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把车停进律所地下车库时,手机还在震动。李薇刚发来一条确认信息:王强的云账户没有登录记录,所有加密邮箱近三年均无异常上传。他盯着屏幕看了两秒,熄了火,拎起包往电梯走。
电梯门快合上时,一只手从外面伸进来。陈小雨穿着浅灰外套,手里抱着两本厚书,封面是《刑法注释全本》和《刑事诉讼法实务指南》。她点头打了招呼,没说话。
“你来得快。”林远说。
“你电话里说得急。”她声音平稳,“我带了条文索引和判例汇编,怕一会儿要查。”
电梯上升,数字跳动。林远把U盘从口袋里拿出来,递给她。“这里面是王强手机里恢复的短信草稿,时间、内容都在。还有医院监控里那个假医生进出的画面截图。我们得把控告状今晚定稿。”
陈小雨接过U盘,指尖在金属面上轻轻划了一下。“故意杀人罪能立住吗?光凭一条未发送的短信,可能不够直接证据。”
“不止。”林远说,“短信里提到‘账本和录音’,说明王强掌握实质性证据。而他在案发当晚试图联系郑世坤,证明对方是唯一知情且可能灭口的人。再加上监控显示有人在他
林远把U盘从口袋里拿出来,递给她。陈小雨接过,指尖在金属面上轻轻划了一下,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电梯门在十二楼打开,她转身朝办公室走,脚步稳定。林远跟在后面,走廊灯光照在她的肩线上,书页边缘微微翘起。他没再说话,脑子里还在转着那条未发送的短信:“账本和录音我都藏好了……他们会不会找到我女儿?”
办公室门刚关上,林远就拨通了老陈的电话。
“我需要医院停车场的监控,b2层,昨晚零点到两点之间。”他说。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哪个医院?”
“市一院,王强住的那个。”
又是一阵停顿。老陈的声音压低了些:“我有个兄弟在保卫科,但只能给你十分钟,看完就得删。”
“够了。”林远挂了电话,抓起外套往外走。
半小时后,他坐在市一院保卫科的监控室里。屏幕上是黑白画面,角落的时间戳跳着00:45。老陈的兄弟坐在旁边,手指敲着桌面,时不时看一眼门口。
“快点。”那人说。
林远盯着画面,一帧一帧拖动。00:48,一辆黑色轿车从坡道驶入b2,车牌被泥遮住大半,只能看出尾号是“76”。车停在货梯附近,司机没下车,车灯熄了,车内一片黑。
十二分钟后,车门打开,一个穿深色夹克的男人下来,戴着帽子,低着头,径直走进货梯。他手里拎着一个白布袋,不像是医院配发的。
林远记下时间,回放前一个镜头。车门开的瞬间,驾驶座一侧的脸闪过一瞬——瘦脸,短须,右眉有个小疤。
他掏出手机,翻出郑世坤司机赵立的照片。比对眉角、鼻梁、下巴线条,几乎一致。
“这人不是医院的。”林远说。
“谁知道呢。”保安低头看了看表,“还有三分钟。”
林远立刻导出片段,存进随身U盘。临走前,他多看了一眼系统日志——那辆车登记在“恒正集团后勤部”名下,车主姓名:赵立。
回到车上,他拨通李薇团队的号码,把画面传过去,要求反查赵立名下所有车辆。二十分钟后,回复来了:赵立名下登记过两辆车,一辆黑色帕萨特,已过户;一辆白色金杯面包车,牌照为“沪A·87K32”,三年未年检,登记地址为城西拆车厂。
林远直接导航过去。
拆车厂在城郊,铁门半开,院子里堆满报废车壳。他找到那辆金杯,车门锈死,玻璃蒙着灰。他用撬棍从副驾驶一侧打开,钻了进去。
车内有股陈年灰尘混合塑料烧焦的气味。座椅塌陷,脚垫发霉。他在副驾驶储物格里摸到一层夹层,撕开一看,里面藏着一个透明小袋,装着一点白色粉末。
他小心封好,拍照,立刻联系监察委对接的技术人员,申请紧急送检。对方答应两小时内出结果。
等消息时,他蹲在车边抽烟。手机震动,是李薇发来的另一条信息:赵立昨晚00:42曾用手机连接过医院附近的公共wiFi,信号来源为住院部后巷的基站。
时间,地点,路径,全都对上了。
林远起身,回拨老陈电话:“能不能再调一次医院内部监控?我想看货梯出口到病房楼之间的走廊。”
“你还没完?”
“我需要确认,那个穿白大褂的人,是不是从货梯出来的。”
老陈叹了口气:“我试试。”
四十分钟后,林远再次坐在监控屏幕前。画面是住院部西侧走廊,时间00:57。货梯门打开,一个穿白大褂、戴口罩的人走出来,手里提着那个白布袋。他没走主通道,而是贴着墙边往监护区去。
林远放大画面。那人右手小指缺了半截。
他心头一紧,立刻翻出王强昏迷前的笔录照片——当时警方记录过,王强提到案发当晚,有个“穿夹克的男人”来收账,手上“少一根手指”。
不是巧合。
他把两段视频并排播放:赵立从车上下来,提着布袋进货梯;七分钟后,“医生”从货梯出来,提着同样的袋子走向病房。
同一袋子,同一时间,同一路径。
林远把画面定格在“医生”进入病房的瞬间,截图保存。他站起身,对保卫科的人说:“这段监控我得带走。”
“不行,必须删。”
“我已经录屏了。”林远看着他,“如果你不主动交,我会申请监察委调取原始数据。到时候,不只是你,整个安保系统都要被查。”
那人脸色变了,最终点了头。
技术组的检测报告在一个小时后发来:白色粉末成分为“地西泮”与“苯海拉明”混合物,剂量足以导致呼吸抑制。成分比例与陈浩尸检报告中的残留药物完全一致。
林远坐在车里,盯着报告看了很久。
他们用同一辆车,运过两批药。一次在城南仓库,一次在医院地下。一次杀了陈浩,一次想让王强“自然死亡”。
而赵立,是连接两起事件的唯一活口。
他拨通监察委办案人员的电话,提交全部证据链:短信草稿、停车场监控、报废车药物检测、走廊轨迹比对。对方答应立即签发对赵立的临时控制令。
挂了电话,林远驱车返回市一院。
他站在重症监护室外,隔着玻璃看王强。心电监护仪上的绿线起伏平稳,呼吸机有节奏地运作。床头挂着今日用药单,护士刚查完房,记录显示一切正常。
但他知道,只要赵立还自由一天,这里的“正常”就随时可能被打破。
他掏出手机,翻出赵立的家庭信息——妻子已故,儿子在外地读大学,名下唯一房产位于浦东老小区三楼。
正要收起手机,一条新消息弹出:李薇发来一张车牌识别截图。赵立的帕萨特今天上午九点出现在浦东某加油站,方向为外环高速。
林远立刻打给监察委:“赵立在逃,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浦东加油站,可能准备离开市区。”
“控制令还没批下来,我们不能拦截。”
“他车上可能携带灭口工具,王强还在监护室,随时可能被二次干预。”
电话那头沉默几秒:“我们马上协调交警设卡。”
林远挂了电话,转身走向电梯。
他按下b2层按钮,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赵立既然能进医院一次,就能进第二次。如果他是来收尾的,不会等审批程序走完。
电梯下到地下二层,灯光昏黄。他快步走向停车区,目光扫过每一辆车。角落里,一辆黑色帕萨特静静停着,车窗半开,驾驶座空无一人。
他走近,拉了拉门把手——没锁。
车内整洁,副驾驶放着一本《机动车年检指南》,翻到报废车处理流程那页。手套箱开着,里面有张手写纸条:“药在袋里,换完衣服烧掉。”
林远立刻掏出手机,拍下纸条,正要翻查更多痕迹,身后传来脚步声。
他猛地回头。
一个穿保安服的男人站在五米外,手里拿着对讲机,眼神迟疑。
“你是谁?在这干什么?”
林远亮出律师证:“我在查一辆涉案车辆,已经通知监察委。”
那人没动,对讲机贴在嘴边,像是在等指令。
林远盯着他,慢慢后退一步,手仍握着手机。
就在这时,帕萨特的车窗突然被人从外面敲响。
他猛地转身。
车窗上贴着一张脸——戴着口罩,右眉有疤,正是赵立。他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举着注射器,针头对准车内,嘴角微微上扬。
林远冲上前,车已启动,轮胎摩擦地面发出尖响,迅速倒出车位,朝出口冲去。
喜欢林远的律师生涯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林远的律师生涯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