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章:逐梦高考
回溯至去年,1977 年,恢复高考的消息宛如一阵春风,轻盈地拂过神州大地,瞬间在无数青年的心中掀起层层涟漪,张芳芳便是其中之一。
那时,她的内心被憧憬与期待填满,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全新未来的光明大道。
然而,命运的轨迹总是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她也想去迎接这场人生挑战,但她也知道自己已怀孕在身。
这个小生命的悄然降临,无疑是命运赐予她的一份珍贵礼物,同时也意味着她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
在责任与梦想之间,她最终忍痛放下了高考的念头,将全部的心力倾注到即将诞生的新生命上。
斗转星移,时光悄然来到了1978年,高考的激昂战鼓再次擂响。随着考试日期的一天天临近,那久违的希望之火,在张芳芳心底重新熊熊燃起。
值得庆幸的是,柳加林在去年亲身参与了高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此刻,他宛如一位探路者,从考试的科目设置到题型特点,都为张芳芳作了一一详述。这让张芳芳在面对这未知的挑战时,心中少了几分迷茫,多了几分笃定。
而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每一个成员都如同紧密相连的齿轮,齐心协力地支持着张芳芳追逐梦想。家中的长辈,张芳芳的公公婆婆,那饱经岁月洗礼的面庞上,总是洋溢着温暖而坚定的神情,他们用充满鼓励的目光,传递着无声却有力的支持。
柳加林看向张芳芳的眼神中,满是深情与信任,仿佛在郑重承诺,无论高考的结果如何,他都将与她携手并肩,共同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可爱活泼的柳依依,如同一只欢快的小卫士,时刻围绕在张芳芳身边,用她那清脆悦耳的声音,不停地为嫂子加油打气。
甚至那尚在襁褓中的龙凤胎宝宝启轩和悦昕,他们那纯真无邪的笑容,如同春日里最温暖的阳光,仿佛也在为妈妈送上最真挚的默默祝福。
张芳芳深深沉浸在这浓浓的爱意与支持的氛围之中,内心被感动填满。她眼眶微微泛红,那是激动与感恩交织的泪花,声音虽因情绪激动而微微颤抖,但却无比坚定有力地说道:“好,爹,妈,加林,依依,谢谢你们。为了不辜负你们的期望,我一定全力以赴,争取考上大学。”
此时正值 4 月,距离 7 月那场决定命运的高考仅仅只剩下三个多月的时间。对于张芳芳而言,这短暂的时光显得弥足珍贵,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同金子般闪耀着希望的光芒,她开启了一场争分夺秒、与时间的激烈赛跑。
每天,她一边轻柔地给孩子哺乳,那温柔的目光仿佛能化作丝丝缕缕的爱意,倾注到孩子身上;另一边,她的手紧紧握着书本,仿佛那是她通向未来的唯一钥匙。
每一页的翻动,都承载着她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每一个字的研读,都像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大厦添砖加瓦。
有时候,她还需前往葛溪人民公社妇委会上班,在工作与家庭、梦想之间,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舞者,努力寻找着微妙而关键的平衡。
全家人如同紧密团结的堡垒,共同为张芳芳的高考之路保驾护航。杨桂兰老人不辞辛劳,主动挑起了大部分家务的重担。
从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屋子,她就开始忙碌起来,洗衣、做饭,每一个动作都熟练而利落;照顾龙凤胎宝宝时,更是无微不至,从喂奶、换尿布到哄睡,每一个细节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只为让张芳芳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复习之中。
柳依依也像个懂事的小大人,主动承担起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总是默默地跟在奶奶身后,帮忙给妈妈端茶送水,还会细心地帮妈妈整理那些复习资料,将每一本书、每一张纸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而柳加林,对张芳芳的高考更是关怀备至。他深知,高考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激烈较量,周全的后勤保障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早早便做出决定,在临近高考前两三天,也就是 7 月 20 - 23 日考试时间前,带着一家人住进县城知青联合公司二分店。
这其中有悉心照料家人的母亲杨桂兰,贴心懂事的妹妹柳依依,怀揣梦想的妻子张芳芳,以及年仅 5 个月,正牙牙学语的龙凤胎宝宝启轩、悦昕。
柳加林提前前往知青联合公司二分店,精心挑选了一间宽敞明亮且格外安静的房间。走进房间,他便开始忙碌起来。
他细心地摆放好桌椅,调整桌椅的位置与角度,确保张芳芳能在最舒适的状态下复习;又特意购置了柔软舒适的婴儿床,轻轻抚摸着婴儿床的边缘,检查是否有任何可能伤害到宝宝的棱角,只为让龙凤胎宝宝能在甜甜的梦乡中安稳入睡。
他还与分店的工作人员反复沟通,详细地交代饮食的营养与卫生要求。每天,工作人员都会为张芳芳准备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餐食,精心搭配的菜肴不仅色香味俱全,更能为她补充大脑高速运转所需的能量。
杨桂兰老人则将全部的关爱都倾注在龙凤胎宝宝的日常起居上。当宝宝们饿了,她熟练地拿起奶瓶,调配好温度适宜的奶粉,小心翼翼地喂给宝宝,眼神中满是慈爱。
当宝宝们哭闹了,她会轻轻将宝宝揽入怀中,轻声哼唱着古老而动听的摇篮曲,那温柔的歌声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让宝宝们渐渐安静下来,甜甜地进入梦乡。
柳依依也没闲着,像个小助手似的,在一旁随时待命,帮忙递个尿布、拿个奶瓶,稚嫩的脸上洋溢着认真与自豪,俨然成了奶奶的得力帮手。
张芳芳在这样温暖而安心的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中。作为一名穿越者,她拥有着超越时代的知识储备和独特的思维方式。那些对于旁人来说或许如同天书般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在她眼中却如同熟悉的老友。
她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工匠,快速而精准地梳理着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敏锐地查漏补缺,将重点知识一一牢记于心。每一个公式、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在她的脑海中构建起一座坚固的知识大厦。
记得有位作家曾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那么,高考对于一个青年人来说,无疑是“紧要处”的最关键一步。
尤其是七七、七八年高考,宛如一道划破黑暗的曙光,成为思想解放的先导,更是国家实行全面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因此给那一代青年带来的人生机遇,意义格外重大。
它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代人改变命运的契机,是国家迈向新时代的重要一步。
随着考试的日子终于如期待般来临,张芳芳怀揣着全家人沉甸甸的期待,迈着自信而坚定的步伐走进考场。考场上,安静得只能听到笔尖在试卷上摩挲的沙沙声。
她全神贯注,目光坚定地凝视着试卷,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眼前的题目。她奋笔疾书,将自己多年的所学所思尽情挥洒在试卷上。
每一道题,她都答得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准确无误,仿佛那些答案早已在心中演练过无数次。
高考结束后,张芳芳心中充满了笃定。她知道,自己已经倾尽全力,而且凭借着穿越者的独特底蕴,这场考试对她来说犹如探囊取物。
接下来的日子,虽然表面上张芳芳和家人一起恢复了平常的生活节奏,但在平静的表象之下,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对高考成绩的期待,那期待如同暗流涌动,在心底悄然流淌。
柳加林依旧每天忙碌于工作,在建筑工地上指挥若定,为大队的建设事业挥洒汗水。可只要稍有闲暇,他便会在心中默默设想张芳芳考上大学后的种种场景。
他仿佛看到张芳芳穿着整洁的校服,漫步在大学校园的林荫道上,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看到一家人送张芳芳去大学报到,那充满自豪与喜悦的画面。
想着想着,他的嘴角便不自觉地泛起微笑。杨桂兰老人则更加虔诚地向神灵祈福,每天清晨,她都会在自家的小院中,双手合十,闭目祈祷,希望能保佑张芳芳顺利高中。那真诚的神情,仿佛她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能传达到神灵的耳中。
柳依依也时不时地问张芳芳:“嫂子,你觉得你能考多少分呀?是不是肯定能考上!”张芳芳总是温柔地摸摸她的头说:“依依,嫂子尽力了,应该没问题的。”那轻柔的话语中,既有对自己的自信,也有对家人期待的回应。
日子在期待中一天天过去,终于,他们听说今年的高考成绩即将公布。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成绩不再保密,这让大家的期待又增添了几分紧张。
到了放榜的日子,天刚蒙蒙亮,第一缕曙光还未完全照亮大地,柳加林就早早地起了床。他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生怕吵醒还在熟睡中的家人。
出门前,他又回头深情地看了一眼还在睡梦中的张芳芳,那眼神里满是期待与紧张,仿佛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
一路上,柳加林脚步匆匆,仿佛身后有追赶的时间。他赶到大队部办公室,迅速拿起电话,手指急切地拨通了知青联合公司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刘秋英熟悉的声音:“喂,你好?”柳加林激动地说:“秋英,是我,加林哥。你赶紧去县文教局门口去看看,有没有今年高考的考生考试成绩公布榜。”
刘秋英二话没说,干脆利落地回答道:“好喔,我马上去。”
刘秋英一路小跑,心跳也不由自主地随着脚步加快。赶到放榜处时,那里早已围得人山人海。人们你推我搡,都想第一时间看到榜单上的名字,仿佛那榜单上的每一个字都决定着自己或他人的命运。
刘秋英费了好大的劲才挤到前面,她的目光急切地在榜单上搜寻着。突然,她的眼睛定在了第一个名字上——张芳芳!“找到了!找到了!考上了!”
刘秋英兴奋地大喊起来,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周围的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有人恭喜道:“这是谁家的孩子呀,真有出息!”
刘秋英顾不上回应,转身就往回跑,她恨不得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柳加林。一路上,她感觉风都在为她欢呼,路边的花草都在为她点头。
“苦心人,天不负”,1978 年高考成绩公布,五门科目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各 100分(外语 50 分成绩不计入总分,仅作录取时参考),张芳芳凭借扎实的知识功底和出色的发挥,获得了 479 的高分,一举成为庆丰县高考成绩的第一名,荣膺该县有史以来的高考状元。
当柳加林在大队部等电话,得知刘秋英告诉他的消息后,他气喘吁吁地跑回家时,家里人都已经起床了。看到他满脸通红、兴奋异常的样子,张芳芳心中已经猜到了几分,但还是忍不住问道:“加林,怎么样?”柳加林一把抱住张芳芳,大声说道:“芳芳,你考上了!真的考上了!而且是全县第一。”
瞬间,整个屋子都沸腾了起来。杨桂兰老人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那泪水里有欣慰,有喜悦,她双手合十,不停地念叨着:“老天保佑,老天保佑啊!”
柳依依高兴得跳了起来,嘴里喊着:“嫂子真棒!嫂子真棒!”龙凤胎宝宝似乎也感受到了家里欢快的气氛,挥舞着小手咯咯直笑,那清脆的笑声如同最美妙的音乐,在房间里回荡。
一家人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随后开始商量着如何庆祝。柳加林提议说:“咱们中午去葛溪饭店吃一顿大餐,好好庆祝芳芳考上大学!”杨桂兰老人点头赞同道:“对,对,这可是大喜事,得好好庆祝。”
张芳芳看着大家,感动地说:“这一路上多亏了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没有你们,我不可能有今天。”
到了葛溪饭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点了满满一桌子菜。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每一道菜都仿佛在诉说着喜悦。柳加林举起酒杯,深情地对张芳芳说:“芳芳,你一直以来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我为你感到骄傲。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一起面对。”
张芳芳眼中闪烁着泪花,说道:“加林,还有爹、妈、依依,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会更加努力,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大家纷纷举杯,共同为张芳芳的成功而干杯,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包间。酒杯碰撞的声音,仿佛是为张芳芳奏响的胜利乐章。
随着张芳芳考上大学的消息在村里传开,乡亲们都对她投来了钦佩和羡慕的目光。张芳芳也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她深知,这只是她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她更深刻体会到,个人的际遇是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的,个人命运是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感恩奋进、报效祖国,是我们每个人始终应坚守的家国情怀!这份情怀,如同明亮的灯塔,将照亮她未来前行的道路,激励她不断追逐更高的梦想。
喜欢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