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按着还有些发晕的脑袋,找到自己那从八品官身加上县子爵位该排的位置,默默站定。周围相识或不相识的官员大多眼观鼻鼻观心,静候宫门开启,只有极轻微的整理衣冠的窸窣声。
然而,站了没一会儿,文安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前后左右投来的目光,或好奇,或审视,或纯粹是无意识的扫视,都让他如芒在背。
只因——
他太年轻了,站在这一堆大叔大爷辈的人堆里,虽然位置靠后,却也足够吸睛。
那种被众人隐隐包围的感觉,让他那点社恐本性又开始发作,手心冒汗,呼吸都有些急促。
他偷偷往后瞥了一眼,见身后又来了几位品级更低的官员,心中一动。
文安趁着没人特别注意,脚下悄悄往后挪,一点点,一点点,最终成功溜到了队伍的更末尾,几乎挨着了那些穿着青色甚至更低品级官服的同僚。
在这里,前面是密密麻麻的人头,几乎没人会注意到他,他顿时感觉压力大减,偷偷松了口气。
殊不知,他这番小动作,恰好落在了刚刚到达、正准备站到文官队列最前方的几位大佬眼中。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几人并行而来,目光扫过队伍,便看到文安像只偷油的老鼠般,鬼鬼祟祟从队伍中间缩到了最后面。
房玄龄脚步微微一顿,花白的眉毛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杜如晦眼中闪过一丝不解。长孙无忌则面无表情,仿佛什么都没看见。
尉迟恭和程咬金等一干相熟的武将看到却是一脸的无奈,他们大概是知道文安为什么这么做。
而跟在稍后一些的孔颖达、王珪等老臣,可就没那么好脾气了。
孔颖达当即冷哼一声,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不成体统!朝会列班,自有规制,岂容如此儿戏!”
王珪也拂袖低语:“举止轻浮,畏缩如鼠,岂是朝臣之风?”
他们的议论声虽然压得低,但在寂静的清晨广场上,还是引起了不少附近官员的侧目。
文安听到声音,头皮一麻,恨不得把脑袋缩进官袍里,心里叫苦不迭,怎么这么倒霉,偏偏被这群老古板看见了!
房玄龄轻轻咳嗽一声,目光转向文安所在的方向,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文县子,站回你该在的位置去。”
文安身体一僵,脸瞬间涨得通红,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只能硬着头皮,低着头,像一只被赶上架的鸭子,磨磨蹭蹭地又从队伍末尾挪回了中间原本的位置。
每一步他都感觉踩在针尖上,心里不断腹诽多管闲事的孔颖达和王珪。
好不容易熬到宫门洞开,钟鼓齐鸣。
房玄龄与李靖一左一右,领着文武百官,按照次序,沉默而肃穆地步入宫门,走向那座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中心的太极殿。
初一十五的大朝会人数众多,虽然太极殿规模较大,却也容不下这许多人。不过每月的这两次大朝会,官员们都会稍微挤一挤,就算如此,还是有一多半的人站在了太极殿外。
(注:其实唐朝官员们上朝,都是坐着的,地位高的甚至有坐席,一般是有个蒲团供跪坐,位置也不会怎么变。本书设定为大朝会站立,小朝会才跪坐。)
文安的位置倒是刚好在太极殿的门槛边,前面又有一根殿柱挡着。就算这样,文安还是混在人群中,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随着内侍的一声“上朝”,这大朝会算是开始了。
文安如今也慢慢琢磨出点味道了,这种每月初一十五的大朝会,其实处理不了多少核心政务。
真正重要的决策,都在每日的小朝会,或者两仪殿那样的地方,由皇帝和几位核心重臣就定下了。
这种大朝会,更多是一种仪式,或者说,是让他们这些中低级官员提前感受朝会氛围,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岗前培训”和“思想教育”。
他低着头,跟着前面人的脚步,脑子里不知怎的,想起了昨晚那诡异的竹笼和孩童哭声。胡思乱想间,只觉得眼皮又开始打架,强打着精神才没让自己当场睡过去。
不过,今日的朝会似乎与往常有些不同。
当房玄龄照例以中书令的身份,总结了一番近期政务,强调了陛下励精图治、群臣需恪尽职守之类的套话,正准备宣布散朝时,一个身影却从文官队列中走了出来。
正是秘书监,参与朝政,魏征。
文安正迷糊着,见魏征出列,心里下意识地一咯噔,腹诽道:“这魏征又要开始了……不知今日又要喷……哦不,谏言什么。”
他赶紧强打起精神,竖起了耳朵。这位“人镜”出手,通常都无小事。
只见魏征手持笏板,面容古板严肃,声音清晰地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中:“陛下,臣魏征有本奏。”
御座上的李世民微微颔首:“玄成有何事奏?”
“臣要弹劾京兆府、金吾卫失职懈怠,更要奏报长安城内,已有邪祟滋生,妖言惑众,已至骇人听闻之地步!”
魏征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凛然之气。
大殿内顿时起了一阵细微的骚动,不少官员都露出了惊疑不定的神色。文安却是心中一动,隐隐猜到了什么。
魏征继续道,语气沉痛而愤慨:“近日,臣察访得知,长安城内,尤以大安、安乐、兴化等数坊为甚。”
“有一自称‘大乘教’之邪教暗中流传,其魁首妖人,借今岁天灾频仍、民生困苦之际,散布妖言,称天道将倾,唯信其教,献祭童男女,方可消灾解厄,得登彼界极乐!”
“此等荒谬之言,竟引得无数愚夫愚妇深信不疑!彼等受其蛊惑,竟……”
“竟将自家亲生骨肉,以竹笼盛之,悬挂于门户之外,任由那妖人夜间前来‘挑选’!”
“据臣所知,已有不下数十孩童就此失踪,生死不明!待臣去查访时,却无所获。”
“京兆府、金吾卫巡警长安,对此等骇人听闻之事,竟似聋似瞎,未曾及时察觉奏报,致使妖氛日炽,百姓遭殃,此非失职为何?”
“大乘教,诸位都不陌生吧。”魏征说完,看了一眼四周的同僚。
《在大唐苟活》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在大唐苟活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在大唐苟活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