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陲某小学,夜色浓重。
那间空荡的教室里,黑板上的字迹如同鬼魅般在月光下跳跃,粉笔灰如幽灵的低语,在空气中缓缓飘落。
叶寒一边在御兽司的指挥中心里调试着设备,一边将视线死死锁定在监控画面上。
声波残留频率的分析报告显示,黑板自行书写的瞬间,伴随了一次微弱得几乎可以忽略的热线波动。
这波动,并非来自远在千里之外、此刻或许还在沉睡的小墨,更不是任何已知的觉醒者。
它源自地脉深处,一种断续、却又充满生命力的心跳。
“它不是在预告下一节课的内容,”叶寒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他紧盯着屏幕,“它是在申请授课的资格……就像当年,我们申请成为饲养员一样。”
几乎在同一时间,战术指挥官秦岚已经带领一支精干队伍,紧急赶往事发小学。
泥石流突如其来的爆发,瞬间切断了通往村庄的唯一道路。
通讯中断,她果断打开了直播权限,请求民间协助定位。
弹幕区原本喧嚣热闹,此刻却诡异地安静了十几秒,随即开始滚动起零散的字符。
“我家娃今天没接我电话,说老师留堂补作业。”
“昨天他还问我,死了是不是就再也看不见妈妈了。”
秦岚的心头猛地一震。
这所六年制村小,过去三年,已经有五名学生因为不明原因而早夭。
整个村子,似乎都默契地回避着“死亡”这个词,甚至连墓碑,都被刻成了“长眠”二字。
夜幕下,她只能在简易的帐篷里,借着微弱的灯光,写下《关于“告别能力”的初步评估报告》。
报告中,她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假设:“也许我们唤醒的,不仅仅是血脉,还有……送别者的责任。”
与此同时,远在京城的苏白,却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
他拒绝了封锁现场,也拒绝了立即转移所有学生的建议。
反而在全民直播间,架起了一面巨大的全景镜头,郑重宣布:“既然祖宗想教,那就让全国孩子一起听。”他亲自乘坐专机,飞往云南,在简陋的操场上支起了一块投影幕布。
幕布上,开始播放各地普通人讲述“我最难忘的一次告别”的视频。
视频里,有殡仪馆工人回忆替无名逝者整理遗容的场景,有母亲声嘶力竭地描述陪女儿走完生命最后三天的痛苦,有退伍老兵哭着念出战友名单的哽咽。
每一段视频播放完毕,黑板上的粉笔就会自行移动,逐字批注:“真。”、“痛但对。”、“记得就是活。”
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而来,预警刚响,山体便开始剧烈松动。
全校的师生被困在了教学楼二层。
危急关头,黑板猛然震动,整面墙体如同活过来一般,浮现出一道道巨大的符文阵列。
它们形似星图,却又有着缓慢、如同呼吸般的节奏。
虽然身处千里之外,小墨的热线却骤然贯穿了空间,如同一条温热的巨蟒,缠绕在摇摇欲坠的校舍周围。
苏白冲进教室,发现所有学生并没有惊慌失措,反而围在黑板前,齐声背诵着刚学会的童谣式口诀:“闭眼不怕黑,牵手不说累,等风停了我再回。”叶寒在指挥中心监测到,地脉的共振频率,竟然与孩子们的平均心跳完全同步。
“它们不是要塌!”叶寒的声音带着狂喜,“它们是在帮我们稳住地基!”
天亮时,山体停止了滑动。
地面裂痕中,渗出了微量的荧光液体,这些液体如同拥有灵性一般,凝结成一条蜿蜒的小径,直通安全区域。
全校师生平安撤离后,黑板上,最后一行字缓缓浮现:“课毕。谢教。”随即,整块黑板化为细沙,随风飘散。
苏白站在废墟前,看着空荡荡的教室,脑海中响起了系统提示音:【“家信中继”完成度49%,解锁“终章应答”协议——可将个体临终意志转化为集体记忆燃料】。
他摸出半包受潮的辣条,狠狠咬了一口,低声说道:“原来,最狠的投喂,是教会别人怎么放手。”
就在此时,远在西藏纳木错湖底,那滴悄然分裂的荧光血珠,其中一半逆流而上,汇入了奔腾的长江源头;而另一半,则沉入了冰层最深处,静静地包裹住一枚婴儿头骨形状的水晶。
水晶内部,无数微型血管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连接着七个发光点。
而这些发光点的布局,竟然与现代中国七大地理分区,惊人地吻合。
《14亿人投喂,哥斯拉进化横推》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14亿人投喂,哥斯拉进化横推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14亿人投喂,哥斯拉进化横推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