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城推开办公室门时,晨光刚好落在桌角的茶杯上,水面上浮着一层薄薄的雾气。
他没去碰杯子,径直走到办公桌前,将公文包放在一旁,动作平稳得像往常一样。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昨夜那场无声的查账之后,整个节奏已经变了。
电梯口传来脚步声,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七点四十三分。
这个时间,多数人还没到岗,但有人比他更早。
丁义珍穿着笔挺的深灰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手里拎着一个皮质文件夹,远远就扬起笑容:
“连城,这么早就来了?”
“睡得早,醒得也早。”孙连城迎上去,语气平和,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两人并肩站在电梯口等下行,距离近得能听见对方呼吸的节奏。
丁义珍侧头打量他一眼,眼神里带着几分关切:
“最近看你脸色不太好,是不是区里事多?滨江那个项目,压力不小吧?”
“还好。”孙连城轻轻摇头,
“就是老毛病,晚上容易醒。翻翻材料,反倒踏实些。”
“你这人啊,太认真。”丁义珍笑了,拍了下他的肩膀,
“不过光明区有你这样肯做事的主官,我也放心。
分管这块,咱们目标一致,早点落地,市里也能交差。”
孙连城点头,顺势反问:“您手上那几个地块进展顺利吧?听说招商那边动静不小。”
“都按计划走。”丁义珍目光微闪,语气却轻松,
“有些事,上面推得急,下面就得跟得紧。不过嘛……”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
“只要方向对,程序上的事,总能找到出路。”
电梯到了,门缓缓打开。
孙连城先进去,按下六楼。
丁义珍紧跟着进来,站定后忽然又开口:
“对了,财政局那边,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报表?我听说审计口在摸底。”
“没听说。”孙连城看着楼层数字跳动,
“要是真有大动作,应该会先通气。”
“也是。”丁义珍笑了笑,没再追问。
走出电梯,两人各自走向办公室。
孙连城回头瞥了一眼,丁义珍在走廊尽头停下,和一名工作人员低声说了几句,随后才推门进去。
那名工作人员转身便往财务科方向去了。
回到办公室,他不动声色地扫视一圈。桌面上的东西都在原位,抽屉也未被撬动痕迹。
但他注意到,平时由固定保洁员擦拭的窗台,今天边缘处留有一道湿痕,像是刚擦过不久。
而门口的地垫,朝向偏转了十几度,不像自然移动。
他拉开抽屉,取出一份会议纪要放进打印机。纸张推进去的瞬间,他眼角余光掠过窗外,
楼下花坛边停着一辆银灰色轿车,车窗贴膜很深,驾驶座上的人低头摆弄手机,角度恰好能看清六楼东侧的窗户。
机器嗡鸣,文件打印出来。
他拿在手里吹了口气,装作核对内容,实则借纸张遮挡,悄悄观察那辆车。
过了几分钟,那人终于抬头环顾四周,随后发动车子,缓慢驶离。
孙连城把纪要放回案头,起身倒水。
经过门边时,他顺手调整了一下门缝下方的防风条,那是他前天加装的小装置,原本与地面齐平。
现在,它被轻微顶起了一角,像是有人进出时鞋尖蹭过。
他回到座位,翻开笔记本,在一页空白纸上写下“恒信”二字,随即用红笔圈起,又用力划掉。
笔迹潦草,像是一时烦躁的涂鸦。
写完后,他合上本子,放进抽屉锁好。
上午九点,跨部门协调会通知下来。
议题是土地审批流程优化,原定由他主持,但落款署名却是丁义珍。
会议室在三楼,长桌两侧已坐了不少人。孙连城进门时,丁义珍正站在投影屏前讲解ppt,声音洪亮:
“……当前形势紧迫,我们必须打破惯性思维,不能让程序成为发展的绊脚石。
我建议设立‘绿色通道’,对重点招商项目实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
底下有人点头,也有人交换眼神。
孙连城坐在靠后的位置,始终未发言。
直到丁义珍点名询问意见,他才抬起头:
“原则同意。具体细则,还是要依法合规,避免后续出问题。”
“当然要合规。”丁义珍笑着接话,
“但我们也要讲效率。
比如滨江东段,已经有战略投资方等着签约,资金都准备好了,不能再拖。”
“手续齐全的话,我们肯定全力配合。”孙连城语气平静,
“但如果前置条件没完成,贸然推进,反而容易引发争议。”
一句话说得不软不硬,既没反对,也没松口。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
孙连城故意慢了一步,等屋里只剩两名后勤人员整理桌椅时,
他迅速从口袋掏出一张折叠的便签纸,
上面写着“恒信—八千万—离岸”,塞进碎纸机。
刀片转动的声音盖住了纸张投入的轻响。
他走出会议室,迎面碰到一名陌生面孔的年轻干事,胸前挂着临时工牌。
那人冲他点头致意,转身进了档案室。
孙连城脚步没停,但心里清楚,这一层楼,已经开始换人了。
回到办公室,他打开电脑,调出一份无关紧要的预算草案修改稿,敲了几行字,保存退出。
随后拿起电话,拨通财政局一位老同事的号码:
“老陈,上次说的那个咨询公司,你们那边有没有调过它的资金流水?”
“哪一家?”
“恒信资产。”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
“这名字……最近有人问过。我劝你别碰,查得太深容易惹麻烦。”
“谢谢提醒。”孙连城轻声道,“我只是确认一笔往来款。”
挂断电话,他盯着屏幕发了会儿呆,然后关机。
中午饭没去食堂,秘书送来盒饭,他吃了几口便放下。
整个下午,陆续有不同科室的人来汇报工作,其中有两位平时极少直接对接他的干部,今天却主动前来请示审批事项。
他一一接待,答复严谨,滴水不漏。
临近下班,他翻看今日访客登记簿,
发现有两个名字不在常规联络名单中,且签字笔迹生硬,像是临时模仿。
他合上本子,站起身活动肩颈。
窗外天色渐暗,楼下的车流开始拥堵。
他知道,这一天看似平静,实则步步试探。
就在他准备收拾东西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一条加密信息跳出来,来自他安插在银行系统的朋友:
“你问的那笔钱,三天前有过查询记录。Ip地址归属市政府内网,登录账号为dYZ0428。”
dYZ——丁义珍。
孙连城盯着屏幕,手指慢慢收紧。
原来对方不是凭空起疑,而是已经动手查过系统。
那一晚的资金追踪,并非毫无痕迹。
只要有人调取操作日志,就能看到访问路径的终点。
他删掉信息,将手机反扣在桌上。
片刻后,他重新打开抽屉,取出一个旧U盘,插入主机。
这次没有拷贝新资料,只是运行了一个隐藏程序,清除了所有近期访问记录的缓存痕迹。
完成后,拔下设备,扔进废纸篓的底层,压在一堆废弃单据下面。
他重新坐回椅子,闭眼片刻。
再睁开时,眼神已恢复沉静。
他知道,从今天早晨那场“偶遇”开始,自己已经被盯上了。
丁义珍表面热情,实则已在布防。
而那辆银灰色轿车、临时更换的保洁、突然出现的干事,都是监视网的一环。
但他也明白,对方目前仍不确定他掌握多少。
否则,不会只是派人盯着,而是直接出手切断链条。
现在拼的是谁更能藏住底牌。
他站起身,走到档案柜前,拉开最下层的抽屉。
里面整齐码放着几份标有“已归档”的项目文件,最上面一份封面写着《东部片区开发前期评估报告》。
他抽出这份文件,翻到最后一页,签名栏里,丁义珍的名字赫然在列。
他盯着那个签名看了几秒,然后轻轻放回原位,关上抽屉。
窗外,最后一缕光线消失在楼宇之间。
整栋大楼逐渐安静下来,唯有六楼东侧的灯还亮着。
孙连城坐在桌前,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三下。
喜欢我,孙连城,搅动汉东风云!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我,孙连城,搅动汉东风云!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