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风带着凛冽的寒意,刮得巷口的梧桐树枝桠作响,最后几片枯叶在枝头挣扎了几日,终究还是被吹落,与地上的残叶融为一体。杂货铺里早早生起了煤炉,橘红色的火苗舔着炉壁,将温暖一点点扩散开来,炉上的铁壶“咕嘟咕嘟”地烧着水,白雾缭绕。
叶辰坐在炉边的小马扎上,手里捧着一本线装的《茶经》,看得入神。苏沐妍则在一旁的小桌上,用张大嫂新腌的梅子,泡了一壶酸梅汤,玻璃罐里的梅子浮浮沉沉,映着窗外的天光,格外好看。
“尝尝?”苏沐妍倒了一杯,推到叶辰面前,“加了点冰糖,不那么酸了。”
叶辰放下书,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酸甜的滋味顺着喉咙滑下,带着一丝暖意。“好喝。”
“那是,也不看是谁泡的。”苏沐妍得意地扬了扬下巴,随即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锦盒,“给你的,前几天去老街淘到的。”
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块巴掌大的茶饼,包装纸已经泛黄,上面印着“普洱”二字,散发着淡淡的陈香。“老板说这是十年的熟茶,适合冬天喝,暖胃。”
叶辰拿起茶饼,指尖能感觉到温润的质感,还有一股沉淀了岁月的平和气息。“谢谢你。”
“谢什么,就当是……提前给你的暖冬礼物。”苏沐妍的脸颊微微泛红,低头搅动着自己杯里的酸梅汤。
煤炉上的水开了,“呜呜”地冒着热气。张大哥提着一个紫砂壶走进来,笑眯眯地说:“正好,水开了,泡点新茶尝尝。”
他熟练地烫壶、投茶、注水,动作行云流水,很快,壶里就飘出醇厚的茶香。“这是我一个老战友寄来的武夷岩茶,说是今年的新茶,你们试试。”
琥珀色的茶汤倒入小巧的茶杯,香气愈发浓郁,带着岩石的厚重和草木的清香。
“好茶。”叶辰抿了一口,只觉得一股暖流从胃里散开,驱散了身上的寒气。
“喝茶啊,就像过日子。”张大和呷了口茶,慢悠悠地说,“急不得,得慢慢品。新茶有新茶的鲜爽,老茶有老茶的醇厚,各有各的滋味。”
叶辰点头。他想起自己跨越千年的时光,从玄清观的清冷,到昆仑的孤寂,再到如今这市井的温暖,可不就像一杯茶,初尝带苦,细品回甘,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滋味,却都值得细细回味。
正说着,门口的风铃“叮铃”响了一声,走进来一个穿着厚棉袄的年轻人,手里抱着一个旧收音机,脸上带着焦急。“张大哥,您看我这收音机,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没声了,能修吗?”
张大哥接过收音机,摆弄了几下,又打开后盖看了看,笑道:“小毛病,线路松了,给你焊上就好。”
年轻人松了口气:“太好了!这收音机是我爷爷留下的,他以前总听着它唱戏,我想着天冷了,放放戏听听,也能想起他老人家。”
叶辰看着那台老式收音机,外壳已经有些掉漆,旋钮上的字迹也模糊了,却被擦拭得干干净净,透着主人的珍惜。他忽然想起那本《茶经》里的话:“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或许,器物的意义,从来不止于本身的功能,更在于它所承载的记忆和情感,就像这收音机里的戏文,茶水里的岁月,都能让人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一丝慰藉和温暖。
傍晚,年轻人取走了修好的收音机,临走时特意打开,里面传出咿咿呀呀的京剧唱腔,在小小的杂货铺里回荡。
“你听,这戏文,越听越有味道。”张大哥眯着眼,跟着哼唱起来。
叶辰和苏沐妍坐在炉边,听着戏文,喝着热茶,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一片宁静。煤炉里的火很旺,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暖暖的。
叶辰忽然觉得,这炉火温茶的日子,就是他一直追寻的“人间”。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生离死别,只有柴米油盐的琐碎,和藏在其中的、不易察觉的温暖。就像这杯茶,初尝平淡,回味却悠长。
喜欢现代长生者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现代长生者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