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的深秋,潮湿阴冷,高墙仿佛能拧出水来。这股无处不在的湿寒之气,对于患有风湿痹痛的人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折磨。在监狱医院的骨科病房里,就住着这样一位特殊的病人——老周。
老周年近六旬,是监狱里的老面孔了,因一桩陈年旧案已在此度过了十几个春秋。长期的牢狱生活,加上监狱环境本就偏阴寒,使他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尤其是双膝关节和手指关节,变形肿胀,每逢天气变化或季节转换,便疼痛钻心,夜不能寐。他佝偻着背,步履蹒跚,脸上刻满了痛苦与麻木的痕迹,眼神浑浊,仿佛已被这缠身的病痛和漫长的刑期磨去了所有生气。
陈墨作为管床医生,对老周的病情十分关注。他尝试过常规的西药抗炎镇痛、中药祛风除湿通络,甚至进行过针灸治疗,但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病情反复发作,且呈进行性加重。看着老周在病床上因疼痛而蜷缩的身体,听着他夜间压抑的呻吟,陈墨心中充满了作为医者的无力感。他知道,单纯的药物似乎已经触及了瓶颈。
一个雨天的午后,窗外秋雨淅沥,更添几分寒凉。老周的关节疼痛再次加剧,甚至无法下床行走。陈墨为他检查时,触手之处,膝关节冰冷僵硬,如同两块被寒湿包裹的石头,周围的肌肉也因长期代偿和疼痛而紧张痉挛。
“周叔,今天感觉特别难受吧?”陈墨一边轻轻按压着他肿胀的膝关节,一边温和地问道。
老周咧了咧嘴,倒吸着冷气,声音沙哑:“唉,陈医生,老毛病了……这鬼天气,比天气预报还准。里面像有针扎,又像有冷风往里钻……这把老骨头,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咯。” 他的话语中透着一股深沉的绝望与认命。
陈墨的心被触动了。他望着窗外连绵的秋雨,脑海中忽然闪现出微晶子所授的“归元抚顺诀”,以及其中关于“寒则温之,凝则通之,滞则行之”的道理。药物难以穿透的寒湿痹阻,是否能用这蕴含“气”的理念与手法,去尝试化解呢?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难以遏制。但他深知,为他人施治,尤其是运用这等尚未纯熟且蕴含特殊能量的手法,必须慎之又慎。他需要征得微晶子的同意和指点。
第二天放风时,陈墨避开众人,将老周的病情、自己的治疗方案设想以及内心的顾虑,原原本本地向微晶子做了汇报。
微晶子静静地听着,雨水顺着枯槐的枝条滴落,在他肩头洇开深色的痕迹。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你可知,何为‘痹’?”
陈墨思索片刻,结合中医理论回答:“《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寒、湿三种邪气交织侵袭人体,导致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肌肉、筋骨、关节的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
“不错。”微晶子微微颔首,“然,知其因,还需明其机。风寒湿外邪侵袭,只是外缘。内在根本,在于患者自身正气先虚,卫外不固,尤其是阳气不足,无力温煦驱邪;加之气血亏虚或运行无力,导致痰浊瘀血内生,与外来邪气相互勾结,盘踞经络关节,如油入面,难解难分。久之,则筋骨失养,关节变形。”
他目光深邃地看着陈墨:“故而,治痹之法,徒祛风寒湿,往往事倍功半。当以扶助正气为本,温通经络为要。药物之外,手法导引,以自身之‘气’引动患者之‘气’,以温和渗透之力,破其凝滞,散其寒结,辅以点穴通经,激发其自身阳气与生机,方是正途。”
“你欲以‘归元抚顺诀’为其诊治,思路是对的。但切记,”微晶子的语气变得异常严肃,“此等沉疴痼疾,非一日之功。施术时,需有滴水穿石之耐心,春风化雨之柔和。意念要专注,观想自身掌心劳宫穴有温煦阳和之气发出,如阳光融冰,缓缓透入病所,驱散寒湿,疏通闭阻。切忌心浮气躁,追求速效,更忌用蛮力,加重其局部气血缠结。”
“弟子明白了!”陈墨心中豁然开朗,微晶子的指点为他明确了治疗的方向与心法。“多谢前辈准许与教诲!”
“去吧。”微晶子挥挥手,重新闭上双眼,“心存善念,手法精微,或可解其苦楚。”
得到微晶子的首肯后,陈墨心中有了底气。他再次来到老周的病床前,诚恳地说道:“周叔,您这老寒腿,常规治疗效果不太理想。我早年跟一位老师傅学过一套按摩活络的手法,想试着给您调理一下,或许能舒服些。您看……愿意试试吗?”
老周抬起浑浊的眼睛,看了看陈墨年轻而真诚的脸庞,又看了看自己疼痛变形的膝盖,苦笑一下:“陈医生,您有心了。我都这样了,还有什么不愿意试的?死马当活马医吧。”
得到患者的默许,陈墨首先为老周进行了详细的四诊合参。望其面色晄白,舌质淡胖,苔白腻;闻其声低息微;问知其畏寒喜暖,疼痛遇冷加剧,得温稍减,小便清长;且其脉沉细而紧。这确是风寒湿痹,以寒湿为重,兼有肾阳亏虚,气血不足之象。
治疗思路清晰起来:温阳散寒,祛湿通络,辅以益气活血。
陈墨让老周躺舒服,全身放松。他先静立床前,闭目调息片刻,将自己纷杂的念头沉淀下去,意念专注于双手劳宫穴,感受其中微微发热的气感。然后,他开始施术:
第一步:开手式·灵枢启户。 他并未直接接触老周的膝盖,而是将双掌悬于其膝关节上方约两三寸处,缓慢地、轻柔地移动,掌心劳宫穴对准膝眼、鹤顶等要穴。他在心中观想,自己的掌心如同两个温暖的泉眼,散发着温和的阳气,笼罩着冰冷的关节,初步唤醒局部沉寂的气血。“周叔,放松,感受一下热度。” 老周起初有些疑惑,但渐渐地,他确实感觉到膝盖上方似乎有微弱的暖意覆盖,不像烤灯那样灼热,而是一种由外向内渗透的温煦。
第二步:推抚法·春风化冻。 陈墨以手掌大鱼际和掌根,蘸取了一点温经通络的药油(事先征得同意),沿着大腿前侧的足阳明胃经向下,过膝关节,至小腿前外侧,进行缓慢而深沉的直线推抚。手法极其柔和,力量渗透至肌肉深层,而非摩擦皮肤。他意念紧随,观想自己的手如同温暖的春风,所过之处,冰冻的河流开始融化,凝滞的气血开始缓缓流动。“这里感觉有点酸胀,是吗?”陈墨一边操作,一边询问感受。老周微微点头:“嗯,是有点,但……好像是里面在动。”
第三步:揉按法·深壤播种。 针对膝关节周围僵硬的肌肉和韧带,陈墨用拇指指腹或掌根,进行顺时针方向的深沉环旋揉按,重点在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等穴位周围。力度由轻到重,以老周能耐受的酸胀感为度,停留片刻,再缓缓放松。他观想自己的指力如同耕种的犁铧,深入板结的土壤(僵硬的筋络),将其一点点揉松、化开,为气血运行开辟道路。老周不时发出轻微的抽气声,但眉头却似乎舒展了一些。
第四步:点穴法·枢机启闭。 陈墨运用“归元抚顺诀”中的点法,以拇指指端或指关节,精准地点按膝关节周围的关键穴位:内膝眼、外膝眼、足三里、委中、承山等。每穴点按约半分钟,力度以产生强烈酸、麻、胀、重感,并能向四周或上下放射为佳(得气)。他意念高度集中,观想自己的指端如同钥匙,插入锁孔(穴位),激发深层的经气,调动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哎哟!这里……这里好酸!”点按足三里时,老周忍不住叫出声,但随即又道:“不过……酸过之后,好像松快了一点?”
第五步:振法与摇法·撼动凝寒。 陈墨以手掌贴附老周膝关节两侧,施展振法,高频低幅的振动如同无形的冲击波,深入关节缝隙,试图撼动深处沉积的寒湿痹邪。随后,他极其轻柔、缓慢地帮助老周屈伸、旋转膝关节,活动范围以不引起剧痛为限,目的是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整个过程,陈墨的呼吸深长平稳,与手法节奏相合,将温和而持续的能量注入。
第六步:收功式·引气归元。 最后,陈墨再次以双掌虚悬于膝关节上方,缓慢导引,观想散于四肢的气血渐渐平息,归拢于丹田。并以轻柔的抚法遍及下肢,结束治疗。
整套手法持续了约半个小时。结束时,陈墨额角微微见汗,不是累,而是心神高度专注的消耗。而老周,则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许久未见的、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轻松表情。
“陈……陈医生,”老周的声音带着些许颤抖,“这……这手法,神了!我这膝盖……好像没那么冰了,里面那股拧着的疼,也松了不少……整个人……好像都暖和了。”
陈墨擦了擦汗,微笑道:“周叔,这只是开始。寒湿痹阻不是一天形成的,化解也需要过程。我们以后定期治疗,配合药物和您自身的调养,会慢慢好起来的。”
“好!好!谢谢您!陈医生,您真是……”老周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浑浊的眼睛里似乎重新闪烁起一丝希望的光亮。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墨每隔两三日便为老周进行一次这样的道家手法治疗。他谨记微晶子的教诲,每次施术都保持耐心与专注,手法日益纯熟,对气感的把握也越发精准。他不仅治疗膝关节,还会根据情况,为老周梳理背部膀胱经(振奋阳气)、点按关元、气海(培补元气)、揉按足三里(强壮脾胃后天之本)。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老周的关节疼痛发作频率和程度明显减轻,夜晚能够安睡的时间变长了,肿胀的关节也开始慢慢消减,虽然变形无法完全恢复,但活动度有所改善。更重要的是,他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那个蜷缩在床角、等待生命终结的绝望老人,他开始愿意与人交谈,脸上偶尔会出现笑容,甚至能在天气晴好时,扶着墙壁在走廊里慢慢走上一小段。
同病房的其他囚犯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对陈墨的医术充满了惊奇与敬佩。他们不明白那看似简单的揉揉按按为何有如此奇效,只能将其归功于陈医生“手到病除”的高明。
只有陈墨自己知道,这不仅仅是手法的作用。那是“道”的力量,是“精气神”理论在临床上的印证,是手法、意念、气息与药物相辅相成的结果。他通过自己的双手,将一股温煦的、充满生机的能量,注入到老周那被寒湿与绝望冰封的身体里,重新点燃了他生命的阳气与希望。
站在病房门口,看着老周倚在窗边,努力伸着手去接窗外透进来的一缕阳光,陈墨的心中充满了作为一名医者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与使命感。在这冰冷的铁窗之内,他真正体会到了“道医同源,皆求天人合一”的深刻内涵,也找到了自己医道生涯中,那条值得终生探索的、光明而温暖的路径。
(本章节完)
《神医闯关中》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神医闯关中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神医闯关中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