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的冬日,阳光透过“文明殿堂”巨大的、可调节透明度的穹顶,洒在环形议事厅内,光斑在地面上缓慢移动,勾勒出联邦徽章的轮廓。与外界相对宁静的气氛不同,殿堂内部弥漫着一种近乎凝滞的沉重。空气仿佛被抽干,每一次呼吸都需要额外的努力。
联邦议会的全体紧急会议已经持续了整整七十二小时。厚重的、掺入了“时空之尘”的合金大门紧闭,内部进行的是一场将决定文明命运的辩论。是继续维持有限的“面壁”隐匿,祈祷“噬星者”会忽略或绕过太阳系?还是主动公开部分真相,进行总动员,并向宇宙发出求援的呼喊,赌上一切,寻求一线生机?
支持隐匿的一方,以资深战略顾问霍华德·李为代表,论点清晰而悲观:“……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能够吞噬恒星的文明!‘信标-01’的技术已经远超我们,其本体该如何应对?主动暴露,无异于将喉咙主动送到掠食者的嘴边!我们应该继续深化‘迷雾计划’,甚至考虑启动‘文明火种’分散计划,保留种子,而不是进行一场毫无胜算的决战!”
支持公开与求援的一方,则以联邦主席王文渊和科学顾问团首席张诚为核心。张诚的声音依旧冷静,但带着不容置疑的数据支撑:“……隐匿的前提是未被精准标记。‘信标-01’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根据晶族提供的有限数据和‘伏羲’的推演,‘噬星者’拥有我们无法理解的深空探测手段。被动的隐藏,在它们眼中可能如同掩耳盗铃。唯一的机会,在于‘变数’。向已知和未知的盟友发出信息,或许能引入新的变量,打破既定的毁灭轨迹。这不仅是求生,更是履行我们作为已知宇宙中一个智慧文明,在面对共同威胁时,可能拥有的、最后的责任。”
王文渊主席始终沉默地倾听着,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古老的实木议事长桌上划过,感受着那历经百余年、承载了无数决策的木质纹理。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议员的脸庞,看到了恐惧、看到了坚定、看到了迷茫,也看到了视死如归的决绝。他知道,无论选择哪条路,他都将成为人类历史上那个做出最艰难抉择的人。
最终,在第七十二小时的最后一次陈述中,王文渊缓缓站起身。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环视全场,那平静的目光仿佛带着千钧之力,让所有的争论和杂音都平息了下去。
“先生们,女士们,文明的守护者们。”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深沉的疲惫,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我们已无路可退,也无处可藏。恐惧无法拯救我们,唯有勇气与团结,或许还能在黑暗中,为我们,也为后来者,点燃一丝微弱的火光。”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积蓄最后的力量。
“我提议,启动《文明守护者紧急状态法》第一条,授权联邦主席,向全体公民公布部分真相,宣布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并进行‘文明守护者’总动员。同时,授权向外发出‘联盟呼唤’信息。”
“现在,进行最终表决。”
巨大的环形表决器亮起,代表赞同的蓝色与代表反对的红色光点,如同星辰般在每位议员的席位前闪烁。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当最终计票结果投射到中央全息屏上时——
赞同:78.5%
反对:21.5%
决议,通过。
一股无声的冲击波席卷了整个议事厅。有人瘫坐在椅子上,闭上了眼睛;有人紧紧握住了拳头,指甲掐进了掌心;有人与身边的同僚默默对视,眼中是共同的沉重与释然。
王文渊深深吸了一口气,挺直了脊梁。“通知全球媒体,‘灵网’全域预备。一小时后,我将发表讲话。”
一小时后。
地球,火星,金星改造区,木星轨道空间站,小行星带城市,乃至远在柯伊伯带哨所……所有接入“灵网”或公共信息网络的设备,无论是个人终端、家庭全息投影、广场巨幕,还是战舰指挥屏、工厂信息牌,都在同一时间,被强制切入了一个相同的信号源。
背景是联邦深蓝色的旗帜与星辰徽章,画面中央,是端坐在“文明殿堂”主席办公室内的王文渊。他身着深色中山装,神情肃穆,眼神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凝重,但更多的是一种临危不乱的坚定。
【“地球联邦的全体公民们,所有奋战在太阳系内外的同胞们……】
他的声音通过“灵网”,以近乎零延迟的速度,传遍了人类的每一个角落。
在厦门鼓浪屿的海滩上,正在利用假期进行生态监测的年轻学生陈薇和她的朋友们,停下了手中的仪器,疑惑地看向突然亮起的个人终端。当听到“全体公民”这个开场白时,她们脸上的轻松笑容瞬间凝固。
【“……今天,我站在这里,并非要带给大家一个轻松的消息。我们的人类文明,我们共同的家园太阳系,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严峻的挑战。”
王文渊的语速平稳,但每个字都重若千钧。
在火星“新长安”基地的中央广场,巨大的全息屏下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刚从矿井换班出来的工程师、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带着孩子的父母……所有人都仰着头,屏息凝神。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不安。
“……在遥远的深空,存在着一股极其强大的、我们尚未完全了解的力量。它们……可能对我们的生存,构成直接的威胁。”
金城地下城深处的某个拥挤但温馨的公寓里,退休老教师林秀兰正和女儿一家共进晚餐。听到这里,她手中的筷子掉在了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女儿下意识地紧紧抱住了身边年幼的孩子。
“‘信标-01’事件,并非孤立。我们的一些前沿哨站,我们忠诚的盟友……都确认了这一点。危险,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正在迫近。”
“帝喾号”战舰的军官餐厅内,萧振海舰长和所有休班官兵一同观看讲话。当听到“信标-01”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他们的舰长。萧振海面无表情,只是放在腿上的手,微微握成了拳。
“……隐瞒真相,并不能让危险消失。相反,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危机,团结起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我们才能拥有守护家园的一线希望!”
王文渊的声音开始拔高,带着一种激昂的力量。
【“因此,根据联邦议会紧急决议,我 宣布:自即刻起,地球联邦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启动‘文明守护者’总动员!” “这不是终结的丧钟,而是生存的号角!这不是绝望的深渊,而是凝聚我们所有勇气与智慧的试炼场!”】
画面开始切换,穿插着经过审核、能够公开的影像资料:
——庞大的“轩辕-终极型”战舰在船坞中列队,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无数工程机器人如同蚁群般,在“逐日者”戴森云节点上进行加固作业。
——火星平原上,新组建的联邦陆战队正在进行登陆演习,扬起漫天红色沙尘。
——地球上的城市,能量防御矩阵正在缓缓升起,淡蓝色的光膜在城市上空若隐若现。
——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争分夺秒地工作;工厂的流水线上,新型装备正源源不断地下线;年轻的志愿者们排起长队,报名参加民防训练……
“我们需要每一份力量!无论是拿起武器走上防线,还是在后方保障生产、维系社会运转!无论是贡献你的智慧进行科研攻关,还是保持冷静、守护好我们的社区与家庭! 从第一个人类仰望星空,到今天我们足迹遍布内太阳系;从面对自然力量的渺小,到掌握改变星辰的伟力……我们人类的历程,从来就是一部在逆境中崛起,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史诗!”】
“我们并非孤立无援!我们已经向宇宙中那些可能存在的、秉持着和平与共存理念的文明伙伴,发出了我们的信息!我们不知道谁会回应,但我们坚信,对生存的渴望,对文明的尊重,是跨越星海的共同语言!”
“公民们!同胞们!我们或许将面临至暗的时刻,但请记住——人类文明本身,就是我们最耀眼的光芒!这光芒,源于我们每一次对未知的探索,源于我们每一次对困境的抗争,源于我们彼此之间的守望与相助! 让我们携手并肩,让我们众志成城!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人类文明……不朽的未来!”】
王文渊举起右拳,重重地落在胸前,行了一个古老的、代表决心与荣誉的礼节。
讲话结束了。
但“灵网”全域,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没有立刻爆发出喧嚣,仿佛所有人都需要时间来消化这海啸般的信息。
寂静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
随即,“灵网”仿佛被投入了一颗超新星,信息流量瞬间飙升到了史无前例的峰值!
官方频道第一时间发布了《一级战备状态实施细则》、《文明守护者动员令细则》、《民防手册(最新版)》等海量文件。人工智能助手“伏羲”的子体开始根据每个人的专业背景、身体状况和地理位置,推送个性化的动员建议和参与渠道。
社交媒体平台(“灵境”相关板块)彻底爆炸。
#至暗时刻文明之光# 的话题瞬间登顶,后面跟着一个血红色的“爆”字。
帖子的内容五花八门,却共同描绘出一幅文明面临生死存亡时的众生相:
“我就知道!平静了这么多年,果然出大事了!”(点赞 15.2万,回复 3.1万)“吞噬恒星?我们拿什么抵抗?完了,一切都完了……”(该账号一分钟后被系统提示“如需心理援助,请点击以下链接……”)
“妈的!跟它们拼了!老子刚满三十,报名表已填!”(配图是联邦星际舰队征兵网站的提交成功页面,点赞 87.5万)
有科技博主开始分析公开影像中“轩辕-终极型”战舰可能搭载的新武器系统。
有历史学家引用人类历史上多次以弱胜强的战役,试图鼓舞士气。
有社会学家发起话题 #战备状态下的日常生活指南#,讨论如何维持社会基本盘稳定。
一位母亲上传了孩子熟睡的照片,配文:“为了你,妈妈什么都可以面对。”#守护未来#(点赞超过百万)
许多人在平台上寻找失联的亲人朋友,确认彼此安危,约定互相扶持。
社区论坛里,邻居们开始自发组织,讨论物资储备、应急演练和互助小组。
各大科研机构的官网被汹涌的访问流量挤到短暂宕机,无数科学家、工程师提交了参与前沿项目攻关的申请。
工业区的订单系统近乎瘫痪,所有与防御、能源、后勤相关的生产线被优先排满。
征兵站的门口排起了长龙,年轻的面孔上带着紧张,更带着决然。不止是星际舰队,地面防御部队、工程兵团、医疗后勤部队……所有岗位都迎来了报名热潮。
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的宣传画、歌曲、短视频,用各种形式诠释着“文明之光”,试图在恐惧中点燃希望的火种。
混乱,但并末失控。一种强大的、自发的秩序在恐慌的浪潮下逐渐形成。街道上,悬浮车流依旧有序,但速度似乎更快了些;商店里出现了短暂的抢购,但联邦储备物资的及时投放和价格管制迅速稳定了市场;人们的神情凝重,步履匆匆,但彼此之间点头致意的频率似乎更高了,眼神交流中多了一份同舟共济的意味。
“文明守护者”不再是一个口号,它开始融入每一个公民的血液。或许仍有恐惧,仍有质疑,但当整个文明的生存悬于一线时,个体的命运便与集体彻底绑定。一种悲壮的、破釜沉舟的氛围,笼罩了整个太阳系。
就在人类社会内部因为这颗“惊雷”而剧烈震荡的同时,另一项同样关乎命运的行动,在绝对静默中展开了。
位于太阳引力平衡点L2区域的“深空通讯阵列——‘希望之角’”,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信息发射装置,调整了它的指向。它没有对准任何一个已知的、可能存在文明的星系,而是按照晶族提供的星图,以及“伏羲”系统对“共鸣”信号源的最大概率推算,锁定了三个不同的、极其遥远的深空方向。
信息的编纂工作由张诚亲自督导,苏星河带领团队负责技术实现。信息内容极其简洁,摒弃了任何可能产生歧义的文化符号和语言,完全基于宇宙中最基础的数学语言、物理常数和坐标定义。
发送者自我标识为“太阳系第三行星智慧文明(人类)”。
附上了“信标-01”的关键特征数据,以及其信号指向的、被标识为“极端威胁源”的坐标 。
包含了部分可公开的、证明“威胁源”具有极高文明毁灭倾向的间接证据链(其对其他星系造成的毁灭性痕迹分析)。
明确表达了面临生存危机,寻求任何形式的“信息共享”、“战略协作”或“间接支援”的意愿。
附上了太阳系的相对坐标(基于银河系中心定位,非绝对坐标,具有一定安全性)。
重申了人类文明寻求和平、发展与共存的基本理念。
信息被以人类所能掌握的最高等级量子加密技术封装,并模拟成一种罕见的、周期性重复的宇宙自然脉冲信号特征,以最大功率,向着那三个深邃的、未知的黑暗,发射出去。
没有激昂的演说,没有悲壮的告别。只有冰冷的、以光速奔向未知的数据流。
这是一封投入茫茫宇宙大海的漂流瓶。它可能永远石沉大海;可能被更强大的文明无视或嘲笑;甚至可能引来新的、意想不到的危险。
但在人类文明这艘看似庞大、实则孤独的方舟即将直面灭顶风暴的前夕,这是掌舵者们,能为所有乘客做出的、最后的选择——吹响集结号,哪怕回应的,可能只有虚空中的回声。
信号发射完毕后,“希望之角”阵列进入了静默状态,所有的接收单元调整到最高灵敏度,如同黑暗中警惕的耳朵,捕捉着任何一丝可能来自远方的回音。
太阳系,这个曾经在宇宙中默默演化了数十亿年的角落,此刻如同一颗在暴风雨前点亮了所有灯火、敲响了所有警钟的孤岛。内部是沸腾的、决绝的总动员;外部,是那三道消失在无尽黑暗中的、微弱的求救信号。
至暗时刻或许即将来临 ...............
喜欢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