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单位里传开了一个消息:原来的驻村工作队可能要改名叫乡村振兴服务队了。虽然只是改个名,但大家都觉得,这意味不一样了。
食堂吃饭的时候,几个同事就在聊这个事。
小王扒拉着饭说:乡村振兴服务队,这名字听着就更实在。以前驻村,感觉像是去帮忙的。现在叫服务队,就是要扎根农村,实实在在为老乡服务了。
老李点点头:是啊,名字一改,责任更重了。不仅要帮着脱贫,还得想着怎么让村子持续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
陈远听着大家的议论,心里也是感慨万千。他不禁想起了几年前那个感动了全国的驻村干部——黄文秀。一个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硕士生,明明可以留在大城市过舒服日子,却毅然回到家乡广西百色,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她在村里干得风风火火,带领乡亲们种砂糖橘、修路、搞电商,让百坭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可就在一次冒雨回村的路上,年仅30岁的她,被突如其来的山洪夺去了生命。
黄文秀……陈远轻声念叨着这个名字。这样一个把青春和生命都奉献给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的年轻人,她的精神,在文昌法眼的视界下,会是怎样一道不灭的光?
晚上回家,陈远特意在网上查了查黄文秀的事迹。看着照片里那个总是笑得特别灿烂的姑娘,看着她在贫困户家里走访时认真的样子,看着她带领村民修通的那条路,陈远的眼眶有些湿润。
这么年轻的姑娘,真是太可惜了。林薇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他身后,也红着眼圈说。
陈曦仰着头问:爸爸妈妈,你们在说谁呀?
陈远把儿子抱到腿上,轻声说:在说一个很勇敢很善良的阿姨,她去了很远很穷的山里,帮助了很多很多人。
这种奉献精神,这种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的担当,在文运长河中,必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记。 带着对黄文秀的敬意和对乡村振兴的思考,陈远进入了梦乡。
文昌殿内,今晚的景象格外温暖而明亮。
在代表乡村发展的文运支流区域,陈远看到了一条新开辟的、散发着泥土芬芳和希望之光的道路。这条路不再是从前那种泥泞崎岖的小道,而是坚实平整、两旁种满作物的康庄大道。
而在这条路的上空,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颗特别明亮、特别温暖的星辰。它不像其他星辰那样耀眼夺目,却散发着一种持久而坚定的光芒,如同黑夜里的灯塔,温暖着每一个路过的人。
帝君,您看到了吗?书灵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敬意,那就是黄文秀精神在文运长河中的显化——一颗永不熄灭的初心之星
陈远凝望着那颗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纯粹信念:她一定很牵挂她奋斗过的那片土地吧?
何止是牵挂,书灵动情地说,您看——
就在陈远凝望之时,那颗初心之星忽然洒下一道柔和的光柱,光柱中缓缓走出一个身影——正是黄文秀。她依然穿着那件熟悉的红色马甲,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神清澈而坚定。
文秀同志!陈远忍不住上前一步。
黄文秀微笑着点头:陈主任,我认得您。在百坭村的时候,我们学习过文旅助力乡村振兴的案例,其中就有您推动的项目。
陈远既激动又感慨:和你做的比起来,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你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什么是真正的乡村振兴。
黄文秀望向脚下那片她曾经奋斗过的土地,目光温柔: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你看,现在的百坭村多美啊。
随着她手指的方向,陈远看到百坭村的砂糖橘林在星光下泛着金黄色的光芒,新修的公路像一条玉带环绕山村,家家户户亮着温暖的灯火。
村民们都很想念你。陈远轻声说。
黄文秀的笑容更加柔和了:我也想念他们。不过看到现在有更多年轻人接过接力棒,我就放心了。
她转向陈远,认真地说:陈主任,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一代人的事。它需要持续的努力,需要更多年轻人把根扎进泥土里。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更多山村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陈远郑重地点头:你放心,现在驻村工作队要改成乡村振兴服务队了,会有更多人以你为榜样,继续你未竟的事业。
黄文秀欣慰地笑了:真好。乡村振兴不是让农村变得和城市一样,而是要让农村保持自己的特色,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过上好日子。
她的身影开始渐渐变得透明,但声音依然清晰:告诉继续奋斗的同志们,不要怕困难,不要怕吃苦。当看到乡亲们的笑脸时,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黄文秀的身影化作点点星光,重新汇入那颗初心之星中。但这一次,陈远感觉到那颗星更加明亮了,它洒下的光芒温暖而有力,照亮了更多乡村振兴的道路。
书灵轻声说:您看,从全国各地,特别是那些正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地方,不断有细小的光点向着这颗初心之星汇聚。这些光点,是成千上万驻村干部和乡村振兴服务队员的信念和决心。
陈远看到,这些光点汇聚到初心之星后,经过淬炼,又化作更纯净、更温暖的光芒,重新洒向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这就是精神的传承啊!陈远感慨道,一个人倒下了,却激励了千千万万人站起来。
书灵点头:正是如此。黄文秀同志虽然离开了,但她把最宝贵的初心和担当留了下来。现在乡村振兴服务队这个名字,就是要让更多的黄文秀,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继续她未竟的事业。
陈远突然明白了什么:所以文运不只是诗词歌赋,也包括这种奋斗精神和为民情怀?
太对了!书灵激动地说,文运的本质是文明的精气神。 黄文秀这样的干部,他们用生命书写的,正是这个时代最动人、最有力量的篇章!他们的精神,是文运最坚实的根基!
第二天醒来,陈远心里暖洋洋的,梦中与黄文秀的对话历历在目。他特意早早来到单位,把黄文秀的事迹做进了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培训材料里。
在随后召开的动员会上,陈远动情地对大家说:
同志们,咱们要从变成,这不只是改个名字,是要学习黄文秀同志那种精神——把心扎在村里,把事做到实处。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当官,而是去当服务员,当贴心人。
会后,好几个年轻同事都来找陈远,说要主动报名去乡村振兴一线。
晚上回家,陈远把黄文秀的故事认真讲给陈曦听。虽然孩子还不太懂什么是第一书记,但他记住了有一个很好的阿姨,在山里帮助了很多很多人。
睡觉前,陈远在日记本上郑重写道:
今夜得见文秀,其志不改,其心依旧。乡村振兴,需要千千万万个黄文秀。她虽然走了,但她的精神已经化作满天星斗,照亮后来者的路。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份初心永远跳动,让这份担当代代相传。因为最美的文运,就蕴藏在这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中。
这晚,他梦见无数的黄文秀正在祖国的青山绿水间忙碌着,而那条乡村振兴的道路,在他们的脚下,正越走越宽,越走越亮。
(未完待续)
-----
喜欢科级帝君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科级帝君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