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巢基地的清晨被一层薄雾笼罩,张飞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实验室。他打开全息投影,调出昨晚撰写的技术规划文档,手指在空中轻轻滑动,审阅着那些系统性的技术解决方案。文档的最后一页标注着能源多元化应用的章节,其中特别提到了海洋领域的能源需求。
就在他沉思时,实验室的显示屏自动亮起,播放着早间军事新闻。屏幕上,张召忠正在参加一档关于海洋权益的专题讨论。局座今天显得格外激动,手指不时敲击着桌面强调观点。
我们必须重视远海能源保障问题!局座的声音在实验室里回荡,现在的渔船,出去半个月就得返航补给。要是能有永不枯竭的能源,我们的渔民就能在远海待得更久,这对维护海洋权益意义重大!
听到永不枯竭的能源这几个字,张飞手中的电子笔微微一顿。他抬起头,目光聚焦在屏幕上局座激动的面容上,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若有所思的弧度。
海洋版...他轻声自语,指尖在控制台上无意识地敲击着,这倒是个不错的方向。
林沐瑶端着刚整理的实验数据走进来,正好听到这句话,不由得愣了一下:张顾问,您是在说新的研发项目吗?
张飞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局座节目的画面定格,指着屏幕说:局座这次倒是提了个有意思的建议。远海能源保障,确实是个值得解决的问题。
他调出全球海洋能源分布的图表,手指轻轻划过那些代表能源短缺区域的红点:现有的能源方案在远海确实存在局限性。如果我们能把技术进行适应性改进...
安国邦这时也走了进来,听到张飞的设想,顿时感到一阵头疼:小张啊,咱们现在的项目已经够多了,电池还没完全优化好,外骨骼也还在测试阶段,这又要开发海洋版?
张飞转过头,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早餐吃什么:不冲突。海洋版本质上就是对现有技术的适应性改进,核心原理都是相通的。再说,他指了指屏幕上局座的身影,总不能辜负了局座的期待。
就在这时,张飞的保密通讯器响起。接通后,能源部李部长的声音传来:张飞同志,我们刚刚收到海洋局的合作请求,他们听说电池的性能后,希望能探讨在远海装备上应用的可能性...
张飞和林沐瑶对视一眼,后者眼中闪过惊讶的神色。张飞却像是早有预料,从容回应:我们正在做相关规划,下周可以提交初步方案。
挂断通讯后,安国邦忍不住感叹:你这反应速度也太快了吧?
张飞重新调出技术文档,新建了一个名为海洋应用拓展的子项目:局座在节目里说得很有道理。远海能源问题不解决,很多海洋活动都会受限。既然我们有这个能力,试试也无妨。
他开始快速勾勒海洋版的设计思路:需要提高防腐蚀性能,适应高盐高湿环境。输出接口要重新设计,兼容船舶电力系统。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在颠簸环境下的稳定性...
林沐瑶一边记录一边提出建议:是否要考虑模块化设计?这样可以根据不同船只的需求灵活配置。
好主意。张飞赞许地点点头,我们可以设计标准化的能源模块,像搭积木一样组合使用。
看着两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安国邦无奈地摇摇头,但眼神中却带着欣慰。他注意到,张飞在讨论这个新项目时,眼中闪烁着许久未见的兴奋光芒。
午休时间,张飞罕见地没有留在实验室,而是来到基地的休息区。他打开电视,回放着局座最近几期节目。当听到局座谈及未来海军装备发展方向时,他特意调大了音量。
...如果我们能解决能源问题,很多现在不敢想的装备都能变成现实。屏幕上的局座越说越激动,比如全电推进的隐身舰艇,长期值守的无人巡逻船...
张飞认真记录着局座提到的每一个技术需求,偶尔还会暂停画面,仔细思考其中的技术可行性。
局座这次倒是给我们指了个好方向。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后的顾倾城轻声说道。
张飞没有回头,目光仍停留在屏幕上:他一直都很清楚国家的需求所在。只不过以前这些需求缺乏可行的技术方案,现在...不一样了。
下午的技术讨论会上,张飞首次向核心团队提出了海洋版的构想。他展示了初步的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图,详细解释了该项目对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在三个月内完成原型机开发,张飞在会议最后宣布,首先应用于远洋渔船的示范项目。
这个时间表让在场的技术人员都感到压力巨大,但张飞接下来的话让他们重拾信心:核心技术在电池上都已经验证过了,我们要做的只是适应性改进。如果连这都做不到,那也太小看我们的研发能力了。
散会后,张飞单独留下林沐瑶:这个项目你来负责具体实施,我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林沐瑶惊讶地看着他:张顾问,这么重要的项目,您不亲自带队吗?
张飞微微一笑:总不能所有事都亲力亲为。而且,他望向窗外,我还有其他事情要思考。
随着海洋版项目的启动,龙巢基地的研发节奏明显加快。张飞虽然不再事必躬亲,但对关键节点的把控依然严格。每次技术评审会,他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提出让团队茅塞顿开的解决方案。
一周后,当能源部和海洋局的联合考察组到访时,张飞展示了已经完成初步设计的海洋版方案。考察组的专家们对项目的快速推进感到震惊,更让他们惊讶的是方案中体现出的系统思维和技术前瞻性。
这不仅仅是一个能源项目,考察组组长在反馈会上表示,这是对整个海洋装备体系的革新。
送走考察组后,张飞独自在实验室里待到很晚。他重新调出那份系统性的技术规划文档,在海洋应用章节后新建了一个页面,标题是空天能源系统。
局座说得对,他轻声自语,是时候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了。
这时,电视里正在重播局座最新的访谈节目。当主持人问及对未来技术发展的展望时,局座充满期待地说:我相信我们的科研人员正在酝酿更大的惊喜。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让全世界瞩目的新突破。
张飞关掉电视,在新建立的文档页面上写下第一行字:基于聚变能源的空天动力系统概念设计...
实验室的灯光映照着他专注的侧脸,也照亮了一个正在悄然开启的、更加宏伟的技术蓝图。在这个平凡的夜晚,一个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决策正在悄然成型。而这一切,都源于局座在电视节目中的一番,和一个天才科学家的敏锐洞察。
喜欢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