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正蹲在实验室角落调试外骨骼原型机的传动系统,突然听到安国邦在身后清了清嗓子。这通常意味着有麻烦事要来了。
小张,先停一下。安国邦的声音带着罕见的犹豫,能源部那边......想跟你聊聊。
张飞头也不抬,继续拧着螺丝:没空,正忙着呢。让他们找别人去。
问题是,安国邦无奈地说,他们指名要找你。
找我干嘛?张飞终于停下手中的活,我又不是搞能源的。
安国邦递过来一份文件:你自己看吧。
张飞随手翻开,发现是一份关于全国能源现状的分析报告。里面详细列举了各种能源短缺的数据,最后委婉地提到某些新兴技术可能带来突破。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张飞莫名其妙。
他们指的是能源核心。安国邦解释道,听说输出功率很高,而且燃料获取简单。
张飞这才恍然大悟。他设计的冷聚变核心用的确实是普通水电解后的氘离子,这在能源部门眼里简直是梦幻般的解决方案。
所以他们想干嘛?张飞警惕地问,该不会想让我去搞发电站吧?
那倒不是。安国邦连忙摆手,就是想请你做个技术交流,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张飞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他们能给我什么?
什么?安国邦没反应过来。
总不能白帮忙吧?张飞理直气壮,我得看看他们能拿出什么交换条件。
安国邦被他的直白惊呆了:这是为国家做贡献......
我知道,张飞打断他,但总要讲点实际。比如他们有没有稀有元素库存?或者特殊实验设备?
安国邦这才明白张飞的用意。这小子不是不愿意帮忙,而是想趁机要点好处。
我可以去问问。安国邦忍着笑说。
几天后,能源部的代表果然来了。不过出乎张飞意料的是,对方没有直接找他,而是通过安国邦转交了一份厚厚的资料。
这是他们能提供的资源清单。安国邦把资料放在工作台上,你看看有没有需要的。
张飞随手翻了翻,眼睛越来越亮。清单上不仅有各种稀有材料,还有几台他眼馋已久的大型实验设备。
这个粒子对撞机能借我用吗?他指着清单问。
应该可以,安国邦说,不过你要这个做什么?
验证一个理论。张飞含糊其辞,关于质能转换的。
他继续往下看,突然发现一个特别的项目:他们还能提供月球土壤样本?
最近的一次探月任务带回来的。安国邦解释道,听说你要研究新能源,特意拿出来的。
张飞摸着下巴思考起来。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是核聚变的理想燃料。如果能拿到样本,说不定能改进能源核心的效率。
行吧,他终于松口,让他们派个懂技术的人来聊聊。
安国邦松了口气,赶紧去安排。
第二天,能源部的技术专家团队来到了龙巢基地。带队的是位头发花白的老院士,身后跟着七八个中年专家,个个表情严肃。
张飞同志,老院士开门见山,我们对你那个小型聚变装置很感兴趣。
张飞正在调试外骨骼的能源接口,头也不抬地说:哪个?我做了好几个版本。
老院士被他的随意态度弄得一愣:就是用在上的那个。
哦,那个啊。张飞放下工具,已经淘汰了,现在用的是改进版。
专家们面面相觑。他们连原理都还没搞明白,人家已经更新换代了。
能......能看看吗?一位中年专家小心翼翼地问。
张飞随手从工作台底下掏出一个金属盒子:就这个,输出功率比之前提升了30%。
老院士接过盒子,手都在发抖。这个巴掌大的装置,据说能提供一个小型城市的用电量。
这、这用的是氘氚反应?他颤声问。
主要是氘氘反应,张飞纠正道,这样燃料更好获取。
专家们倒吸一口凉气。氘氘反应的难度比氘氚反应高出一个数量级,目前全世界都还在实验室阶段。
你解决了中子辐照问题?老院士急切地问。
用了个小技巧。张飞轻描淡写地说,在磁场配置上做了点改进。
他拿过盒子,随手拆开外壳。里面是密密麻麻的精密结构,看得专家们眼花缭乱。
看这里,张飞指着一个部件,这个超导线圈的绕法很关键,要符合黄金分割比例。
黄金分割?一位专家忍不住问,这不是美学概念吗?
在物理学里也一样适用。张飞说得理所当然,自然界的规律都是相通的。
老院士盯着那个结构看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妙啊!这样就能形成稳定的磁场共振!
其他专家还是一头雾水,但看老院士这么激动,知道这肯定是个重大发现。
张飞继续讲解:燃料处理也有讲究。普通电解效率太低,我加了点稀土元素做催化剂。
他拿出一张纸,随手写了个化学式。老院士如获至宝,赶紧收了起来。
这些技术......老院士犹豫着问,能用在民用领域吗?
当然可以。张飞说,不过要等我把安全性再提升一个等级。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现在这个版本偶尔会有点小波动,上次差点把实验室的电路烧了。
专家们听得心惊肉跳。这么重要的装置,居然还有安全隐患?
不过你们要是急着用,张飞话锋一转,我可以做个简化版,功率低一点,但绝对安全。
老院士激动地抓住他的手:太感谢了!
先别急着谢。张飞抽回手,我要的设备什么时候能到位?
马上!老院士一口答应,我回去就安排!
会谈结束后,安国邦把张飞拉到一边:你真要帮他们搞民用能源?
为什么不?张飞反问,反正技术现成的,稍微改改就能用。
可是......安国邦欲言又止。
放心吧,张飞明白他的顾虑,核心技术我不会外传的。给他们的都是简化版,够用就行。
安国邦这才松了口气。他真怕张飞一高兴,把压箱底的技术都交出去。
几天后,能源部承诺的设备陆续运到。张飞如鱼得水,立即投入到新研究中。
有了这个粒子对撞机,他兴奋地对安国邦说,我就能验证那个新理论了!
什么新理论?安国邦警惕地问。
关于真空能量提取的。张飞眼睛发亮,如果成功,我们就能从空间本身获取能源。
安国邦听得头皮发麻。这概念听起来比核聚变还科幻。
你确定这可行?他小心翼翼地问。
理论上没问题。张飞信心满满,古籍里也有类似记载,说什么取天地之精华
安国邦决定不再追问。反正张飞能用古籍解释一切,问多了反而显得自己没文化。
与此同时,能源部那边传来了好消息。根据张飞提供的技术,他们成功建造了一个小型试验电站,发电效率远超预期。
老院士特意打来电话报喜:张飞同志,太感谢你了!这个技术能解决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张飞却不太满意:才这么点功率?你们没按我的设计来吧?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老院士才尴尬地说:这个......我们做了些适应性调整......
我就知道。张飞叹了口气,下次我亲自去指导,保证效率翻倍。
挂断电话后,安国邦忍不住说:你对他们是不是太苛刻了?
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张飞理直气壮,做得不对就要指出来。
他继续摆弄新到的设备,突然说:对了,跟他们说,月球样本尽快送过来,我等着用。
安国邦无奈地摇头。这小子,求人办事还这么理直气壮。
不过能源部那边倒是很配合,第二天就把样本送来了。张飞如获至宝,立即开始研究。
果然,他观察着样本数据,氦-3纯度很高,适合做新一代能源核心。
安国邦好奇地问:你打算用这个做什么?
给外骨骼供能。张飞说,现在的电池续航还是太短。
他一边说一边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很快就设计出了新的能源方案。
如果用氦-3反应,续航能延长十倍以上。他计算着,就是防护要做好,辐射有点强。
安国邦听得心惊胆战:这玩意穿在身上安全吗?
放心吧,张飞满不在乎,我会做好防护措施的。
就在这时,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
【新能源技术解锁进度:65%】
【获得奖励:量子储能技术】
张飞眼睛一亮。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正愁能源存储问题呢。
安主任,他兴奋地说,我又有个新想法!
安国邦顿时有种不祥的预感。每次张飞说新想法,都意味着又要折腾出什么大事了。
这次又是什么?他小心翼翼地问。
一种新的储能装置。张飞手舞足蹈地比划着,用量子效应,能量密度能提高一百倍!
安国邦眼前一黑。得,这下能源部更要缠着不放了。
果然,当张飞把这个消息透露给能源部后,老院士当天就坐飞机赶了过来,说什么都要亲眼看看这个革命性技术。
张飞倒也不藏私,大方地展示了初步设计图。老院士看得如痴如醉,连饭都顾不上吃。
天才!真是天才!老院士激动得满脸通红,这要是成功了,全世界的能源格局都要改变!
张飞却不太在意这些宏观影响,他更关心实际问题:所以,能再给我批点稀有材料吗?
批!必须批!老院士一口答应,要多少都给!
安国邦在一旁看着,突然明白了张飞的策略。用一点点技术分享,换取大量研发资源,这生意做得真划算。
不过张飞显然不觉得这是在做什么生意。在他眼里,这只是很正常的资源互换而已。
等这个量子储能装置做出来,他信心满满地说,别说外骨骼了,就是给整个基地供电都没问题。
安国邦看着实验室里堆积如山的设备和材料,突然很想知道,能源部那些人如果知道张飞用他们给的资源主要是在研究单兵机甲,会是什么表情。
不过转念一想,以张飞的性格,说不定真能用这些研究,顺手把能源问题也解决了。
毕竟,这可是个能用修微波炉的灵感造出聚变反应堆的人。
喜欢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