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改革

GX2500

首页 >> 明末改革 >> 明末改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壮王穿越之极限奇兵最强特种兵王交锋醉枕江山堪破三千世相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霓裳铁衣曲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
明末改革 GX2500 - 明末改革全文阅读 - 明末改革txt下载 - 明末改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9章 吏员改革后的成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崇祯十月,秋。

在经历了吃绝户事件后的徽州府。

徽州陆家事件,表面上看是一起因“吃绝户”而引发的偶然冲突,但实质上,它是一场结构性矛盾的总爆发。

这次事件的影响之所以极其恶劣且深远,在于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帝国基层权力格局的根本性转变——以皇权为核心的朝廷,与地方乡绅豪族持续了数百年的“共治”默契,被彻底撕毁,双方从过去的合作关系,滑向了公开的对抗关系。

这一转变并非一日之寒。

随着朱由检一系列新政的强力推行——无论是清丈田亩、阶梯税制,还是司法改革与知识开放——都在持续地、系统性地剥夺地方乡绅赖以生存的特权和话语权。

皇帝所提拔外放的官员,如荆本澈、陈子贞、赵铭远等人,他们的政绩与前途已不再依赖于地方豪强的支持,而是源于对中央政令的坚决执行。因此,他们自然“不再拿地方势力当回事”。

这些新型官员深耕于基层,与因海贸而崛起的新商人、借助高效驿站系统纵横四方的游商,以及成千上万通过开放政策得以晋身的寒门读书人,结成了一个崭新的“皇权-平民”同盟。

他们共同站在了朱由检的龙旗之下,向那个维系了千百年的、由宗族和乡绅构筑的旧社会基础,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徽州事件,正是这个新兴同盟与旧势力之间的第一场大型阵地战。

果然,正如赵铭远所料,陆家事件尘埃落定后,秋税征收便成了徽州地方势力反扑的第一个战场。他们打定主意,要让这位不通“人情”的知府大人尝尝政令不出府衙的滋味。

这一日,他下辖的一位知县步履匆匆地闯入知府衙门,脸上写满了焦急与无奈,禀报道:

“府尊大人!今年的秋税,怕是难以征收了!下官辖区内的几家大户,皆以今夏‘雨水不调,田亩歉收’为由,联名上书,要求蠲免本年钱粮!”

这完全在赵铭远的预料之中。他闻言,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嘴角泛起一丝了然的冷笑。

他赵铭远在朝中同僚里有个响当当的诨号——“铁脚”。

闻听此讯,他二话不说,当即点齐府衙三班衙役,带着账簿田册,亲自奔赴乡里。哪户声称歉收,他便直抵哪户的门前。

“尔等既言歉收,无力缴纳,无妨。”

赵铭远立于田埂之上,声传四野,“那本府便亲自带人,来帮你们收!”

他当即振臂一呼,召集了众多真心完税的乡民,亲自带队,直奔那些号称“颗粒无收”的豪强田庄。

知府大人一马当先,衙役与乡民紧随其后,一家一户地“帮”他们收割那长势喜人的庄稼。

“开镰!”

随着赵知府一声令下,金黄的稻浪在官民的协作下成片倒下。

他亲自站在谷堆旁监督称重,将实打实的收成记录在案,任凭那些地主乡绅在一旁脸色铁青,捶胸顿足。

赵铭远这一手“亲力亲为”,不仅将潜藏的税粮颗粒归仓,更将“铁脚知府”的威名,踏踏实实地烙进了徽州每一寸土地。

眼见赵铭远亲自带着乡民将金灿灿的稻谷尽数收走,称重入仓,一众乡绅先是目瞪口呆,随即暴跳如雷。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陆文渊的堂弟陆文博气得将手中茶盏摔得粉碎,这姓赵的竟敢如此羞辱我等!

几个大户当夜便聚在陆家祠堂密议,一张张脸上尽是怨毒。

他赵铭远不是能收粮吗?

一个王姓乡绅阴恻恻地道,咱们就让他收个够!从明日起,所有店铺暂停收粮,我看他收了这许多谷子,往哪里存放!

不错。另一人接口,

还要让各村的佃户都知道,谁要是帮着官府收粮,明年就别想租到一亩田!

赵铭远自然要存粮,而且存得理直气壮。

这些从乡绅田里收来的粮食,一车车径直运往了当今圣上朱由检早在全国推行的义仓体系——这些义仓遍布各村、各县、各府要冲,既是平抑粮价的稳压器,更是应对灾荒的战备库。

这正是朱由检治国的高明之处。在税收制度上,他从未推行“一刀切”的条令,而是保持着务实的灵活性。

朝廷既收粮,也收银,纳粮折色,听民自便。对于远离市场的农户,缴纳实物粮赋显然更为便利;而对于从事商贸者,缴纳银钱则更为高效。

此番赵铭远将征收的大批新粮填入义仓,不仅完美完成了税赋任务,更在无形中充盈了地方的战略储备。

当那些妄图以“罢市”要挟的乡绅们反应过来时,才发现知府大人早已跳出他们设下的棋局——官仓既已充实,他们围积居奇、操纵粮价的算盘,顿时沦为空响。

赵铭远之后的公务便清晰明了——只需将徽州府应缴纳的税粮集中运抵南京,再由朝廷安排的海船北运京师即可。

这条由朱由检大力推动的海运漕粮路线,高效而可靠,全然摆脱了以往依赖运河沿线诸多利益集团的桎梏。

跟本府斗?诸位还嫩了些。

赵知府在自己衙门的后院里悠闲地品着茶,想起乡绅们无计可施的模样,脸上露出了笃定的笑容。

这正是朱由检与地方豪绅之间另一个根本性的矛盾点:皇帝已然建立了一套独立于乡绅势力的行政执行体系。他不再需要借助地方豪强的协作来完成征税等核心政务。

为每一位知县、知府配备充足且直属的吏员,是这套新体系的关键。

这些吏员的升迁去留、考核评断,完全掌握在地方主官手中。倘若有人胆敢与当地乡绅勾结,损害朝廷利益,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最直接的惩罚——连续两次考核,便意味着官衙生涯的终结。

在朱由检推行高薪养廉政策的第五个年头,基层吏员的待遇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连续五轮的薪俸调整,如今一个普通吏员每月可领二两白银的固定俸禄。

这还远非全部——每季度另有一两银子的勤政奖,岁末更能领取三两银子的年终赏。若仔细算来,一名勤勉的吏员全年总收入可达三十两白银。

在朱由检构建的新政体系中,丰厚的俸禄必然伴随着极其严格的考核制度。这套将优厚待遇、明晰奖惩与无情淘汰紧密结合的体系,使得大明底层的吏员职位,一跃成为了令人艳羡的“金饭碗”。

正因其地位超然、待遇优渥,且晋升通道清晰,每年官府招募新吏时,都会引发一场激烈的竞争。无数识文断字的青年才俊争相报名,场面之火爆,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同时,异地为吏的制度可谓匠心独运。所有基层吏员都必须远离原籍任职,朝廷为此打造了一套令人艳羡的保障体系。

每到新任之地,一座白墙灰瓦的官舍早已准备妥当,连院里的水井都打好了。若是携家带口,还能分到带菜园子的两进小院。

吏员子女可直接入读当地最好的官办学堂,与士绅子弟同窗共读。若有天资聪颖者,更能获得额外的科举辅导。

留在原籍的年迈双亲,每月都有地方官亲自上门慰问,送去米面油盐。逢病逢灾,官府延医抓药的速度比亲儿子还快。

每到年节,总有衙役挑着担子送来时鲜货——中秋的月饼,除夕的猪蹄,端午的粽子,竟比本地土财主家的年货还要丰盛。

这些细致入微的安排,彻底斩断了吏员与地方豪强勾结的念想。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切身利益完全系于朝廷恩典时,铁面无私便成了最自然的选择。这套制度正在悄无声息地,将皇权的根系深深扎进大明的每一寸土地。

喜欢明末改革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明末改革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军王猎妻之魔眼小神医赘婿修仙,夫人求我回府大茶商辛夷传萌宝快递:拐个妈咪送爹地林羽江颜最新章节列表陈玄我在民政局摇到了世界首富玄幻:自降生起,为天下先次元法典打倒系统!亲吻我的小怪物末世大佬穿成炮灰女知青全方位幻想无渊大地帝王冷妃法医毒妃天武神帝云飞扬林雨初楚剑秋柳天瑶无删减完整版不死医圣手人间武圣:一拳锤爆普渡慈航!四合院:抽暴易中海,踹翻贾张氏
经典收藏锦衣卫创始人权倾天下,皇帝也怕我三分三国之帝国文明三国之龙战八方超次元战争游戏一碗火腿泡面,我竟黄袍加身!?枭起传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开天鸿蒙诀汉官之陈明末枭臣大汉天子,我能开启群臣天赋抗日小山传奇侠唐迁徙的三国城堡放浪形骸歌戏说嬴政武林帝国变身席卷文娱大唐极品闲人
最近更新蓝鸮之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边塞枭龙黑风寨主成帝路大唐长安秘物栈这就是你的宿命奋斗在激情岁月那时的原始纪元大明执政官大唐风流小厨师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谋杀三国精编版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鬼王爷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明第一战神
明末改革 GX2500 - 明末改革txt下载 - 明末改革最新章节 - 明末改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