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部李部长一行带着满心的震撼与前所未有的振奋离开了龙巢基地,而核心实验区内,张飞和林沐瑶的优化工作并未因此有丝毫停顿。对于张飞而言,能源部大佬的到访和那些激动人心的赞誉,不过是研发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如同实验记录本上多了一行无关紧要的备注。他的全部心神,依旧聚焦在那些亟待完善的技术细节上。
“林工,新加工的螺旋渐进式‘星屑晶’阵列扫描结果出来了没有?”张飞头也不抬地问道,手指在全息交互界面上快速划动,调整着约束场生成器的模拟参数。界面上,代表能量场稳定性的曲线随着他的微调,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更加平滑。
“刚出来,张顾问。”林沐瑶将一份刚出炉的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扫描报告传输到主屏幕,“阵列结构完整度百分之九十九点八,晶格边界清晰度提升明显,符合理论预期。不过,在第七圈螺旋拐点处,发现纳米级应力纹,可能是沉积过程中热梯度不均导致,需要优化退火工艺。”
张飞瞥了一眼报告,点了点头:“应力纹问题不大,下次制备时把背景引力场的梯度再调柔和百分之五应该就能解决。现在先把新阵列装上去,测试下实际效果。”
两人配合默契,很快将优化后的核心模块更换完毕。再次启动测试程序,实时监控数据显示,能量场的边界清晰度和整体稳定性果然有了显着提升,能量提取效率的读数也向上跳了一小格。
“有效。”张飞满意地记录下数据,“看来黄金分割比例在能量场拓扑优化上确实有独到之处,老祖宗的智慧还是有点道理的。”他这随口一句感慨,听在林沐瑶耳中,却让她对张飞那套时常引经据典的研发方法论,又增添了一分神秘的信服。
就在他们准备进行下一轮长时间高负荷运行测试时,安国邦再次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这一次,他手里捧着一台加厚的、印着国徽的保密平板电脑,脸上带着一种如释重负又难掩激动的神情。
“小张!林工!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安国邦的声音都有些发颤,他将平板电脑递到张飞面前,“能源部、科工局、财政部等多个部委联合签发的红头文件下来了!关于‘麒麟’聚变电池重大专项的正式立项和合作框架协议!”
张飞接过平板,随意地扫了一眼。文件用语庄重严谨,核心意思却很明确:国家正式将“麒麟”聚变电池列为最高优先级的战略科技专项,倾举国之力予以保障。成立由能源部牵头,多部门协同的“麒麟专项办公室”,张飞被正式任命为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兼总设计师,拥有技术路线的绝对主导权。项目采取“技术入股,国家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张飞以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占项目主导地位和相应比例的干股,具体收益分配由后续细则确定。
这几乎是对个人科研工作者所能给予的最高规格的认可和待遇!意味着张飞的名字,已经正式进入了国家最高决策层的视野,并且被赋予了足以影响国运的重任!
然而,张飞看完,脸上并没有出现安国邦预想中的激动或兴奋,只是挑了挑眉,目光落在那个“技术入股”和“收益分配”的字眼上,嘀咕了一句:“还有钱分?嗯…也好,正好基地这边很多稀有材料采购起来挺贵的,能补贴一下也不错。”
安国邦:“……” 他差点一口气没上来!这位爷关注的点永远这么清奇!这哪是“有点钱分”的问题?这代表着国家承认了他无可替代的价值,意味着他将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财富和地位!怎么到了他嘴里,就跟多了笔修理铺的进账一样平淡?!
林沐瑶在一旁也是听得目瞪口呆,她对这文件背后蕴含的意义再清楚不过,看向张飞的眼神更加复杂了。这人…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创造的是什么?又到底在不在意这些世俗的荣耀与利益?
“小张!这…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安国邦努力平复心情,解释道,“这代表着国家意志!从今天起,‘麒麟’项目将拥有最高级别的资源调配权限!你需要什么,只要国内有的,我们就能想办法调过来!没有的,我们想办法进口,想办法自己造!李部长放了话,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绝不让后勤问题拖慢你一天的研发进度!”
“哦,那挺好。”张飞这才似乎提起了一点兴趣,他将平板递还给安国邦,“具体合作细节,安主任你跟他们谈就行,我相信你。我这边优化还没做完,‘狴犴’外骨骼的初步结构仿真也快出结果了,得盯着点。”
安国邦拿着那份沉甸甸的平板,看着转身又去捣鼓那些精密仪器的张飞,内心充满了无力感和一种莫名的自豪。无力的是这位国宝科学家对世俗规则的漠然,自豪的也正是这种纯粹到极致的科研精神。
“哦,对了,”张飞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回头补充道,“跟能源部那边说,示范应用的那个并网点,最好能尽快搞定。我这边优化得差不多了,正好需要个大点的场子做全工况测试,老是借用基地的应急线路,功率有点不够用。”
安国邦连忙点头:“没问题!李部长已经亲自去协调了,最快下周就能把隔壁省示范园区的接口和测试平台准备好!”
“行,到时候通知我。”张飞说完,便不再理会,重新沉浸到了他的技术世界里。
官方合作的大幕,就以这种看似波澜不惊、实则石破天惊的方式,正式拉开了。
随后的几天,龙巢基地明显变得更加“热闹”起来。虽然安保等级再次提升,但往来的人员和车辆却多了不少。能源部指派的项目管理团队、财务专员、法务顾问陆续进驻,在安国邦的协调下,开始搭建项目管理的框架,处理庞杂的行政和后勤事务。
一批批过去需要层层审批、等待许久的稀有原材料、高精尖设备,开始以“麒麟专项”的名义,被优先调配至龙巢基地。一些国内顶尖的材料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在签署了最严格的保密协议后,也被抽调过来,组成辅助研发团队,在林沐瑶的统一协调下,配合张飞进行一些非核心的、但工作量巨大的辅助性研发和测试工作。
张飞对于这些变化,适应得很快。他依旧牢牢把控着最核心的技术方向和研究,将具体的工程实现、数据整理、材料表征等任务分解下去。他的指令清晰明确,往往一针见血,让那些新来的、原本心高气傲的专家们,在经历了最初的怀疑和尝试性探讨后,迅速被其深不可测的技术底蕴和天马行空却又直指核心的解决方案所折服,心甘情愿地充当起“高级技术员”的角色。
整个“麒麟”项目,如同一台突然被注入了顶级燃料和润滑剂的精密机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轰鸣着运转起来。而这一切的核心与灵魂,依旧是那个穿着工装、沉浸在自我技术世界里、偶尔会冒出几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古籍心得”的张飞。
他并不在意自己拥有了多大的权限,也不关心项目组里又来了哪位知名的专家,他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下一个需要攻克的技术难点上。官方合作的开启,对他而言,最大的意义似乎仅仅是——做事更方便了,材料来得更快了,测试条件更好了。
这种纯粹,在安国邦和林沐瑶看来,是张飞最可贵也最“可怕”的地方。他就像一座沉默的火山,内部蕴含着足以改天换地的能量,却只专注于自身的地质运动,对外界的风云变幻,漠不关心。
而这座火山,即将在不久之后,在官方搭建的更大舞台上,向整个世界,展露其真正的锋芒。
喜欢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