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把手机翻过来,屏幕朝下放在桌上。那条消息还在震动,网安支队的朋友说的车又出现了。他没有再看第二眼。
他打开电脑,文档还停留在《商业纠纷案件标准化应对流程(初稿)》的页面上。光标在第一行闪烁,像在等一个决定。他开始敲字,一条一条往下写,从证据收集到调查路径,再到对方可能采取的动作。每一条都来自最近这个案子的真实经历。
上午十点,办公室门被推开。企业主走了进来,手里提着一个文件袋。
“我来签合同。”他说。
林远抬头,没说话。
“法律顾问合同。”企业主把文件袋放在桌上,“一年期,涵盖合同审核、知识产权备案和合规培训。”
林远翻开第一页。条款清晰,服务范围比普通顾问更细。有一条专门写了“重大决策前的法律风险评估”,另一条注明“可随时调取过往案件应对模板”。
“你看过我们做的那份《应对指南》?”林远问。
“看了。”企业主点头,“你们能把打官司的过程拆成步骤,说明不是靠运气赢的。这种东西,对企业有用。”
林远合上文件。“你知道我们团队现在只有七个人。”
“我知道。”
“常规顾问案我们还能接,但要是同时来三个项目,人手不够。”
“我不怕慢。”企业主说,“我要的是准。你们连对方律师打电话的时间都能查出来,这种细致,比速度快重要。”
林远停顿了一下,拿起笔,在签字栏写下名字。
合同落定。企业主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停下。
“我们信的不是名气,是你们连一个签字笔迹都较真的态度。”他说完,推门出去。
林远把合同扫描存档,新建了一个文件夹,命名为“业务拓展”。刚放进去,邮箱提示音响起。
三封新邮件。
第一封来自一家初创科技公司,说看到胜诉新闻后想咨询专利保护方案;第二封是一家制造企业,希望做一次全面的合同合规审查;第三封写着“长期合作意向”,附件里列了十二项服务需求,包括劳动人事制度梳理、对外合作协议模板库建设。
他一条一条往下看。这些不再是单纯的诉讼代理,而是嵌入企业日常运营的法律支持。
电话响了。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
“林律师吗?我是昨天发邮件的星源科技。”对方声音干脆,“您什么时候方便,我们想当面谈一下技术保密协议的事。”
“这周周三下午可以。”林远回答。
“好,我们带材料过去。”
挂掉电话,他又打开共享文档,把今天签下的合同内容复制进去。然后新建一个表格,标题是“服务类型分类与执行标准”。
第一条:诉讼代理——以证据链完整性为核心,侧重风险节点预判。
第二条:合同审核——建立三级校对机制,重点排查隐藏责任条款。
第三条:知识产权备案——联合专业机构制定申报流程图。
第四条:合规培训——按行业特性设计课程模块。
他一条条往下写,中间停下来喝了口水。窗外阳光偏移,照在桌角的文件堆上。那些都是近期收到的合作意向书,有的打印出来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
下午两点,助理敲门进来。
“林律师,下周的排期满了。已经有五家企业预约洽谈,还有两个说是紧急事项,希望能提前安排。”
林远点头。“把所有预约按优先级排序。诉讼类排前面,顾问类按企业规模和需求复杂度分档。”
“那……要不要招人?”
“现在谈这个太早。”林远说,“先看看我们能接多少活,再决定怎么扩。”
助理记下话,转身要走。
“等等。”林远叫住他,“通知所有人,明天早上九点开个短会。议题只有一个——怎么把这次的顾问合同做成标准模板。”
“要做成通用的?”
“对。”林远说,“以后每接一个类似项目,不用从头开始。有现成的框架,只改细节就行。”
助理点头出去了。
林远继续整理资料。他把企业主签下的合同打印出来,贴在白板上。旁边列出需要配套完成的工作项:合同范本更新、内部协作流程、客户沟通记录表。
傍晚六点,天色暗下来。办公室灯亮着,其他人都走了。他还在电脑前,修改那份《应对指南》。
原来的版本只针对商业纠纷,现在要加入新的部分。他在目录里加了一章:“非诉服务执行规范”。
刚输入标题,手机又震了一下。
还是那个朋友。
“你家小区监控调出来了。车牌模糊,但车型确认是黑色SUV。昨天出现两次,一次在晚上八点,一次在凌晨一点。”
林远看完,把手机扣在桌上。
他没有关电脑,也没有起身。打开邮箱,开始起草一封新邮件。
收件人是团队全员。
主题:关于建立“案件复盘数据库”的通知
正文第一句:从今天起,每个办结的案件必须提交一份完整复盘报告。
喜欢林远的律师生涯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林远的律师生涯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