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cgws

首页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神魂至尊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带着淘宝去抗日凤逆天下北月篇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穿越之极限奇兵医妃惊世九域神皇明朝败家子十龙夺嫡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cgws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文阅读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txt下载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7章 誊录糊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五月初十,晨光熹微,庚申科会试迎来了别开生面的第四场——格物与数算专场。这场考试相比前面三场,在评阅的时候第四场为辅,但是也是强制必须参加的,但却引起了各方瞩目。考场特意设在大明帝国大学的格物院和数算院,与传统的经义考场截然不同。

格物院内,整齐排列着各种实验器具:天平、罗盘、透镜、滑车、沙漏等。数算院中,则备有算盘、算筹、规尺、矩尺等工具。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新奇物件,有的跃跃欲试,有的则面露难色。

考试开始前,吴王朱栋亲临考场巡视。他对在场的学子们说道:“格物致知,数算明理。此二者虽非科举正途,然实为经世致用之基。望诸生勉力为之,展其所长。”

格物试题分为三道:其一为测量实验,要求学子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并记录数据;其二为光学实验,使用透镜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并绘出光路图;其三为力学实验,通过滑轮组测量力的大小关系,验证“力与距离成反比”的原理。

数算试题则包括:算术题需计算田亩、粮税等实际问题;几何题要求测算建筑物的高度和距离;应用题则涉及商业往来、工程计算等场景。

来自江南的沈文渊对这场考试如鱼得水。他熟练地操作着各种仪器,准确地记录数据,甚至还对实验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而在数算考场,他更是驾轻就熟,算盘打得噼啪作响,很快便解答完了所有题目。

相比之下,一些专攻经义的学子则显得手足无措。一位老秀才对着天平发了半天呆,最后还是忍不住问监考官:“此物可是称银两所用?”引得众人忍俊不禁。

这场考试进行了整整两日,至五月十一日傍晚方告结束。虽然成绩只作为参考,但许多学子都表示这样的考试很有意义,能够真正考察一个人的实际能力。

庚申科会试全部结束的当夜,整个考场并未随之沉寂,反而进入了另一种形式的紧张状态。数千的试卷被装入特制的厚木箱中,箱口贴上盖有礼部、主考衙门、鹗羽卫、锦衣卫四方大印的封条,由全副武装的鹗羽卫缇骑和锦衣校尉共同押送,在火把的映照下,沉默而迅速地离开了考试院。

这些特制的厚木箱内衬油纸,外包铁皮,既防潮又坚固。每个箱口都贴上盖有礼部、主考衙门、鹗羽卫、锦衣卫四方大印的封条,封条上的朱印在火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轻些,再轻些!礼部侍郎李仕鲁亲自监督装箱过程,不时低声提醒,这些都是学子们的心血,更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依据,万万不可有丝毫损坏。

全副武装的鹗羽卫缇骑和锦衣校尉分列两队,肃立待命。他们的铠甲在火把映照下泛着冷冽的光芒,面色凝重如铁。当最后一个木箱被封条严密封存后,王梦和毛骧同时点头示意,押运正式开始。

车队并未前往礼部衙门,而是直接驶入了鹗羽卫在皇城附近的直属衙门。这里早已戒备森严,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明哨暗卡无数,飞鸟难入。大堂之内,灯火通明,鹗羽卫指挥佥事王梦和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皆亲自坐镇。

木箱被小心翼翼地抬入一间特意腾空、门窗皆被加固的大堂。在王梦和毛骧的共同注视下,双方属员再次核对封条完好无损。

衙门大堂之内,灯火通明如白昼。鹗羽卫指挥佥事王梦和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皆亲自坐镇,分坐大堂两侧太师椅上。

二人虽同为皇帝亲军首领,但气质迥异:王梦沉稳内敛,目光如炬。毛骧则威严外露,不怒自威。

启禀二位大人,试卷全部安全送达!一名千户单膝跪地禀报。

王梦微微颔首:按规程办。

“开始吧。”毛骧声音低沉地命令道。

木箱被小心翼翼地抬入一间特意腾空、门窗皆被加固的大堂。四壁新糊了厚纸,窗户都用木板封死,只留一处出入口,由八名精锐力士把守。

在王梦和毛骧的共同注视下,双方属员再次核对封条完好无损。这个过程极为繁琐,每个封条都要经过四名官员共同查验签字,确认无误后,才能当众启封。

沉重的箱盖打开,里面是堆积如山的试卷,顿时弥漫出浓郁的墨香和纸味。这香气中似乎还带着学子们的汗水和期望,让在场众人都不自觉地肃然起敬。

早已等候多时的上百名书吏——他们均是从各部衙抽调而来,家世清白,背景可靠,且彼此并不熟悉,并在事前已被隔离数日——迅速而有序地开始工作。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誊录。

为了防止阅卷官通过笔迹认出考生,或者考生在试卷上做标记,所有试卷必须经过誊录。

原卷被称为“墨卷”,誊录后的副本则称为“朱卷”。誊录过程极为严格:一名书吏高声朗读原卷上的文章,另一名书吏则用朱笔如实抄录,不得有任何增删改易,甚至连格式、错别字都需原样照抄。

每誊录完一份,需由一名鹗羽卫人员和一名锦衣卫人员共同核对,确认无误后,在朱卷末尾签字画押,然后将墨卷与朱卷分开存放。

大堂内只闻书吏朗朗的读卷声和沙沙的抄写声,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王梦和毛骧不时踱步巡视,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书吏和核对人员,确保无人交头接耳,无人神情异常。

这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两天两夜,书吏们轮班休息,而王梦和毛骧则几乎未曾合眼,亲自监督着每一环节。

五月十三日,所有墨卷誊录完毕。厚厚的朱卷被重新装入新的木箱,再次贴上封条。而原有的墨卷则被放入另一批箱子,封存于鹗羽卫衙门的密库之中,重兵把守,非有旨意不得开启。

接下来是糊名。装载朱卷的木箱在双方共同押运下,移至锦衣卫衙门。同样森严的戒备,同样的流程。

启封后,书吏们将朱卷上所有可能暴露考生信息的部分,原本的姓名、籍贯等信息在交卷时已被密封用厚纸糊住,确保阅卷官无法看到任何考生痕迹。糊名完毕后,再次核对,装箱,贴封。这个过程又耗费了一日。

五月十四日,糊名完成的朱卷箱被隆重地抬往位于大明帝国大学内部设立的阅卷场所——文苑楼。这里同样被鹗羽卫和锦衣卫层层守卫。

阅卷场所内,主考官刘基,副考官吴王朱栋、刘三吾、墨筹、墨羽,以及数十名从翰林院、国子监抽调而来的资深学者、官员作为阅卷官,早已等候多时。他们同样被提前告知规矩,并在阅卷期间将被隔离于此,不得与外界随意通信。

刘基苍老而威严的目光扫过诸位考官:“诸位,国家取士,在此一举。望诸位秉持公心,唯文是取,为陛下、为大明,遴选出真才实学之士。若有徇私舞弊者,国法无情!”众人皆肃然躬身:“谨遵钧命!”

在刘基、朱栋等人的注视下,最后的封条被揭开,朱卷被分发至各位同考官案头。阅卷工作正式开始了。

阅卷流程极为繁琐严谨。同考官先阅卷,认为文章尚可者,留下批语,置于一边;认为不佳者,则直接黜落。这些被初步选中的试卷,会被书吏收集起来,送至副考官刘三吾、墨筹、墨羽处进行复阅。

副考官若认为文章确有可取之处,则加盖自己的印章,并可附加批语,然后交由书吏送至主考官刘基和吴王朱栋处。

刘基和朱栋拥有最终决定权。他们审阅那些经过层层筛选上来的优秀试卷,仔细品读文章,斟酌观点、文采、结构。若认为可取,则加盖主考印章,意味着此卷已然中式。若意见相左,则会进行商讨,甚至有时会召集其他副考官共同评议。

阅卷的日子枯燥而疲惫。阁内日夜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和墨汁的味道。考官们埋首于浩如烟海的试卷之中,常常工作到深夜。年事已高的刘基精力却异常旺盛,常常与朱栋、刘三吾等人讨论文章得失,有时为了一篇策论的见解争得面红耳赤,一切皆以文章质量为准绳。

朱栋在此过程中表现得既尊重传统,又时有新见。他尤其关注那些在“经与权”、“吏治清浊”、“王霸之辨”以及格物、数算等实务策问中表现出独到见解和务实精神的试卷。对于一些文采斐然但内容空泛、堆砌辞藻的八股文章,他则与刘基一样,持相对谨慎的态度。

与此同时,格物与数算的试卷也在进行评阅。这些试卷被单独放置在一处,由墨筹、墨羽带领帝国大学的格物、数算教授们进行评审。

评阅过程与传统经义试卷大不相同。格物试卷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推理的严谨性,数算试卷则看重计算过程和结果的正确性。墨羽指着一份试卷对墨筹说:“此子实验数据记录详实,推理过程严谨,更难得的是还对实验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实属难得。”

墨筹翻看着数算试卷,也发现了几份佳作:“这几份试卷不仅计算准确,还能灵活运用多种算法解题,甚至有人改进了传统的计算工具,真是后生可畏啊!”

虽然这些成绩为辅,但也是要排名的,优秀的格物数算成绩将会在最终排名时作为重要参考。朱栋特别嘱咐:“对于在格物数算方面表现突出的学子,要格外关注。大明需要的不只是精通经义的文士,更需要懂得经世致用的实干之才。”

时间一天天过去,中式试卷的数量逐渐增多,被单独存放在一旁。这些试卷承载着无数考生的梦想和心血,也决定着大明未来官员的构成。

经过十余天的紧张阅卷,所有试卷终于审阅完毕。中试者约二百余人。接下来,便是最为关键也最引人瞩目的环节:排定名次,点定会元!

所有中式试卷被再次摊开在主副考官面前。这就需要对比优中选优,排出高低。争论更加激烈,尤其是前十名的排序。刘基更重经义根基和文章气度,刘三吾偏向典章文采,墨筹关注数算逻辑在策论中的体现,墨羽则对涉及格物致用、工匠精神的论述格外留意。

朱栋则综合考量,更倾向于那些能贯通古今、契合实际、有治国安邦潜质的综合型人才。

常常为一篇文章的排名,众人各抒己见,引经据典,讨论良久。朱栋虽地位尊崇,但在学术评判上充分尊重刘基等大儒的意见,只在关键时刻提出自己的看法,往往能切中要害,令人信服。

最终,在经过整整一天的激烈讨论和反复权衡后,一份初步的排名名单终于确定下来。但会元之名,仍需主考官刘基最终拍板,并上报皇帝知晓。

刘基抚着长须,目光再次扫过那几份被公认为最顶尖的试卷,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阁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等待着这位开国文臣之首、帝国大学文学院山长的最终决断。这不仅关乎一个考生的荣耀,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未来文风的导向和朝廷的取才标准。

这时,朱栋开口道:“刘大人,晚辈有一言。今日之中式者,将来皆为朝廷栋梁。会元之人选,不只要文章锦绣,更要看其人所学是否能经世致用。观此次策问,多有涉及新政、吏治、民生之题,会元当为此中之佼佼者。”

刘基缓缓点头:“殿下所言极是。老臣观这几份试卷,文采、见识皆为上乘。然有一份,不仅经义纯熟,策论更是切中时弊,所提建议颇具见地。更难得的是,其在格物数算考试中亦表现优异,实为全面之才。”

众人皆知刘基所指的是一份署名“地字柒佰叁拾号”的朱卷。该卷在经义考试中文章锦绣,在策问中对吏治、民生的见解独到,提出的建议既符合圣贤之道,又切合实际。在格物数算考试中,该考生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墨羽补充道:“此子在格物考试中,不仅准确完成了所有实验,还对测量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显示出了极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墨筹也说道:“数算考试中,该生解题方法新颖,计算准确,还在试卷末尾提出了一种新的算盘使用方法,可见其善于思考。”

刘三吾抚掌笑道:“如此全面之才,实属难得。老夫观其文章,颇有韩柳遗风,而又能务实创新,正是朝廷所需之才。”

刘基环视众人,见无异议,便提笔在那份“地字柒佰叁拾号”朱卷上写下“会元”二字,并郑重地盖上了自己的印章。

至此,庚申科会试的名次终于排定。接下来,便是等待皇帝的最终确认和放榜之日了。所有考官都长舒一口气,但同时也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他们所选出的这些学子,将来很可能成为影响大明走向的重要人物。

夜深了,文渊阁内的烛火依然通明。考官们开始整理试卷,编写题名录,准备明日进宫向皇帝禀报。而此刻的他们还不知道,这场科举的结果,将会在大明朝堂上引起怎样的波澜……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间武圣:一拳锤爆普渡慈航!萌学园,因为怕死每天都在自保异世玄门上仙别跑徒儿来了萌宝快递:拐个妈咪送爹地刑侦:罪案真凶都市之盖世英豪超人漫威历险记我在民政局摇到了世界首富战锤40K:第二军团的秘密大权在握:从办事员开始叶君临李子染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点阴灯凌天至尊直播算命,苏观主她又停更了末日乐园主角叫楚剑秋柳天瑶的小说先菌子,后小人万古神尊火影:我春野樱会算命!
经典收藏你呀就缺一味药火爆爱妃妖孽王妃桃花多巧妇当家权倾天下,皇帝也怕我三分我是关陇老秦人魏逆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嗜宠悍妃汉末之益州崛起录超次元战争游戏弃女,暴力召唤师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三国之大楚天下明末枭臣边荒枭龙戏说嬴政中国历史长河小说刘禅之一梦中兴煌煌帝国之大秦
最近更新隋唐:家兄程咬金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清史错位录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虞朝的故事蓝鸮之恋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奋斗在激情岁月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明末改革我自己搞,新大魏!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cgws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txt下载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最新章节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