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好声音

钟聚楚韵

首页 >> 大梁好声音 >> 大梁好声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南宋当皇帝校花的贴身狂少重生宠婚:吻安,老公大人万古神尊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抗日之全能兵王慈悲大陆战记大唐:神级熊孩子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
大梁好声音 钟聚楚韵 - 大梁好声音全文阅读 - 大梁好声音txt下载 - 大梁好声音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96章 大宇之策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皇上:“申怀安,你别动不动就觉着有人想害你,我大梁的官员难道就那么不堪?”

申怀安:“陛下教训的是,是臣小人之人,臣方才说错话了,还请陛下责罚,要不就撤了臣的定远侯,将臣罢为草民,臣一定不会有怨言。”

皇上:“你这个不让人省心的,还是不想做官,气死朕了,朕还就告诉你了,罢官免谈,再有下次,朕就罚你银子,看你还敢不敢动不动就想罢官了。”

申怀安:“陛下,您可千万不能罚臣的银子啊,那是臣的命啊,臣知错了,臣一定好好办差。”

皇上:“这还差不多,你不说朕还差点忘了,你还是科学院的院长,这些天你虽然没有上朝,可也在为朝廷效力,朕此次就饶了你。

今天让你上朝,是关于大军换防的问题,具体你还有何补充?”

申怀安:“回陛下,关于大军换防问题,臣已和安国公商议多次了,此次韩文轩将军接手大皇子接防许阳,荀无常将军前往大宇边境,换防东境。

现在荆楚和大梁已恢复盟友关系,臣建议韩将军前去换防时,将楚国太子楚文泽带去许阳,交还给荆楚,以显大梁风度。

而荀将军去东境,臣建议将大军原驻扎之地向后撤三十里,此一是表明大梁对大宇的信任,并没有其它心思;二是也可以稳住大宇,现在正值出兵巴蜀之际,只要他们不添乱就行。”

皇上道:“你所言甚合朕意,安国公、左相,关于申怀安补充的这两点,你们是何意见?”

安国公道:“回陛下,臣以为申将军所言极是,现在大梁的重心是在征战巴蜀上面,其它只要平稳就行。”

左相道:“回陛下,定远侯关于荆楚之事,臣没有意见,只是为何让东境大军驻地后撤三十里是否有些不妥。

臣以为还是按以前的样子,如果主动后撤,这不是在向大宇示弱吗?如果让大宇有心之人上书大宇朝廷,难免他们会动其它心思。”

申怀安道:“左相,您的意见也有些道理,这件事是本侯多想多了,陛下,臣以为左相之言也甚有道理。”

申怀安此话一出,朝臣纷纷私下猜测,这个申怀安什么时候转了性子,他不是一向和左相不对付吗,怎么这回却赞同左相的意见。

而皇上看到申怀安如此大度,在朝堂之上维护和谐,也很是开心,问询了一下安国公的意见,此事就这样定了。

皇上:“关于大军换防一事就这样定了,具体事宜由安国公去安排,退朝。”

“臣等告退。”

皇上:“申怀安,你留下,朕还有事要问你。”

百官退走后,大殿之上除了太监总管丁升,就只剩皇上和申怀安了。

申怀安道:“陛下,这是臣从匈奴大营带回的好东西,特敬献陛下。”

皇上:“申怀安,这是什么?”

申怀安:“回陛下,这是匈奴的鹿鞭、鹿血还有虎鞭和虎骨,臣将这些全部用好酒水泡好了,保证陛下喝了之后会更回威武雄壮。”

皇上:“哈哈哈,申怀安,这个礼物朕很是喜欢,不过申怀安,你大胆,这么好的东西为何现在才呈上来?”

申怀安:“陛下冤枉啊,匈奴的酒太平缓,也不合陛下口味,所以臣回京以后就用上好的灵山佳酿泡的,用时一个多月,现在正好供陛下享用。”

皇上:“哈哈哈,申怀安,你有心了,朕很是欣慰。

另外,今天把你留下来,是关于大宇昌王素儿的事,朕听长公主说,你有法子颠覆大宇朝政,具体你有什么办法?”

申怀安:“回陛下,此事体大,而且牵扯甚广,甚至还会涉及到荆楚,再说其耗资巨大。

这件事搞不好还会影响大梁国运,为此臣一直在权衡利弊,陛下,真要为了如荷长公主和昌王殿下行此大事吗?”

皇上:“大宇国力强盛,和大梁三十多年来一直相处甚好,如果不是为了如荷皇妹和素儿,朕也不会有此想法。

可是长公主一向重情,关于如荷皇妹的事,她一时也很担心,你先说说你的办法,朕再考虑要不要去做。”

申怀安:“回陛下,臣的计划是以许阳三城为注,换取荆楚边界的通州两城,通州地处荆江以北,在那里建造深水船坞,可直达东海。

我们以此为基础,训练水军,建造舰船,然后大梁派兵乘船顺江东下,直达东海,舰船入东海后,再转向北,堵住东瀛后路,而大宇可派兵从陆上攻击东瀛倭寇。

东瀛倭寇至所以能侵犯大宇,靠的就是他们的海上力量,如果大梁从背后摧毁他们的海上力量,如此以来两面夹击,这些倭寇将进退两难。

如此一来,拿下他们只是时间问题了,这样昌王就可以以东海为基础,壮大势力,到时大梁再从海上资助他一些兵器和物资,让他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兵大宇京都。

如果计划周密,不出两年,昌王就算不能继承大统,也完全可以自保,到时让他接回如荷长公主,如此以来,如荷长公主和昌王就再无后顾之忧。

如果想颠覆大宇朝政,我们再加一把力,让大梁将士扮作大宇将士的样子,凭我们的装备,加上大宇内部不稳,拿下大宇京都也完全可能。”

皇上听完申怀党安的话,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他原以为申怀安只是会用计,没想竟然牵扯如此之广,就如申怀安所说,搞不好还会将大梁的国运也得给搭进去。

皇上思索了一下道:“申怀安,用许阳三城换荆楚通州两城,一是这个买卖不划算,二是荆楚也不一定会同意。

另外就算荆楚同意了,你有办法建造大型舰船吗,我大梁地处中原,对于水上作战从无先例,你如何保证我大梁的水军能战胜东瀛的倭寇?

还有大宇就算派素儿征讨倭寇,可派的军队根本就不能打仗,也肯定会克扣他们的粮草,这不是让素儿前去送死吗?

你要知道我们搞这么大的阵仗就是要助他夺位,如果素儿阵亡了,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将化为乌有。”

申怀安:“陛下所言正是,这些臣也考虑过了,一是向荆楚换通州的事,臣有把握可以办到,他们现在不是配合大梁出兵巴蜀吗?到时候在巴蜀分他一些利益,相信荆楚不会拒绝。

二是臣有信心可建造大型舰船,也有信心可一举灭了倭寇,这件事陛下不用担心。

最后就是您说的大宇是否会派昌王征讨倭寇,或是就算派了昌王东征,他也不一定能自保。

陛下,我们的舰船出了能运兵之外,也能运补给,到时让昌王去荆江和东海交汇处去接收就行了。

另就是昌王能以一己之力率兵平息高句丽之乱,他肯定不是平庸之辈,他以前的旧部不是都发配了吗,到时候让他暗中联络自己的旧部,我大梁再给补充一些。

这样在大梁灭倭寇之前,他完全有能力自保,只要他带兵出了大宇京都,就可虎出牢笼,笑傲东海之滨。

到时我们随后一举歼灭倭寇,昌王可横空出世,背靠东海,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

有了大梁的帮助,就算大宇派兵去剿,他完全可以效仿倭寇,退向大海,退一步来说昌王本就擅长陆战,等他招回以前的旧部,完全有能力和大宇朝廷抗衡。

今天臣在朝上让荀将军将东境大营向后撤三十里,就是为了迷惑大宇,让他们将重心放在内陆上来,好给昌王准备的机会。”

皇上又仔细想了一下道:“申怀安,这件事考虑得很是周到,就算朕听了也觉得可行,可是今天朝上左相反对东境大军后撤,你为何不反驳。”

申怀安:“陛下,左相对这件事不知情,他站在大梁的角度如此考虑也是应该,他是左相,朝廷重臣,臣总不能为了这件小事和他在朝上争论吧。

到时候伤了合气,影响的还是陛下的威望和朝廷的根基,所以臣就赞同的左相的意见。

现说这件事皇上还没有决定,臣争赢了也是白争,到时朝臣再借此弹劾臣,长此下去,我大梁不是和大宇朝政一样了,一盘散沙?”

皇上:“申怀安,你能这样考虑问题,朕很是开心,看来经过秦烈这件事,你是成长了。”

申怀安:“陛下,按臣的性子,臣肯定是不会改的,您不知道,臣这些天在家里是怎么过来的,而且父母每天都罚臣跪一个时辰,还有他们俩每天还得狠揍臣一顿,一天只给臣吃一顿饭。

家父家母说是臣不尊重陛下,说臣是白眼狼,是养不大的狼崽子,说臣狼心狗肺,说臣是王八蛋,早知道就样就不把臣给生出来了。

说陛下这么大的恩典,臣不知道感恩不说,还竟惹陛下生气。陛下,您给评评理,他们还是臣的亲生父母吗,骂自己儿子骂得如此难听。

臣算是服了,再不惹陛下生气了,不然我回家不得天天被折磨死,后来臣甚至还想到了离家出走,期间还到长公主府里借宿了几天,不然他们天天念叨,臣都快变成神经了。”

喜欢大梁好声音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大梁好声音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这个主角明明很强却异常谨慎大权在握:从办事员开始失忆后我发现自己在柯学世界崩仙逆道向风柳如云小说免费阅读全文我!清理员!天才小农女:学霸军少宠上瘾深海求生:我能看到弹幕提示万古神尊蛊色天香你同境无敌?等我八面齐聚哭什么第一宠婚:老公,坏坏坏!法医毒妃雏田:有牛啊,有牛!狂妄医妃驾到,摄政王心头宠异世玄门楚剑秋柳天瑶无删减完整版我从末世归来美漫哥谭,阿卡姆的警长辣手狂妃:夜帝,跪下
经典收藏大明最狠总兵大夏憨婿我爷是刘邦煌煌帝国之大秦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鱼龙舞大秦:公子丹,镇守边关八年大唐神级太子捡个王爷来种田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你呀就缺一味药汉官之陈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大明1642明末枭臣大唐之最强驸马妖孽的小王爷三国之龙战八方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火爆爱妃
最近更新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我自己搞,新大魏!我长生不死愁啊铸运天秦全球统一系统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那时的原始纪元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大明卫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
大梁好声音 钟聚楚韵 - 大梁好声音txt下载 - 大梁好声音最新章节 - 大梁好声音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