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中山郡,无极县。甄府。
昔日车水马龙的景象略有收敛,但府邸深处的气氛却更加凝练、专注。年轻的甄家新任主事人,屏退了左右,独自在密室中对着账册与地图,眉头紧锁,眼中却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皇商”的合作,早已超越了最初的白糖、雪花盐和琉璃。在戏志才派来的“顾问”引导下,甄家凭借其庞大的商业网络和人脉,迅速将“皇商”出产的各类新奇货物——包括更雪白细腻的纸张、清晰度远超铜镜的玻璃镜、蒸馏酒以及一些设计精巧的民用铁器,改良的曲辕犁、高效水车模型部件——销往北方各州,甚至通过隐秘渠道,渗入曹操核心统治区。
利润,如同滚雪球般膨胀。甄家明面上的产业或许因“低调”而有所收缩,但其掌握的流动资本和隐形影响力,却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更重要的是,通过“皇商”,甄家获得了一些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比如更科学的账目核算方法,更高效的物流组织方式,甚至是一些基础的标准化生产概念。这些都让甄家在商业竞争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与其他世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然而,巨大的利益也带来了更深的捆绑和更大的风险。
“二公子,”密室阴影中,一位身着普通商贾服饰,眼神却锐利如鹰的中年人低声开口,他是戏志才留在北方的核心负责人之一,“根据最新协议,下季度,‘雷火’原料的采购量需增加三成,运输路线必须绝对保密,所有参与人员,需经我司严格核查。”
“雷火”,是刘协为保密起见,对初步研发的火药混合物起的代号。其主要成分硝石、硫磺、木炭,都需要通过甄家的商业网络,以各种名义分散采购、集中转运。
甄俨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悸动。他深知“雷火”二字意味着什么,那绝非寻常商货。与“皇商”的合作越深,他越能感受到背后那股力量的图谋之大,早已超出商业范畴。甄家如今已不仅仅是合作伙伴,更是这条船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先生放心,”甄俨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甄家既已选择,便不会回头。所有物资,定按期、安全送达。只是……如今魏王对各地关隘盘查日严,尤其是通往豫州、荆北方向……”
“此事我等自有安排,二公子只需确保源头无误即可。”中年人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另外,主公有言,甄家之功,他日必不相忘。待天时一到,河北之地,或需甄氏这等忠义之家,共襄盛举。”
这话语如同重锤,敲在甄俨心头。共襄盛举?那意味着什么?他不敢深想,却又忍不住心潮澎湃。甄家虽是商贾,亦有振兴家门之志。若能依附真龙……他用力点头:“请转告……主公,甄家,愿效犬马之劳!”
一条以利益和技术为纽带,以政治投机为远景的锁链,将甄家与皇商紧紧捆绑在了一起。这锁链看似无形,却比任何盟约都更加牢固,只待将来勒紧之时,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桐柏山,新军基地。
山谷深处,原本的寂静被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和规律的脚步声取代。原本数千人的规模,如今已扩充至近五万!这些新兵来源复杂,有流民中选拔的青壮,有暗中投靠的地方豪强部曲,更有通过各种渠道“请”来的落魄寒门子弟和低级军官。他们被按照刘协提供的、融合了现代队列、体能、纪律训练理念和汉代实际情况的新版操典,进行着近乎严苛的训练。
校场上,旌旗招展。
赵云银甲白袍,手持长枪,立于高台之上,目光如电,扫视着下方如林般整齐的方阵。他负责全军的总协调和骑兵、弓弩兵的特训,其训练以精准、迅猛、纪律严明着称。
“突刺!收!”
“举弩!瞄准!”
“骑兵分队,侧翼迂回,穿插!”
口令声此起彼伏,士兵们动作整齐划一,虽然面容尚显稚嫩,但眼神中已有了锐气和服从。得益于“皇商”源源不断提供的精良伙食和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障,士兵的体能和士气维持在高位。
而在另一片更具挑战性的山地训练场,气氛则截然不同。
马超褪去了华丽的西凉锦袍,换上了与新军类似的黑色劲装,只是眉宇间的桀骜依旧难以掩饰。他被刘协任命为“突击营”统领,负责训练和指挥一支由原西凉降卒和选拔出的悍勇新兵组成的精锐突击部队。
他的训练方式,充满了西凉铁骑的悍勇和野性。更注重个人武艺、小团队配合以及极限环境下的生存与作战。攀岩、泅渡、丛林潜伏、长途奔袭……每一项都挑战着士兵的生理和心理极限。
“没吃饭吗?快!再快!”马超骑在战马上,手持马鞭,厉声呵斥着正在泥潭中扛着圆木奔跑的士兵,“西凉的狼崽子们,别给老子丢脸!还有你们这些新兵蛋子,想活命,就拿出吃奶的力气!”
他的训练残酷,但也极为有效。这支突击营的士兵,单兵作战能力和野性被激发到了极致,与赵云训练出的“正规军”形成了鲜明互补。
赵云与马超,一静一动,一稳一悍,共同执掌着这支飞速成长的“潜龙”新军。两人起初互有不服,赵云嫌马超训练过于野蛮,马超则认为赵云太过刻板。但在多次模拟对抗和共同研讨刘协送来的“新式战法”,如山地战、丛林战要点,简易土木作业后,两人渐渐找到了默契,都意识到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出的士兵,在未来的复杂战场上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地深处,高度戒严的“神机坊”。
这里的气氛,则更加紧张和神秘。外围是靖安司最精锐的守卫,内部则汇聚了“皇商”网络搜罗来的能工巧匠以及部分对刘协“格物之学”展现出极高悟性的年轻人。
坊内,不再仅仅是改良弩机、打造兵甲。在刘协通过密信传来的、极其简略且再三强调安全第一的“提示”下,一些更大胆的尝试正在秘密进行。
几个密封的陶罐被小心放置在远处的土坑中,引出一根浸过油脂的麻绳。所有人员退到数十步外的掩体后。
“点火!”负责此处的老工匠,也是戏志才绝对心腹,沉声下令。
一名年轻学徒颤抖着手,用火把点燃了麻绳。火苗顺着麻绳迅速窜向陶罐。
短暂的寂静后——
“轰!!!”
一声沉闷如惊雷的巨响猛然炸开!土坑处泥土飞溅,烟雾弥漫,那几个陶罐早已粉身碎骨!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掩体后的众人依旧被这前所未有的巨响和威力震撼得面色发白,耳朵嗡嗡作响。
“成……成功了?”年轻学徒结结巴巴地问。
老工匠快步上前,检查爆炸现场,看着地上炸出的浅坑和四散的碎片,浑浊的眼中爆发出激动的光芒:“成了!虽然威力尚不及陛下描述之十一,声响亦不够清脆,但此物……此物确能爆裂伤人!”
这就是初步试验成功的“雷火”应用——最原始的土地雷或爆破罐。虽然配方粗糙,威力有限,稳定性也堪忧,但其展现出的破坏模式和巨大的声响,已经足以颠覆这个时代的战争认知。
“立刻记录!硝石需再提纯,硫磺比例或可稍减……木炭颗粒需更均匀……”老工匠迅速下达指令,“所有参与人员,签署最高保密契书!今日之事,若有半分泄露,诛灭满门!”
“神机坊”的灯火,常常彻夜不熄。除了“雷火”,对投石机的射程与精度改良、对现有铠甲的防御力提升、甚至根据刘协模糊描述开始构思的“连发弩”可行性研究……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刘协深知科技代差的威力,他无法拿出超越时代太多的东西,但他可以利用现代思维,引导这个时代最聪明的工匠,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最前沿的、指向性的探索。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在为未来积蓄着石破天惊的力量。
许都皇宫。
刘协收到了来自桐柏山和甄家的密报。看着报告中描述的“新军士气高昂,赵马二将配合日契”、“商路畅通,原料入库”、“雷火初鸣,虽糙已显威”等字样,他紧锁的眉头终于稍稍舒展。
五万新军,初具雏形;商业网络,深度捆绑;火药研发,迈出第一步。这些都是他在绝境中,一点点撬动未来的支点。
但他没有半分松懈。曹操的势力依旧庞大,内部的裂痕需要时间发酵,外部的乱局也需要持续添火。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掠过荆州,掠过淮南,最终落在益州的方向。刘璋暗弱,汉中张鲁割据……那里,似乎也是一片可以搅动的风云之地。
“影,”他低声吩咐,“收集益州、汉中详细情报,尤其是地理、人物、势力矛盾。
喜欢我,刘协,三造大汉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我,刘协,三造大汉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