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市的秋天总是来得悄无声息。一场夜雨过后,杂货铺门口的梧桐叶便落了满地,踩上去沙沙作响。
叶辰蹲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把竹扫帚,慢慢清扫着落叶。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来,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动作他做了快一年,从最初的生疏到如今的熟练,仿佛做了一辈子。
“小叶,歇会儿,喝杯茶。”张建国端着一个搪瓷缸子走出来,里面是热气腾腾的茉莉花茶。
叶辰直起身,接过茶缸,喝了一口,暖意从胃里散开:“谢大哥。”
“跟我还客气啥。”张建国笑了笑,眼睛眯成一条缝,“昨天沐妍丫头打电话来,说下周回来?”
“嗯,她说观测站的设备检修完了,能休几天假。”叶辰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苏沐妍在昆仑观测站待的时间越来越长,但每隔一两个月,总会回青山市看看。每次回来,都会给叶辰带些东西——有时是昆仑山上的野果,有时是她新整理的古籍抄本,有时只是一沓她随手画的速写,画的都是冰洞里的光影,或是远处的雪山。
“这丫头,就是太拼。”张建国叹了口气,“不过也好,年轻人有正事做。不像我,就守着这破铺子,混吃等死。”
“大哥您这是享福。”叶辰笑着说,“多少人羡慕您这样的日子。”
张建国嘿嘿一笑,没再说话,蹲在门口,看着叶辰继续扫叶。阳光落在他花白的头发上,泛着柔和的银光。
下午,老李头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个花盆,里面是一株开得正艳的月季,粉嘟嘟的花瓣上还带着水珠。
“小叶,给你看个好东西。”老李头一脸得意,“这就是当年你帮我剪枝的那盆,今年开得最旺!我分了个杈,给你和张大哥也栽了一盆。”
叶辰接过花盆,放在窗台上,阳光照在花瓣上,像是镀上了一层金边:“真好看,谢谢您,李大爷。”
“谢啥,要谢还得谢你。”老李头摆摆手,“自从你帮我解了那心结,我这身子骨都硬朗多了,觉也睡得香。这花啊,就跟人一样,你对它上心,它就给你长脸。”
正说着,门口一阵喧哗,几个穿着校服的孩子跑了进来,为首的正是之前买橡皮的那个女孩小胡。
“叶哥哥,张爷爷,我们来买零食!”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到货架前,手里攥着皱巴巴的零钱。
“慢点,别挤着。”叶辰走过去,帮他们拿想要的薯片和糖果。
小胡踮着脚尖,凑到叶辰身边,小声说:“叶哥哥,我奶奶说,上次小区里那只总叫的黑猫,是你送走的?她说你会法术,是神仙?”
叶辰被逗笑了,揉了揉她的头发:“不是神仙,就是会点小本事。那只猫是迷路了,我帮它找到了家。”
“哇!好厉害!”孩子们眼睛都亮了,“叶哥哥,你能教我们吗?”
“等你们长大了,好好学习,自然就懂了。”叶辰笑着说。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拿着零食跑了出去,笑声在巷子里回荡。
老李头看着这一幕,捋着胡子笑道:“你看,这就是福气。被人记着,被人需要,比啥都强。”
叶辰看着窗外孩子们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窗台上那盆娇艳的月季,心中一片宁静。
他想起在昆仑冰洞里的日子,想起那些与阴煞、裂隙搏斗的时光,那些惊心动魄仿佛是上辈子的事。而现在,扫扫落叶,喝杯热茶,听街坊邻居说说话,看着孩子们嬉闹,这些寻常到不能再寻常的日子,却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
或许,这就是玄清观先辈们守护的“人间”吧。不是什么波澜壮阔的伟业,而是由无数这样的寻常日子串联起来的温暖与安宁。
傍晚,苏沐妍打来电话,声音带着旅途的疲惫,却很轻快:“叶大哥,我明天就到青山市了,晚上有空吗?想请你去吃上次那家牛肉面。”
“有空。”叶辰的声音不自觉地放柔,“我去车站接你。”
“不用啦,我打车就行。”苏沐妍笑了,“对了,我带了本新发现的玄清观手札,里面提到一种‘草木养气法’,据说能让植物长得特别好,回头我们一起试试?”
“好。”
挂了电话,叶辰走到窗边,看着那盆月季。夕阳的余晖落在花瓣上,像是给它披上了一层红纱。他伸出手,轻轻拂过叶片,一丝微弱的内劲顺着指尖注入,叶片似乎更绿了些。
他想起苏沐妍说的“草木养气法”,嘴角露出一丝期待。
或许,守护并不一定要面对刀光剑影。在寻常日子里,用心对待一草一木,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份温暖与安宁延续下去,也是一种修行。
夜色渐浓,杂货铺的灯亮了起来,昏黄的光线透过窗户,照亮了门口的一小片天地。叶辰坐在灯下,翻看着苏沐妍上次带来的古籍,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仿佛能触摸到那些早已逝去的时光。
窗外,秋风卷起几片落叶,打着旋儿落下。远处的街道上,路灯次第亮起,温暖而明亮。
喜欢现代长生者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现代长生者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