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一会,屋外就响起了小叔的声音。
赵大宝一见小叔回来了,赶紧对着老太太嘀咕一句:奶,别出卖我啊!
然后跳下炕,穿上鞋就往外溜。
刚迈进门槛的小叔,差点和赵大宝撞个满怀:臭小子,慢点......
等小叔进屋,就看到奶奶和二婶一脸坏笑地看着自己。
小叔还以为自己脸上沾了什么东西,摸了一把,啥也没有:娘,您这么看着我干嘛?
老三啊......
奶奶故意拉长声音,你有没有什么其他的要和娘说的啊?比如......你们厂里有没有相看上的姑娘?
小叔瞬间明白过来,转头看向刚刚跑出去的赵大宝的背影,咬牙切齿:赵......大......宝......
不用想,肯定是这臭小子把自己那点事给老太太说了!
小叔此刻的心情十分复杂——既有点不好意思,又有点庆幸。毕竟这事迟早要让家里知道,只是没想到是以这种被出卖的方式。
而此刻已经溜到院外的赵大宝,正提着东西,偷笑着向村里走去......
不一会来到了村大槐树下,七姑奶奶已经在那了,边上还有村东头的姜嫂子。
七姑奶奶,咋样,我就说小石头一会就到,这不来了嘛!姜嫂子一副料事如神的样子。
哎呦,姜嫂子,几天不见,红光满面啊!看来我大哥挺卖力气啊!赵大宝打趣道。
呸!你个小屁孩,懂的还不少!姜嫂子红着脸笑骂。
七姑奶奶,给您带了点城里东西,没事吃着玩。赵大宝把装着蔬菜的袋子放到七姑奶奶脚边。
七姑奶奶瞄了眼袋子里的东西,笑着点了点头。
今天咋就你们俩,其他人呢?赵大宝看着冷清的这八卦协会办公地,有些疑惑。
全跑大队部那边了,看看有没有能帮上忙的。姜嫂子解释道。
嫂子,那你咋不去?
我家那些玉米皮早送过去了,换成钱了都。我也不会编织,现在去干啥?另外这不是你回来了嘛,我特意陪着七姑奶奶在这等你呢!
嫂子我谢谢你这么看得起我啊!
接着姜嫂子都没有让赵大宝催促,自己就打开了话匣子,从上次村长带回钱开始说起,把那分钱的场面描述得惊心动魄......
后来话锋一转,谈到隔壁村那些坏分子:全判了!有的几个月,有的几年,听说有人还要吃枪子!马寡妇和王麻子还要被游街示众!
说到刘四时,姜嫂子顿了顿,看向赵大宝:村里都在传,是刘四眼红你小叔上山打猎,联合王麻子要害你小叔才被抓的。现在大家都帮忙瞒着十三爷、十三奶,真怕你爷和你奶知道后去弄死刘四家人。
她撇撇嘴:就刘四爹妈之前还上门求十三爷原谅,怎么有那脸的?这边害人儿子,那边求人家原谅!现在村里人都不乐意搭理那厚脸皮的两口子。
石头你说,他们怎么还有脸在村里待下去的?
犯事的是他儿子,他们去求情也是人之常情。
赵大宝倒是很通透,他们离开这里又能往哪走?最少这里还有片瓦遮身。
他这也才明白——判刑这么大的事,要是爷爷知道了,昨晚肯定就和自己说了。
原来是全村人帮着瞒着老爷子和老太太,怕老两口听到消息一激动,身体出问题,或者上门找刘四家麻烦。
这里面,恐怕也有村长老杆子对村民们特意嘱咐。
大槐树下,三个人的闲聊还在继续,还能听见远处河边劳动的号子声。
那边小叔被老太太和二婶一番,在收下奶奶特地给未来儿媳妇准备的银手镯后,赶紧借着去大队部看编织情况的由头溜之大吉。
娘,我看老三那不好意思样,恐怕是非那姑娘不娶啊!
二婶看着小叔逃跑的背影笑道,老三这是好事将近啊!
哎,终于不再吊死在卫屠夫家那姑娘身上了。
奶奶长舒一口气,好啊!下午老三就得回城上班去了,咱做点东西让他带上,给那姑娘送过去。算咱一份心意。
说完,婆媳俩就钻进厨房忙碌起来。
要说这50年代的农村,虽然物资不丰富,但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独特的吃食。
奶奶从柜子里翻出珍藏的江米条——这可是用糯米粉和白糖做的稀罕物,平时根本舍不得吃。她又拿出晒干的红薯枣,这是把红薯蒸熟后捏成枣状晾干的零嘴,甜滋滋的很有嚼劲。
二婶则忙着摊煎饼——不是普通的小米煎饼,而是掺了芝麻和花生碎的改良版,摊得薄如纸张,香脆可口。
她也是搬来和老太太一起住之后,这厨艺得到了充分发挥,毕竟老太太这里的食材有赵大宝的时常供应,那是种类繁多,数量充足。
要是知道,她恐怕早搬过来了,不单吃的饱,还吃的好。至于自己家男人就让他一边玩去,什么也比不上孩子能吃上一口饱饭重要。
最让老太太得意的,是她特制的五香豆腐干——用祖传的香料配方卤制,咸香入味,能放好几天都不坏。
城里啥买不着啊
奶奶一边打包一边念叨,咱就送点自家做的给人家姑娘,表表心意。
她把每样吃食都仔细分成两份,一份让小叔带给二梅他们几个小家伙,一份给未来的儿媳妇。还用红纸仔仔细细地包好,显得格外郑重。
厨房里飘着各种食物的香气,婆媳俩忙活得热火朝天。这些看似普通的吃食,承载着农村人家最朴实真挚的心意。
小叔来到村大队部,只见打谷场上热闹非凡——妇女们有的在整理玉米皮,有的在给玉米皮染色,有的在分拣挑出不合格的。
小叔一出现,打谷场上顿时响起一片热情的招呼声,感谢的话一箩筐一箩筐地往外倒。
毕竟赵大宝早就和他通过气,给村里引进编织生意这事算在他头上了,现在这些感谢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接住。
老杆子听到动静,赶紧把小叔引进了已经改造成厂房的大队部办公室。
你在城里上班的事,确定了?老杆子压低声音问。
原来一大早二叔和爷爷来大队部时,二叔那个藏不住事的,早就把自家老三在城里上班的消息传遍了。
喜欢1952,我带全家搬入南锣鼓巷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1952,我带全家搬入南锣鼓巷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