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的南疆博物馆,展厅里的暖气驱散了寒意,那把陪伴陈峰多年的老枪,依旧静静地立在展柜中。最近,阿卜杜热合曼总往博物馆跑——他考上了内地一所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放假回来,心里揣着一个想法:要让老枪“活”起来,用新的方式讲述戍边故事。
“刘爷爷,这老枪的扳机还能活动吗?枪膛里的结构是怎样的?”阿卜杜热合曼拿着笔记本,围着展柜转,时不时向刘志强提问。
刘志强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笑着说:“当年保养得好,扳机还能轻微活动,但枪膛早就封了,安全得很。你小子,学了点机械知识,就想琢磨老枪?”
“不是琢磨着用,是想给老枪做个‘数字分身’。”阿卜杜热合曼打开手机,展示里面的设计图,“我想通过3d扫描,把老枪的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划痕都记录下来,做成虚拟模型,再配上当年的故事,游客扫码就能看到老枪的‘前世今生’。”
原来,他在大学里参加了数字博物馆项目,知道很多老物件都通过数字化技术,让更多人看到背后的故事。他想,这把老枪承载着太多戍边记忆,要是能做成数字模型,不仅能永久保存,还能让远方的人也能“触摸”到老枪,听到它的故事。
刘志强一听,立刻拉着他去找张明远和王建国:“老伙计们,热合曼这小子有出息,要给老枪做‘数字分身’,让更多人知道老枪的故事!”
张明远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设计图,虽然看不懂复杂的技术,但听阿卜杜热合曼说“能让全国的孩子都看到老枪、听陈峰的故事”,当即拍板:“好!需要我们做啥,尽管说。”
小艾克拜尔也全力支持,联系了地区的文旅部门,申请到了3d扫描设备和技术支持。消息传到小木拉提和古丽娜扎耳朵里,两人也特意从学校赶回来——小木拉提负责整理老枪的故事脚本,古丽娜扎则把这些年记录的老枪事迹,整理成文字注解。
扫描那天,博物馆里挤满了人。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操作着设备,激光扫过老枪的每一个部位,从枪托上的木纹,到枪管上的划痕,再到扳机旁陈峰当年留下的指印,都被精准地记录下来。
刘志强站在一旁,全程盯着屏幕,时不时提醒:“枪托左侧有一道凹痕,是当年和狼群对峙时磕的;枪管末端的锈迹,是1987年暴风雪后留下的,那时候枪被雪埋了一天一夜……”
每一道痕迹,都对应着一段往事。阿卜杜热合曼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刘志强的话,把这些细节一一标注在模型对应的位置上:“这些划痕都是老枪的‘勋章’,必须准确对应故事,不能出错。”
小木拉提则在一旁,和古丽娜扎打磨故事脚本。他们把老枪的经历分成了“入列戍边”“风雪对峙”“守护羊群”“见证传承”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配上老兵们口述的细节,比如“1980年,老枪第一次随陈峰巡逻,吓退了偷越边境的猎户”“1985年,老枪陪着陈峰在界碑旁守岁,枪托上沾了饺子的油渍”。
辰辰带着新小队的孩子们,也围在旁边,好奇地看着扫描过程。他指着屏幕上老枪的虚拟模型,小声问:“热合曼哥哥,以后我们扫码,就能看到老枪当年的样子吗?”
“不仅能看到样子,还能听到太爷爷用老枪守护边境的故事。”阿卜杜热合曼蹲下来,指着模型上一道深痕,“你看这道痕,就是太爷爷当年为了保护战友,把枪托磕在石头上弄的,我给这道痕配了语音,扫码就能听到当时的故事。”
辰辰睁大眼睛,满是期待:“太好了!以后我要带着弟弟妹妹们,扫码听太爷爷的故事,让他们都知道老枪有多厉害。”
忙活了整整一周,老枪的数字模型终于完成了。大家围在电脑前,看着屏幕上的虚拟老枪——可以360度旋转,点击任意部位,就会弹出对应的故事、图片和语音。点击枪托的凹痕,就会响起刘志强的声音:“这道痕,是1983年冬天,陈峰带着新兵巡逻,遇到狼群,他把枪托磕在石头上,吓退了狼群,保护了新兵……”
点击扳机旁的指印,就会出现陈峰当年拿着老枪的黑白照片,配上古丽娜扎的解说:“这是陈峰爷爷常年握枪留下的痕迹,他总说,枪是战友,握得越紧,心里越踏实……”
张明远看着屏幕上的虚拟老枪,眼泪忍不住掉下来:“陈峰啊,你的老枪‘活’了,以后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人能看到它,听到你的故事了。”
数字模型上线那天,博物馆举行了简单的启动仪式。展柜旁贴了一个二维码,游客扫码就能进入老枪的数字展厅。第一位扫码的是位来研学的中学生,他点开枪托的故事,听完后眼眶红红的:“原来这把老枪这么有故事,戍边战士太不容易了。”
古丽娜扎还把老枪的数字模型,分享到了自己运营的“戍边故事”公众号上。没想到,短短几天,就有上万人点击观看,很多人留言:“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老枪的重量”“戍边精神,通过一把老枪,传到了我们心里”。
有位远在东北的老兵,看到公众号后,特意联系小艾克拜尔,说自己当年和陈峰是同期兵,手里有一张和老枪的合影,想发给他们,添到数字模型里。阿卜杜热合曼立刻把照片加了进去,在照片旁标注:“1981年,陈峰与战友在界碑旁和老枪合影,当年他们刚完成一次暴风雪中的巡逻。”
小木拉提则带着数字模型,走进了南疆小学的课堂。孩子们看着屏幕上的老枪,听着对应的故事,比听老师讲课更入迷。课后,好多孩子都跑到博物馆,亲手摸一摸展柜的玻璃,仿佛这样就能离老枪更近一点。
阿卜杜热合曼看着这一切,心里满是成就感。他拉着三位老兵的手说:“爷爷们,老枪的使命没有结束。以前,它陪着你们守护边境;现在,它成了‘数字信使’,把戍边精神传到更远的地方。”
张明远点点头,握着他的手说:“好小子,你给老枪赋予了新使命,也给咱们戍边精神找了新的传承方式。以后,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把老枪的故事、咱们的精神,一直传下去。”
夕阳透过博物馆的窗户,照在老枪的展柜上,也照在屏幕上的虚拟老枪模型上。一实一虚,跨越了岁月,却都承载着相同的坚守。小艾克拜尔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坚定——老枪的故事还在继续,戍边的精神从未远去,而这些用青春和智慧守护记忆的年轻人,终将让这份精神,在数字时代里,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喜欢雪岭枪魂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雪岭枪魂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