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系列的变革,门头沟煤矿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工人的产量大增,从原来每人一天几百斤增加到五吨,节约了大量开采人手。
张锐轩接手的时候经过统计有一千五百户人口在这里从事采煤运煤工作。
张锐轩将采煤人数降低到500人,每天二千吨煤。通过骡马大车一天就可以运输到京师,当然还有大量煤炭被炼成焦炭。
还有自行车经过一年的研究,大明第一辆自行车,在滦州开平被制作出来,采用经典的二八大杠设计,不过煤化工产业还是不行,虽然张锐轩知道煤焦油可以合成橡胶,可惜不知道如何合成橡胶。只能让工匠去自己实验撞大运。
以张锐轩的半吊子化工水平能够做出一个蒸馏釜,分馏出来几个不同的成分就已经是撞大运了,至于后面反应就不是张锐轩能够做出来的。
不过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去南美洲找天然橡胶树割橡胶。不过张锐轩也不认识橡胶树,也没有那么长时间去南美洲找橡胶树。
只能做一个铁轮胎,然后充入稻草用沥青贮麻布包裹,这些可以沥青的防水性和耐磨性提供一些减震。
不过和橡胶轮胎还是没得比,不过一想到这里是明朝,能够做出自行车就不错了,要什么减震。
当然自行车不便宜,需要钢铁将近一百斤,主要是废料成本多,即便是现在降到100文一斤也需要10两,平均一个工匠一个月只能生产5辆车。加上其他材料成本需要差不多15两银子,需要上桐油防锈,定价30两银子。
还有一种给京城权贵富户们自行车采用双斜弯杠设计,去掉横杠,车身经过打磨喷漆上色之后直接定价300辆。
通过制作自行车也消耗了大量钢铁,拉动大明钢铁需求。
不过这个车设计制作出来之后,没有一个人认为它能行,
自行车零部件是在开平屯镇,现在不能叫矿了已经是一个集镇了,新开了很多商店,成为了滦州一个纳税大户了。
牛大力牛捕头也成为开平集镇的常客,和王寡妇经常在一起。王寡妇还怀孕了此事在开平屯引起不小风波。不过终究碍于牛大力身份,没有人敢说什么。
组装被张锐轩放在京师,东城郭规划了这么一大块地当然要利用起来,建设一些工厂是很有必要的,张锐轩的碱厂也是在这里。具体的账目就交给刘蓉负责,工人也不是很多,只有几百个人。
刘蓉跟着张锐轩学了很久,是时候放出去独当一面。
当第一辆自行车组装起来之后,所有的工匠都认为它是错误的,“前后各一个轮子”这是一个怪物,它不可能立得起来。
这种组装方式超越了这些工匠的认知。如果不是见证在开平屯的奇迹,出于对张锐轩的盲目信任,
相比于两轮自行车,工匠们更认可三轮自行车,三轮自行才有人力蹬踏一次能够运输300斤左右货物,虽然不如马车的1500斤,制作轴承精良,有了润滑油,省力效果更好。
可是只需要一个人,不需要大牲口,更有性价比。
在明朝养五个人不及一只大牲口,一个月二两银子抢着干,大牲口一个月吃细粮干活需要15两。
门头沟的煤就这样通过人力三轮车源源不断送到京师使用,每天可以一个来回。
不过张锐轩是一个现代人,有骑自行车的功底,经过短暂的练习在一群工匠目瞪口呆中车轮飞滚,稳稳当当的骑行起来开始围着工厂绕圈圈。
工匠们瞪大了眼睛,手中握着的铁锤“当啷”一声砸在地上。
王铁匠揉了揉眼睛,又狠狠掐了下自己的大腿,疼得直咧嘴——眼前这景象竟不是做梦。
张锐轩的几个侍女也嚷嚷着要学,张锐轩告诉大家先有人扶着慢慢找感觉,找到那个平衡感之后就能骑行了。
不过骑自行车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需要很久,有的人可能一天就会了,九个侍女经过十几天练习都会骑行了。
不过光是张锐轩自己这些人会没有用。卖不了钱,还得在京城发扬光大才行。
张锐轩决定自己亲自上街骑行,不过很快张锐轩就后悔了,京城的青石板路在马车看来很平,可是在自行车看来确实颠簸的不行,和厂里柏油马路完全不是一回事。
看来要在京师推广这个自行车,非要推广柏油马路才行。
张锐轩上书在京城推广柏油马路。这个时代没有后世压路机这些工程机械,可是也没有后世的重车,
当年抗战时候修机场也是没有工程机械就靠人力,畜力拉碾盘也能代替。
乾清宫,张锐轩将绘制好的柏油马路规划图铺展在御案前,计划将北京城内所有道路全部铺设柏油马路。按照测量计算此事内城道路面积约1.5平方千米,也就是150万平方米,需要费用在75万两银子左右。
75万两银子虽然不多,可是张锐轩却不想自己出,北京城修缮本来就是工部的活,这活就该工部出钱。
朱佑樘不能决,招来工部尚书曾健,工部左侍郎徐文渊,还有新的营缮司郎中。
工部尚书曾健对于张锐轩插手这件事非常不满意,当即反对道:“陛下!此乃荒诞之极!自古道路皆以青石、夯土为基,何须这劳什子‘柏油’?”
年初张锐轩提出重修永平府到北京城,曾健就想要反对,可是,当时用的是煤炭集团的钱,不用工部出钱,内阁也同意了,曾健就没有反对。
如今要用工部的钱,曾健自然是不同意的,尤其是新路不用青石板,这可是砸了多少工部石料厂的饭碗,这是绝对不行的。
不过徐文渊却想的不一样,徐文渊去看过永平府官道硬化道路,虽然不用青石板,可是柏油马路也需要用沙子和碎石,边上路沿石也是大青石。
工部的石料厂因为开采青石板,也积累了很多碎石,正好可以用这些碎石,正是一举数的。
徐文渊轻咳一声,微微侧身挡在张锐轩与曾健之间,朝朱佑樘拱手道:“陛下,曾公所言虽有古制可循,然今时不同往日。臣上月巡察永平府,这个柏油是非常好的筑路材料,质量不比青石板差,而且耐水浸泡,臣以为此方案可行。”
喜欢大明工业导师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大明工业导师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