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飞358团通过“阳奉阴违”拖延南调、内部整风巩固根基、与李云龙部默契“贸易”等一系列举措,在风陵渡根据地稳住了阵脚,实力有所恢复。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重庆方面对楚云飞部的猜忌并未因暂时的“服从”而消除,反而因其在敌后的顽强存在和日益提升的影响力而愈发不安。与此同时,阎锡山对晋南这块战略要地也从未死心。于是,一股由重庆默许、二战区某些顽固派军官具体执行的“摩擦”暗流,开始向风陵渡根据地涌来。
这日清晨,鹰嘴岩指挥部内电话铃声急促响起。负责根据地西北边缘区防务的三营长打来紧急电话,语气愤懑:“团长!出事了!二战区游击第三支队(阎锡山嫡系部队)的一个连,今天凌晨突然越过防区界线,抢占了我们控制下的张家庄,理由是‘防止八路军渗透’。我们派去交涉的指导员被他们扣了,还打伤了我们两个哨兵!他们声称张家庄是‘缓冲区’,应由二战区统一管辖,让我们的人立刻撤走!”
几乎同时,负责后勤的军官也来报告,一支由二战区后勤处派出的、前往风陵渡“慰问”并“点验”物资的小分队,态度倨傲,在仓库区域四处窥探,言辞间多有挑剔和试探,似有意挑起事端。
方立功放下电话,脸色铁青:“团长,他们开始了!这是蓄意挑衅!想逼我们动手,好给他们武力解决的借口!”
楚云飞站在地图前,目光冰冷地扫过张家庄的位置。那里是通往山区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敏感。他沉默片刻,脸上看不出喜怒,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极度愤怒时的表现。
“意料之中。”楚云飞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我们这边刚整风完毕,他们那边就坐不住了。见军事压迫不成,就想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搞摩擦,制造事端,破坏团结抗战的舆论,甚至寻机吞并我们的地盘。”
“对方选择张家庄发难,是看准了那里是我们与八路军活动区的交界,容易制造‘防共’借口。扣人、伤人,是想激怒我们,诱使我们先动手。他们算准了我们不敢公开破坏抗战大局,想用‘维护军令政令统一’的帽子压我们。同时,派点验组来,一是示威,二是侦察我们的虚实。”
孙大勇一拳砸在桌上:“妈的!欺人太甚!团长,让我带一个营过去,把张家庄抢回来!把咱们的人救出来!看谁敢拦!”
“胡闹!”楚云飞厉声制止,“你忘了内部整风时怎么说的?遇事要冷静!他们现在巴不得我们动武!一旦开枪,性质就变了!‘破坏抗战、攻击友军’的大帽子扣下来,重庆正好有理由调兵来‘剿办’我们!到时候,鬼子笑都来不及!”
方立功忧心忡忡:“那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占我们的地盘,扣我们的人吧?退让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
“退让?当然不!”楚云飞眼中寒光一闪,“但斗争要讲策略!毛主席说过,对付摩擦,要‘有理、有利、有节’!这六个字,就是我们应对当前局面的总方针!”
他走到地图前,斩钉截铁地部署应对策略,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立刻以358团部的名义,向二战区长官部、重庆军事委员会并发全国各抗战团体、报社(通过秘密渠道)发出急电!”楚云飞口述电文要点,“电文要写明:一、详述张家庄事件经过,强调该庄历来为我部有效控制之抗日村庄,驻有民运机构,群众基础良好。二、指出游击第三支队无故越界、强占村庄、扣押、打伤我抗日官兵之事实,严重破坏团结,影响抗战。三、严正要求二战区长官部立即责令该部退出张家庄,释放我被扣人员,赔偿损失,惩办肇事者。四、申明我部一贯拥护中央,坚持团结抗战,但绝不容忍任何破坏抗战、损害抗日力量之行为。电文语气要义正词严,事实清楚,诉求明确,将‘破坏抗战’的帽子反扣回去!”
“同时,”楚云飞补充道,“让我们控制的《抗敌报》(根据地小报)和同情我们的外围报纸,发表评论文章,揭露摩擦真相,呼吁维护团结,一致对外。要把舆论的主动权抓在我们手里!”
“命令三营!”楚云飞对赵铁柱说,“立即向张家庄方向增派一个连,但不是去强攻!而是在庄外有利地形隐蔽集结,构筑工事,形成威慑。派出小股部队,在庄周围巡逻,切断其补给线,围而不打。对外宣称是‘防止日军乘隙而入’。告诉战士们,不准开第一枪!但如果对方敢先开枪,或者企图伤害我被扣人员,就坚决反击,速战速决,打疼他!但要控制规模,以救出人员、迫其退出为目标。”
“另外,”楚云飞对方立功说,“通知李云龙部(通过秘密渠道),请他们在其侧翼适当‘活动’一下,造成一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态势,让阎锡山的人有所顾忌。但切记,只是策应,不能直接卷入。”
“对付那个点验组,”楚云飞冷笑一声,“立功,你亲自去接待。态度要不卑不亢!他们要看仓库?可以!但只能看公开的、允许看的物资,而且必须有我们的人全程‘陪同’。他们若问及敏感问题,一律以‘军事机密’或‘按上峰规定办理’搪塞。他们要‘点验’部队?就说部队正在野外集训,防区紧张,不便集中。总之,软钉子给他碰回去!既要让他们达不到目的,又不能给他们留下‘抗拒点验’的口实。”
“同时,”楚云飞目光深邃,“通过我们在二战区内部的友好人士,向赵承绶、王靖国等相对理性的将领透露信息,说明摩擦的危害性和背后可能存在的阴谋,争取他们的理解甚至暗中调解。要让他们明白,阎锡山的人这么搞,只会便宜鬼子,损害晋绥军整体的利益。”
“命令‘旋风’突击队,做好应急准备。”楚云飞压低声音对周卫国说,“挑选精干人员,化装潜伏到张家庄附近。万一谈判破裂,对方要下毒手,要不惜一切代价,武力营救被扣人员!同时,根据地所有部队,进入二级战备状态,严防日军和顽固派趁机偷袭。”
楚云飞的应对方案,可谓滴水不漏,刚柔并济,既展现了坚决斗争的姿态,又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避免了落入对方的陷阱。
命令迅速下达。三营增援部队很快对张家庄形成了无形压力。二战区长官部接连收到楚云飞义正词严的电报和来自各方询问、关切的消息,压力陡增。那位带队抢占张家庄的游击支队长,原本以为楚云飞会忍气吞声或鲁莽动手,没想到对方反应如此迅速、强硬且有理有据,反而把自己置于了被动地位。加之听说八路军在附近有异动,担心腹背受敌,气焰顿时矮了半截。而那个点验组,在方立功不软不硬的接待下,一无所获,悻悻而归。
经过几天紧张的对峙和幕后交涉,在二战区内部一些不愿事态扩大的将领调解下,游击第三支队最终被迫灰溜溜地撤出了张家庄,释放了被扣人员,并象征性地道了歉。楚云飞见好就收,并未扩大事态,但严正警告下不为例。
这场由顽固派挑起的摩擦,在楚云飞“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下,被成功化解。358团不仅维护了自身权益和尊严,还在舆论上赢得了主动,揭露了顽固派破坏团结的真相,使根据地军民更加团结。而楚云飞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政治智慧和斗争艺术,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军内外的威信。
事后总结会上,楚云飞对部下说:“同志们,摩擦是躲不掉的。对于顽固派的挑衅,一味退让就是投降,鲁莽硬拼就是冒险。我们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要抓住‘理’字,争取多数,打击少数,利用矛盾,各个击破。这次摩擦被我们打退了,但绝不会是最后一次。大家要时刻保持警惕,练好军事本领,也要学好政治斗争这门功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复杂的局面中,立于不败之地!”
喜欢穿越系列之楚云飞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系列之楚云飞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