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柔和的光线穿透淡薄的云层,洋洋洒洒地落在洋田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给它披上了一层梦幻般的金色薄纱。洋田大队仓库的建设工地,已然热闹非凡,一片繁忙的劳作景象映入眼帘。
柳加林,这位年轻且充满干劲的大队建筑施工队队长,一大早便精神抖擞地来到了工地。今天对于大队中心仓库的建设而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天。地脚已经顺利下好,接下来就要在地脚上放线定墙脚位置,随后便要开启封砖砌墙的关键环节。
大队支书杨东山脚步匆匆地赶来,他的目光扫视着眼前忙碌的工地,眼中满是期待与憧憬。他快步走到柳加林身旁,语重心长地说道:“加林啊,这仓库可是咱大队发展的重要基石,关系到以后大伙生产物资的存放,一定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可容不得半点马虎。”
柳加林神情坚定,用力地点点头,语气铿锵有力:“东山舅舅,您就放心吧!我一定带领大伙,把这仓库建成最坚实、最实用的建筑。”
就在这时,石匠师傅刘光华带着儿子刘勇也来到了工地。刘光华在村里做石匠活儿已有几十年,经验十分丰富,十里八乡的人都对他的手艺赞不绝口。
他们昨天已经将地脚基础稳稳当当地下好了,此刻,刘光华一脸自豪地对柳加林说道:“加林,我们选的这仓库位置可真是得天独厚,地基土层坚硬厚实,地脚打得那叫一个扎实,绝对经得住考验。”
柳加林满脸敬佩,虚心求教:“光华叔,您的手艺我们都信得过。今天放线定位砌墙,还得多仰仗您在一旁指导,给我们传授些经验。”
与此同时,木匠师傅杨新民和杨新生也扛着工具,有说有笑地来到了现场。杨新民满脸笑意,看着柳加林说:“加林,只要你们把线放好,定好墙脚砌墙了,我们木工这边马上就能跟上。门窗的框架制作,还有两个人字拼,我们早就准备好大展身手了。”
柳加林连忙回应:“杨师傅,那就辛苦你们了。这仓库是砖瓦结构,门窗和人字拼的打造可起着关键作用,全靠你们的巧手了。”
柳加林回想起昨天大家齐心协力、奋力忙碌了一整天,终于成功地把仓库的地脚垒了上来,心中满是成就感。今天一早又要开始正式放线砌墙封砖,距离仓库建成又近了一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刘光华师傅熟练地招呼儿子刘勇拿来一卷线和木桩,准备为仓库砌墙放中线打下第一桩。只见他手法娴熟,和上次放基脚线一样,运用一种简单而古老却又十分实用的方法来确定直角——“3、4、5”法。先精准地确定房屋砌墙的中线,慢慢地,长方形墙群的模样逐渐显现,墙脚位置也随之固定下来。
一切准备就绪,柳加林站在工地中央,身姿挺拔,大声指挥着施工队队员们行动起来。他有条不紊地安排几个人各就各位,将木桩、线卷、锤子等工具紧紧握在手中。在刘光华师傅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在一米外对准基脚中线位置,小心翼翼地打下第一根桩和第二根桩,再用“3、4、5”法确定直角。
杨明清是施工队中干劲十足的一员,此刻,他双手紧紧拉着线的一端,眼睛瞪得大大的,死死地盯着另一端的队友,大气都不敢出,全神贯注地等待着刘光华师傅的指令。“往左一点,再左一点,好,停!”刘光华师傅的声音坚定有力,在工地上回荡。杨明清听到指令,赶紧稳稳地稳住位置,不敢有丝毫晃动。随着中线的成功固定,清晰的墙脚轮廓在地脚上逐渐显现出来,仿佛一幅即将展开的宏伟画卷。
接着,队员们打下第八根桩,拉好线后,井字形的墙脚大样完美呈现,这15米长、8米宽的尺寸,经过反复测量核对,丝毫没有偏差,每一个数据都精准无误。
中心仓库的墙群厚度为24公分,接下来便是沿中线往外翻12公分定位。因为24公分的砖一半恰好是12公分,接下来的操作便是先从仓库的四个角开始砌墙。队员们把四个角先砌上来六、七块砖的高度作为起点,这样两点一线,砌墙砖就沿着这条线开始封砖。
在这一过程中,始终要沿着四角墙外边砖缝插上一根铁钉,线头两端捆上半块砖头,把线靠墙边挂在铁钉上放线。封一层砖,线就提高一层,依此类推,每一个步骤都严谨细致。刘光华一边操作,一边耐心地仔细叮嘱:“这线一定要拉紧拉直,只有沿着线封出来的墙砖才能笔直平整,大伙可千万要注意。”队员们都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手中的线和砖,不敢有丝毫懈怠,每一个人都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
接下来便是全力投入砌墙封砖的工作。刘勇拿起一块砖,在手中轻轻掂量了一下,转头对身旁的队员说:“这砖的质量真不错,质地坚硬,色泽均匀。我们封砖可得把好关,每一块砖都要砌得严丝合缝,可不能让仓库留下任何隐患。”队员们纷纷点头称是,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专注。
柳加林仔细检查了墙脚中对中的尺寸,经过反复确认无误后,他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大伙开始封砖砌墙吧!”早已待命的队员们听到指令,纷纷行动起来,两人一组,迅速而有序地搬运砖块。
一块块青砖被整齐地码放在一旁,施工队员们各司其职。有的队员负责搬砖,他们步伐矫健,双手紧紧抱着砖块,一趟又一趟地穿梭在工地之间;有的队员负责和沙浆,他们熟练地将水泥、石灰、细沙子和水按比例混合,手中的铲子有节奏地挥动着,不一会儿,灰浆就搅拌得均匀细腻;有的队员则专注于砌墙,他们手法娴熟,每一块砖都摆放得恰到好处。
刘光华师傅的儿子刘勇则负责将砌墙用的灰浆搅拌好,他熟练地挥动着铲子,将水泥、石灰、细沙子和水按比例混合,不一会儿,灰浆就搅拌得均匀细腻,散发出淡淡的石灰气息。
柳加林也没闲着,他亲自上手示范砌墙的技巧。他原先在县里养伤时,在水电大楼工地上就对砌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跃跃欲试地学习了砌砖的基本要领,一学就会。
此刻,他一边砌砖,一边耐心地讲解:“大伙注意,砖要放平,灰浆要饱满,每一层砖都要对齐,这样砌出来的墙才牢固。砌砖的时候,手要稳,心要静,不能着急。”队员们围在他身边,认真地学习,按照他的方法,一块块砖有条不紊地砌了起来。
杨东山在施工现场来回巡视,眼神中满是关切与认真。他不时地叮嘱着:“砌砖的时候,灰缝要均匀,墙面要平整,可别着急,质量第一。大家一定要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这仓库可是我们大队的心血。”
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墙一点点地升高。杨东山支书在一旁看着,心中满是欣慰。他不时地给大伙加油打气:“大伙干得好,照这个进度,咱们这仓库肯定能按时完工!大家再加把劲,让我们的仓库早日建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渐渐升高,天气也越来越热。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在工地上,烤得地面发烫。但工地上的热情丝毫不减,反而愈发高涨。
刘光华师傅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他不顾炎热,不时地检查砌墙的质量,对一些细节提出改进意见。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工作的执着与认真,每一个细微之处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杨新民和杨新生两位木匠师傅也没闲着,他们在一旁根据仓库的尺寸,开始精心打造门窗的框架。他们手中的工具上下翻飞,木屑四溅,功夫在手,门窗框架的雏形就渐渐显现出来。
到了中午,大家各自回家吃午饭,稍作休息后,又马不停蹄地返回了工地,接着又投入到紧张的建设中。柳加林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知道,每一块砖的堆砌,每一道工序的完成,都离仓库建成更近一步,而这个仓库,将承载着洋田大队未来发展的希望,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晶。
午后的阳光炽热而浓烈,洒在洋田大队仓库的建设工地上,仿佛给整个工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铠甲。经过上午的努力,砌墙工作已初步有了些模样,几面墙的轮廓在工地上逐渐清晰起来,像是一座即将崛起的城堡。
下午,又有几位队友加入砌墙的队伍,拉起了阵势,整个工地愈发忙碌。搬砖的、封砖的、调水泥石灰沙浆的,各司其职,脚步匆匆。大家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每一个人都充满了干劲。
柳加林穿梭在工地各个角落,一边指挥着工作,一边留意着施工进度与质量。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在工地上回荡:“大伙注意啊,砖与砖之间的灰缝要均匀,一定要保证墙面的平整度。每一块砖都关系着仓库的质量,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一辆龙门砖厂的大卡车缓缓驶来,后面还跟着一辆拉砖的拖拉机。“砖来咯!”不知谁喊了一声,正在忙碌的小工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朝着车辆驶来的方向跑去。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仿佛看到了仓库建成的美好未来。
大卡车停稳后,司机从车上跳下来,笑着对柳加林说:“柳兄弟,这批砖可按时给你送到啦,你看看数量和质量咋样?”柳加林赶忙迎上去,热情地说道:“大哥,辛苦你们了!一直都信得过你们砖厂,我先安排人把砖卸下来。”说完,他转头对身边的小工们喊道:“你们几个人,先把砖卸下来!动作轻点,别把砖摔坏了。”
小工们一拥而上,开始有序地卸砖。“这砖的质量看着真不错,这仓库用这样的砖,肯定结实!”一个小工边搬砖边说道。另一个小工附和道:“那可不,柳队长挑的砖厂,肯定错不了。咱们可得把这活儿干漂亮了,不能辜负队长的信任。”
与此同时,小杨开着手扶拖拉机“突突突”地从葛溪河拉沙子回来了。“沙子来咯,都让一让啊!”小杨大声喊着。柳加林走过去,拍了拍小杨的肩膀,关切地问道:“小杨,辛苦啦!这沙子质量咋样?”
小杨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咧嘴笑道:“加林哥,您放心,我仔细看过了,拉的是清沙子,干净着呢,颗粒大小最适合砌墙砖,粉墙壁也合适。”
“行,赶紧安排人把沙子卸到指定位置,别耽误了用。”柳加林说道。
就在大家忙碌的时候,柳加林的母亲杨桂兰拎着一桶面条点心和一大壶茶水来到工地。“孩子们,都歇一歇,吃点东西,喝口水!”杨桂兰的声音温柔而亲切,仿佛一阵春风,吹进了大家的心田。
“哇,是桂兰姑姑来送吃的啦!”队员们纷纷围了过来。
“桂兰姑姑,您太客气了,还专门给我们送吃的。”一个队员感激地说道。
杨桂兰笑着说:“你们干活这么辛苦,我给大伙送点吃的喝的,是应该的。你们吃饱喝足了,才有力气干活,把咱这仓库早日建好。”
大家纷纷拿起碗筷,吃着面条点心,喝着茶水,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桂兰姑姑做的面条真好吃!”“这茶水喝着真解渴!”队员们的夸赞声此起彼伏。
吃饱喝足后,大家干劲更足了,又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此后接连几天,工地上都是这番热火朝天的景象。砌墙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仓库的墙终于砌到八九不离十,只剩下一点尖顶的墙砖了。
看着那四面高高竖起的墙,柳加林和队员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距离仓库建成又近了一大步,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喜欢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