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势未减,敲打着法医中心的窗户,像是无数细密的手指在催促。林宇面前是新的亡者,一位在城西河道被发现的女性,同样浑身湿透,同样在暴雨之后。
无影灯下,死者面容苍白却安详,与杨帆的案例有种诡异的相似感。林宇深吸一口气,戴上了手套。
“发现时卡在桥墩下的回水涡里,”现场警员递过报告,“初步以为是失足落水。”
系统界面无声展开:
【尸体状态:中度浸泡,死亡时间12-14小时】
【体表无明显外伤】
【特殊发现:左手腕内侧有轻微灼伤】
林宇的心猛地一沉。他凑近看去,那个灼伤还很新鲜,形状并非雨滴,而是一道极细的、蜿蜒的线条,像是一段未完成的电路,或者……一道微缩的闪电。
“开始解剖。”他的声音比平时更低沉。
常规检查再次指向溺水。但林宇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那处灼伤和可能的异物上。他直接使用内窥镜探查死者胃部。
【胃内容物:部分消化食物,无酒精或药物残留】
【未发现胶囊状容器】
难道不是同一组织所为?或者……方式升级了?
他仔细检查灼伤处:【表皮层轻微碳化,真皮层有金属颗粒残留——成分与杨帆掌中残留物一致】
“同样的技术,不同的印记。”林宇自语。系统标记出两者灼伤工具的微观相似性,尽管图案不同。
死者身份很快确认:张倩,28岁,自由软件工程师。银行流水正常,社会关系简单。通话记录最后一次联系是外卖电话。行踪轨迹显示她生活规律,几乎家与公司两点一线,与杨帆常去的私人会所毫无交集。
“查她最近半年的网络活动记录和项目往来。”林宇吩咐,他相信现实世界的线索断了,数字世界或许还有痕迹。
系统界面快速滚动,进行深度网络扫描:【工作电脑最后一次访问:加密云盘,记录已删除】
【个人邮箱:一周前收到过伪装成技术研讨会的邀请函,发件Ip经三次跳转,最终指向海外服务器】
技术队尝试恢复删除数据时,系统再次发出提示:【检测到皮下芯片——位于灼伤印记下方】
同样的位置,同样的米粒大小。解析出的代码不再是R系列,而是:t-209
【检索代码:t开头代码——未知标识】
【209:编号】
“不是同一个会所的会员体系,”小李皱眉,“模仿犯罪?还是同一个组织的不同分支?”
林宇没有回答,他让技术队用紫外灯照射尸体。冷光灯扫过,死者的背部皮肤逐渐显现出另一个图案:一片云层中探出的手,手中握着一道闪电。
“雷公?”小李下意识地说,与之前的“雨师”形成了某种对应。
又一个被神秘组织标记的生命。但动机是什么?杨帆试图退出,那张倩呢?她看起来完全不像会卷入秘密仪式的人。
林宇再次仔细检查尸体,不放过任何一寸皮肤。在电子显微镜下,他注意到张倩的指尖有极其细微的磨损和化学残留。
【指尖磨损:符合高频次、轻微摩擦,疑似长期使用特定触控设备】
【化学残留:极微量导电凝胶及金属合金粉末——常用于高灵敏度触控屏或精密仪器操作】
系统将这一发现与她的职业关联:【推测:死者可能长期接触非标准电子设备】
与此同时,网络追踪有了突破。系统通过算法捕捉到张倩电脑删除记录前的一个异常备份,指向一个匿名网络存储空间。破解后,里面不是软件代码,而是大量加密的生物学数据流图谱,以及寥寥数条文字记录。
最后一条记录的时间是死亡前一天:“数据流异常,‘聆听者’并非唯一通道。警告:t级协议或已暴露。”
“她在调查他们……”林宇明白了。张倩并非心甘情愿的参与者,她可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某个项目,或是意外发现了什么,进而开始暗中调查,最终引火烧身。她的死不是仪式,是灭口。
技术队尝试追踪数据流来源,但障碍重重。对方的反制措施极其专业,几乎瞬间就能掐断所有线索。
“对方有顶尖的网络高手。”技术人员摇头。
“不,”林宇看着系统界面流畅的数据流,“不只是高手。他们似乎……总能快一步。”
他心中那个关于系统的疑问再次浮现。他沉默片刻,忽然对着空无一人的解剖室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试探:
“系统,分析‘聆听者’与当前案件关联性,优先级最高。”
界面上的数据流停顿了千分之一秒,几乎无法察觉。然后,信息正常涌出:
【检索关键词:‘聆听者’——无匹配数据】
【分析关联性:数据不足,无法建立有效连接】
回答得无懈可击,却完美地避开了实质。林宇看着那片依旧在解析数据的光幕,眼神深处闪过一丝极致的冰冷。
雨还在下。下一个需要解读的亡者正在送来的路上。
林宇站在窗边,看着窗外被雨模糊的世界。系统柔和的光映在他侧脸,此刻却不像助手,更像一个沉默的共谋者,或者一个……无声的证词。
他知道,他翻译的不仅是亡者的语言,也许还有身边这个最熟悉“伙伴”的秘密。
而真相,如同这雨夜中的城市,隐藏在看似透明、实则交织的无数水幕之后。他握紧了手中的解剖刀,接下来的每一步,他都必须同时审视台上的尸体,和空中那片无形的光。
喜欢新手法医的破案之旅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新手法医的破案之旅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