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现在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裴承先这次跟着赵瑞出征,听说参军一职做的不错,可是裴家还轮不到他出来撑门面。提出修唐史这是裴寂这些天经过深思熟虑的,以此来表明自己已经彻底和李唐断了联系,其二给前朝修史本来就是新朝建立该干的活,而且修史是个很大的功绩,这就符合了裴寂现在的实际境遇。
所以裴寂这话一出,大家议论纷纷,但都从赵瑞脸上看到了笑意,那就说明赵瑞是高兴的,或者是接受裴寂的这番表态了的,杨恭仁等人对于裴寂这些天表现也算是满意,裴寂毕竟是做了十来年的三省长官了,自从进入大明官场,成为中书令,一直对于政务表现的并不热衷,仅仅在旁边拾遗补缺,把姿态放的很低。
要是三省其他人都有国公爵位,裴寂没有,大家见面就会很尴尬。另外你要那些国公爵位的人去跟一个没有爵位的人汇报工作么?谁先施礼问好?
尤其是看到赵瑞一副很满意的态度,众人都纷纷附和起来,
”好,难得中书令想得周到,我很欣慰,修史本来就是对前朝做一个盖棺定论,不管怎么样,李唐结束了隋末的各路诸侯割据混战的状态,这是有大功于天下,中书令修史,我是放心的,修史需要哪些人,如何借调,中书令可自行决定。“
裴寂赶紧站起来行礼答应,于是裴寂作为唐史的主编身份便被定了下来,散朝后自有秘书监写好诏书颁布。
事情就这么被定下来了,赵瑞回到立政殿,不一会孔颖达过来求见,在大殿上还有一些话是不方便明说的。
“陛下,这次爵位的事情,臣还想再听听陛下的意见。”
赵瑞想了想,
“首先以在职职位为主,文职中三省六部及九寺主官以公爵为主,至于是国公还是郡公、县公,那就要看看具体个人了。太原、洛阳等大城主官及副官也以公爵为主,其副官以伯爵以上,至于实际情况,看个人而定。例如许敬宗,是吏部侍郎,但也可以是郡公爵,军方的话,你和杜如晦商议一下,以军功为主。”
孔颖达点点头,记了下来,
“陛下,此次王爵是否增改?”
这就涉及到汉王了,包括汉王世子,甚至也包括了现在独孤氏刚生的孩子了。赵瑞想了想,
“目前王爵人数不多,只有汉王和李承业,李承业改封魏郡王,汉王不变,汉王世子封郡王。至于皇子么,十六岁之前只封郡王,成年后再封亲王。”
孔颖达拿过纸笔记下来,有了这些,一个大致的方向便有了。
孔颖达刚走,魏征就来了,赵瑞笑着说道,
“魏大夫来了,走,陪我在宫里转转,顺便说说你的事。”
两人顺着宫墙往闲逛,
魏征此次来是因为年底了,赵瑞登基以来已经历经四年,大明沿用隋唐以来四年一考的原则,年度考察叫小考,四年一考叫大考,今年也是大明成立的第四年了,该对全国官员进行大考。
本来应该是年底考核,可是赵瑞打仗在外,要想对全国官员进行考核,没有皇帝发布命令和坐镇指挥那肯定是不行的,这是大明第一次对全国官员进行考核,肯定是慎重的,当然这事本身是吏部负责。不过魏征作为御史台主官,有着监察百官的职责,对于吏部的考核结果有一定的话语权,尤其是各地方官员的考核,巡查御史还是要对各道进行核查。
魏征不是来争夺考核的权力的,他只能对事务进行监督、弹劾,并不负责具体事务执行,这也是为了有效分权,要你是既当球员又当裁判,那事情就麻烦了。
魏征主要是参奏要将考核之事宽待处理,这就让赵瑞有点惊讶了,作为御史大夫,主要就是监督及稽核百官,可是现在却要来劝说自己在这次大考中宽容对待百官,这不像历史上的魏征啊。
“魏卿,我知你不是无的放矢之人,你平时参奏各路官员,尤其是你御史台就是监督百官的,这次怎么劝我要宽容对待此次大考?这是何道理?”
魏征呵呵一笑,
“陛下,臣按章办事,监督、参奏他人皆是职责所在,但臣不是迂腐之人,陛下临朝之前,世人皆不明大局,许多人还心怀李唐,嘉佑元年,陛下南下岭南,许多州府主官不明真相,进而倒向李唐余孽,山东、河南、荆湖、江淮时有叛乱。此次大考,这些人和这个时间段都在此次考核期内,若是按照朝廷法度,恐怕不少官员都会被弹劾,甚至是诛灭满门的大罪啊。”
魏征停下脚步,
“许侍郎主官考功司,恕臣直言,为了迎合陛下,恐怕会大搞牵连,到时候天下官员人人自危,大明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怕是要葬送了。”
赵瑞这才想起,许敬宗是吏部侍郎,主管吏部考功司的事务,以许敬宗千古阴人的性格,绝对会趁此机会排除异己,然后安插人手,这一点用脚趾头想都知道,魏征尽管处在御史台的位置,但毕竟时刻以大局为重,做事分得清轻重,许敬宗可不会这么想,他恐怕还是会以个人利益为先,要是这些人有些一些被逼造反,许敬宗绝对高兴,因为这更证明他的想法是对的,这些人就是靠不住。
到最后,朝廷还不能追究他祸乱天下的罪名,反而还要认为他是对的,因为他说是坏人的人最终造反了。
赵瑞想到这里,不禁有些惆怅,这皇帝的工作真不是人干的,看着杀伐果断,一言九鼎,可实际上却是要权衡各方利益,劳心又劳力啊。
赵瑞想了想也没有理出头绪,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了,转头看着魏征,既然魏征提出来了,难道没有应对方法么?
“嗯,你说的有道理,这事的确不该逼迫过甚,大家各为其主罢了,即使你我当初也都是唐臣,不过既然考核,总要有个考核的态度,以宽恕之道饶人,但是却失去了考核的目的,岂不是这样的工作就没有了意义,还给以后的各次考核树立一个不好的典范了?”
喜欢大唐风流小厨师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大唐风流小厨师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