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的结果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暂时还未落下。林知意将那份私人医院的预约确认函压在办公桌最底层的文件夹里,用更繁重的工作将其掩埋。身体的警报被她刻意忽略,此刻,她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全神贯注——即将到来的,由陆延舟亲自主持的,关于项目下一阶段技术方案的联合评审会议。
这不仅仅是常规的技术讨论,更是她与陆延舟那心照不宣的联盟,第一次在公开场合,面对共同怀疑对象的协同作战。会议室,就是他们的第一处正面战场。
会议定在下午两点,延舟科技最大的一号会议室。林知意提前十分钟抵达,她的团队成员已经就座,个个神情肃穆,如临大敌。而长桌的另一侧,赵宏带着他的几个亲信也已到场,正低声交谈着什么,见到林知意进来,赵宏抬起眼皮,浑浊的目光在她脸上扫过,带着毫不掩饰的阴沉。
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
林知意面色平静地在自己的位置坐下,打开笔记本电脑,检查着待会儿要演示的ppt,指尖稳定,看不出丝毫紧张。只有她自己知道,掌心因为用力握着激光笔而微微泛潮。
两点整,会议室的门被准时推开。陆延舟走了进来,身后跟着首席技术官、项目委员会的几个核心成员,以及那位新增的外部专家沈哲。
陆延舟今天穿着一身熨帖的深黑色西装,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鹰。他一出现,会议室里原本细微的交谈声瞬间消失,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带着敬畏、揣测,或是不安。
他没有看任何人,径直走到主位坐下,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稳有力,不带任何情绪:“开始吧。”
会议按照议程进行。先是技术部汇报前期压力测试的整体情况和数据结果。当张昊代表林知意团队,展示基于自建仿真数据环境得出的、远超预期的优异性能指标时,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低声议论。
赵宏的脸色明显难看起来,他几次想开口打断,但在陆延舟那平静无波却极具压迫感的目光下,最终还是悻悻地闭上了嘴。
林知意垂眸,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掩去唇角一丝几不可查的冷峭。她知道,这第一回合,她赢了。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和成果,回应了之前所有的质疑和刁难。
接下来,轮到讨论下一阶段,涉及与延舟科技核心主系统深度集成的技术方案。这才是今天会议真正的重头戏,也是赵宏等人可能发难的关键节点。
林知意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前。她今天穿了一身剪裁利落的白色西装套裙,妆容精致,神色从容,整个人在灯光下散发着一种冷静而耀眼的光芒。
“各位,接下来由我阐述下一阶段的核心集成方案。”她的声音清晰而平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议室的每个角落,“本次集成,我们将重点解决三个关键问题:数据流实时同步效率、异构系统间的安全认证、以及异常状态下的故障隔离与快速恢复……”
她逻辑严密,条理清晰,配合着精心制作的ppt,将复杂的技术方案阐述得深入浅出。每一个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都附带了详实的数据推演和风险评估,几乎堵死了所有可能被攻击的漏洞。
然而,就在她讲到关于核心接口调用权限的精细化管控策略时,赵宏终于按捺不住了。
“林总监,”他打断了林知意的陈述,声音带着惯有的、拖长的语调,脸上挂着皮笑肉不笑的表情,“你提到的这个‘动态权限令牌’机制,听起来是挺花哨。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这种高频次的权限校验,会对我们主系统的性能造成多大的负载压力?万一因为你们这个外部模块的频繁调用,导致主系统卡顿甚至崩溃,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他直接将一个“可能拖垮主系统”的大帽子扣了下来,语气咄咄逼人。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林知意,带着审视和担忧。
林知意停下讲解,目光平静地看向赵宏,没有丝毫慌乱。她早就料到他会在此发难。
“赵总的担忧很有道理。”她先是肯定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稳,“关于性能负载问题,我们在方案附录4.3章节,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压力模拟和量化分析。根据模拟结果,即使在极端并发情况下,由我方模块发起的权限校验请求,占用的主系统资源也不会超过其总负载能力的百分之三,这个比例,远低于主系统自身的日常冗余阈值。”
她操作电脑,调出附录中的数据图表,巨大的投影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清晰的数据曲线和分析结论。
“而且,”她补充道,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技术高管,最后落在陆延舟身上,“我们设计的‘动态令牌’采用了轻量级加密和缓存机制,单次校验的响应时间控制在毫秒级。更重要的是,这套机制本身具备熔断和降级策略,一旦监测到主系统响应异常,会立刻自动切换至备用安全模式,绝不会出现赵总所担心的,‘拖垮’主系统的情况。”
她的回应有理有据,数据翔实,直接将赵宏的质疑化解于无形。
赵宏的脸色更加难看,他张了张嘴,似乎还想反驳。
“够了。”
一个低沉而充满威严的声音响起,打断了即将再次升腾的火药味。
是陆延舟。
他靠在椅背上,目光平静地看着投影屏幕上的数据,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一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应该基于数据和逻辑来判断,而不是凭空的臆测。”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定力,“林总监团队提供的性能分析和风险预案,我看过了,考虑得很周全。既然数据支撑没有问题,那么这个技术方向,就没有原则性的障碍。”
他一句话,直接为林知意的方案定了性,彻底堵住了赵宏的嘴。
赵宏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握着保温杯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但他不敢再公然反驳陆延舟。
陆延舟没有再看赵宏,他将目光转向那位一直安静聆听的外部专家沈哲,语气缓和了些许:“沈教授,您是从技术和伦理安全的角度看,对这个方案有什么建议吗?”
沈哲推了推眼镜,他大约五十岁年纪,气质儒雅,目光睿智。他沉吟片刻,开口道:“从技术层面看,林总监的方案设计严谨,风险控制措施到位。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数据隐私保护和算法透明性的设计,这符合当前人工智能伦理发展的前沿理念。如果非要说建议的话,我建议在后续实施中,可以进一步加强操作日志的审计和溯源能力,做到所有权限变动皆有迹可循。”
他的评价客观中肯,既肯定了林知意方案的先进性,又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专业意见。
“沈教授的建议很好。”陆延舟点了点头,看向林知意,“林总监,这部分可以补充进实施方案。”
“好的,陆总。”林知意微微颔首,记下了这个要点。
会议接下来的进程顺畅了许多。有陆延舟的明确支持和沈哲的专业背书,赵宏等人虽然面色不虞,却也再难掀起什么风浪。方案评审顺利通过,确定了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和里程碑节点。
当陆延舟宣布“会议结束”时,林知意暗暗松了一口气,感觉后背的衣衫已经被汗水微微浸湿。这一仗,打得漂亮,但也耗神。
众人开始收拾东西离场。赵宏第一个阴沉着脸,带着他的人快步离开,连招呼都没打。
林知意也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准备和团队成员一起离开。
“林总监,请留步。”陆延舟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林知意脚步一顿,转过身。团队成员们识趣地先行离开,并带上了会议室的门。
偌大的会议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以及空气中尚未完全散去的、属于权力与智慧交锋后的余烬。
陆延舟从主位上站起身,缓步走到她面前。他很高,林知意需要微微仰头才能与他对视。阳光从巨大的落地窗照射进来,在他身后勾勒出一圈耀眼的光晕,让他冷峻的面容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刚才,表现得很好。”他开口,声音比在会议上时低沉了几分,少了几分威严,多了些许……难以言喻的复杂。
林知意垂下眼帘,避开他那过于具有穿透力的目光,语气疏离而客套:“谢谢陆总肯定,分内之事。”
她试图维持着甲乙方应有的距离。
陆延舟沉默了片刻,目光落在她因为紧绷而显得有些苍白的脸上,忽然问了一句与会议完全无关的话:
“体检……去了吗?”
林知意的心猛地一缩,像是被什么东西猝不及防地刺了一下。她倏地抬起眼,撞进他深邃的眸子里,那里面似乎有关切,有探究,还有一种她不愿深究的了然。
他果然还记得!而且在这种时候,再次提了起来!
一股混合着窘迫、恼怒和被看穿的情绪瞬间涌上心头。她几乎是立刻竖起了全身的尖刺,语气也变得冰冷而生硬:
“我的私人事务,不劳陆总费心。”
说完,她不再给他任何说话的机会,转身,拉开门,快步离开了会议室。高跟鞋敲击在地面上的声音,清脆,急促,带着一种逃离般的决绝。
陆延舟站在原地,看着她几乎是落荒而逃的背影,消失在走廊的转角。他深邃的眼底,掠过一丝几不可查的无奈,和一抹更深沉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完全明晰的悸动。
联合会议,他们赢得了技术层面的胜利。
但那横亘在彼此之间,由五年时光和重重误会构筑的坚冰,似乎并未因此而消融半分。
反而因为这一次短暂的、超越工作范畴的对话,裂开了一道更加复杂难言的缝隙。
阳光透过窗户,静静地洒满空无一人的会议室。
联合,或许只是为了应对共同的敌人。
而心的距离,依旧遥不可及。
喜欢第二次,棋逢对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第二次,棋逢对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