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休阵亡的噩耗传入洛阳,紫宸殿内一片肃杀。悲愤与怒火在每一位将领眼中燃烧,复仇的呼喊几乎要冲破殿顶。然而,御座之上的苻坚,在最初的震怒之后,眼神却逐渐变得深沉如海。他抬手,无形的威压瞬间让沸腾的朝堂安静下来。
“王将军为国捐躯,此仇必报!”苻坚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质感,在殿中回荡,“但如何报,何时报,需慎之又慎。”
他站起身,踱步至巨大的寰宇图前,手指划过北方广袤的草原。
“朕深知,草原如海,游牧如潮。昔年汉武倾国力北伐匈奴,虽战功赫赫,然国库空虚,民生凋敝,终未能根除边患。拓跋鲜卑,纵马驰骋,来去如风,若我举全国之兵深入漠北,彼可远遁千里,待我师老兵疲,再行反击。此非复仇,实乃自损国力,正中其下怀。”
他转身,目光扫过群臣:“拓跋珪设伏杀王休,意在激怒朕,诱我大军于寒冬北上。朕若冲动,便入了他的圈套。”
这番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分析,让不少被复仇情绪冲昏头脑的将领渐渐清醒。他们意识到,这位陛下看得比他们更远,想得比他们更深。
“然,”苻坚话锋一转,眼中寒光乍现,“帝国威严,不容挑衅!将士之血,不可白流!拓跋珪必须为他的狂妄付出代价!”
他回到御座,下达了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命令,展现出穿越者特有的战略眼光:
“传朕旨意:
追赠王休为骁骑将军,谥‘刚侯’,极尽哀荣,厚恤其家。并州参战将士,双倍抚恤!朕要让天下人看到,为国奋战者,虽死犹荣!”
敕令李威!北疆全线,提高戒备等级。然,非是固守待毙!精选骑兵万人,分为十队,由骁勇善战之将统领,配备双马,携强弓劲弩与火油。任务非攻城略地,而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朕深入草原百里,专寻拓跋珪直属部落及参与伏击之部落!焚其越冬草料,掠其牲畜,击其分散之众!记住,一击即走,绝不恋战!朕要让草原这个冬天,比往年更难熬!要让每一个参与伏击的部落,都感受到切肤之痛!”
敕令杨定、张蚝!维持现有压力,暂不进行大规模攻势,但需做出积极姿态,牵制吐蕃,使其不敢与北魏呼应。”
” 苻坚看向负责外交与情报的重臣,“以朕之名,传檄草原!明发拓跋珪背信弃义、设伏偷袭之罪!宣告凡有擒杀拓跋珪或其主要党羽者,封王赏万金!凡有部落愿归顺大秦,助剿拓跋者,既往不咎,许以水草丰美之地,开放边市!”
这一套组合拳,军事上采取精准、凶狠但有限的报复性打击,旨在削弱北魏战争潜力和士气,而非寻求决战;政治上进行孤立分化,争取中间力量;经济上加剧其冬季生存压力;情报上扰乱其内部。目标明确——不打全面战争,但要打疼拓跋珪,打怕北魏,让其短期内再无能力组织如此规模的挑衅,并为未来可能的进一步行动创造条件。
旨意传出,帝国的战争机器再次启动,但这一次,运转得更加精准而高效。
北疆,李威精选的万人骑兵,如同十支离弦的利箭,携带着帝国的怒火,射入茫茫雪原。他们不再追求堂堂之阵,而是化身草原狼群,神出鬼没,专门袭击拓跋珪核心势力的薄弱环节。一处处的草料堆在夜间燃起冲天大火,小股的北魏巡逻队遭遇毁灭性打击,依附拓跋珪的中小部落损失惨重,哀鸿遍野。
檄文与悬赏通过各种渠道在草原传播,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引起了诸多部落的私下议论与权衡。
“绣衣”的暗探则如同病毒,在北魏内部散播着不安与猜忌。
面对秦军这种“打了就跑,专挑软肋”的新战术,拓跋珪感到束手无策。这种战术让他的军队疲于奔命,却始终无法有效地打击秦军。与此同时,他的内部也出现了巨大的压力和纷乱的谣言。
一些部落首领开始对拓跋珪的领导能力产生质疑,认为他无法应对秦军的挑战。这些谣言在部落中迅速传播,使得军心不稳,士气低落。拓跋珪深知,如果不能迅速解决这些问题,他的统治将会面临严重的危机。
为了扭转局势,拓跋珪决定采取主动,组织大军围剿秦军。然而,秦军的骑兵极其狡猾,他们行动迅捷,神出鬼没,根本不与拓跋珪的主力接触。每当拓跋珪的军队逼近时,秦军就会迅速撤退,让拓跋珪的围剿计划屡屡落空。
拓跋珪意识到,这种被动的围剿战术无法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于是,他改变策略,严令各部收缩,集中兵力防守重要据点。然而,这一举措却导致了外部草场和资源的放弃,使得部落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部落民众开始抱怨拓跋珪的决策,对他的不满情绪日益加剧。
冬季本就是草原最难熬的季节,秦军的报复性掠袭和封锁,使得这个冬天对北魏而言,变得格外漫长和艰难。拓跋珪虽然取得了王休这一战术上的胜利,却在战略上陷入了更大的困境,真正品尝到了激怒一个强大的秦所带来的苦果。
洛阳紫宸殿内,苻坚听着来自北疆的战报,面色平静。他知道,这场有限度的反击只是开始。他要让拓跋珪明白,挑战大秦的底线,需要付出远超其想象的代价。大秦的威严,需要用智慧和力量共同维护,而非单纯的杀戮。下一步,他将继续运用各种手段,持续对北魏施加压力,直到其彻底屈服,或内部生变。这场跨越草原与长城的博弈,远未结束。
喜欢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