤立对手:
· 维持乌萨斯同盟: 尽管心存戒备,德克萨斯依旧指示外交部门,继续保持与乌萨斯的“友好”磋商,稳定现有瓜分方案,避免因摩擦而提前爆发冲突。至少在彻底解决“反狼同盟”残余之前,这头北方巨熊还需要稳住。
· 分化与威慑: 对惊恐万状的中立城邦,恩威并施。一方面展示帝国的“宽宏”与“秩序”,引诱其归附;另一方面,则通过军事演习和强硬表态,威慑任何试图支援莱塔尼亚的行为。全力孤立莱塔尼亚,使其无法获得有效的外援。
德克萨斯的每一个决策,都精准而冷酷,如同最精密的机器在运行。她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是敏锐地看到了帝国因急速扩张而内部出现的虚空和隐患——疲惫的军队、尚未驯服的占领区、虎视眈眈的“盟友”、以及仍在苟延残喘的敌人。她知道,这段休整期不是战争的结束,而是下一次、可能更加惨烈战争的开端前奏。帝国必须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将吞下的领土转化为真正的力量,将缴获的刀剑,重新熔铸成更锋利、更适合下一场猎杀的武器。
暴风雨前的宁静
在前线,拉普兰德虽然对停止进攻的命令感到些许烦躁,但她并非毫无理智的战争狂人。她也清楚麾下的“狼牙”军团需要时间来舔舐伤口,补充鲜血。她将指挥部设在伦蒂尼姆东部一座被征用的坚固庄园里,每日除了巡视防线、督促训练,便是望着西边莱塔尼亚的方向,眼中跳动着压抑的、期待下一次狩猎的火焰。她知道,德克萨斯的暂停,只是为了下一次更致命的扑击蓄力。
而在广袤的、满目疮痍的维多利亚故土上,一种诡异的、令人窒息的“平静”降临了。大规模的会战停止了,但零星的游击战、抵抗组织的暗杀、以及占领军残酷的清剿,从未真正停歇。火焰在灰烬下阴燃,仇恨在沉默中积累。
叙拉古帝国这头战争巨兽,在撕碎了维多利亚这头雄狮后,暂时趴伏了下来,贪婪地吞噬着猎物的血肉,舔舐着爪牙上的血迹,肌肉在平静的表皮下贲张,准备着下一次的跃起。它的目光,已经越过尚未完全冷却的维多利亚废墟,投向了西方那片笼罩在魔法迷雾与绝望之中的土地——莱塔尼亚。
泰拉大陆的呼吸,在这短暂的、充满不祥预感的宁静中,似乎都停滞了。所有人都知道,这宁静不会持续太久。当叙拉古帝国完成休整,当德克萨斯认为时机成熟,下一场席卷大陆的风暴,将比上一次更加猛烈,更加血腥。反狼同盟的残党,以及在北方冷眼旁观的乌萨斯,都将被卷入这由狼吻堡主导的、决定最终命运的终极漩涡。
喜欢过往如月光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过往如月光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